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锥形瓶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3982发布日期:2019-07-03 03:16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锥形瓶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锥形瓶刷,能够自由调节刷杆的角度,针对不同规格的锥形瓶进行全方位清洗。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锥形瓶刷结构类型单一,实用性差,清洗时容易有部分内角清洗不到,且使用极不方便,费时费力。若清洗不干净,容易造成下次实验的污染。现有的专利结构原理复杂,操作繁琐。申请人设计的一种新型锥形瓶刷,可以帮助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可调刷杆角度的锥形瓶刷,解决现有一些锥形瓶刷不能完全清洗锥形瓶内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锥形瓶刷,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刷杆(9)、刷毛(10)、弹性刷毛(11)、壳体(12);壳体包含锯齿状卡槽(7)、传输杆(4)、伸缩弹簧(6)、定位环(5)、螺丝a(2)、螺丝b(3)、螺丝c(8)、按钮(1);刷杆(9)两侧有刷毛(10),前端通过弹性刷毛(11)连接;2根刷杆(9)通过螺丝c(8)与壳体(12)固定;刷杆(9)末端外侧面有锯齿,其锯齿与锯齿状卡槽(7)相咬合连接;锯齿状卡槽(7)末端凹槽与传输杆(4)前端相连接;传输杆(4)上有定位环(5),定位环(5)与传输杆(4)前端有一个伸缩弹簧(6);传输杆(4)末端与按钮(1)通过螺丝b(3)固定,按钮(1)的另一端通过螺丝a(2)固定在壳体(12)上;按钮(1)可在螺丝a(2)上转动,弹性刷毛(11)可随着刷杆张开的角度而变化长短。

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可调节刷杆角度,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锥形瓶进行全方位清洗,使用方便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其中:1按钮;2螺丝a;3螺丝b;4传输杆;5定位环;6伸缩弹簧;7锯齿状卡槽;8螺丝c;9刷杆;10刷毛;11弹性刷毛;12壳体;

图2.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其中:1按钮;2螺丝a;3螺丝b;4传输杆;5定位环;6伸缩弹簧;7锯齿状卡槽;8螺丝c;9刷杆;10刷毛;11弹性刷毛;1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新型锥形瓶刷,包含按钮(1);螺丝(a2);螺丝(b3);传输杆(4);定位环(5);伸缩弹簧(6);锯齿状卡槽(7);螺丝(c8);刷杆(9);刷毛(10);弹性刷毛(11);壳体(12)。如图2所示,先将该实用新型锥形瓶刷插入锥形瓶中,按下按钮(1),按钮(1)在螺丝a(2)上转动,带动与其固定的传输杆(4)向后拉伸,传输杆(4)向后拉伸带动伸缩弹簧(6)被拉伸,伸缩弹簧(6)被拉伸带动锯齿状卡槽(7)被向后拉伸,锯齿状卡槽(7)被向后拉伸,带动与其锯齿咬合的刷杆(9)有一个向后拉伸的力,又因为2根刷杆通过螺丝c(8)固定在壳体(12)上,所以刷杆(9)会因为锯齿状卡槽向后拉伸的力而张开,带动弹性刷毛(11)被拉伸,此时形成的角度与锥形瓶内角完全贴合,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清洗。当清洗结束后,松开按钮(1),按钮(1)在螺丝(a2)上转动,带动传输杆(4)向前推动,传输杆(4)向前推动带动伸缩弹簧(6)恢复原状,伸缩弹簧(6)恢复原状带动锯齿状卡槽(7)恢复原状,锯齿状卡槽(7)恢复原状,带动与其咬合的刷杆(9)闭合,刷杆(9)闭合,带动弹性刷毛(11)被伸缩。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覆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