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模组及相关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3981发布日期:2019-07-03 03:1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接收模组及相关产品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收模组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应用,智能手机能够支持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手机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用品。第四代4G移动通信系统中电子设备一般采用单天线或双天线射频系统架构,目前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新空口NR系统中提出支持4天线组的射频系统架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模组及相关产品,以期提升各通道灵敏度,相比分离器件搭建,集成度更高,面积/成本/功耗更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模组,包括至少一路信号接收通道、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

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连接所述至少一路信号接收通道,所述至少一路信号接收通道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或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包括n1Pn2T开关,每路信号接收通道包括滤波器Filter和低噪声放大器LNA,所述LNA连接所述Filter;

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用于连接所述接收模组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用于连接发射模组和/或射频收发器,且所述接收模组靠近所述天线组设置,n1为正整数,n2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模组,包括至少1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和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所述至少1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连接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每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n1Pn2T开关,且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中包括简化连接的通道选择开关,n1为正整数,n2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系统,包括射频收发器、射频处理电路和至少2个天线组,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连接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

每个天线组包括1支或2支天线,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共包括m支天线,m大于等于4小于等于8,其中,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与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的组数数量相同的模组,所述模组包括发射模组,或者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靠近所述每个发射模组所连接的天线组,每个接收模组靠近所述每个接收模组所连接的天线组。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射频系统,所述射频系统包括射频收发器、射频处理电路和至少2个天线组,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连接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每个天线组包括1支或2支天线,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共包括m支天线,m大于等于4小于等于 8;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与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的组数数量相同的模组,所述模组包括发射模组,或者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靠近所述每个发射模组所连接的天线组,每个接收模组靠近所述每个接收模组所连接的天线组;

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移动终端、基站。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接收模组集成至少1路信号接收通道,且靠近对应天线组设置,可以降低链路插损,有利于提升通道灵敏度,相比分离器件搭建,集成度更高,面积/成本/功耗更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E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E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F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F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G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G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H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H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I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I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J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K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L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M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N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N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O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O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H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I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J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K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L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M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H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I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J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K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L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M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N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O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P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Q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R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S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T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U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V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W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X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Y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Z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H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I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J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K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L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M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N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O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P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Q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R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S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T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U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V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W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X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Y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设备。

目前,手机的SRS切换switching4天线发射功能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CMCC在《中国移动5G规模试验技术白皮书_终端》中的必选项,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中为可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基站通过测量手机4天线上行信号,进而确认4路信道质量及参数,根据信道互易性再针对4路信道做下行最优化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天线阵列的波束赋形,最终使下行4x4MIMO获得最佳数据传输性能。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5G NR手机终端或其他5G NR终端设备,例如客户签约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或者便携式宽带无线装置(Mobile Wifi,MIFI)。

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呈现的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的原因如下,①5G NR需要下行4x4MIMO或4路分集接收;②TX SRS switching4天线轮发(可选);③发射天线切换功能(可选)④sub 6GHz的频段范围在3.3~4.2G及4.4~5G。此频段相对LTE 600~2700MHz的频段,频率更高。因此RF cable(同轴线)从主板一侧到另一侧,以及从主板到下板,RF cable损耗较大;

而系统灵敏度公式Ps=10lg(KT)+10lg(BW)+NF+SNR,

K:波尔兹曼常数(1.38×E-23单位:J/K)

T:绝对温度(273.15单位:K)公式中采用20℃常温,故T=293.15

NF:噪声系数Noise figure

BW:带宽

SNR:最小解调门限,由平台供应商(高通,MTK)基带算法决定。

在此公式中,K,T为固定常数,BW由测试带宽确认,SNR由系统基带算法决定,

NF公式如下,

其中NF1=ILpre-1st LNA+NF1st LNA其中ILpre-1st LNA为第一级LNA之前的插损,NF1st LNA为第一级的噪声系数。这 2者是整个NF的主要贡献部分。

而为后级噪声系数贡献部分,一般的,Gn>15,NF2~NFn<5,这部分对NF的贡献较小。

综上所述,在射频前端设计中,为提升灵敏度,就需要减小整个NF值。而NF1又是主要贡献者,NF1中,除了使用外置LNA来减小NF1st LNA外,如何减小ILpre-1st LNA变为至关重要的改善手段,即如何减小第一级LNA之前的插损。

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了一种5G NR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可以将此模组放置在天线附近,从而达到减小第一级LNA之前插损,改善系统灵敏度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接收模组,包括至少1路信号接收通道、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连接所述至少1路信号接收通道,所述至少1路信号接收通道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或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包括n1Pn2T开关,每路信号接收通道包括滤波器Filter和低噪声放大器LNA,所述LNA连接所述Filter;

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用于连接所述接收模组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用于连接发射模组和/或射频收发器,且所述接收模组靠近所述天线组设置,n1为正整数,n2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接收模组集成至少1路信号接收通道,且靠近对应天线组设置,可以降低链路插损,有利于提升通道灵敏度,相比分离器件搭建,集成度更高,面积/成本/功耗更优。

其中,所述接收模组的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和所述第二切换开关之间还设置有1路内置旁路通道,所述内置旁路通道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所述接收模组信号发射功能。

其中,所述接收模组还包括1个辅助端口AUX,所述AUX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所述辅助端口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所述接收模组信号发射功能。由于相对于外置旁路通道减少了一个开关,故而可以进一步降低通路插损。

