一种闪光灯贴片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2566发布日期:2018-11-09 21:5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光灯贴片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光灯贴片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几乎无处不在。现如今,移动终端设备上具备的摄像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照相机所拍摄出来的照片越来越清晰漂亮。这使得人们对移动终端设备上的摄像功能构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白天,人们拍照可以借助日光而获得良好的光线条件,但是在黑夜时候,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线条件,人们常常采用照明辅助以及借助于闪光灯进行补光,从而获得与白天的光线效果相同的照片质量,因而移动终端设备上的闪光灯必不可少。在现有技术中,闪光灯被直接电连接在电路板上,然后将闪光灯的出光端装配在移动终端壳体的出光口中,从而实现补光效果。但是,现有技术在装配加工闪光灯时并未对闪光灯进行防护设计,而电路板上还设计安装有其他许多功能电路,例如摄像头电路、扬声器电路等等,因而闪光灯电路与其余的附近电路之间容易造成相互干扰,为了保证闪光灯的装配质量,装配实施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闪光灯贴片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闪光灯的装配难度大,闪光灯电路容易受到附近电路干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闪光灯贴片结构,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闪光灯安装区域,该闪光灯安装区域中设有导通连接盘与连接区域;屏蔽罩,屏蔽罩的四周边缘连接在闪光灯安装区域的连接区域上,屏蔽罩上设有出光口和闪光灯放置位;闪光灯,闪光灯放置于闪光灯放置位上,闪光灯位于电路板与屏蔽罩之间,且闪光灯的发光端与出光口相正对设置,闪光灯的连接脚电连接于闪光灯安装区域中的相应导通连接盘上。

进一步地,闪光灯贴片结构还包括与出光口相适配的金属环,金属环固定连接于屏蔽罩上,且出光口的中心投影与金属环的中心投影相重合。

进一步地,屏蔽罩上设有多个加强筋,各个加强筋的第一端延伸至出光口,各个加强筋的第二端均匀分布在屏蔽罩的四周边缘上。

进一步地,各个加强筋的第一端与金属环相交设置。

进一步地,屏蔽罩的四周边缘粘接固定于连接区域上。

进一步地,闪光灯贴片结构还包括导光出光镜,导光出光镜设置于出光口上。

进一步地,屏蔽罩采用塑胶绝缘材质制成。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板、终端壳体、蓄电池,终端主板与蓄电池均安装于终端壳体内,终端主板与蓄电池电连接,移动终端还包括前述的闪光灯贴片结构,其中,闪光灯贴片结构的电路板即为终端主板,且闪光灯贴片结构的屏蔽罩的出光口与终端壳体的安装口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闪光灯通过屏蔽罩与周围的其余电路相互隔离开,消除了在装配制造过程相互干扰影响的因素,并且闪光灯通过屏蔽罩间接、准确地进行连接装配在电路板的闪光灯安装区域中,从而降低了闪光灯的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闪光灯贴片结构的完成装配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闪光灯贴片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闪光灯贴片结构包括电路板10、屏蔽罩20、闪光灯30,电路板10上设有闪光灯安装区域11,该闪光灯安装区域11中设有导通连接盘111与连接区域112,屏蔽罩20的四周边缘连接在闪光灯安装区域11的连接区域112上,屏蔽罩20上设有出光口21和闪光灯放置位,闪光灯30放置于闪光灯放置位上,闪光灯30位于电路板10与屏蔽罩20之间,且闪光灯30的发光端31与出光口21相正对设置,闪光灯30的连接脚电连接于闪光灯安装区域11中的相应导通连接盘111上。

在装配过程中,先将闪光灯30放置于闪光灯放置位上,由于闪光灯放置位是结合闪光灯30的结构进行适应设计的,因而当闪光灯30被稳定放置于该闪光灯放置位上之后,则闪光灯30的发光端31与屏蔽罩20的出光口21自动相互正对以保证闪光灯30发出的光线传播出去,然后将屏蔽罩20与闪光灯30一起装配在电路板10上,只需将屏蔽罩20的边缘正确且稳固地连接于连接区域112上,则闪光灯30的连接脚也就自动与导通连接盘111相互对正并形成电连接,并且闪光灯30稳定的夹紧在电路板10与屏蔽罩20之间。如此,闪光灯30通过屏蔽罩20与周围的其余电路相互隔离开,消除了在装配制造过程相互干扰影响的因素,并且闪光灯30通过屏蔽罩20间接、准确地进行连接装配在电路板10的闪光灯安装区域11中,从而降低了闪光灯30的装配难度,普遍提高了闪光灯30的装配效率与装配准确率,达到高效生产制造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中,当闪光灯30被放置在闪光灯放置位上之后,便可通过利用屏蔽罩20上形成的出光口21作为贴片吸口,从而将屏蔽罩20与闪光灯30整体的通过贴片工具吸附提起,然后采用SMT工艺(贴片工艺)对闪光灯30进行整体装配连接。

