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7644发布日期:2019-01-22 23: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至少一机场轮挡定位装置、至少一人员定位装置;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连接各轮挡定位装置、各人员定位装置;

所述机场轮挡定位装置、人员定位装置均包括:充电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控制单元、数据通讯模块、定位模块、近场通讯模块、蓝牙模块、运动检测模块;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用以对定位装置的电源模块进行充电控制;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分别连接控制单元、数据通讯模块、定位模块、近场通讯模块、蓝牙模块、运动检测模块;电源管理电路为用电部分提供其所需电压的电能;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数据通讯模块、定位模块、近场通讯模块、蓝牙模块、运动检测模块;

所述数据通讯模块用以实现数据通讯;

所述定位模块用以获取位置数据;

所述近场通讯模块用以提供设定距离内的通讯服务;

所述蓝牙模块用以提供蓝牙通讯;

所述运动检测模块用以检测运动状态信息;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数据通讯模块供电电路、控制部分供电电路、近场通讯供电电路、定位模块供电电路,数据通讯模块供电电路包括第十芯片U10、第一MOS管M1、第十电感L10、第四二电容C42、第四三电容C43、第四四电容C44、第四六电容C46、第四七电容C47、第四八电容C48、第四九电容C49、第五零电容C50、第三零电阻R30、第三一电阻R31、第三二电阻R32、第三四电阻R34;

所述第四四电容C4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MOS管M1的源极,第四四电容C4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MOS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三一电阻R31的第一端,第三一电阻R3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MOS管M1的漏极分别连接第四二电容C42的第一端、第四三电容C43的第一端、第三零电阻R30的第一端、第十电感L10的第一端、第十芯片U10的第四管脚;第四二电容C42的第二端、第四三电容C43的第二端分别接地;第三零电阻R30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十芯片U10的第二管脚、第四七电容C47的第一端,第四七电容C4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电感L10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十芯片U10的第五管脚、第四六电容C46的第一端,第四六电容C46的第二端连接第十芯片U10的第一管脚;

所述第十芯片U10的第三管脚分别连接第三二电阻R32的第一端、第四八电容C48的第一端、第三四电阻R34的第一端;第三二电阻R3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十芯片U10的第七管脚、第四八电容C48的第二端、第四九电容C49的第一端、第五零电容C50的第一端;所述第十芯片U10的第六管脚、第三四电阻R34的第二端、第四九电容C49的第二端、第五零电容C50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所述控制部分供电电路包括第九芯片U9、第一一芯片U1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一电感L11、第四一电容C41、第四五电容C45、第五一电容C51、第五二电容C52、第五三电容C53、第二八电阻R28、第二九电阻R29、第三三电阻R33、第X一电阻RX1;

电源模块的供电电压分别连接第五二电容C52的第一端、第一一电感L11的第二端、第X一电阻RX1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五二电容C52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一电感L1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九芯片U9的第三管脚、第二八电阻R28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八电阻R28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一电容C41的第一端,第四一电容C4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九芯片U9的第一管脚、第四五电容C45的第一端、第二九电阻R29的第一端;第九芯片U9的第二管脚接地,第四五电容C45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九电阻R29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X一电阻RX1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五三电容C53的第一端、第一一芯片U11的第二管脚;第五三电容C53的第二端、第一一芯片U11的第一管脚分别接地;第一一芯片U11的第三管脚分别连接第三三电阻R33的第一端、第五一电容C51的第一端,第五一电容C51的第二端接地,第三三电阻R33的第二端连接VCC33;

所述近场通讯供电电路包括第二芯片U2、第一零电容C10、第一一电容C11、第一二电容C12、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

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分别连接第一二电容C12的第一端、第二芯片U2的第一管脚,第一二电容C1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芯片U2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VDD3.3电源电压信号分别连接第二芯片U2的第五管脚、第一零电容C10的第一端、第一一电容C11的第一端,第一零电容C10的第二端、第一一电容C11的第二端分别接地;第二芯片U2的第二管脚接地;

所述定位模块供电电路包括第五芯片U5、第一六电容C16、第一八电容C18、第一四电阻R14、第一五电阻R15;

