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便携收纳耳机线的运动型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1831发布日期:2019-03-02 02:1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可便携收纳耳机线的运动型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便携收纳耳机线的运动型耳机,属于音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机已经成为现代电子系统(手机,平板电脑等等)中是不可少的外围音频设备。耳机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用处,使用起来简洁时尚。现在流行的滑板、滑轮、街舞等街头运动都离不开音乐的伴随,运动型耳机是为运动时候佩带的耳机。运动型耳机从佩戴方式分类有耳塞式和头戴式。头戴式运动耳机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运动中,人们比较喜爱,但传统头戴式运动耳机类型单一,不够新颖,且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耳机线容易缠绕不易收纳,尤其是在运动时,耳机也较易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可便携收纳耳机线的运动型耳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便携收纳耳机线的运动型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耳机体、左侧耳机体、前侧弹性箍带和后侧弹性箍带,所述前侧弹性箍带的两端分别与右侧耳机体的一侧、左侧耳机体的一侧连接,后侧弹性箍带的两端分别与右侧耳机体的另一侧、左侧耳机体的另一侧连接,右侧耳机体、左侧耳机体、前侧弹性箍带和后侧弹性箍带组合成环形结构,所述右侧耳机体包括右侧耳机体外壳体、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右侧耳机体翻转架B和铰接轴结构A,右侧耳机体外壳体的背面设置有铰接轴结构A,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的一端与铰接轴结构A铰接,铰接轴结构A的另一端与后侧弹性箍带可拆卸连接,右侧耳机体翻转架B的一端与铰接轴结构A铰接,右侧耳机体翻转架B的另一端与前侧弹性箍带可拆卸连接,所述左侧耳机体包括左侧耳机体外壳体、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左侧耳机体翻转架B和铰接轴结构B,左侧耳机体外壳体的背面设置有铰接轴结构B,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的一端与铰接轴结构B铰接,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的另一端与前侧弹性箍带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左侧耳机体翻转架B的一端与铰接轴结构B铰接,左侧耳机体翻转架B的一端与后侧弹性箍带的另一端铰接,所述铰接轴结构A包括收纳外壳A、铰接轴A、上旋转头A、下旋转头B、通槽A和左侧耳机支线A和左支线插头,收纳外壳A固定在右侧耳机体外壳体的表面,收纳外壳A为中空的筒状结构且两端封闭,其封闭端开设有供铰接轴A穿过的通孔,铰接轴A贯穿在收纳外壳A内,铰接轴A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旋转头A和下旋转头B,位于收纳外壳A内的铰接轴A上缠绕有左侧耳机支线A,收纳外壳A的一侧设置有供左侧耳机支线A穿过的通槽A,左侧耳机支线A的一端与右侧耳机体电性连接,左侧耳机支线A的另一端设置左支线插头,所述铰接轴A结构包括收纳外壳B、铰接轴B、上旋转头C、下旋转头D、通槽B和左侧耳机支线B和右支线插头,收纳外壳B固定在右侧耳机体外壳体的表面,收纳外壳B为中空的筒状结构且两端封闭,其封闭端开设有供铰接轴B穿过的通孔,铰接轴B贯穿在收纳外壳B内,铰接轴B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旋转头C和下旋转头D,位于收纳外壳B内的铰接轴B上缠绕有左侧耳机支线B,收纳外壳B的一侧设置有供左侧耳机支线B穿过的通槽B,左侧耳机支线B的一端与左侧耳机体电性连接,左侧耳机支线B的另一端设置右支线插头。

所述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为U型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的两个侧边铰接在铰接轴A的两端。

所述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右侧耳机体翻转架B、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和左侧耳机体翻转架B结构相同。

所述通过连接扣,后侧弹性箍带与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可拆卸连接。

所述右侧耳机体和左侧耳机体结构相同,还包括喇叭,左侧耳机体外壳体和右侧耳机体外壳体内分别设置一个喇叭,左侧耳机支线A与左侧耳机体外壳体内的喇叭电性连接,左侧耳机支线B与右侧耳机体外壳体内的喇叭电性连接。

