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光纤数据传输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9361发布日期:2019-02-15 20:2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光纤数据传输接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光纤数据传输接口。



背景技术: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是自动化测控技术的关键技术,目前各种传输速率的总线系统在数字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0世纪末,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信息传输的革命性创新,使电信号完全脱离了自身的特性约束,比如频带,串扰等问题,极大的扩展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可靠性,但是在控制系统,使用光互联的方式非常少,受制于光通信器件的标准要求,往往以高传输速率和远距离高灵敏度为指标,配套设备和器件体积大安装复杂,成本也非常高。

实际在控制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总线使用频次相对较低,而且数据的传输速率也比较低,一般工控设备的数据传输波特率不超过115.2Kb/S,高速调光系统DMX协议的波特率也不超过250Kb/S,所以并不需要特别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工控设备的控制范围一般也比较小,40米范围内能满足绝大部分设备的数据传输要求,所以对传输距离和灵敏度没有太高要求。

目前工控设备之间,或者同一设备模块之间的稍远距离数据互联,仍然以RS-232,RS-485等电平协议为主,要使数字系统的低压开关信号能使用这些电平,必须使用电平转换电路和必要的端口保护电路,稍远距离的传输,就需要增加专用放大器模块提高信号驱动能力,对线缆的抗干扰要求也非常高,主要采用屏蔽线方式,户外的连接还要考虑防雷措施,需要用到气体放电管这类成体高体积大的器件,才能达到实际使用要求,总体来说,使用这类以传输电信号为主的总线系统,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光纤数据传输接口,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光纤数据传输接口,包括光纤定位座、光纤固定卡头和光电转换电路;光纤固定卡头插在光纤定位座上,光电转换电路设置在光纤定位座上;光纤定位座为两端封口的槽钢状结构,光纤定位座槽钢状的一侧壁开设有开口,光纤定位座内垂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光纤定位座内分隔为两个等大腔室,同时隔板将开口分成两个等大的插口;每个腔室内的另一侧壁上均贯通开设有收发器安装孔,腔室内收发器安装孔上设置有叉状光纤夹头,叉状光纤夹头与收发器安装孔同轴设置;光纤固定卡头包括底座、压板和凸台;底座上垂直固定设置有四个压板,四个压板互相平行,最中间的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与隔板厚度相匹配,两边的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与叉状光纤夹头的大小相匹配,两边的两个压板之间的底座上开设有孔洞,底座上的孔洞与收发器安装孔同轴设置;最外侧的压板外侧端部设置有凸台;光纤固定卡头从光纤定位座一侧壁的开口插入,凸台卡在光纤定位座内。

进一步的,叉状光纤夹头包括弧形叉片,两个弧形叉片相对设置形成叉状光纤夹头;一个收发器安装孔内设置有LED发光二极管,另一个收发器安装孔内设置有PT光敏三极管;LED发光二极管和PT光敏三极管均连接到光电转换电路。

进一步的,光纤固定卡头的底座上的孔洞内设置有PF塑料光纤,PF塑料光纤穿过底座上的孔洞插到叉状光纤夹头内,叉状光纤夹头能够夹住PF塑料光纤,且PF塑料光纤端面与LED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端面紧贴,PF塑料光纤端面与和PT光敏三极管受光端面紧贴。

进一步的,光纤定位座设置有收发器安装孔的侧壁上沿侧壁方向设置有U型定位支架,U型定位支架由金属制成,U型定位支架接地。

进一步的,光纤定位座和光纤固定卡头为塑料材质的一体注塑件。

进一步的,光电转换电路包括第一P型晶体管、LED发光二极管、PT光敏三极管和第二P型晶体管;输入门连接第二P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二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LED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第一P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P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一P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输出门;第一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之间连接有PT光敏三极管,第二P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PT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