其中,所述接收模组还包括2个辅助端口AUX,即第一AUX和第二AUX,所述第一AUX连接第一切换开关,所述第二AUX连接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AUX和所述第二AUX之间设置有外置旁路通道,所述外置旁路通道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所述接收模组的信号发射功能。

其中,所述接收模组还包括3个辅助端口AUX,即第一AUX、第二AUX和第三AUX,所述第一AUX 和所述第二AUX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所述第三AUX连接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AUX或者所述第二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所述接受模组的信号发射功能;或者,

所述第一AUX与所述第三AUX或者所述第二AUX与所述第三AUX用于接入外置旁路通道,所述外置旁路通道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所述接收模组的信号发射功能。

其中,所述接收模组支持信号发射功能;

所述接收模组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主板上时,所述接收模组的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1个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或者,

所述接收模组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副板上时,所述第一AUX与所述第三AUX连接或者所述第二AUX 与所述第三AUX连接。

可见,该接收模组能够减小接收通路的NF,提升接收灵敏度。

此外,该接收模组还包括以下特点:

(1)每个接收模组对应连接1个天线组(包括1支或2支天线),且设置位置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的馈点)位置;

可选的,(2)针对新空口NR载波聚合CA场景,需要多信号接收通道同时工作时,该接收模组可以增加端口数量以接入更多cable线,使得多条通道同时工作,此种方式无需增加器件,但增加cable线,成本和模组面积更好控制。可以通过增加合路器来实现多条通道同时工作,此种方式增加器件,但无需增加 cable线,走线更加精简。此外,通过2个滤波器共用端口+特殊设计(即组成双工器或多工器),可以完成合路行为,此种方式无需增加cable线和器件,成本和面积更好控制。

(3)此模组自带屏蔽层或不带屏蔽层(不带屏蔽层时需另建屏蔽罩);

此外,所述接收模组还包括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和/或通用输入/输出GPIO控制单元,所述MIPI 控制单元和/或所述GPIO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射模组中的器件,所述器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

下面以支持双频段dual band、不支持上行CA和下行CA、连接单支天线的接收模组为例,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接收模组的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A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用于连接天线的第一切换开关和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和/或发射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此处为2个SP3T开关)以及内置 Bypass通道。Nx和Ny对应2个频段。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第一切换开关(包括SP3T开关)的P端口连接天线,该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LNA,第一低噪声放大器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包括SP3T开关)的第一T端口,该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第二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该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和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之间连接Bypass通道,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

如图1B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第二切换开关均为SP3T开关)、2个辅助端口AUX(可用于连接外置Bypass通道,或者连接发射模组,完成SRS switch 或者自主切换功能)。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1A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C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SP4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3T开关)、1个辅助端口AUX以及内置Bypass通道。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1A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D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SP4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3T开关)、3个辅助端口AUX(连接SP3T开关的AUX和另外任意一个AUX可用于连接外置旁路Bypass通道,连接SP4T开关的AUX可用于连接发射模组,支持对应天线的发射功能)。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1A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以支持双频段dual band、支持下行2路CA、且连接单支天线的接收模组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接收模组的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E1所示,所述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合路器、2个切换开关、内置Bypass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连接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连接第一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所述第一第二LNA连接第二合路器,所述第二合路器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和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之间连接所述内置 Bypass通道。

如图1E2所示,所述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合路器、2个切换开关、 2个辅助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 T端口连接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连接第一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所述第一第二LNA连接第二合路器,所述第二合路器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 T端口,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一AUX,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二 AUX,所述第一AUX和所述第二AUX用于连接外置Bypass通道,或者,所述第一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对应天线的发射功能。

如图1F1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双工器(2个滤波器合成),1个合路器、2 个切换开关(第一第二切换开关均为SPDT开关)、内置Bypass通道。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 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对应的天线,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连接双工器,双工器连接第一第二LNA,第一第二LNA连接合路器,合路器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和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之间设置Bypass通道,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射频收发器或者发射模组。

如图1F2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双工器(由2个滤波器合成),1个合路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第二切换开关均为SPDT开关)和2个辅助端口AUX(第一第二辅助端口)。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对应的天线,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连接双工器,双工器连接第一第二LNA,第一第二LNA连接合路器,合路器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一AUX,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二AUX,所述第一AUX和所述第二AUX用于连接外置Bypass 通道,或者,所述第一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对应天线的发射功能。

如图1G1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合路器、2个切换开关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SP3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1个辅助端口(可用于连接发射模组,支持对应天线的发射功能)、内置Bypass通道。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 开关切换控制,该辅助端口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对应天线的发射功能,此时该接收模组可以不使用 bypass通道,由于相对于bypass通道减少了一个开关,故而可以进一步降低通路插损。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1F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G2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合路器、2个切换开关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SP3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3个辅助端口AUX(第一第二AUX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三AUX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T端口)。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 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所述第一AUX和所述第三AUX或所述第二AUX和所述第三AUX用于连接外置Bypass通道,或者,所述第一AUX或者第二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此时该接收模组可以不使用bypass通道,由于相对于bypass通道减少了一个开关,故而可以进一步降低通路插损。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1F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以支持双频段dual band、支持下行2路CA、且连接2支天线的接收模组为例,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接收模组的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H1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1个合路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DP3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内置Bypass通道。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 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连接对应的2支天线,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第一第二LNA连接合路器,合路器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和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之间设置Bypass通道,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射频收发器或者发射模组。