实际上,在将闪光灯30放置稳定在闪光灯放置位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绝缘粘接胶将闪光灯30与屏蔽罩20粘接,并将闪光灯30与闪光灯放置位相互适配地放置正确,即可将闪光灯30稳定放置于闪光灯放置位上,从而在后续操作中通过贴片吸口提起屏蔽罩20即可连带闪光灯30一同提起。或者,在屏蔽罩20的闪光灯放置位的位置处设置多个卡夹耳(未图示),例如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优选为四个卡夹耳,只需将闪光灯30正确地通过四个卡夹耳夹紧放置,通过四个卡夹耳对闪光灯30进行夹紧定位,此时闪光灯30便自动地自适应正确放置于闪光灯放置位上。当通过贴片吸口提起屏蔽罩20以连同闪光灯30一起进行贴片在电路板10上时,卡夹耳的端部均不会抵顶电路板10而造成装配干涉,确保装配连接顺利进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闪光灯贴片结构还包括金属环22,该金属环22与出光口21相适配,当金属环22固定连接于屏蔽罩20上时,则出光口21的中心投影与金属环22的中心投影相重合。具体地,金属环22为圆形环状,而出光口21则与闪光灯30的发光端31的形状相适配,或者出光口21的形状也为圆形状。当将闪光灯30的发光端31、出光口21以及金属环22三者装配完成之后,三者的中心点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此时,金属环22能够作为辅助加强的辅件对屏蔽罩20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另外,当金属环22稳固连接在屏蔽罩20上之后,并且金属环22优选采用磁吸性金属进行制造,则通过贴片工具将金属环22磁吸提起,就可以将屏蔽罩20与闪光灯30进行整体贴片,从而快速完成装配连接。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所示,屏蔽罩20上设有多个加强筋23,通过加强筋23来加强屏蔽罩20的整体结构强度。因此,各个加强筋23的第一端延伸至出光口21,各个加强筋23的第二端均匀分布在屏蔽罩20的四周边缘上。这样,屏蔽罩20在保护闪光灯30的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多的外力,从而保护闪光灯30不受外力作用而损坏。

为了进一步加强屏蔽罩20的结构强度,因此,各个加强筋23的第一端与金属环22相交设置。这样,当金属环22装配在屏蔽罩20上之后,各个加强筋23与金属环22之间相互辅助,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受力结构形式,从而进一步加强屏蔽罩20的受力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罩20的四周边缘粘接固定于连接区域112上,即采用贴片工艺的方式对屏蔽罩20稳定装配在电路板10上。在粘接屏蔽罩20的过程中,对导通连接盘111与闪光灯30的连接脚之间进行热熔焊接,保证导通连接盘与连接脚之间的导电导通良好,并且闪光灯30与电路板10之间的连接也更加稳定,这样,即使屏蔽罩20因为使用时间长产生老化而与电路板10之间脱离,闪光灯30与电路板10之间仍能够保持良好连接而正常使用闪光灯30进行补光。

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在使用、携带应用了该闪光灯贴片结构的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中的灰尘、杂物对闪光灯30造成污染而影响补光效果,因此,闪光灯贴片结构还包括导光出光镜40,导光出光镜40设置于出光口21上。这样,装配完成的闪光灯贴片结构就形成了针对闪光灯30的完全密封的装配空间(即电路板10、屏蔽罩20、导光出光镜40三者之间形成的密封装配空间),从而阻隔灰尘、杂物接触闪光灯30,使得闪光灯30始终能够发出良好的补光光线,获得良好的补光效果。

优选地,屏蔽罩20采用塑胶绝缘材质制成,又由于屏蔽罩20与电路板10之间也采用绝缘胶进行粘接固定,这样闪光灯30与电路板10之间形成的连接电路与附近的其余电路相互之间形成绝缘阻隔,这样就避免了其余电路在装配过程中对闪光灯30的电路形成的干扰影响。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该移动终端100包括终端主板、终端壳体101、蓄电池,终端主板与蓄电池均安装于终端壳体101内,终端主板与蓄电池电连接,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前述的闪光灯贴片结构,其中,闪光灯贴片结构的电路板10即为终端主板(当然,终端主板与闪光灯贴片结构的电路板10也可以是分别独立的两个电路板,在装配时再将两者装配形成电连接),且闪光灯贴片结构的屏蔽罩20的出光口21与终端壳体101的安装口对应设置。

应用该闪光灯贴片结构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还可以是数码相机等等,通过采用该闪光灯贴片结构对闪光灯进行保护,在获得优质的补光效果的同时也有效保护闪光灯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