所述收纳外壳A、收纳外壳B中间大两头小的酒桶形状。

所述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支线插头连接头、主线和主线插头,主线的一端连接主线插头,主线的另一端连接支线插头连接头,左支线插头和右支线插头均插接在支线插头连接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便携收纳耳机线的运动型耳机, 通过上旋转头A转动使得铰接轴A转动, 将左侧耳机支线A可以便捷被缠绕在位于收纳外壳A内的铰接轴A上,可以在不使用时将耳机线快速的收在收纳外壳A中。同时前侧弹性箍带和后侧弹性箍带的使用可以在运动时绷紧在使用者头部,对耳机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前侧弹性箍带和后侧弹性箍带具有强吸汗能力,加上贴和耳朵的外带耳机,您便可以让自己的造型变得更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铰接轴结构A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铰接轴结构B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侧耳机体 1.1、左侧耳机体外壳体 1.2、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 1.3、左侧耳机体翻转架B 1.4、铰接轴结构A 1.4.1、收纳外壳A 1.4.2、铰接轴A 1.4.3、上旋转头A 1.4.4、下旋转头B 1.4.5、通槽A 1.4.6、左侧耳机支线A 1.4.7、左支线插头 2、左侧耳机体 2.1、右侧耳机体外壳体 2.2、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 2.3、右侧耳机体翻转架B 2.4、铰接轴结构B 2.4.1、收纳外壳B 2.4.2、铰接轴B 2.4.3、上旋转头C 2.4.4、下旋转头D 2.4.5、通槽B 2.4.6、左侧耳机支线B 2.4.7、右支线插头 3、前侧弹性箍带 4、后侧弹性箍带 5、连接扣 6、支线插头连接头 7、主线 8、主线插头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所述可便携收纳耳机线的运动型耳机,,包括右侧耳机体1、左侧耳机体2、前侧弹性箍带3和后侧弹性箍带4,所述前侧弹性箍带3的两端分别与右侧耳机体1的一侧、左侧耳机体2的一侧连接,后侧弹性箍带4的两端分别与右侧耳机体1的另一侧、左侧耳机体2的另一侧连接,右侧耳机体1、左侧耳机体2、前侧弹性箍带3和后侧弹性箍带4组合成环形结构,所述右侧耳机体1包括右侧耳机体外壳体1.1、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1.2、右侧耳机体翻转架B1.3和铰接轴结构A1.4,右侧耳机体外壳体1.1的背面设置有铰接轴结构A1.4,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1.2的一端与铰接轴结构A1.4铰接,铰接轴结构A1.4的另一端与后侧弹性箍带4可拆卸连接,右侧耳机体翻转架B1.3的一端与铰接轴结构A1.4铰接,右侧耳机体翻转架B1.3的另一端与前侧弹性箍带3可拆卸连接,所述左侧耳机体2包括左侧耳机体外壳体2.1、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2.2、左侧耳机体翻转架B2.3和铰接轴结构B2.4,左侧耳机体外壳体2.1的背面设置有铰接轴结构B2.4,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2.2的一端与铰接轴结构B2.4铰接,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2.2的另一端与前侧弹性箍带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左侧耳机体翻转架B2.3的一端与铰接轴结构B2.4铰接,左侧耳机体翻转架B2.3的一端与后侧弹性箍带4的另一端铰接,所述铰接轴结构A1.4包括收纳外壳A1.4.1、铰接轴A1.4.2、上旋转头A1.4.3、下旋转头B1.4.4、通槽A1.4.5和左侧耳机支线A1.4.6和左支线插头1.4.7,收纳外壳A1.4.1固定在右侧耳机体外壳体1.1的表面,收纳外壳A1.4.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且两端封闭,其封闭端开设有供铰接轴A1.4.2穿过的通孔,铰接轴A1.4.2贯穿在收纳外壳A1.4.1内,铰接轴A1.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旋转头A1.4.3和下旋转头B1.4.4,位于收纳外壳A1.4.1内的铰接轴A1.4.2上缠绕有左侧耳机支线A1.4.6,收纳外壳A1.4.1的一侧设置有供左侧耳机支线A1.4.6穿过的通槽A1.4.5,左侧耳机支线A1.4.6的一端与右侧耳机体1电性连接,左侧耳机支线A1.4.6的另一端设置左支线插头1.4.7,所述铰接轴A结构2.4包括收纳外壳B2.4.1、铰接轴B2.4.2、上旋转头C2.4.3、下旋转头D2.4.4、通槽B2.4.5和左侧耳机支线B2.4.6和右支线插头2.4.7,收纳外壳B2.4.1固定在右侧耳机体外壳体2.1的表面,收纳外壳B2.4.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且两端封闭,其封闭端开设有供铰接轴B2.4.2穿过的通孔,铰接轴B2.4.2贯穿在收纳外壳B2.4.1内,铰接轴B2.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旋转头C2.4.3和下旋转头D2.4.4,位于收纳外壳B2.4.1内的铰接轴B2.4.2上缠绕有左侧耳机支线B2.4.6,收纳外壳B2.4.1的一侧设置有供左侧耳机支线B2.4.6穿过的通槽B2.4.5,左侧耳机支线B2.4.6的一端与左侧耳机体2电性连接,左侧耳机支线B2.4.6的另一端设置右支线插头2.4.7。

本实施例中,所述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1.2为U型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1.2,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1.2的两个侧边铰接在1铰接轴A1.4.2的两端;所述右侧耳机体翻转架A1.2、右侧耳机体翻转架B1.3、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2.2和左侧耳机体翻转架B2.3结构相同;所述通过连接扣5,后侧弹性箍带4与左侧耳机体翻转架A1.2可拆卸连接;所述右侧耳机体1和左侧耳机体2结构相同,还包括喇叭,左侧耳机体外壳体1.1和右侧耳机体外壳体2.1内分别设置一个喇叭,左侧耳机支线A1.4.6与左侧耳机体外壳体1.1内的喇叭电性连接,左侧耳机支线B2.4.6与右侧耳机体外壳体2.1内的喇叭电性连接;所述收纳外壳A1.4.1、收纳外壳B2.4.1中间大两头小的酒桶形状;所述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支线插头连接头6、主线7和主线插头8,主线7的一端连接主线插头8,主线7的另一端连接支线插头连接头6,左支线插头1.4.7和右支线插头2.4.7均插接在支线插头连接头6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