如图1H2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1个合路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DP3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2个辅助端口AUX(第一第二AUX,第一AUX 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T端口,第二AUX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T端口)。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 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连接对应的2支天线,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第一第二LNA连接合路器,合路器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所述第一AUX和所述第二AUX用于连接外置Bypass通道,或者,所述第一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对应天线的发射功能。

如图1I1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1个合路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DP4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1个辅助端口AUX(可用于连接发射模组的发射SRS TX的端口)、内置Bypass通道。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1H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I2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1个合路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DP4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3个辅助端口AUX(第一第二AUX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三AUX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T端口),所述第一AUX和所述第三AUX或所述第二AUX和所述第三AUX用于连接外置Bypass通道,或者,所述第一AUX或者第二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1H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J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第二切换开关均为DP3T开关)、内置Bypass通道。该接收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LNA/开关切换控制。其中,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连接对应的2支天线,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第一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第二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和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之间设置Bypass通道,第二切换开关的2 个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和/或射频收发器。

如图1K所示,所述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1个辅助端口 AUX、内置Bypass通道,所述2个切换开关中的第一切换开关为DP4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DP3T开关,所述辅助端口用于连接发射模组,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所述第一LNA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所述第二LNA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所述AUX。

如图1L所示,所述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3个辅助端口 AUX,所述2个切换开的第一切换开关为DP4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DP3T开关,所述第一切花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所述第一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 端口,所述第一切花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所述第二LNA 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和第四T端口分别连接第一AUX和第二 AUX,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连接第三AUX,所述第一AUX和所述第三AUX或所述第二 AUX和所述第三AUX用于连接外置Bypass通道,所述第一AUX或者第二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

如图1M所示,所述接收模组包括2个低噪声放大器LNA,2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2个辅助端口AUX,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所述第一LNA 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 LNA,所述第二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第一AUX,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第二AUX,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和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均为DP3T开关,所述第一AUX和所述第二AUX用于连接外置Bypass通道,或者,所述第一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对应天线的发射功能。

如图1N1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1个低噪声放大器LNA,1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内置旁路通道。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1K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N2所示,该接收模组包括1个低噪声放大器LNA,1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2个辅助端口AUX(可用于连接外置Bypass通道,或者用于连接发射模组的发射SRS的端口)。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1K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O1所示,所述接收模组包括1个低噪声放大器LNA、1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1个辅助端口AUX和内置旁路通道,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连接第一AUX,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连接LNA,所述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第二AUX,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第三AUX;所述第一切换开关为SP3T开关,所述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对应天线的发射功能,内置旁路通道用于连接发射模组以支持对应天线的发射功能。

如图1O2所示,所述接收模组包括1个低噪声放大器LNA、1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3个辅助端口AUX,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连接第一AUX,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连接LNA,所述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第二AUX,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第三AUX;所述第一切换开关为SP3T开关,所述第二切换开关为 SPDT开关;所述第一AUX与所述第三AUX或者所述第二AUX与所述第三AUX用于连接外置Bypass 通道,或者所述第一AUX或第二AUX用于连接发射模组。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接收模组能够通过旁路通道或者辅助端口支持发射天线的切换功能,且各个模组靠近对应天线组设置,有利于提升各通道灵敏度,相比分离器件搭建,集成度更高,面积/成本 /功耗更优。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射模组,包括至少1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和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所述至少1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连接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每个通道选择开关为n1Pn2T开关,且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中包括全连接或者简化连接的通道选择开关,n1为正整数,n2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连接所述发射模组所对应的天线组,且所述发射模组靠近所述天线组设置。

其中,所述简化连接的通道选择开关是指包括1个或多个非全连接端口的通道选择开关,所述非全连接端口是指未连接所有对端端口的端口,如4P4T开关中,第一个T端口可以全连接4个P端口,第二第三第四T端口中每个T端口可以仅连接1个P端口。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发射模组集成至少1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且包含简化连接的通道选择开关,能够降低射频链路开关数量,降低链路插损,有利于提升各通道灵敏度,相比分离器件搭建,集成度更高,面积/成本/功耗更优。

第一类:

所述发射模组支持1个频段,所述发射模组支持1个频段,所述发射模组还包括1个功率耦合器,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功率放大器PA、1个低噪声滤波器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1个滤波器Filter,所述PA和所述LNA连接所述收发切换开关,所述收发切换开关连接所述Filter,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连接所述功率耦合器和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所述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

其中,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的数量为1,所述通道选择开关为4P4T开关或者DP3T开关,所述 Filter连接所述功率耦合器,所述功率耦合器连接所述通道选择开关。

其中,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的数量为2,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和第二通道选择开关,所述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DT开关,所述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4P4T开关,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的所述Filter连接所述第一通道选择开关,所述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所述功率耦合器,所述功率耦合器连接所述第二通道选择开关;

所述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剩余的T端口对应所述发射模组的辅助端口AUX,所述AUX用于接入其他频段的发射模组,所述剩余的T端口为未连接所述Filter的T端口。

其中,所述发射模组还包括1路信号接收通道,所述信号接收通道包括1个Filter和1个LNA,LNA 连接Filter,Filter连接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

其中,所述发射模组还包括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所述功率耦合器连接所述功率检测选择开关。

