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组件及耳机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2901发布日期:2019-01-15 22:2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耳机组件及耳机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组件及耳机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因其在收纳时无须缠绕连线,使用时没有连线牵绊、打结等烦恼,为用户带来诸多便利,而受到用户欢迎。但当无线耳机的电池容量小,常常需要充电,那么需要额外的充电器或者充电盒对该无线耳机进行充电,这往往增加了用户的使用负担,影响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使用便利性的耳机组件及耳机充电系统。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所述耳机组件包括电连接件、电连接线、收容件及耳机,所述电连接件用于电连接电源,所述电连接线连接在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收容件之间,以电性导通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收容件,所述收容件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耳机,所述收容腔内具有电接触点及定位件,所述电接触点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线,所述定位件抵接所述耳机,以使所述电接触点电连接所述耳机的充电点。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系统,包括所述的耳机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电池、导电件及电连接接口,所述导电件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池,另一端位于所述电连接接口内,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电连接接口内的所述导电件。

通过在收容件内设置电接触点和定位件,定位件将耳机限定在收容件内,以使耳机的充电点与收容件的电接触点电性连接,电接触点通过电连接线和电连接件电连接至外部电源,以使外部电源对耳机充电,该外部电源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所以省去了用户需要另外携带耳机充电盒的麻烦,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耳机组件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提供的耳机组件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组件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耳机组件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耳机组件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耳机组件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耳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顶”、“底”、“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板”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说明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系统10。所述耳机充电系统10包括耳机组件100及电子设备200。所述电子设备200可以是平板电脑、电视、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等智能设备。所述耳机组件100可以是具有耳机的电子组件,其中,耳机可以是无线蓝牙耳机、红外线耳机、2.4G无线耳机等。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以电子设备200为手机,以耳机组件100为无线蓝牙耳机及无线蓝牙耳机的相关组件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耳机组件100中的无线蓝牙耳机与电子设备200之间可以通过蓝牙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耳机组件100中的无线蓝牙耳机可以包括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所述电子设备200包括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所述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与所述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进行信号传输。电子设备200与耳机组件100中的无线蓝牙耳机相交互,以使耳机组件100中的无线蓝牙耳机实现收听信息、语音通话、电子设备200的语音识别等功能。例如,耳机组件100中的无线蓝牙耳机还可以包括语音录入模块102、识别处理模块103、数据存储模块104。电子设备200还包括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和指令模块202等。语音录入模块102、识别处理模块103与语音录入模块102和数据存储模块104相连接,识别处理模块103对语音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的结果与数据存储模块104的记录信息进行匹配,数据存储模块104记录有与语音识别相匹配的操作指令。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与识别处理模块103相连,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用于将该操作指令通过第一蓝牙通讯模块101实现与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的信号连接。所述指令模块202与第二蓝牙通讯模块201相连,用于接受工作指令并将工作指令反馈给电器工作电路实现控制操作。

请参阅图2,无线耳机4具有电池105,但是由于无线耳机4内的空间限制,无线耳机4的电池105的容量较小,因此,无线耳机105需要经常充电。

请参阅图2,并结合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的耳机组件100包括电连接件1、电连接线2、收容件3及耳机4。所述电连接件1用于电连接外部电源。本实施例中,外部电源可以是电子设备200内的电池203。在其他实施例中,外部电源还可以是家用电插座内的电源。

请参阅图2,所述电连接线2连接在所述电连接件1与所述收容件3之间,以使所述电连接件1与所述收容件3电性导通。所述收容件3具有收容腔3a,所述收容腔3a用于收容所述耳机4。所述收容腔3a内具有电接触点31及定位件32。所述电接触点31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线2,以便于通过电连接线2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定位件32用于将耳机4限位至收容腔3a内,以确保耳机4能够稳固地位于收容腔3a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32抵接所述耳机4,以使所述电接触点31电连接所述耳机4的充电点41,以使耳机4的充电点41通过收容件3内的电接触点31和电连接件1电连接外部电源,以对耳机4进行充电。

