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2277发布日期:2019-01-13 17:10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终端外设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通过充电保护壳来提高智能终端的待机时间并降低该智能终端的磨损。然而,目前的充电保护壳仍是通过实体充电头给上述智能终端充电,即在充电保护壳中加设电池再通过实体充电头将电池中的电能传给智能终端,实体充电头不仅容易损害智能终端,且需占用智能终端的充电口,使得智能终端无法通过充电口进行数据传输。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无线充电保护壳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实体充电头并能给智能终端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保护壳,且该无线充电保护壳能有效降低智能终端的磨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保护壳,包括保护壳本体,所述保护壳本体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边缘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侧壁与底壁围设形成一个凹腔,且所述保护壳本体在底壁与侧壁的内部设有装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空腔,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发射线圈及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的电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本体的底壁与侧壁均通过双层材料层叠而成,且双层材料之间间隔形成所述空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本体的底壁开设有摄像头孔位。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本体的侧壁设有开关装置与充电端口,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所述充电端口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电源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端口与所述保护壳本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电源为锂电池。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本体的侧壁包括一对长壁及一对短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还设有开关按键孔位、音量按键孔位、静音键孔位、麦克风孔位、耳机孔位以及喇叭孔位中的至少一种孔位。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麦克风孔位、耳机孔位以及喇叭孔位设于一个短壁上,所述开关按键孔位与开关装置设于一个长壁上,所述音量按键孔位、静音键孔位以及充电端口设于另一个长壁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麦克风孔位、耳机孔位以及喇叭孔位设于一个短壁上,所述开关按键孔位、开关装置、音量按键孔位、静音键孔位以及充电端口设于一个长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保护壳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无线发射线圈将电源中的电能传给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终端,从而无线充电保护壳无需实体的充电头,使得无线充电保护壳在保护智能终端不受磨损的情况下,更方便延长智能终端的待机时间。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保护壳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保护壳100,包括保护壳本体10,保护壳本体10包括底壁101及自底壁101边缘向同一侧延伸形成的侧壁102,侧壁102与底壁101围设形成一个用于容置智能终端(图未示)的凹腔103,且保护壳本体10在底壁101与侧壁102的内部设有装有无线充电装置20的空腔104,无线充电装置20包括无线发射线圈201及与无线发射线圈201电连接的电源202。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电源202为锂电池并经无线发射线圈201将电能传输给容置于凹腔103中的智能终端,从而无线充电保护壳100无需实体的充电头便可以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终端进行充电。具体的,智能终端能通过磁场共振的原理接收一定频率磁场中的能量,无线发射线圈201将电源202的电能转化为与智能终端匹配频率的磁场,从而无线充电保护壳100无需实体的充电头并能达到给相应智能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保护壳100的保护壳本体10还设有若干功能孔位,具体的,保护壳本体10的底壁101开设有摄像头孔位1011,以利于露出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拍照;保护壳本体10的侧壁102设有开关按键孔位1021、音量按键孔位1022、静音键孔位1023、麦克风孔位1024、耳机孔位1025以及喇叭孔位1026中的至少一种孔位,以利于使用智能终端的相关功能。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壳本体10的底壁101与侧壁102均通过双层材料层叠而成,双层材料之间形成安装无线充电装置20的空腔104,可以理解的是,无线发射线圈201与电源202装入空腔104后不仅能得到有效的固定与保护,且利于无线充电保护壳100的美观。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壳本体10的侧壁102设有开关装置1027与充电端口1028,开关装置1027与无线充电装置20的无线发射线圈201电连接以控制无线发射线圈201的启停,充电端口1028与无线充电装置20的电源202电连接以作为电源202的充电端口。优选的,充电端口1028与保护壳本体10的侧壁102可拆卸连接,即充电端口1028可拆换成与容置于凹腔103中的智能终端兼容的端口,使得无线充电保护壳100能兼容各种不同型号的智能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保护壳本体10的侧壁102包括一对长壁112及一对短壁122,且侧壁102上的开关装置1027、充电端口1028及功能孔位的位置根据智能终端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孔位1024、耳机孔位1025以及喇叭孔位1026均设于一个短壁122上,开关按键孔位1021与开关装置1027设于一个长壁112上,音量按键孔位1022、静音键孔位1023以及充电端口1028设于另一个长壁112上,以对应一种型号的手机;在其他实施例中,麦克风孔位1024、耳机孔位1025以及喇叭孔位1026设于一个短壁122上,开关按键孔位1021、开关装置1027、音量按键孔位1022、静音键孔位1023以及充电端口1028设于一个长壁上112,以对应另一种型号的手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保护壳100的无线充电装置20通过无线发射线圈201将电源202中的电能传给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终端,从而无线充电保护壳100无需实体的充电头,使得无线充电保护壳100在保护智能终端不受磨损的情况下,更方便延长智能终端的待机时间。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