其中,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的所述PA的输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的所述LNA的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所述功率耦合器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或者,所述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

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所述LNA的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

其中,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中至少3个端口用作所述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其中1个或2个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天线组的天线,剩余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或所述射频收发器和/或其他发射模组的信号接收端口。

第二类:

所述发射模组支持n个频段,n为2或3,所述发射模组还包括1个功率耦合器,所述至少1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为n路,每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1个Filter,所述PA和所述LNA连接所述收发切换开关,所述收发切换开关连接所述Filter,所述n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连接所述功率耦合器和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所述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

其中,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的数量为2,包括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和第二通道选择开关,所述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nT开关或者SP(n+1)T开关,所述SP(n+1)T开关的剩余的1个T端口用于接入其他发射模组,所述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4P4T开关,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通道选择开关,所述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所述功率耦合器,所述功率耦合器连接所述第二通道选择开关;

或者,所述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所述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

其中,该发射模组还包括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功率耦合器还连接功率检测选择开关。

其中,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的所述PA的输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的所述LNA的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所述功率耦合器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或者,所述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

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所述LNA的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

其中,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中至少3个端口用作所述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其中1个或2个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天线组的天线,剩余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或所述射频收发器和/或其他发射模组的信号接收端口。

第三类:

该发射模组支持的频段的数量为2或3,则发射模组包括n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多个通道选择开关,每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 1个Filter、1个功率耦合器,PA和LNA连接收发切换开关,收发切换开关连接Filter,Filter连接功率耦合器,n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连接多个通道选择开关和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包括SPnT 开关或者SP(n+1)T开关,其中所述SP(n+1)T开关中剩余的T端口用于合并其他发射模组的功率检测通道,所述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所述剩余的T端口为未连接所述n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的T 端口。

其中,多个通道选择开关为2个,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nT开关或者SP(n+1)T开关,(SP(n+1) T开关情况下,剩余的1个T端口用于:接入其他发射模组),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4P4T开关;或者,第一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连接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第二通道选择开关。

其中,多个通道选择开关为3个,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3T 开关,第三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4T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连接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和第三通道选择开关。

其中,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的所述PA的输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所述信号收发处理电路的所述LNA的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所述功率耦合器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或者,所述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

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所述LNA的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剩余的T端口用于:如果有其他频段的独立模组,该独立模组的功率检测可以用这个口接进来,最终由P端口回到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

其中,所述至少1个通道选择开关中至少3个端口用作所述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其中1个或2个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天线组的天线,剩余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或所述射频收发器和/或其他发射模组的信号接收端口。

其中,所述发射模组连还包括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IPI和/或通用输入/输出GPIO控制单元,所述 MIPI控制单元和/或所述GPIO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射模组中的器件,所述器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收发切换开关、通道选择开关、功率检测选择开关。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如图2A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2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1个功率耦合器和2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和第二通道选择开关),每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功率放大器PA、1个低噪声放大器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个滤波器,PA和LNA连接收发切换开关,收发切换开关连接滤波器,信号收发处理电路连接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功率耦合器,功率耦合器连接第二通道选择开关

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

其中,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收发切换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二PA和第二LNA连接第二收发切换开关,第二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一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DT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功率耦合器的第一端口,功率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4P4T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四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功率耦合器的第三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T 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四个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第三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五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六、第七、第八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或者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第九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第二、第四、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如图2B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3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1个功率耦合器和2个通道选择开关,每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功率放大器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个Filter。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

其中,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个第一收发切换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二 PA和第二LNA连接第二收发切换开关,第二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三PA和第三LNA连接第三收发切换开关,第三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三滤波器,第一第二第三滤波器连接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 SP3T)的3个T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功率耦合器,功率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连接1个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4P4T)的第一个T端口;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三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第三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四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功率耦合器的第三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四个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第三、第五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七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八、第九、第十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或者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第十一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第二、第四、第六、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第六、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如图2C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1路收发信号处理电路、1个功率耦合器和1个通道选择开关,收发信号处理电路包括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个滤波器。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2A、2B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D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1路收发信号处理电路、1个功率耦合器和2个通道选择开关,收发信号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个滤波器,其中第一通道选择开关为SPDT开关,该开关的剩余T端口用于接入其他频段的发射模组。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 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2A、2B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E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2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2个通道选择开关和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

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功率耦合器,第二PA和第二LNA连接第二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第二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功率耦合器,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连接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包括SPDT开关),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连接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DT开关),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4P4T开关)。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四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剩余3个T端口(未连接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的T端口)分别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第三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七、第八、第九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或者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第十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第十一外接端口用于可选连接其他模组的功率检测通道以实现功率检测,第二、第四、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可选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如图2F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2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2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DT开关和4P4T 开关)和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 SPDT开关)、1个滤波器、1个功率耦合器。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 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内部器件的连接关系与图2E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G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2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2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和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 个滤波器、1个功率耦合器。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

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收发切换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功率耦合器,第二PA和第二LNA连接第二收发切换开关,第二收发切换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功率耦合器,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连接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包括SP3T开关,其中剩余的1个T 端口作为发射模组的1个外接端口,该外接端口用于将其他发射模组的n个功率耦合器通路切换到一个功率耦合通路输出),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还连接包括2个通道选择开关的开关集合,该开关集合中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4T开关,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第二通道选择开关。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剩余 T端口(未与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连接的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剩余T端口(未连接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的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剩余3个T端口(未连接第三通道选择开关的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十四和十五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第三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七、第八、第九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或者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第十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第十一外接端口用于可选连接其他模组的功率检测通道以实现功率检测,第二、第四、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如图2H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2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3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SP3T 开关和SP4T开关)和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个滤波器、1个功率耦合器。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