通过在收容件3内设置电接触点31和定位件32,定位件32将耳机4限定在收容件3内,以使耳机4的充电点41与收容件3的电接触点31电性连接,电接触点31通过电连接线2和电连接件1电连接至外部电源,以使外部电源对耳机4充电,该外部电源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所以省去了用户需要另外携带耳机4充电盒的麻烦,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2,所述耳机4包括出音孔42、入耳部43及支架44。出音孔42用于通过声音信号,入耳部43围接于出音孔42周侧,入耳部43用于插入用户的外耳道内,以使出音孔42进入用户的外耳道并对耳膜发出声音信号。支架44连接入耳部43,在入耳部43位于用户的外耳道内时,支架44位于用户的外耳道外。支架44内设有电池203,支架44表面设有充电点41,以便于充电点41对支架44内的电池203充电。请参阅图3,所述支架44具有底面441及侧面442。所述支架44的侧面442连接于所述入耳部43与所述支架44的底面441之间。入耳部43可以凸设于支架44的侧面442上。具体而言,所述支架44的底面441可以呈平面或弧面,所述支架44的侧面442可以呈圆柱面,所述支架44的侧面442围接所述支架44的底面441。所述收容腔3a具有底壁301及围接所述底壁301的侧壁302。当耳机4的支架44收容于收容件3内时,收容腔3a的底壁301与所述支架44的底面441相贴合或相对设置,收容腔3a的侧壁302与所述支架44的侧面442相贴合或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收容件3收容所述耳机4,所述收容件3的收容腔3a的形状可以与支架44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支架44可以收容于收容件3中,以避免由于耳机4的形状不规则,耳机4的表面无法与电连接线2对接固定,而导致耳机4充电点41无法保持接触电接触点31,或者耳机4充电点41与电接触点31接触不良,导致耳机4充电效率低。

通过设置收容件3,耳机4的支架44收容于收容件3中,收容件3内的定位件32可以将耳机4的支架44固定在收容件3内,从而使得耳机4可以稳固地位于收容件3内,进而耳机4的充电点41可以保持接触收容件3的电接触点31,提高耳机4的充电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耳机4的支架44和入耳部43可以都收容于收容件3内,即收容件3包裹耳机4,进一步地提高耳机4与收容件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在受到碰撞等环境下,耳机4仍可以设于收容件3内。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4和收容件3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充电点41位于所述支架44的底面441上。所述电接触点31固定于所述收容腔3a的底壁301。当耳机4的支架44收容于收容件3内时,所述充电点41接触所述电接触点31,以使耳机4的充电点41与电接触点31电性导通。所述定位件32固定于所述收容腔3a的侧壁302上。所述定位件32抵持所述支架44的侧面442。在耳机4的支架44进入所述收容件3的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耳机4的支架44克服与定位件32的摩擦阻力相对定位件32滑动,直至耳机4的充电点41抵接电接触点31。去除外力后,由于定位件32抵持耳机4支架44侧面442,以使耳机4支架44保持固定不动,从而使得所述耳机4的充电点41接触并电连接所述电接触点31。

通过在收容件3的侧壁302上设置定位件32,耳机4的支架44克服与定位件32的摩擦阻力收容于收容件3中,定位件32可以将耳机4的支架44固定在收容件3内,从而使得耳机4可以稳固地位于收容件3内,进而耳机4的充电点41可以保持接触收容件3的电接触点31,提高耳机4的充电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定位件32为凸起。所述定位件32凸设于所述收容腔3a的侧壁302上。所述凸起可以是弹性凸起,以便于耳机4在外力作用下压迫定位件32,以使定位件32发生弹性形变而进入收容腔3a中。在去除外力作用时,定位件32可以对耳机4产生抵持力,以使耳机4固定在收容件3内。该外力可以是用户对耳机4的作用力。所述定位件32的材质可以是弹性塑料、弹性橡胶、弹性硅胶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3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定位件32可以分散地设于收容腔3a的侧壁302上。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定位件32为弹性层。所述定位件32贴设于所述收容腔3a的侧壁302上。所述定位件32可以环绕于耳机4的支架44。与上一实施方式相似地,在耳机4的支架44进入收容件3内过程中,定位件32发生形变,以使耳机4的支架44挤入收容件3内,定位件32将耳机4的支架44固定在收容件3内。所述定位件32可以是泡棉层、弹性塑料、弹性橡胶、弹性硅胶等。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及图6,所述收容腔3a的侧壁302具有滑动通道33。所述入耳部43滑动连接所述滑动通道33,以沿着滑动通道33进入收容件3内并卡合于收容件3内。所述滑动通道33具有相连通的第一通道331和第二通道332。第一通道331的延伸方向可以沿收容腔3a的延伸方向。第二通道33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通道33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通道332具有与所述收容腔3a的底壁301相对设置的抵接面333。所述耳机4在进入所述收容腔3a的过程中,所述入耳部43先沿所述第一通道331滑动,以使所述充电点41随着所述入耳部43的滑动逐渐靠近所述电接触点31直至接触所述电接触点31,此时,入耳部43滑动至第二通道332的一个开口处。所述入耳部43再沿所述第二通道332滑动,此过程中,耳机4绕所述第一通道331的延伸方向转动,充电点41保持与电接触点31电性导通,所述耳机4的入耳部43和支架44分别抵持于所述第二通道332的抵接面333与所述收容腔3a的底壁301。即耳机4卡合于收容件3内,以避免耳机4松动,从而导致充电点41与电接触点31接触不良,进而提高耳机4的充电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331和第二通道332贯穿收容件3的侧壁302,以便于用户可以操作入耳部43沿第一通道331和第二通道332滑动。