进一步的,第一P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一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LED发光二极管正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阻,PT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LED发光二极管负极之间设置有第三电阻,PT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P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之间设置有第四电阻;PT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之间设置有电容,电容接地;第三电阻与LED发光二极管负极之间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整合了上述两种数据互联方式,制成一体化的光电信号转换器件,将数字信号调制为光信号并用塑料光纤传输,直接替代传统的电平转换电路和传输线系统,结构紧凑,设计巧妙合理,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激光模组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使用光缆来替代数据线缆,不存在电磁干扰和静电等影响,尤其适用塑料光纤,大大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P型晶体管作为输入门电路,防止在串口总线闲置时LED发光二极管处于常亮,只有在总线被拉低时有效。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光电转换电路可以直接使用低压数字系统供电,不需要电荷泵产生负压,电路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a和2b为光纤定位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光纤固定卡头示意图。

图4为光电转换电路原理图。

其中:1—光纤定位座,2—光纤固定卡头,3—LED发光二极管,4—PT光敏三极管,5—PF塑料光纤,6—光电转换电路,21—叉状光纤夹头;22—收发器安装孔座;23—U型固定支架;31—压板;32—凸台;3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4,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光纤数据传输接口,包括光纤定位座1、光纤固定卡头2和光电转换电路6;光纤固定卡头2插在光纤定位座1上,光电转换电路6设置在光纤定位座1上;光纤定位座1为两端封口的槽钢状结构,光纤定位座1槽钢状的一侧壁开设有开口,光纤定位座1内垂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光纤定位座1内分隔为两个等大腔室,同时隔板将开口分成两个等大的插口;每个腔室内的另一侧壁上均贯通开设有收发器安装孔22,腔室内收发器安装孔22上设置有叉状光纤夹头21,叉状光纤夹头21与收发器安装孔22同轴设置;光纤固定卡头2包括底座33、压板31和凸台32;底座33上垂直固定设置有四个压板31,四个压板31互相平行,最中间的两个压板31之间的距离与隔板厚度相匹配,两边的两个压板31之间的距离与叉状光纤夹头21的大小相匹配,两边的两个压板31之间的底座上开设有孔洞,底座上的孔洞与收发器安装孔22同轴设置;最外侧的压板31外侧端部设置有凸台32;光纤固定卡头2从光纤定位座1一侧壁的开口插入,凸台32卡在光纤定位座1内。

叉状光纤夹头21包括弧形叉片,两个弧形叉片相对设置形成叉状光纤夹头21;一个收发器安装孔22内设置有LED发光二极管3,另一个收发器安装孔22内设置有PT光敏三极管4;LED发光二极管3和PT光敏三极管4均连接到光电转换电路6。

光纤固定卡头2的底座33上的孔洞内设置有PF塑料光纤5,PF塑料光纤5穿过底座33上的孔洞插到叉状光纤夹头21内,叉状光纤夹头21能够夹住PF塑料光纤5,且PF塑料光纤5端面与LED发光二极管3的发光端面紧贴,PF塑料光纤5端面与和PT光敏三极管受光端面紧贴。

光纤定位座1设置有收发器安装孔22的侧壁上沿侧壁方向设置有U型定位支架23,U型定位支架23由金属制成,U型定位支架23接地。

光纤定位座1和光纤固定卡头2为塑料材质的一体注塑件。

光电转换电路6包括第一P型晶体管、LED发光二极管3、PT光敏三极管4和第二P型晶体管;输入门连接第二P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二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LED发光二极管3的负极,LED发光二极管3的正极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第一P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P型晶体管的集电极,第一P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输出门;第一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LED发光二极管3的负极之间连接有PT光敏三极管4,第二P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PT光敏三极管4的发射极。

第一P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一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LED发光二极管3正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阻,PT光敏三极管4的发射极与LED发光二极管3负极之间设置有第三电阻,PT光敏三极管4的集电极与第二P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之间设置有第四电阻;PT光敏三极管4的发射极与第一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之间设置有电容,电容接地;第三电阻与LED发光二极管3负极之间接地。