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收发切换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功率耦合器,第二PA和第二LNA连接第二收发切换开关,第二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功率耦合器,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连接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包括SP3T开关,其中剩余的1 个T端口作为发射模组的1个外接端口,该外接端口用于将其他发射模组的n个功率耦合器通路切换到一个功率耦合通路输出),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还连接包括3个通道选择开关的开关集合,该开关集合中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3T开关,第三通道选择开关包括SP4T开关,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第二第三通道选择开关。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剩余 T端口(未连接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的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第三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十三、十四和十五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第三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七、第八、第九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或者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第十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第十一外接端口用于可选连接其他模组的功率检测通道以实现功率检测,第二、第四、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如图2I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2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2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和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 个滤波器、1个功率耦合器。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

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收发切换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功率耦合器,第二PA和第二LNA连接第二收发切换开关,第二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功率耦合器,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连接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包括SP3T开关,其中剩余的1 个T端口作为发射模组的1个外接端口,该外接端口用于将其他发射模组的n个功率耦合器通路切换到一个功率耦合通路输出),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还连接2个通道选择开关,第一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 开关,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第二通道选择开关。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剩余 T端口(未连接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的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第三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十四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第三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七、第八、第九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或者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第十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第十一外接端口用于可选连接其他模组的功率检测通道以实现功率检测,第二、第四、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如图2J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2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1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和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 个滤波器、1个功率耦合器。该发射模组连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

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收发切换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功率耦合器,第二PA和第二LNA连接第二收发切换开关,第二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功率耦合器,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连接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包括SP3T开关,其中剩余的1 个T端口作为发射模组的1个外接端口,该外接端口用于将其他发射模组的n个功率耦合器通路切换到一个功率耦合通路输出),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还连接通道选择开关。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 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剩余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第三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七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或发射模组,第八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第十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如图2K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1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1路信号接收通道、1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 DP3T开关)和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个滤波器、1个功率耦合器,信号接收通道包括1个LNA和1个Filter。该发射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

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收发切换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功率耦合器,第二LNA连接第二滤波器,功率耦合器连接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包括SP3T开关,其中剩余的 1个T端口作为发射模组的1个外接端口,该外接端口用于将其他发射模组的n个功率耦合器通路切换到一个功率耦合通路输出),功率耦合器和第二滤波器连接通道选择开关。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剩余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四、第五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六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第八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如图2L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1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1路信号接收通道、1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 4P4T开关)和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SPDT开关)、1个滤波器、1个功率耦合器,信号接收通道包括1个LNA和1个Filter。该发射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

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收发切换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功率耦合器,第二LNA连接第二滤波器,功率耦合器连接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包括SP3T开关,其中剩余的 1个T端口作为发射模组的1个外接端口,该外接端口用于将其他发射模组的n个功率耦合器通路切换到一个功率耦合通路输出),功率耦合器和第二滤波器连接通道选择开关。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剩余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三第四个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第十一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四、第五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六、第七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或其他发射模组,第八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PDET端口,第十第十一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如图2M所示,该发射模组包括2路信号收发处理电路、2个通道选择开关(包括DP3T开关和3P3T 开关)和1个功率检测选择开关,信号收发处理电路包括1个PA、1个LNA、1个收发切换开关(包括 SPDT开关)、1个滤波器、1个功率耦合器。该发射模组还可以包括MIPI和/或GPIO控制单元完成PA/LNA/ 功率耦合器Coupler/开关切换控制。其中,

第一PA和第一LNA连接第一收发切换开关,第一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功率耦合器,第二PA和第二LNA连接第二收发切换开关,第二收发切换开关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功率耦合器,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连接功率检测选择开关(包括SP3T开关,其中剩余的1 个T端口作为发射模组的1个外接端口,该外接端口用于将其他发射模组的n个功率耦合器通路切换到一个功率耦合通路输出),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连接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包括DP3T开关),第一通道选择开关连接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包括3P3T开关)。

第一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PA的输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LNA的输出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第二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第二第三外接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七第八第九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P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功率检测选择开关的剩余T端口(未连接第一第二功率耦合器的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二第三T端口对应发射模组的第十二、第十三外接端口。

其中,第一第三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发射端口,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对应的天线组的天线,第七、第八第九外接端口用于连接接收模组和/或其他发射模组,第十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PDET,第二第四第十二第十三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或者,第十二第十三外接端口中的外接端口用于连接其他发射模组的外接端口。

第三方面,通过如上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的定义,组成支持电子设备的5G射频架构,上述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所述射频系统包括射频收发器、射频处理电路和至少2个天线组,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连接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

所述射频系统支持下行4天线同时接收功能,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共包括m支天线,m大于等于4 小于等于8,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与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的组数数量相同的模组,每个模组连接1个天线组,且每个模组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设置,所述模组包括发射模组,或者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射频系统中的各个模组靠近对应天线组设置,且仅需要接收模组和发射模组即可构建核心处理电路,有利于提升各通道灵敏度,相比分离器件搭建,集成度更高,面积/成本/功耗更优。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射频系统支持单发射模式时,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1个发射模组和2个或3个接收模组。