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分别连接第一八电容C18的第一端、第五芯片U5的第一管脚,第一八电容C18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三管脚连接第一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第一四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五电阻R15的第一端,第一五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芯片U2的第五管脚连接第一六电容C16的第一端,第一六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二管脚接地;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第一五芯片U15、第三MOS管M3、第一二电感L1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零电容C70、第七一电容C71、第七二电容C72、第七三电容C73、第七四电容C74、第七五电容C75、第七六电容C76、第五二电阻R52、第五三电阻R53、第五四电阻R54、第五五电阻R55、第五六电阻R56、第五七电阻R57、第五八电阻R58、第五九电阻R59、第F1电阻F1、第二NTR电阻NTR2、第二LED灯LED2、第三LED灯LED3、第五电源接口JP5、第六电源接口JP6;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管脚分别连接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二管脚、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六管脚、第F1电阻F1的第二端、第五三电阻R53的第一端、第七零电容C70的第一端、第七一电容C71的第一端、第七二电容C72的第一端;第F1电阻F1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源接口JP5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五电源接口JP5的第四管脚、第五管脚接地;第五三电阻R5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三管脚、第三MOS管M3的漏极,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第五四电阻R54的第二端、第七五电容C75的第一端,第七五电容C75的第二端、第三MOS管M3的源极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五管脚分别连接第二LED灯LED2的负极、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二LED灯LED2的正极连接第五六电阻R56的第二端,第五六电阻R56的第一端连接第五七电阻R57的第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第五八电阻R58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四管脚分别连接第三LED灯LED3的负极、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第三LED灯LED3的正极连接第五七电阻R57的第二端,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第五九电阻R59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零管脚连接第七六电容C76的第一端,第七六电容C76的第二端、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二管脚、第一五芯片U15的第六管脚、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七管脚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四管脚分别连接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三管脚、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五管脚、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一二电感L12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接地;

第一二电感L1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五二电阻R52的第一端、第一五芯片U15的第八管脚、第七三电容C73的第一端;第五二电阻R5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供电电压、第七四电容C74的第一端、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九管脚、第六电源接口JP6的第一管脚、第六电源接口JP6的第二管脚;第七三电容C73的第二端、第七四电容C74的第二端、第二NTR电阻NTR2的第二端分别接地;第二NTR电阻NTR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一管脚、第五五电阻R55的第一端;第六电源接口JP6的第零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分别接地;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芯片U13、第一晶振OSC1、第二晶振OSC2、第二MOS管M2、第五四电容C54、第五五电容C55、第五六电容C56、第五七电容C57、第五八电容C58、第五九电容C59、第六零电容C60、第六一电容C61、第六二电容C62、第六三电容C63、第六四电容C64、第六六电容C66、第六七电容C67、第六九电容C69、第三九电阻R39、第四零电阻R40、第四一电阻R41、第四二电阻R42、第四四电阻R44、第四六电阻R46、第四八电阻R48、第四九电阻R49、第五零电阻R50、第五一电阻R51、第一NTR电阻NTR1;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五六电容C56的第二端,第五六电容C56的第一端接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管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OSC1的第二端、第六零电容C60的第二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管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OSC1的第一端、第五九电容C59的第二端,第五九电容C59的第一端、第六零电容C60的第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五管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OSC1的第一端、第六二电容C62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六管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OSC1的第二端、第六一电容C61的第一端;第一晶振OSC1的第三端、第六一电容C61的第二端、第六二电容C62的第二端、第六四电容C64的第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七管脚分别连接第六四电容C64的第二端、第四一电阻R41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八管脚分别连接第四零电阻R40的第一端、第六三电容C63的第一端,第四零电阻R40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九管脚分别连接第六三电容C63的第二端、第四二电阻R42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零管脚分别连接第四八电阻R48的第二端、第四六电阻R46的第二端、第六六电容C66的第二端;第四六电阻R46的第一端、第六六电容C66的第一端分别接地;第四八电阻R4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漏极,第二MOS管M2的源极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第四九电阻R49的第一端,第二MOS管M2的栅极连接第五零电阻R50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一管脚分别连接第四九电阻R49的第二端、第五零电阻R50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五管脚连接第五一电阻R51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六管脚分别连接第五一电阻R51的第二端、第六九电容C69的第一端、第一NTR电阻NTR1的第一端,第六九电容C69的第二端、第一NTR电阻NTR1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二三管脚连接第六七电容C67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二四管脚连接第六七电容C67的第二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二管脚连接第三九电阻R39的第二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六管脚分别连接第五七电容C57的第一端、第五八电容C58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五管脚分别连接第五七电容C57的第二端、第五八电容C58的第二端;

