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277发布日期:2019-02-10 23:1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能替代的推广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用户对供电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要依托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营配业务融合,建立网格化的供电服务模式,支撑新业务推广,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前端,建设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所。客户办理业务手续的简化,需要供电企业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运检部,以及施工、设计等多部门的协作和多专业的融合。智能移动终端的配置实现了多业务的集成、多部门的协作和多专业的融合,但对通信提出更高要求。

企业内网辐射范围有限,工作开展受到通信的限制;在户外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使用企业外网检索资料、共享数据。所以,需要提供具有延伸能力的企业内网环境,以支持智能移动终端等设备,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此外,单一的通信设备无法提供移动充电、应急照明、信息存储和精确定位,无法应对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不同时段。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提供移动充电、应急照明、信息存储和精确定位,无法应对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不同时段主从式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单一的通信设备无法提供移动充电、应急照明、信息存储和精确定位,无法应对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不同时段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单一的通信设备无法提供移动充电、应急照明、信息存储和精确定位,无法应对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不同时段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移动充电、应急照明、信息存储和精确定位,无法应对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不同时段主从式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包括由十二个用于容纳和安放通讯设备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三层四列的组合体,其中在上层四个结构单元中,第一结构单元与第二结构单元相连形成第一子模块、第三结构单元与第四结构单元相连形成第二子模块;在中层四个结构单元中,第五结构单元与第六结构单元相连形成第三子模块、第七结构单元与第八结构单元相连形成第四子模块;在下层四个结构单元中,第九结构单元与第十结构单元相连形成第五子模块、第十一结构单元与第十二结构单元相连形成第六子模块;其中,

第一子模块、第三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叠放并且在在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子模块、第三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相互水平滑动的限位器;第一子模块的下侧面上的导轨槽与第三子模块上侧面上的导轨相互配合以允许相互水平滑动的方式连接第一子模块和第三子模块;第三子模块的下侧面上的导轨槽与第五子模块上侧面上的导轨相互配合以允许相互水平滑动的方式连接第三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

第二子模块、第四子模块和第六子模块叠放并且在在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子模块、第四子模块和第六子模块相互水平滑动的限位器;第二子模块的下侧面上的导轨槽与第四子模块上侧面上的导轨相互配合以允许相互水平滑动的方式连接第二子模块和第四子模块;第四子模块的下侧面上的导轨槽与第六子模块上侧面上的导轨相互配合以允许相互水平滑动的方式连接第四子模块和第六子模块;

第一子模块与第二子模块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相邻的侧边处设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一子模块和第二子模块的连接件;第三子模块与第四子模块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相邻的侧边处设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三子模块和第四子模块的连接件;第五子模块与第六子模块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相邻的侧边处设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五子模块和第六子模块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器由设置于一个结构单元上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下部的活动销杆和设置于与该结构单元下方相邻的另一个结构单元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部的销孔构成,当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活动销杆插入所述销孔中从而限制两个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水平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设置于一个结构单元前侧面或后侧面右部的第一固定角钢、设置于与该结构单元右侧相邻的另一个结构单元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左部的第二固定角钢、连接第一固定角钢和第二固定角钢的螺杆、以及分别套接在螺杆两端用于拉近第一固定角钢和第二固定角钢的第一手拧螺母和第二手拧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具有第一形态,其中十二个结构单元组成的三层四列的矩形组合体,第一子模块、第三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从上至下叠放并在其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各自对齐,第一子模块与第三子模块之间以及第三子模块与第五子模块之间通过限位器阻止相互滑动;第二子模块、第四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从上至下叠放并在其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各自对齐,第二子模块与第四子模块之间以及第四子模块与第六子模块之间通过限位器阻止相互滑动;第一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与第二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三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与第四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五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与第六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具有第二形态,其中第一子模块在第三子模块上向左滑动使得结构单元叠置于结构单元上,第二子模块在第四子模块上向右滑动使得结构单元叠置于结构单元上,第三子模块在第五子模块上向左滑动使得结构单元叠置于结构单元上,第四子模块在第六子模块上向右滑动使得结构单元叠置于结构单元上,相互叠放的结构单元之间由限位器限制滑动,并且第五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与第六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之间用连接件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具有第三形态,其中第一子模块在第三子模块上向左滑动使得结构单元叠置于结构单元上,第二子模块在第四子模块上向右滑动使得结构单元叠置于结构单元上,第三子模块在第五子模块上向右滑动使得结构单元叠置于结构单元上,第四子模块在第六子模块上向左滑动使得结构单元叠置于结构单元上,相互叠放的结构单元之间由限位器限制滑动,并且第三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与第四子模块的结构单元之间用连接件相互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的第一形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的部分结构单元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的部分结构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的连接件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的第二形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的第二形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的第三形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结构单元、12-第二结构单元、13-第三结构单元、14-第四结构单元、21-第五结构单元、22-第六结构单元、23-第七结构单元、24-第八结构单元、31-第九结构单元、32-第十结构单元、33、第十一结构单元、34-第十二结构单元;101-限位器、1011-活动销杆、1012-销孔;102-连接件、1021-第一固定角钢、1022-第二固定角钢、1023-螺杆、1024-第一手拧螺母、1025-第二手拧螺母;103-结构单元活动面板;104-锁扣;41-导轨、42-导轨槽、411-凸部;51-内网通信主机;52-外网通信主机;60-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包括由十二个用于容纳和安放通讯设备的结构单元组成的三层四列的组合体,其中在上层四个结构单元中,第一结构单元11与第二结构单元12相连形成第一子模块、第三结构单元13与第四结构单元14相连形成第二子模块;在中层四个结构单元中,第五结构单元21与第六结构单元22相连形成第三子模块、第七结构单元23与第八结构单元24相连形成第四子模块;在下层四个结构单元中,第九结构单元31与第十结构单元32相连形成第五子模块、第十一结构单元33与第十二结构单元34相连形成第六子模块;其中,