其中,所述发射模组和至少1个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剩余的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所述剩余的接收模组为除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接收模组之外的接收模组。

其中,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发射模组和所述2个或3个接收模组。

其中,所述发射模组连接至少1个接收模组以支持所述至少1个接收模组的信号发射功能。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射频系统支持双发射模式时,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至少包括2个发射模组;

其中,所述2个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

其中,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还包括1个或2个接收模组,且至少1个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2个发射模组;

和/或,所述2个发射模组具有连接关系;和/或,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1个或2个接收模组;和/ 或,发射模组连接接收模组以支持所述至少1个接收模组的信号发射功能。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还包括至少1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每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连接射频收发器的信号接收端口,以及连接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

下面结合示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3A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1T4R(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每个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其中,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四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C所示,每个接收模组包括1个低噪声放大器LNA, 1个滤波器,2个切换开关(第一切换开关为SP3T开关,第二切换开关为SPDT开关)、1个辅助端口AUX 以及内置Bypass通道,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以支持接收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 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SP3T开关)的P端口,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 端口对应所述第一接收模组的辅助端口AUX,所述辅助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连接LNA,所述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SPDT开关) 的第一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和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之间设置Bypass通道。第三天线组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所述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所述第四天线组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所述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以支持基站探测对应天线的信道质量。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以支持基站探测对应天线的信道质量。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以支持基站探测对应天线的信道质量。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以支持基站探测对应天线的信道质量。

如图3B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G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K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 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DP4T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 T端口对应所述第一接收模组的辅助端口,所述辅助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第一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DP3T开关) 的第一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第二LNA 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四个T端口和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之间设置Bypass通道。

第三天线组与第二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与前述第二天线与第二接收模组类似,第四天线与第三接收模组、第三接收模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与前述第二天线与第二接收模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本端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本端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本端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C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G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K的接收模组所示,此处不再赘述,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1个P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1个P端口。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1个P端口,该P端口连接Ny频段接收通路的T端口以实现Ny频段第三路信号接收通道,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1个P端口,该P端口切换至本端Ny频段信号接收通道。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第二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和第二发射模组的连接关系类似。

第三天线组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与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关系类似。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适用于用户手握或天线被遮挡,影响天线上行传输的场景)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本端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本端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本端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此外,本射频架构兼容1T4R SRS switching,即支持从第一发射模组轮发到4个天线组的能力,即第一第二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通过第五外接端口或第六外接端口,再第七外接端口;在第三发射周期中,是第八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过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到第二天线组,第四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过第一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再到第一接收模组。

如图3D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支持SRS4天线轮发;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第二接收模组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H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K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 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五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DP4T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 T端口对应所述第一接收模组的辅助端口,所述辅助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第一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DP3T开关) 的第一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连接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连接第二LNA,第二LNA 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四个T端口和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之间设置Bypass通道。

第三天线组与第二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与前述第二天线与第二接收模组类似,第四天线与第三接收模组、第三接收模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与前述第二天线与第二接收模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P端口与本端第三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P端口与本端第二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P端口与本端第一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E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支持SRS4天线轮发;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K的接收模组所示,此处不再赘述。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H的发射模组所示,此处不在赘述,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1个P端口,该P端口连接Ny频段接收通路的T端口以实现Ny频段第三路信号接收通道,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1个P端口,该P端口切换至本端Ny频段信号接收通道。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和第二发射模组的连接关系类似。

第三天线组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与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关系类似。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P端口与本端第一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本端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P端口与本端第一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此外,本射频架构兼容1T4R SRS switching,即支持从第一发射模组轮发到4个天线组的能力,即第一第二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通过第五外接端口和第七外接端口;在第三发射周期中,是第八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过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到第二天线组,第四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过第一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再到第一接收模组。

如图3F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1T4R(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1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包括SPDT 开关)、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四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I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AUX(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1个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第八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AUX(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第二AUX(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 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 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组与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关系类似,第四天线组与第三接收模组的连接关系类似。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G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1T4R(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包括SPDT 开关)、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 (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四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I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的1个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AUX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AUX(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 连接第二AUX(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和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连接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与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关系类似,第四天线组与第三接收模组的连接关系类似。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H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包括SPDT 开关)、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I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AUX(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第二AUX(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和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 连接连接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此外,本射频架构兼容1T4R SRS switching,即支持从第一发射模组轮发到4个天线组的能力,即第一第二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通过第五外接端口和第七外接端口;在第三发射周期中,是第八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过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到第二天线组,第四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过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再到第一接收模组。

如图3I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1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包括SPDT 开关)、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I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AUX(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AUX)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AUX(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另一个AUX)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AUX(即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第二AUX(即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此外,本射频架构兼容1T4R SRS switching,即支持从第一发射模组轮发到4个天线组的能力,即第一第二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通过第五外接端口和第七外接端口;在第三发射周期中,是第九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过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到第二天线组,第四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一接收模组的辅助端口。

如图3J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支持SRS4天线轮发;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且发射模组和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I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L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 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三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 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三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二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一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K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支持SRS4天线轮发;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第二接收模组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且发射模组和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I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L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 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 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三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 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三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二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一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L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且兼容NR 1T4R)。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且每个发射模组和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I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PDET1 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PDET2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 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此外,本射频架构兼容1T4R SRS switching,即支持从第一发射模组轮发到4个天线组的能力,即第一第二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通过第五外接端口和第七外接端口;在第三发射周期中,是第八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过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到第二天线组,第四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四外接端口过第二通道选择开关再到第一接收模组。