所述数据通讯模块包括第六芯片U6、第七芯片U7A、第八芯片U8、第一三极管Q1、若干电容、若干电阻;

所述第七芯片U7A分别连接第六芯片U6、第八芯片U8,第七芯片U7A通过第二一电阻R21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二电阻R22的第二端、第二三电阻R23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电阻R23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所述近场通讯模块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三芯片U3、第三晶振Y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一零电容C10、第一三电容C13、第一CY电容CY1、第二CY电容CY2、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零电阻R10;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一芯片U1的第三二管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二一管脚分别连接第三晶振Y1的第三管脚、第二CY电容CY2的第二端,第一芯片U1的第二二管脚分别连接第三晶振Y1的第一管脚、第一CY电容CY1的第一端,第一CY电容CY1的第二端、第二CY电容CY2的第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一管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三管脚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六管脚分别连接第一三电容C1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七管脚分别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

所述蓝牙模块包括第一四芯片U14、第六五电容C65、第六八电容C68、第四三电阻R43、第四五电阻R45、第一LED灯LED1;第一四芯片U14分别连接第六五电容C65、第六八电容C68、第四三电阻R43、第四五电阻R45、第一LED灯LED1;

所述运动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二芯片U12、第三六电阻R36、第三七电阻R37、第三八电阻R38,第一二芯片U12为倾角加速度传感器,第一二芯片U12通过不同的管脚分别连接第三六电阻R36、第三七电阻R37、第三八电阻R38。

2.一种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至少一机场轮挡定位装置、至少一人员定位装置;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连接各轮挡定位装置、各人员定位装置;

所述机场轮挡定位装置、人员定位装置均包括:充电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控制单元、数据通讯模块、定位模块、近场通讯模块、蓝牙模块、运动检测模块;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用以对定位装置的电源模块进行充电控制;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分别连接控制单元、数据通讯模块、定位模块、近场通讯模块、蓝牙模块、运动检测模块;电源管理电路为用电部分提供其所需电压的电能;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数据通讯模块、定位模块、近场通讯模块、蓝牙模块、运动检测模块;

所述数据通讯模块用以实现数据通讯;

所述定位模块用以获取位置数据;

所述近场通讯模块用以提供设定距离内的通讯服务;

所述蓝牙模块用以提供蓝牙通讯;

所述运动检测模块用以检测运动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数据通讯模块供电电路、控制部分供电电路、近场通讯供电电路、定位模块供电电路,数据通讯模块供电电路包括第十芯片U10、第一MOS管M1、第十电感L10、第四二电容C42、第四三电容C43、第四四电容C44、第四六电容C46、第四七电容C47、第四八电容C48、第四九电容C49、第五零电容C50、第三零电阻R30、第三一电阻R31、第三二电阻R32、第三四电阻R34;

所述第四四电容C4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MOS管M1的源极,第四四电容C4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MOS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三一电阻R31的第一端,第三一电阻R3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MOS管M1的漏极分别连接第四二电容C42的第一端、第四三电容C43的第一端、第三零电阻R30的第一端、第十电感L10的第一端、第十芯片U10的第四管脚;第四二电容C42的第二端、第四三电容C43的第二端分别接地;第三零电阻R30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十芯片U10的第二管脚、第四七电容C47的第一端,第四七电容C4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电感L10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十芯片U10的第五管脚、第四六电容C46的第一端,第四六电容C46的第二端连接第十芯片U10的第一管脚;