第一子模块、第三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叠放并且在在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子模块、第三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相互水平滑动的限位器101;第一子模块的下侧面上的导轨槽42与第三子模块上侧面上的导轨41相互配合以允许相互水平滑动的方式连接第一子模块和第三子模块;第三子模块的下侧面上的导轨槽42与第五子模块上侧面上的导轨41相互配合以允许相互水平滑动的方式连接第三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

第二子模块、第四子模块和第六子模块叠放并且在在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子模块、第四子模块和第六子模块相互水平滑动的限位器101;第二子模块的下侧面上的导轨槽42与第四子模块上侧面上的导轨41相互配合以允许相互水平滑动的方式连接第二子模块和第四子模块;第四子模块的下侧面上的导轨槽42与第六子模块上侧面上的导轨41相互配合以允许相互水平滑动的方式连接第四子模块和第六子模块;

第一子模块与第二子模块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相邻的侧边处设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一子模块和第二子模块的连接件102;

任选地,第三子模块与第四子模块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相邻的侧边处设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三子模块和第四子模块的连接件102;

任选地,第五子模块与第六子模块各自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相邻的侧边处设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五子模块和第六子模块的连接件102。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器101可以由设置于一个结构单元上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下部的活动销杆1011和设置于另一个与该结构单元下方相邻的结构单元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部的销孔1012构成,当处于限位状态时,一个结构单元的活动销杆1011插入另一个结构单元的销孔1012中从而限制两个结构单元的相互水平滑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102可以由设置于一个结构单元前侧面或后侧面右部的第一固定角钢1021、设置于另一个与该结构单元右侧相邻的结构单元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左部的第二固定角钢1022、连接第一固定角钢1021和第二固定角钢1022的螺杆1023、以及分别套接在螺杆1023两端用于拉近第一固定角钢1021和第二固定角钢1022的第一手拧螺母1024和第二手拧螺母102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具有第一形态,在第一形态中,十二个结构单元组成的三层四列的矩形组合体,其中,第一子模块、第三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从上至下叠放并在其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各自对齐,第一子模块与第三子模块之间以及第三子模块与第五子模块之间通过限位器101阻止相互滑动;第二子模块、第四子模块和第五子模块从上至下叠放并在其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各自对齐,第二子模块与第四子模块之间以及第四子模块与第六子模块之间通过限位器101阻止相互滑动;第一子模块的结构单元12与第二子模块的结构单元13之间通过连接件102连接,第三子模块的结构单元22与第四子模块的结构单元23之间通过连接件102连接,第五子模块的结构单元32与第六子模块的结构单元33之间通过连接件102连接。处于第一形态中的装置结构紧凑、整齐、牢固,便于运输和移动/搬运。例如,可固定在车箱内,随载具机动;也可置于背囊中,由单人背负携行。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中,各个结构单元可以相互滑动而形成展开形态,其中第一子模块与第二子模块相互水平滑动至相错一个结构单元的距离,以及任选地,第二子模块与第三子模块相互水平滑动至相错一个结构单元的距离,并且第一子模块与第二子模块中相互叠放的结构单元之间用限位器阻止其进一步滑动,第二子模块与第三子模块中相互叠放的结构单元之间用限位器阻止其进一步滑动。例如,图5中,结构单元11叠置于结构单元22上并且用限位器101阻止其相互滑动,结构单元21叠置于结构单元32上并且用另一个限位器101阻止其相互滑动。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还具有第二形态,其中第一子模块在第三子模块上向左滑动使得结构单元12叠置于结构单元21上,第二子模块在第四子模块上向右滑动使得结构单元13叠置于结构单元24上,第三子模块在第五子模块上向左滑动使得结构单元22叠置于结构单元31上,第四子模块在第六子模块上向右滑动使得结构单元23叠置于结构单元34上,相互叠放的结构单元之间由限位器101限制滑动,并且第五子模块的结构单元32与第六子模块的结构单元33之间用连接件102相互连接。第二形态具有类似于“V”型的结构,可应用于户外业务,或者用于暗夜施工以便提供移动电源和应急照明。进一步地,所述装置的底部还可安装支架,支架可用于支撑、手持或安装背带,装置的两侧还可安装应急照明固定架,用于安装和转动LED应急灯。第二形态中,结构单元11和结构单元14相互之间最大程度地远离,可以分别用于安放内网通信主机51和外网通信主机52,使其相互之间尽量远离以利于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在第二形态中,结构单元22和结构单元23之间还可以安放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以便在室外利用太阳光照为设备充电。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多用途通信装置还具有第三形态,其中第一子模块在第三子模块上向左滑动使得结构单元12叠置于结构单元21上,第二子模块在第四子模块上向右滑动使得结构单元13叠置于结构单元24上,第三子模块在第五子模块上向右滑动使得结构单元21叠置于结构单元32上,第四子模块在第六子模块上向左滑动使得结构单元24叠置于结构单元33上,相互叠放的结构单元之间由限位器101限制滑动,并且第三子模块的结构单元22与第四子模块的结构单元23之间用连接件102相互连接。第三形态具有类似于“X”型的结构,可应用于空间有限的室内业务。第三形态中,结构单元11和结构单元14相互之间最大程度地远离,可以分别用于安放内网通信主机51和外网通信主机52,使其相互之间尽量远离以利于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适于安放在各个结构单元之中或之上的通信设备包括:主从式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照明模块、存储模块、管理模块(可集成在业务终端或以APP形式通过手机管理)。