如图3M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且兼容NR 1T4R)。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第二发射模组和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且每个发射模组和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I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AUX端口(所述第一AUX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AUX端口(所述第二AUX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 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PDET1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PDET2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此外,本射频架构兼容1T4R SRS switching,即支持从第一发射模组轮发到4个天线组的能力,即第一第二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通过第五外接端口和第七外接端口;在第三发射周期中,是第九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过第一通道选择开关到第二天线组,第四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一接收模组的辅助端口。

如图3N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SRS4天线轮发;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和1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 (包括SPDT开关),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且发射模组和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M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L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 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三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三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二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一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O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SRS4天线轮发;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和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 (包括SPDT开关),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和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第二接收模组、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且发射模组和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M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L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 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 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三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和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 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三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二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与本端第一个T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P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SRS4天线轮发;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和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 (包括SPDT开关),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第二发射模组、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和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第一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且每个发射模组和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M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L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 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和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 连接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PDET1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PDET2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 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Q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SRS4天线轮发;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和1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 (包括SPDT开关),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第二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且每个发射模组和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M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L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另外任意1 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PDET1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PDET2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 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R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支持DL CA;③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④NR 1T4R(共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3个模组),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M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的连接本端第一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 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本端第一切换开关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连接发送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一个 AUX,该AUX连接另一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 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以支持基站探测第四天线组的Nx天线的信道质量。

如图3S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支持DL CA;③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④NR 1T4R(共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和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M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的连接本端第一切换开关的AUX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连接发送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一个AUX,该AUX连接另一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连接发送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一个AUX,该AUX连接另一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 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以支持基站探测第四天线组的Nx天线的信道质量。

如图3T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支持DL CA;③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④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和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M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连接第一发送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一个AUX,该AUX连接另一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连接第二发送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一个AUX,该AUX连接另一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1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2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U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支持DL CA;③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④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第二发射模组和第一接收模块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3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M所示,每个接收模组为如图1L所示的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连接第一发送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一个AUX,该AUX连接另一个AUX以支持传输SRS TX信号。第一接收模组的连接本端第一切换开关的AUX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1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2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V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DL CA;③不支持4天线 SRS发射轮询;④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和1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 (包括SPDT开关),其中,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3个模组),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J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M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 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另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控制第三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以及控制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与第一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控制第三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以及控制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与第一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另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W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DL CA;③不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④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和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 (包括SPDT开关),其中,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 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J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M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 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 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另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控制第三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以及控制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与第一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控制第三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以及控制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与第一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另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X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DL CA;③不支持4天线 SRS发射轮询;④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和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 (包括SPDT开关),其中,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第二发射模组和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J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M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1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2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 和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 P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或第二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或第二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Y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DL CA;③不支持4天线 SRS发射轮询;④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4个天线组和12个接收端口选择开关(包括SPDT开关),其中,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第二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接收端口选择开关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3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J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M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1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2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和第二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2个T端口,第一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 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P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第六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或第二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一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或第二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3Z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1T4R(双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四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3个模组),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J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M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y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PDET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个天线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和第六外接端口,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 2个T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A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1T4R(双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四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对于发射模组以及接收模组的摆放方式,本申请并不限定,例如,可以将发射模组或接收模块水平摆放,也可以将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竖直摆放。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J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M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y的发射端口Ny TX 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功率检测端口PDET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 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个天线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和第六外接端口,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 2个T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B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2T4R(双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四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对于发射模组以及接收模组的摆放方式,本申请并不限定,例如,可以将发射模组或接收模块水平摆放,也可以将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竖直摆放。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J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M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y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y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 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 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 T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个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和第六外接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个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和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发射信号,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C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2T4R(双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四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二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3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对于发射模组以及接收模组的摆放方式,本申请并不限定,例如,可以将发射模组或接收模块水平摆放,也可以将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竖直摆放。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J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M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y的第一发射端口Ny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一接收端口Ny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y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 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 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y的第三接收端口Ny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 T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个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和第六外接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个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和第六外接端口,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AUX端口,第三天线组的2 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第四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2个T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三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D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四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3个模组),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O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 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三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四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四T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AUX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AUX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三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E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四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O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RX3连接发射模组第十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三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四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四T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AUX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T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二T端口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T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三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F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四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 (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O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 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接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四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四T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块的切换开关的第十一端口,第二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二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三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第三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G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1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四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和第三天线组设置,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O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 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y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块的第十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第四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三T端口连接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T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切换开关的第四T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块的切换开关的第十一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对应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控制第二发射模块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四T端口与第二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对应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H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第二第三天线组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左上侧1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O2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九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发射端口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 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

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DP3T开关)的P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对应所述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辅助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滤波器,滤波器连接LNA, 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DP2T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辅助端口,所述第二辅助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四天线组与第二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与前述第二天线组与第一接收模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I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第二第三天线组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 1个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O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发射端口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 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

第三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DP3T开关)的1个P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一个 T端口对应所述第一接收模组的辅助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连接第一LNA,第一LNA连接第二切换开关(DP2T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第一切换开关的第三个T端口连接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二个T端口。

