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1528发布日期:2019-01-15 22:2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对讲机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讲机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对讲机目前有三大类:模拟对讲机、数字对讲机、IP对讲机。

现有的对讲机对于散热结构的设计不足,导致对讲机易产生温度过高,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对讲机散热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讲机的散热结构不能满足散热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对讲机散热结构,包括对讲机和固定装置;

所述对讲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天线;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内部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内容置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主发热部分和次发热部分;所述后壳的内侧与所述电路板上的主发热部分相对的部分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第一传导部分,所述后壳的外侧与所述第一传导部分相对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二传导部分;所述第二传导部分远离所述后壳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第一传导部分内设置有若干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一端位于靠近所述电路板侧,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导部分内并与所述冷却腔连通;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后壳之间设置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电路板上的次发热部分相对;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若干导热柱,所述后壳上设置有若干穿通的导热孔,所述导热柱容置于所述导热孔内;

所述第二传导部分的下端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卡槽;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上设置有皮带孔,所述固定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固定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横向板,所述横向板的前端设置有竖向板;所述横向板的中部设置有穿通口;

所述竖向板与所述固定本体之间设置有两根竖向设置的夹持杆,两根所述夹持杆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一杆铰接在所述竖向板与所述固定本体之间;在所述第一杆上方的两根所述夹持杆之间设置有弹性拉紧件;

两根所述夹持杆的下端向下穿过所述穿通口;两根所述夹持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夹持杆由第二杆铰接在一起;

所述横向板的下方设置有T形滑槽,所述滑块的上端设置有T形滑轨,所述T形滑轨滑设于所述T形滑槽内;

所述插板插设于两根所述夹持杆之间,所述夹持杆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卡合于所述卡槽内;

所述第二传导部分与所述导热层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接凸起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柱的外端与所述后壳的外表面形成连续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导部分和所述第二传导部分为长方体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拉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于发热量较多的主发热部分采用热管原理进行散热,对于发热量相对较少的次发热部分采用导热板散热,可以满足整体散热需求。第一传导部分和第二传导部分即起到热管散热作用,由同时作为连接部分,用于与固定装置连接,并与固定装置上的导热层贴合,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的散出对讲机产生的热量,提高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装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对讲机;2、天线;3、后壳;4、内腔;5、电路板;6、第一传导部分;7、第二传导部分;8、冷却腔;9、毛细管;10、导热板;11、导热柱;12、导热孔;13、插板;14、卡槽;15、固定本体;16、皮带孔;17、导热层;18、横向板;19、竖向板;20、穿通口;21、夹持杆;22、第一杆;23、弹性拉紧件;24、滑块;25、第二杆;26、T形滑槽;27、T形滑轨;28、卡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对讲机散热结构,包括对讲机1和固定装置。

所述对讲机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天线2;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3,所述前壳和后壳3内部形成内腔4,所述内腔4内容置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具有主发热部分和次发热部分,主发热部分为发热量相对较大的部分,通常为主控元件集中的部分,次发热部分为相对发热量较小的部分;所述后壳3的内侧与所述电路板5上的主发热部分相对的部分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第一传导部分6,所述后壳3的外侧与所述第一传导部分6相对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二传导部分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导部分6和所述第二传导部分7为长方体形。

所述第二传导部分7远离所述后壳3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冷却腔8,所述第一传导部分6内设置有若干毛细管9,所述毛细管9的一端位于靠近所述电路板5侧,所述毛细管9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导部分7内并与所述冷却腔8连通。

所述电路板5与所述后壳3之间设置导热板10,所述导热板10与所述电路板5上的次发热部分相对;所述导热板10上设置有若干导热柱11,所述后壳3上设置有若干穿通的导热孔12,所述导热柱11容置于所述导热孔1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柱11的外端与所述后壳3的外表面形成连续面。

所述第二传导部分7的下端设置有插板13,所述插板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卡槽14;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本体15,所述固定本体15上设置有皮带孔16,所述固定本体15的前端设置有导热层17;所述固定本体15的下端设置有横向板18,所述横向板18的前端设置有竖向板19;所述横向板18的中部设置有穿通口20。

所述竖向板19与所述固定本体15之间设置有两根竖向设置的夹持杆21,两根所述夹持杆21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一杆22铰接在所述竖向板19与所述固定本体15之间;在所述第一杆22上方的两根所述夹持杆21之间设置有弹性拉紧件23,这里,所述弹性拉紧件23为弹簧。两根所述夹持杆21的下端向下穿过所述穿通口20;两根所述夹持杆21的下端分别设置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与所述夹持杆21由第二杆25铰接在一起。

所述横向板18的下方设置有T形滑槽26,所述滑块24的上端设置有T形滑轨27,所述T形滑轨27滑设于所述T形滑槽26内。

所述插板13插设于两根所述夹持杆21之间,所述夹持杆21上设置有卡接凸起28,所述卡接凸起28卡合于所述卡槽14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14和所述卡接凸起28为三角形。所述第二传导部分7与所述导热层17贴合。

本实施例生产时在毛细管9内充入一定量的工作流体。本实施例使用时,在无需通话时,对讲机1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如图1和图3所示。当需要进行对讲时,参见图3,用手向内按动滑块24,滑块24沿着T形滑槽26向内滑动,推动夹持杆21的下端向内转动,则夹持杆21的上端向外转动,则卡接凸起28由卡槽14内滑出,便可以将对讲机1取下进行对讲。对讲机1产生的热量中,主发热部分的热量被毛细管9内的工作流体吸收,工作流体气化后经过毛细管9进入到冷却腔8内,在冷却腔8内冷却后变为流体,再由毛细管9的毛细作用回到毛细管9内,实现热量的传导。次发热部分的热量被导热板10吸收,并经过导热柱11导出壳体外部。当完成对讲后,将插板13插入至两根夹持杆21之间,卡接凸起28卡入卡槽14内,实现固定,此时第二传导部分7与导热层17贴合,提高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对于发热量较多的主发热部分采用热管原理进行散热,对于发热量相对较少的次发热部分采用导热板10散热,可以满足整体散热需求。第一传导部分6和第二传导部分7即起到热管散热作用,由同时作为连接部分,用于与固定装置连接,并与固定装置上的导热层17贴合,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快速的散出对讲机1产生的热量,提高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