在一些情形中,主从式通信模块可以包括:1台企业内网通信主机、4台企业内网通信子机(2台无线中继子机、2台电力线中继子机)、1台企业外网通信主机、4台企业外网通信子机(2台无线中继子机、2台电力线中继子机)。主从式通信模块搭载了企业内网和企业外网两套主从式通信设备,实现了通信设备的物理隔离。主从式通信设备是“主机-子机-一拖多”的形式,子机作为主机的中继,实现信号放大的作用,以延伸无线通信网的覆盖范围,建立“以主机为核心、子机为支撑”的主从式无线通信网络。支持两种中继方式:无线中继、电力线中继。在无线中继模式下,主机、子机之间以2.4G、5G双频通信,以5G为发射频率,以2.4G为接收频率,实现全速传输,可承载视频会议等高清业务;在电力线中继模式下,主机、子机之间通过电力线传输信号,增强无线信号在不同房间的覆盖范围。所以,电力线中继方式更适用于室内作业环境,无线中继方式较侧重于户外作业场景。此外,主从通信设备均带有网口,在能够使用网线连接主从设备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优的传输品质。

主机支持千兆网口、千兆Wi-Fi、透射能力强,使用装置中电源模块的充电宝作为电源,企业内网主机联接企业通信内网,同时与企业应急通信系统联网,共同构建高速移动应急网络;企业外网主机具备随身Wi-Fi功能。子机为即插即用式无线路由,无线中继子机内置充电宝作为电源,电力线中继子机以市电作为电源。

电源模块可以包含:2块折叠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板、1块大容量锂电池、2块便携式锂电池、1个整流逆变器,主要为整个装置提供交直流电能,支持太阳能光伏充电、市电充电,可为移动设备提供充电服务。

照明模块可以包含2块LED应急灯,可以固定在装置外侧,提供便携式应急照明。

存储模块可以包含1块企业内网移动存储硬盘、1块企业外网移动存储硬盘,具有USB高速接口,分别存储来自不同网络的信息资料,做到物理隔离、内网加密。

管理模块可以是1台平板电脑,支持拍摄、录像、北斗/GPS定位,用于管理和配置主从式通信模块、监控网络通信状态和整流逆变状态、管控存储硬盘和电池容量、提供位置信息、与相关业务终端和移动通信设备互联。

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较强适应性,用于多个工种、适应多个场景、具备多种功能。其中,多工种包含:供电服务、配电抢修、线路巡检、应急通信等;多场景包含:室内业务开展(智能营业厅、视频会议)、户外业务开展(用电宣传、片区巡检、配电施工与抢修、应急通信与照明);多功能包含:企业内外网通信、视频会议、移动设备充电、信息查询检索、信息储存、应急照明、定位等。

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较高可靠性。搭载两套主从式通信设备将企业内、外网进行物理分开,保证了内部数据不泄露和通信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各层之间依靠沟槽滑道实现伸缩和形状变化;在装置移动过程中,可将框架收缩为长方形;应用于室内业务时,可将框架拉伸为“X”型,便于双网通信设备的架设和信号辐射;应用于户外业务以及暗夜施工时,可将框架拉伸为“V”型,便于提供移动电源和应急照明。框架底部可安装支架,支架可用于支撑、手持或安装背带。框架两侧可安装应急照明固定架,用于安装和转动LED应急灯。

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架设于室内或室外的固定位置使用,通过形态转换使得多个通信主机之间尽量远离以避免相互干扰。本实用新型装置还可固定在车箱内随载具机动,也可置于背囊中由单人背负携行。

本装置中的设备以通信功能为主,可以提供融合存储、电源、照明、定位等多种功能,具有主从式模块化的组成结构,实现了灵活搭配、功能融合和状态管控,具有较强适应性、较高可靠性和较佳便携性,应用前景较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