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用APP的来电提醒及防丢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9616发布日期:2019-03-08 17:53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用APP的来电提醒及防丢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来电提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用APP的来电提醒及防丢失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来电提醒厂品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制成,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缺点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仅仅支持中国移动的网络制式,电信和联通的3G、4G网络制式都不可以用;2、产品很不稳定,有干扰就会误触发,这让用户难免频繁查看手机;3、频繁无用的触发间接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频繁充电使得电池寿命缩短。

另一种是利用蓝牙技术做成的蓝牙耳机和蓝牙手链,耳机提醒就是耳机播放来电铃声,这很明显需要用户佩戴耳机为前提条件,长时间的佩戴难免给耳朵肌肉和神经造成压迫感对听力构成威胁;蓝牙手链相对成熟,但是耳机和手链来电提醒装置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电池的能源供给不足,因为它们的体积决定了电池大小,同样提醒的模式和使用范围也受到限制。

而另一个防丢失功能的产品大多以手机下载安装APP软件和一小部分利用监测连接信号的强弱的方式来实现寻找功能,下载安装APP软件的方式,就是通过手机下载安装APP软件来控制蓝牙装置,这这种方式最大的不足就是手机和蓝牙装置的无线连接距离是有限的,一旦手机与蓝牙的连接超出有效的距离,蓝牙装置和手机连接就会断开,即时处于失联状态,根本无法实现寻找功能。另一种利用监测连接信号的强弱的方式相对APP软件控制的方式所具备的预防丢失的功能更加的人性化,可以在物品遗失前报警提醒,但是监测连接信号的强弱的方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是存在缺陷的,因为无线信号本身就是存在强弱和非线性辐射的,而且每个方向信号辐射密度都是不一样的,当受到物体的阻挡尤其是金属物体时,信号强度大幅度下降,信号变得很弱,装置就会报警,但此时装置和手机仍在连接有效范围内,处在连接状态,实属错误报警,所以利用监测信号强度来实现防丢失功能会频繁出现假警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不用APP的来电提醒及防丢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用APP的来电提醒及防丢失装置,包括塑胶外壳和塑胶底壳,所述塑胶外壳上设置有发声孔、透镜窗和充电口,所述塑胶外壳和塑胶底壳之间安装有主控线路板,主控线路板上安装有锂电池;还包括挂绳,挂绳以卡环方式与塑胶外底壳相扣连接;还包括LED透镜,LED透镜由内至外镶嵌在塑胶外壳的透镜窗上;所述主控线路板包括蓝牙模块及周边电路、电源电路、来电提醒扩展电路以及预防丢失扩展电路四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塑胶外壳底部连接有系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蓝牙模块及周边电路包括蓝牙协议体系集成模块、蓝牙连接状态监测模块、蓝牙中断数据处理模块、来电数据处理模块和DA/AD转换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锂电池管理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来电提醒扩展电路包括来电提醒模块和LED显示模块震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预防丢失扩展电路包括蓝牙中断语音报警驱动模块和语音还原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语音还原模块为扬声器或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采用大容量高性能聚合物锂电池为装置提供电能,可以有效的为装置提供稳定的能源,随用随充,可以有效的减少浪费和污染;

2、本装置原理是利用蓝牙和手机有效距离内的无线匹配对接,通过来去电数据信息转换驱动和监测两者之间的连接状态,来达到提醒和防丢失功,可以完美匹配全网各个频段的手机,实现一对一专属连接,无干扰,蓝牙来电提醒功能适合各类人群使用,在手机启用静音功能和开启手机来电铃声时,都可以正常使用;