所述第十芯片U10的第三管脚分别连接第三二电阻R32的第一端、第四八电容C48的第一端、第三四电阻R34的第一端;第三二电阻R3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十芯片U10的第七管脚、第四八电容C48的第二端、第四九电容C49的第一端、第五零电容C50的第一端;所述第十芯片U10的第六管脚、第三四电阻R34的第二端、第四九电容C49的第二端、第五零电容C50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所述控制部分供电电路包括第九芯片U9、第一一芯片U1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一电感L11、第四一电容C41、第四五电容C45、第五一电容C51、第五二电容C52、第五三电容C53、第二八电阻R28、第二九电阻R29、第三三电阻R33、第X一电阻RX1;

电源模块的供电电压分别连接第五二电容C52的第一端、第一一电感L11的第二端、第X一电阻RX1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五二电容C52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一电感L1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九芯片U9的第三管脚、第二八电阻R28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八电阻R28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一电容C41的第一端,第四一电容C4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九芯片U9的第一管脚、第四五电容C45的第一端、第二九电阻R29的第一端;第九芯片U9的第二管脚接地,第四五电容C45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九电阻R29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X一电阻RX1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五三电容C53的第一端、第一一芯片U11的第二管脚;第五三电容C53的第二端、第一一芯片U11的第一管脚分别接地;第一一芯片U11的第三管脚分别连接第三三电阻R33的第一端、第五一电容C51的第一端,第五一电容C51的第二端接地,第三三电阻R33的第二端连接VCC33;

所述近场通讯供电电路包括第二芯片U2、第一零电容C10、第一一电容C11、第一二电容C12、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

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分别连接第一二电容C12的第一端、第二芯片U2的第一管脚,第一二电容C1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芯片U2的第三管脚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VDD3.3电源电压信号分别连接第二芯片U2的第五管脚、第一零电容C10的第一端、第一一电容C11的第一端,第一零电容C10的第二端、第一一电容C11的第二端分别接地;第二芯片U2的第二管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模块供电电路包括第五芯片U5、第一六电容C16、第一八电容C18、第一四电阻R14、第一五电阻R15;

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分别连接第一八电容C18的第一端、第五芯片U5的第一管脚,第一八电容C18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三管脚连接第一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第一四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五电阻R15的第一端,第一五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芯片U2的第五管脚连接第一六电容C16的第一端,第一六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二管脚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第一五芯片U15、第三MOS管M3、第一二电感L1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零电容C70、第七一电容C71、第七二电容C72、第七三电容C73、第七四电容C74、第七五电容C75、第七六电容C76、第五二电阻R52、第五三电阻R53、第五四电阻R54、第五五电阻R55、第五六电阻R56、第五七电阻R57、第五八电阻R58、第五九电阻R59、第F1电阻F1、第二NTR电阻NTR2、第二LED灯LED2、第三LED灯LED3、第五电源接口JP5、第六电源接口JP6;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管脚分别连接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二管脚、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六管脚、第F1电阻F1的第二端、第五三电阻R53的第一端、第七零电容C70的第一端、第七一电容C71的第一端、第七二电容C72的第一端;第F1电阻F1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源接口JP5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五电源接口JP5的第四管脚、第五管脚接地;第五三电阻R5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三管脚、第三MOS管M3的漏极,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第五四电阻R54的第二端、第七五电容C75的第一端,第七五电容C75的第二端、第三MOS管M3的源极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五管脚分别连接第二LED灯LED2的负极、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二LED灯LED2的正极连接第五六电阻R56的第二端,第五六电阻R56的第一端连接第五七电阻R57的第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第五八电阻R58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四管脚分别连接第三LED灯LED3的负极、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第三LED灯LED3的正极连接第五七电阻R57的第二端,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第五九电阻R59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零管脚连接第七六电容C76的第一端,第七六电容C76的第二端、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二管脚、第一五芯片U15的第六管脚、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七管脚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五芯片U15的第四管脚分别连接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三管脚、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五管脚、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一二电感L12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接地;