第四天线组与第二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与前述第三天线与第一接收模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J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和2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和第二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 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PDET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PDET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第五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第五外接端口,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此外,本射频架构兼容1T4R SRS switching,即支持从第一发射模组轮发到4个天线组的能力,即第一第二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通过第四外接端口和第五外接端口;在第三发射周期中,是第七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过通道选择开关到第二天线组,第四发射周期,是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出来进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过通道选择开关到第二天线组。

如图4K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室三天线组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O2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第二接收模组的AU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发射端口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 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DP3T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任意一个辅助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七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二接收模组的连接第一切换开关的任一辅助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L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和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O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 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PDET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PDET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四天线组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M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1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发射模组和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O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 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PDET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PDET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第五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连接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三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四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N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和2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和第二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L的发射模组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 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发射端口Nx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PDET端口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PDET端口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十一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十外接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O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双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和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3 个模组),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1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N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发射端口Nx T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 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

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三天线组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四天线组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 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SRS4天线轮发或者自主发射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发射模组的第一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P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1T4R(单频段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3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和第三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三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N2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的连接本端第一切换开关的AUX和连接本端第二切换开关的 AUX导通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三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五外接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三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Q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四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N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 Nx的第四发射端口TX4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 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R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1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N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 Nx的第四发射端口TX4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PRX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第五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天线连接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第二支天线发射信号,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S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1T4R(共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N2的接收模组所示。第一接收模组接本端第一切换开关的AUX和第二切换开关的AUX导通以支持通过对应天线发射SRS TX信号或者自主切换天线发射信号。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PR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第二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T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1T4R(共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1个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N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PR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两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五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天线连接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第二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U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和2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 Nx的第四发射端口TX4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PRX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第五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第五外接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V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1T4R(共1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1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2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发射模组、第一接收模组、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且每个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N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发射端口TX1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一接收端口Nx PRX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接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频段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PDET端口连接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两支天线分别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五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1支天线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三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二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第二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W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 switching;⑤NR 2T4R(共4路发射8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2个接收模组和4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第四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第一第二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第一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第二接收模组靠近第四天线组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N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 Nx的第四发射端口TX4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PRX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功率检测端口PDET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天线连接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第四天线组的天线连接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第三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三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四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四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X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1个接收模组和3个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 1支天线,第二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1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接收模组设置于副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下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或接收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接收模组靠近第三天线组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接收模组的内部器件和连接关系如图1N2的接收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x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八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功率检测端口PDET1 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第五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天线连接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如图4Y所示,该示例射频架构支持以下功能:①5G NR单频段;②不支持UL CA;③不支持DL CA;④不支持4天线SRS发射轮询;⑤NR 2T4R(单频段2路发射4路接收)。

该5G射频架构包括射频收发器、2个发射模组和2个天线组,其中,每个天线组包括2支天线,射频收发器、第一第二发射模组设置于主板上(对应附图中电池上侧2个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均靠近所连接的所连接的天线组放置。

其中,第一发射模组靠近第一天线组设置,第二发射模组靠近第二天线组设置。

其中,发射模组的内部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如图2K的发射模组所示。

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发射端口Nx T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频段Nx的第二发射端口Ny T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一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一接收端口Nx RX1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x RX2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个P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二接收端口Ny RX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二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三接收端口Nx RX3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频段Nx的第四接收端口Nx RX4连接第一接收模组的第三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一功率检测端口PDET1 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射频收发器的第二功率检测端口PDET2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六外接端口。

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连接第一发射模组的第四外接端口,第二天线组的2支天线连接第二发射模组的第四第五外接端口,第三天线组的天线连接接收模组的第一切换开关的P端口。

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射频系统中所述射频收发器的目标频段的发射端口与目标天线组之间的发射通路导通,通过所述目标天线组中的天线发射信号。

具体实现中,包含上述射频架构的电子设备在执行单个频段(以Nx频段为例)的发射天线切换的过程中:

第一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一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保持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并控制接收模组的旁路通道导通,实现通过第一天线组的天线发射信号。

第二个发射周期中,电子设备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一个P端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二发射模组的通道选择开关的第一个T端口与第二个P端口连通,实现通过第二天线组的第一支天线发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外接端口可以是模组内部器件本体的端口,也可以是通过电线引出的独立物理端口,此处不做唯一限定。上述各类n1Pn2T(n1大于等于2,n2大于等于2)开关(包括描述的通道选择开关、功率检测选择开关、收发切换开关、第一第二切换开关、接收端口选择开关等任意开关)的内部端口的连接关系可以是全连接或者简化连接,具体可以根据需要对应设置,如4P4T开关中,第一个P端口可以仅连接第一个T端口,第二个P端口可以全连接3个T端口,全连接是指具备建立通路的内部可控电路结构,如通过开关管构建和控制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射频系统中的同轴线,也可能替换成液晶聚合物材料LCP软板等。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方面所述的射频系统,所述射频系统包括射频收发器、射频处理电路和至少2个天线组,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射频处理电路,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连接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所述射频系统支持下行4天线同时接收功能,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共包括m支天线,m大于等于4小于等于8;所述射频处理电路包括与所述至少2个天线组的组数数量相同的模组,所述模组包括发射模组,或者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且每个发射模组靠近所述每个发射模组所连接的天线组,每个接收模组靠近所述每个接收模组所连接的天线组;

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移动终端、基站。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