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监控设备的两总线通讯模块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688发布日期:2019-04-02 23:5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监控设备的两总线通讯模块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监控设备的两总线通讯模块电路。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监控设备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消防电源监控设备、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防火门监控设备等等。

目前的监控设备的通讯电路存在如下问题:各个通讯电路之间没有实现模块化设计,不能满足复杂的现场需求;且通讯电路中没有隔离保护措施,当接入的外部信号存在干扰时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干扰造成整个系统电路烧毁击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通讯良好的适用于监控设备的两总线通讯模块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监控设备的两总线通讯模块电路,包括两总线通讯模块S3、MOS管MS3、达林顿管DL3、电阻R16、R21、R24、R30、R27、R33,电容C18、三极管V3、TVS管、TV5、TV14,共模电感L1;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1号引脚分别连接12V电压输入和电容C18的一端,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3的一端后接地,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13号引脚,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14号引脚连接单片机的RX信号端,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9号引脚连接单片机的TX信号端,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的2号引脚和12号引脚连接后接地;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的6号引脚连接MOS管MS3的源极后连接24V电压输入,所述MOS管MS3的栅极连接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两总线通讯模块的4号引脚,所述MOS管MS3的漏极分别连接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3号引脚、三极管V3的发射极、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以及共模电感L1的2号引脚;所述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5号引脚和达林顿管DL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3的基极连接电阻R21的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另一端并接后连接达林顿管DL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电阻R30的另一端并接后连接达林顿管DL3的发射极,所述达林顿管DL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共模电感L1的4号引脚接地,所述共模电感L1的1号引脚为通讯接线端子BU S12,所述共模电感L1的3号引脚为通讯接线端子BU S11,同时共模电感L1的1号引脚分别连接TVS管TV14和TV1的负极,所述共模电感L1的3号引脚分别连接TVS管TV14的正极和TV1的负极,所述TVS管TV1的正极连接和TV5的正极后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型号为EV6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监控设备的两总线通讯模块电路,结构简单,通讯良好;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能满足不同的现场需求,在较小的系统应用环境下可以只搭配一路该两总线通讯电路即可,在较大的系统应用环境可搭配多路该两总线通讯电路;且由于该两总线通讯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电气连接完全独立,多个两总线通讯电路之间互不干扰,其中任何一路两总线电路存在问题时都不会影响其他两总线电路的通讯,确保系统通讯的稳定运行;在通讯接线端子处设有保护元器件,外部信号的干扰也不会影响内部电路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

一种适用于监控设备的两总线通讯模块电路,包括两总线通讯模块S3、MOS管MS3、达林顿管DL3、电阻R16、R21、R24、R30、R27、R33,电容C18、三极管V3、TVS管、TV5、TV14,共模电感L1;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1号引脚分别连接12V电压输入和电容C18的一端,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3的一端后接地,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13号引脚,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14号引脚连接单片机的RX信号端,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9号引脚连接单片机的TX信号端,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的2号引脚和12号引脚连接后接地;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的6号引脚连接MOS管MS3的源极后连接24V电压输入,所述MOS管MS3的栅极连接电阻R16的一端,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两总线通讯模块的4号引脚,所述MOS管MS3的漏极分别连接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3号引脚、三极管V3的发射极、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以及共模电感L1的2号引脚;所述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5号引脚和达林顿管DL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3的基极连接电阻R21的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另一端并接后连接达林顿管DL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电阻R30的另一端并接后连接达林顿管DL3的发射极,所述达林顿管DL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共模电感L1的4号引脚接地,所述共模电感L1的1号引脚为通讯接线端子BU S12,所述共模电感L1的3号引脚为通讯接线端子BU S11,所述通讯接线端子BU S12、BU S11用于外接现场监控设备;所述外接同时共模电感L1的1号引脚分别连接TVS管TV14和TV1的负极,所述共模电感L1的3号引脚分别连接TVS管TV14的正极和TV1的负极,所述TVS管TV1的正极连接和TV5的正极后接地。

所述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型号为EV620。

工作原理:

EV620两总线通讯模块的1号引脚接入12V电源实现对两总线通讯模块的供电,两总线通讯模块的2号引脚和12号引脚接地;13号引脚接电阻R133选择波特率输出为9600bps;,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14号引脚连接单片机的RX信号端,两总线通讯模块S3的9号引脚连接单片机的TX信号端;两总线通讯模块的6号引脚为直流电源检测输入端接入DC24V电源;两总线通讯模块的4号引脚为MOS管驱动端,通过该4号引脚输出高低电平的不同控制MOS管MS3漏极输出高低电平连接至EV620两总线通讯模块的3号引脚总线输出端,从而控制总线电压的输出;两总线通讯模块的5号引脚为两总线通讯模块的总线驱动端,通过达林顿管DL3和PNP型三极管V3控制该5号引脚的电平高低,从而驱动两总线通讯模块工作;TVS管TV14、TV1、TV5和共模电感L1为ESD(静电放电)保护元器件,保障通讯接线端子BU S12和通讯接线端子BU S11的电气稳定性,从而保护通讯电路使用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