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及家庭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4603发布日期:2018-11-23 21:24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及家庭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通讯调制解调器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认可,作为目前互联网通讯时代的通讯媒介连接手段之一,其使用的便携性、利用率、覆盖率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市场上使用电力通讯调制解调器设备还是采用外插式接入方法,即将与进网端连接设备与网络发射端设备采用外插入两孔插头的方式,该种方式不仅占有供电插头面板的使用率,而且由于目前市场的电力通讯调制解调器的体积都较大,与传统的五孔电源插座相结合使用会影响下方火线-零线-底线三孔插头的使用空间。

现阶段对于面积较大空间的无线网络覆盖技术,往往一个路由器或者一对电力通讯调制解调器设备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多个网络扩展器或者多个网络发射端设备,这种网络扩展对家庭的布局影响较大,多个设备会占用家庭内部的多个电源插口。

目前电力通讯调制解调器的传输稳定性、效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随着对该领域的技术的深入研究,电力线作为网络信号的通讯传输手段会逐步提高自身传输的网络信号质量、速率和效率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包括内嵌墙体的控制面板、覆盖在控制面板上的盖板,以及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调制解调器、电源插座和连接调制解调器的网络接口,该调制解调器和电源插座均与家庭电力线路连接,所述调制解调器与家庭电力线路之间设置有网络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分别对应调制解调器、电源插座、网络接口和网络控制开关的开口,其中对应调制解调器的开口处设置有散热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家庭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各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之间通过电力线载波传输,其中一个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的网络接口与家庭网络进户端之间网络信号传输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力线路传输取代现有室内网络传输线路,如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路、双绞线等线路来传输家庭网络信号,从而减少了家庭内部布线的复杂度,节约了对单独的网络信号传输线路的使用;同时与电源插座相结合的内嵌式设计大大节约了网络扩展的空间,避免了外插网络通讯传输设备对电源插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家庭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相邻两个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如图1所示,所述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包括内嵌在墙体的控制面板1、覆盖在控制面板上的盖板2,以及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调制解调器3、电源插座4和连接调制解调器的网络接口5,其中调制解调器和电源插座均与家庭电力线路6连接。

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分别对应调制解调器、电源插座、网络接口和网络控制开关的开口,该盖板为可拆卸式结构,在设备故障时方便维修与保养。

本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器具有无线发送功能,其元子件、电力电子设备与电路走线被覆盖于盖板后端,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对应调制解调器的开口处设置有散热网7,可以在散热网上安装网络型号强度指示灯,显示其工作状态。

所述调制解调器3与家庭电力线路之间还设置有网络控制开关8,用来手动控制网络的启动与关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插座4为五孔电源插座,集成供电五孔电源插座与调制解调器电路于一体。所述网络接口5采用RJ-45接口,用于与家庭网络进户端进行网络信号传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家庭网络系统,包括多个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9,各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之间通过电力线载波传输,其中一个墙体内嵌式调制解调器装置作为发送端,其网络接口与家庭网络进户端之间网络信号传输连接。发送端的调制解调器利用电力线传送载有信息的高频信号,接收端的调制解调器再把载有信息的高频信号从传输电流中解调出,传送给终端使用。终端使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通过RJ-45接口连用网设备,另一种为通过调制解调器的无线发射器给用网设备提供网络通讯。

本实用新型涉可与五孔电源插座有效结合后嵌入墙体表面,将装置内部电路连接部分内嵌于装置面板下方,并连接于家庭预留的电力线接头。通过家庭的电力线的传播,将网络信号的传输寄存于电力线的走位实现全家庭的网络覆盖,减少了对双绞线、光缆等通信线路的使用。同时与五孔电源插座相结合的内嵌式设计可摆脱外接式电力调制解调器的空间占用,在房屋布局上实现美观、简介、有效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