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管一体型耳机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6294发布日期:2019-01-29 18:0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声管一体型耳机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声管一体型耳机扬声器。



背景技术:

耳机的发展趋势不断朝着小型化、多功能化、高音质化的方向迈进。并且随着iPhone等大部分品牌的手机相继取消了3.5mm耳机插孔,蓝牙耳机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基于这些原因,就要求耳机扬声器在不牺牲特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体积,以便给耳机的其它结构、电路、电源等部分留出更多的装配空间,方便耳机产品实现外形新颖、佩戴舒适、音质优美的要求。

目前常规耳机的结构都是将扬声器装配在耳机的腔体内(见附图1),占用了耳机腔体很大的空间,如果腔体内部需要放入其它组件,只能通过两个方法实现:一是加大耳机的体积,这样的结构会严重影响耳机的舒适度和美观度;二是减小组件的体积,这样的方法对耳机组件的要求极高,大大增加了耳机的成本,减小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管一体型耳机扬声器,扬声器装配在耳机的声管内,这样就极大地节省了耳机腔体的空间,方便其它组件的装配,并且不影响耳机的特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声管一体型耳机扬声器,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扬声器,所述前壳体一端与后壳体一端组装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耳机壳,所述前壳体内设置有声道,所述后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与声道相通,所述声道贯穿整个前壳体的长度,所述扬声器收容在所述的声道内。

其中,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组装连接为胶粘式、超声波式或卡扣式连接。

其中,所述声道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第一声道和第二声道,所述第一声道直径大于第二声道直径,所述第一声道位于容置腔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声道和第二声道为同心或偏心贯通连接。

其中,所述扬声器坐落在第一声道内。

其中,所述扬声器上电性连接有电性连接线,所述电线连接线经容置腔从后壳体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声管一体型耳机扬声器,大大节省了耳机腔体内的空间,可以满足其它耳机组件的装配要求,在同等体积的条件下,由于可以容纳的电源体积较大,所以通话时常可以提升1.5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市场上现有耳机扬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声管一体型耳机扬声器,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和扬声器3,所述前壳体1一端与后壳体2一端组装连接而形成一个整体耳机壳,前壳体1为塞入人体耳孔的一端。

所述前壳体1内设置有声道11,所述后壳体2内设置有容置腔21与声道11相通,所述声道11贯穿整个前壳体2的长度,所述扬声器3收容在所述的声道11内,与现有技术中的耳机扬声器相比,在不改变耳机整体尺寸的情况下,图1中是将扬声器3放置在后壳体2内的容置腔21内,这样就使得放入耳机内腔的其他组件(电路或者电源等配件)只能拥挤在狭小的容置腔21,从而造成耳机特性差,通话时间受电量影响造成通话时间短等各种缺点,而本申请中,将扬声器经过特殊设计,使其变成微型扬声器,扬声器装配在耳机的声道内。既不占用容置腔21的有效空间,节省容置腔21的空间装配耳机其他组件,又不造成拥挤,在不改变耳机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增加了耳机的通话时长,又不降低耳机特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1与后壳体2的组装连接为胶粘式、超声波式或卡扣式连接,多种连接方式,根据产品的性能或者设计要求进行合适的选择。

本实施例中,所述声道11包括第一声道111和第二声道112,第一声道111和第二声道112为同心或偏心贯通连接,根据设计要求而定。所述第一声道111直径大于第二声道112直径,所述第一声道111位于容置腔21一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3坐落在第一声道111内固定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3上电性连接有电性连接线4,所述电线连接线4经容置腔21从后壳体2穿出,与外部发声体连接。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