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听筒防尘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2967发布日期:2018-11-07 21:4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听筒防尘保护膜,具体是一种手机听筒防尘保护膜。



背景技术:

对于手机的保护膜来主要说对手机起到防护作用,而现有的手机保护膜因不具有防撞结构,导致手机贴上保护膜后,手机在一定的高度摔落后,手机屏幕仍旧会产生碎裂,且现有的手机屏幕大都从材料的进行工艺改进,但是材料上的工艺改进,进入技术瓶颈区后,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至今未有一种实施有效的设备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听筒防尘保护膜。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一种手机听筒防尘保护膜,包括钢化玻璃层以及粘贴层,所述钢化玻璃层包括与显示屏幕大小的对应的触屏区以及非触屏区,非触屏区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第一防撞部,所述第一防撞部的结构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防撞部内分别填充有多个弹性微珠,所述非触屏区的边缘处设有多个第二防撞部,第二防撞部为橡胶凸块,所述橡胶凸块与钢化玻璃层固定连接,所述非触屏区设有与擦指海绵,擦指海绵的大小与人体手指大小对应,所述粘贴层的一面与钢化玻璃层粘贴连接,粘贴层的另一面与手机屏幕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微珠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橡胶凸块与钢化玻璃层通过热合连接工艺热合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钢化玻璃层和粘贴层分别设有听筒对应的听筒通孔。

优选地,所述钢化玻璃层和粘贴层分别设有摄像头对应的摄像头通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机听筒防尘保护膜,通过设置第一防撞部和第二防撞部实现在手机摔落到地面上时,在防撞部的防撞作用下,能够有效减缓地面施加给手机屏幕的冲击力,进而起到保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置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方便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撞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钢化玻璃层、101-触屏区、102-非触屏区、2-第二防撞部、3-第一防撞部、301-弹性微珠、401-摄像头通孔、5-听筒通孔、6-擦指海绵、7-粘贴层。

具体实施方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手机听筒防尘保护膜,包括钢化玻璃层1以及粘贴层7,所述钢化玻璃层1包括与显示屏幕大小的对应的触屏区101以及非触屏区102,非触屏区102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第一防撞部3,所述第一防撞部3的结构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防撞部3内分别填充有多个弹性微珠301,所述非触屏区102的边缘处设有多个第二防撞部2,第二防撞部2为橡胶凸块,所述橡胶凸块与钢化玻璃层1固定连接,所述非触屏区102设有与擦指海绵6,擦指海绵6的大小与人体手指大小对应,所述粘贴层7的一面与钢化玻璃层1粘贴连接,粘贴层7的另一面与手机屏幕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微珠30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其中,所述橡胶凸块与钢化玻璃层1通过热合连接工艺热合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钢化玻璃层1和粘贴层7分别设有听筒对应的听筒通孔5。

其中,所述钢化玻璃层1和粘贴层7分别设有摄像头对应的摄像头通孔401。

操作步骤:将粘贴层7粘贴到手机屏幕上后,将钢化玻璃层1粘贴到粘贴层7上。正常情形下,手指在触屏区101操作,非触屏区102设置的第一防撞部3和第二防撞部2对手指操作没有影响。当手指上汗液多时,手指放置在擦指海绵6上,擦拭去除汗液。当手机摔到地上时,且屏幕一面朝向地上时,第一防撞部3以及第二防撞部2缓冲作用力。具体的是:手机摔到地面上时,第一防撞部3因受到冲击力,第一防撞部3内的弹性微珠301之间相互挤压,弹性微珠301填充在第一防撞部3内,且弹性微珠301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弹性微珠301之间相互碰撞,多层次缓冲地面施加的作用力。进而有效的保护听筒和摄像头部位。第二防撞部2为橡胶凸块,在橡胶凸块作用下,缓冲作用力,同时,手机屏幕与地面具有一定的间隙,随着橡胶凸块缓冲力作用下,地面与手机屏幕之间的碰撞力较小。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