第一二电感L1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五二电阻R52的第一端、第一五芯片U15的第八管脚、第七三电容C73的第一端;第五二电阻R5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供电电压、第七四电容C74的第一端、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九管脚、第六电源接口JP6的第一管脚、第六电源接口JP6的第二管脚;第七三电容C73的第二端、第七四电容C74的第二端、第二NTR电阻NTR2的第二端分别接地;第二NTR电阻NTR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五芯片U15的第一一管脚、第五五电阻R55的第一端;第六电源接口JP6的第零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分别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三芯片U13、第一晶振OSC1、第二晶振OSC2、第二MOS管M2、第五四电容C54、第五五电容C55、第五六电容C56、第五七电容C57、第五八电容C58、第五九电容C59、第六零电容C60、第六一电容C61、第六二电容C62、第六三电容C63、第六四电容C64、第六六电容C66、第六七电容C67、第六九电容C69、第三九电阻R39、第四零电阻R40、第四一电阻R41、第四二电阻R42、第四四电阻R44、第四六电阻R46、第四八电阻R48、第四九电阻R49、第五零电阻R50、第五一电阻R51、第一NTR电阻NTR1;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五六电容C56的第二端,第五六电容C56的第一端接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管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OSC1的第二端、第六零电容C60的第二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管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OSC1的第一端、第五九电容C59的第二端,第五九电容C59的第一端、第六零电容C60的第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五管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OSC1的第一端、第六二电容C62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六管脚分别连接第一晶振OSC1的第二端、第六一电容C61的第一端;第一晶振OSC1的第三端、第六一电容C61的第二端、第六二电容C62的第二端、第六四电容C64的第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七管脚分别连接第六四电容C64的第二端、第四一电阻R41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八管脚分别连接第四零电阻R40的第一端、第六三电容C63的第一端,第四零电阻R40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九管脚分别连接第六三电容C63的第二端、第四二电阻R42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零管脚分别连接第四八电阻R48的第二端、第四六电阻R46的第二端、第六六电容C66的第二端;第四六电阻R46的第一端、第六六电容C66的第一端分别接地;第四八电阻R4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漏极,第二MOS管M2的源极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第四九电阻R49的第一端,第二MOS管M2的栅极连接第五零电阻R50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一管脚分别连接第四九电阻R49的第二端、第五零电阻R50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五管脚连接第五一电阻R51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一六管脚分别连接第五一电阻R51的第二端、第六九电容C69的第一端、第一NTR电阻NTR1的第一端,第六九电容C69的第二端、第一NTR电阻NTR1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二三管脚连接第六七电容C67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二四管脚连接第六七电容C67的第二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二管脚连接第三九电阻R39的第二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六管脚分别连接第五七电容C57的第一端、第五八电容C58的第一端,第一三芯片U13的第三五管脚分别连接第五七电容C57的第二端、第五八电容C58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通讯模块包括第六芯片U6、第七芯片U7A、第八芯片U8、第一三极管Q1、若干电容、若干电阻;

所述第七芯片U7A分别连接第六芯片U6、第八芯片U8,第七芯片U7A通过第二一电阻R21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二电阻R22的第二端、第二三电阻R23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电阻R23的第二端分别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场通讯模块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三芯片U3、第三晶振Y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一零电容C10、第一三电容C13、第一CY电容CY1、第二CY电容CY2、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零电阻R10;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一芯片U1的第三二管脚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二一管脚分别连接第三晶振Y1的第三管脚、第二CY电容CY2的第二端,第一芯片U1的第二二管脚分别连接第三晶振Y1的第一管脚、第一CY电容CY1的第一端,第一CY电容CY1的第二端、第二CY电容CY2的第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一管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三管脚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六管脚分别连接第一三电容C1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芯片U1的第一七管脚分别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蓝牙模块包括第一四芯片U14、第六五电容C65、第六八电容C68、第四三电阻R43、第四五电阻R45、第一LED灯LED1;第一四芯片U14分别连接第六五电容C65、第六八电容C68、第四三电阻R43、第四五电阻R45、第一LED灯LED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轮挡及人员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二芯片U12、第三六电阻R36、第三七电阻R37、第三八电阻R38,第一二芯片U12为倾角加速度传感器,第一二芯片U12通过不同的管脚分别连接第三六电阻R36、第三七电阻R37、第三八电阻R38。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