在需要将耳机4取出时,将耳机4的入耳部43从第二通道332中滑动至第一通道331,再将耳机4的入耳部43从第一通道331中滑出收容件3。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及图8,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所述定位件32为可绕性件。定位件32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部333和弯折部334。所述定位件32的固定部333固定于所述收容腔3a的侧壁302上,所述定位件32的弯折部334伸出收容件3外,并定位件32的弯折部334能够被弯折以压合于所述入耳部43或与所述入耳部43分离。

具体而言,在耳机4的支架44收容于所述收容件3内时,定位件32的弯折部334在外力作用下被弯折成与固定部333形成一定的夹角,这样耳机4被限定于收容件3的底壁301与定位件32的弯折部334之间,并且耳机4在定位件32的弯折部334的压力作用下,耳机4的充电点41保持接触电接触点31。在取出耳机4时,定位件32的弯折部334在外力作用下被弯折成与入耳部43分离的形状,耳机4不再受到定位件32的弯折部334的压力,从而可以轻易地从收容件3内取出。该外力作用可以是用户的作用力。

可以理解地,在固定部333与弯折部334形成一定的夹角时,固定部333可以与弯折部334通过卡勾相卡合,以使弯折部334与固定部333保持一定的夹角。所述固定部333和弯折部334可以是硬质材质。

在其他实施例中,弯折部334可以是弹性材质,弯折部334远离固定部333的一端可以可拆卸连接收容件3的边缘。弯折部334连接收容件3的边缘时,弯折部334可以压合于耳机4的入耳部43上,从而将耳机4固定在收容件3内。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请参阅图9及图10,所述电接触点31固定于所述定位件32上。所述定位件32可以固定于所述收容腔3a的底壁301(请参阅图9)或所述收容腔3a的侧壁302上(请参阅图10)。定位件32可以抵接至耳机4的侧面442或底面441,定位件32与耳机4的充电点41可以相对应。所述支架44具有凹槽443,所述充电点41位于所述凹槽443内。凹槽443可以位于支架44的底面441或支架44的侧面442。所述定位件32可以是设于收容腔3a的底壁301或所述收容腔3a的侧壁302上凸起。定位件32抵持于所述凹槽443的内壁,以使所述充电点41接触并电连接所述电接触点31。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32的材质可以为弹性材质。所述定位件32在外力下发生弹性形变后填充于所述凹槽443内。电接触点31在定位件32的作用力下紧密贴合于凹槽443内的充电点41。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32可以是凹槽443,电接触点31位于凹槽443内。耳机4上设有凸起,充电点41设于凸起上。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耳机4充电系统,包括以上任意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100及电子设备200。所述电子设备200具有电池203、导电件204及电连接接口205。所述导电件204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池203,另一端位于所述电连接接口205内。所述电连接件1可以插接至电连接接口205并电连接所述电连接接口205内的所述导电件204,以使电接触点31通过电连接线2、电连接件1、导电件204电连接至电子设备200内的电池203。耳机4的充电点41电连接电接触点31时可以电连接电子设备200内的电池203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接口205可以为USB接口或耳机插孔等。例如,电子设备200为手机时,电连接件1的端口可以与电子设备200的USB接口或耳机插孔相适配,以使电连接件1可以插接至电子设备200的USB接口或耳机插孔内,以便于耳机4可以通过电子设备200内的电池203充电。

通过在收容件3内设置电接触点31和定位件32,定位件32将耳机4限定在收容件3内,以使耳机4的充电点41与收容件3的电接触点31电性连接,电接触点31通过电连接线2和电连接件1电连接至电子设备200内的电池203,以使电子设备200内的电池203对耳机4充电,所以省去了用户需要另外携带耳机4充电盒的麻烦,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