3、预防丢失功能适用随身贵重物品上、照顾老人、小孩的监护人群和容易健忘的人群;同样也适合在安静、嘈杂等各种环境中使用,驱动扩展模块内写入了LED多种闪烁模式、炫彩的LED闪烁灯光用来完成提醒的同时还具有观赏性,解决了传统LED闪烁方式单一而乏味的问题,还可以播放语音和电机震动方式进行来去电状态提醒,语音提醒内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写入驱动模块内,装置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也不会破坏手机的音频功能;装置的防丢失功能也是更加的人性化,模块内集成了实时监测蓝牙连接状态的功能,只工作在蓝牙信号的连接和完全断开的这两个状态,即是1态和0态,检测到手机和蓝牙装置超出连接范围中断时,才会给出信号触发相关电路工作运行,通过扬声器或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实现防丢失功能,当手机和蓝牙装置恢复连接后,报警声自动关闭,又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连接中断后在有效距离内自动连接,无需手动操作,也不需要下载安装APP软来件操作,在人或物还未丟失就发出语音报警提醒,起到很好的预防丢失作用。防丢失功能用途广泛,可以用在随身贵重物品、老人、小孩、钥匙扣,挂件等。省心操作,随时提醒,让用户使用更安全放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控线路板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不用APP的来电提醒及防丢失装置,包括塑胶外壳2和塑胶底壳4,所述塑胶外壳2上设置有发声孔、透镜窗和充电口,所述塑胶外壳2和塑胶底壳4之间安装有主控线路板6,主控线路板6上安装有锂电池5,锂电池5为主控线路板6提供电源,锂电池5为大容量高性能聚合物锂电池;

还包括挂绳1,挂绳1以卡环方式与塑胶外壳2相扣连接,用来套住脖子悬挂胸前,可以拆卸也可以灵活旋转;还包括LED透镜,LED透镜由内至外镶嵌在塑胶外壳2的透镜窗上;所述主控线路板6包括蓝牙模块及周边电路、电源电路、来电提醒扩展电路以及预防丢失扩展电路四部分。

所述塑胶外壳2底部连接有系绳3,用来系牢手机或物品。

所述蓝牙模块及周边电路包括蓝牙协议体系集成模块、蓝牙连接状态监测模块、蓝牙中断数据处理模块、来电数据处理模块和DA/AD转换模块,这是整个电路的核心部分,负责与手机蓝牙的连接,读取手机来去电状态和连接状态,经蓝牙中断数据处理模块和来电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产生连接状态数据来电信息数据,再由DA/AD转换模块把这这两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分别驱动来电提醒模块和LED显示模块震动电机,蓝牙连接状态监测模块实时蓝牙监测连接状态,反馈数据信息,辅助系统发出正确的指令;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锂电池管理模块。

所述来电提醒扩展电路包括来电提醒模块和LED显示模块震动电机,来电提醒驱动模块内写入了驱动LED闪烁模式的程序,预留震动电机接口,由数模转换电路提供的模拟信号驱动,电路工作后再驱动LED显示模块按照设定模式闪烁;

所述预防丢失扩展电路包括蓝牙中断语音报警驱动模块和语音还原模块,语音报警驱动模块写入了报警语音内容,由数模转换电路提供的模拟信驱动;电路工作后再驱动语音还原模块工作还原报警语音内容。

所述语音还原模块为扬声器或蜂鸣器。

本装置采用大容量高性能聚合物锂电池为装置提供电能,可以有效的为装置提供稳定的能源,随用随充,可以有效的减少浪费和污染;

本装置原理是利用蓝牙和手机有效距离内的无线匹配对接,通过来去电数据信息转换驱动和监测两者之间的连接状态,来达到提醒和防丢失功,可以完美匹配全网各个频段的手机,实现一对一专属连接,无干扰,蓝牙来电提醒功能适合各类人群使用,在手机启用静音功能和开启手机来电铃声时,都可以正常使用;

预防丢失功能适用随身贵重物品上、照顾老人、小孩的监护人群和容易健忘的人群;同样也适合在安静、嘈杂等各种环境中使用,驱动扩展模块内写入了LED多种闪烁模式、炫彩的LED闪烁灯光用来完成提醒的同时还具有观赏性,解决了传统LED闪烁方式单一而乏味的问题,还可以播放语音和电机震动方式进行来去电状态提醒,语音提醒内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写入驱动模块内,装置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也不会破坏手机的音频功能;装置的防丢失功能也是更加的人性化,模块内集成了实时监测蓝牙连接状态的功能,只工作在蓝牙信号的连接和完全断开的这两个状态,即是1态和0态,检测到手机和蓝牙装置超出连接范围中断时,才会给出信号触发相关电路工作运行,通过扬声器或蜂鸣器发出报警声,实现防丢失功能,当手机和蓝牙装置恢复连接后,报警声自动关闭,又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连接中断后在有效距离内自动连接,无需手动操作,也不需要下载安装APP软来件操作,在人或物还未丟失就发出语音报警提醒,起到很好的预防丢失作用。防丢失功能用途广泛,可以用在随身贵重物品、老人、小孩、钥匙扣,挂件等。省心操作,随时提醒,让用户使用更安全放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