如图2a和2b所示光纤定位座,是尼龙或者其他有机塑胶材质的注塑件,带有两个叉状光纤夹头21,还有一对收发器安装孔座22,收发器安装孔座22与叉形光纤夹头21同轴,同轴度不低于5°,主要功能是作为安装光电收发器件的基座,并将光纤端面与光电收发器件的光轴对准,对光纤有一定的夹持作用,并留有必要的光学和电学端子,一体化注塑成型,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结构件,其结构和构造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耦合光电转换等核心功能。

图3所示光纤固定卡头,是尼龙或者其他有机塑胶材质的注塑件,与光纤定位座的光纤叉状光纤夹头互相配合,主要起锁紧光纤,保证耦合点牢固的作用,一体化注塑成型,内侧具有坡度的四条压板31与安装定位座的叉状光纤夹头21相配合,最外侧的两条压板具有凸台32,可以使叉状光纤夹头收紧并锁扣在光纤定位座上,适当按压最外侧两条压板又可将光纤固定卡头从光纤定位座上取下。

图4,采用P型晶体管作为输入门电路,防止在串口总线闲置时LED发光二极管处于常亮,只有在总线被拉低时有效。

光电转换电路,是为收发器件提供驱动和偏置整形的电路,主要作用是为LED发光二极管提供驱动电流和对PT光敏三极管的输出进行放大整形,保证数字信号的完整性。

光纤定位座基于尼龙或其他有机塑胶材质一次注塑成型,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弹性,表面电阻率1-10MΩ,防止静电荷累计。

光纤定位座具有一个U型定位支架,该支架为金属件,具有固定光纤定位座到设备面板或者PCB组件上的功能,安装时支架尽量保持接地,有一定的防静电作用。

光纤定位座具有一对收发器安装孔座,安装孔座适配标准封装的LED发光二极管和PT光敏三极管,收发器安装孔座与叉形光纤夹头同轴,同轴度不低于5°。

光纤定位座具有一对叉形光纤夹头,叉形光纤夹头的内径与PF塑料光纤外径适配,略大于光纤外径,光纤夹持长度大于5mm保证光纤与夹头同轴并保证锁紧后有一定的夹持强度。

光纤固定卡头,内侧具有坡度的四条压板与安装定位座的叉状光纤夹头相配合,最外侧的两条压板具有凸台,可以使叉状光纤夹头收紧并锁扣在光纤定位座上,适当按压最外侧两条压板又可将光纤固定卡头从光纤定位座上取下。

LED发光二极管,使用光束全发散度小于30°的红光或近红外二极管,脉冲工作电流不小于60mA@1/10Duty 1KHz。

PT光敏三极管,使用接受光全角度不小于50°的硅基NPN型光敏三极管,光电转换效率不低于2.6mA/(mW/cm^2),上升和下降速率不高于15us。

PF塑料光纤为PMMA塑料光纤,为保证直接耦合光效率,芯径尺寸不小于0.5mm,650nm传输衰减率小于190dB/Km,外皮为PE材料。

光电转换电路,使用全BJT和阻容实现,为保证串口总线闲置时LE发光二极管处于关断,输入驱动管为P型晶体管。

光电转换电路,使用N型晶体管为PT光敏三极管的光电转换输出做倒相和整形,使用N型三极管的B-E结作为PT光敏三极管的输出负载,提高PT光敏三极的上升和下降速率。

该结构完整工作过程原理为,通过将控制系统单片机或者DSP的输出引脚的数据电平通过光电转换电路的LED二极管驱动部分,转化为开关的光信号,直接将光信号耦合进PF塑料光纤,光信号在塑料光纤的芯径光导里传输,至PF塑料光纤的另一端面输出,塑料光纤的另一端面与PT光敏三极管直接耦合,光信号传输到PT三极管的B-E结上,PT三极管将开关光信号再次转换为开关电平信号,再通过光电转换电路倒相整形还原原始的数据,其他机械结构均为这一过程提供基本的安装、夹持、对准和强度保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