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1092发布日期:2019-04-20 02:40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手机壳。



背景技术:

自从智能平板手机面世以来,迅速占领市场,各种手机配件也应运而生,特别是手机壳套,因其具有防滑、防震、防刮以及美观等作用颇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智能手机在大众之间越来越普及,几乎达到人手一部的程度,也几乎是机不离手。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引起的手机发热,这对手机本身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这部分热量不及时散出,会起CPU触碰功耗墙,触发降频策略,影响手机的运行速度。

而现在市场上的存在着手机散热装置为在手机壳背后增加风机,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20167889.3)所公开的自动降温手机套,但这这种散热方式体积巨大,散热效率低下、需要额外电源,而且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手机壳,具有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手机壳本体内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散热物质,散热物质内含有冷却液,散热物质嵌设于凹槽内,且当手机壳套设于手机外时,散热物质与手机背部相贴合。

进一步的,散热物质为棉布。

进一步的,冷却液为酒精。

进一步的,手机壳本体上设有多个镂空的格栅,多个格栅分别与凹槽连通。

进一步的,手机壳本体远离凹槽的一侧设有储液室,储液室内设有冷却液,手机壳本体上设有将冷却室与凹槽连通的连接口以及控制连接口启闭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手机壳本体上下两端设有弹性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含有冷却液的散热物质放置于凹槽内,再将手机壳套设于手机外,使得散热物质与手机背部相贴合,当手机在使用时,散热物质能很好地将手机所散发出的热量进行吸收,散热物质再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手机降温,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避免手机因发热而影响运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机壳本体;2.凹槽;3.栅格;4.储液室;5.连接口;6.弹性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1,手机壳本体1内侧设有凹槽2,凹槽2内设有散热物质,散热物质为棉布,或者吸水性较强的其他材料,散热物质内含有冷却液, 冷却液为酒精,酒精为低浓度酒精,冷却液还可为酒精和香料液体的组合物,通过加入香料液体,可以掩盖酒精挥发时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散热物质嵌设于凹槽2内,且当手机壳套设于手机外时,散热物质与手机背部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结构简单,使用时,将含有冷却液的散热物质放置于凹槽2内,再将手机壳套设于手机外,使得散热物质与手机背部相贴合,当手机在使用时,散热物质能很好地将手机所散发出的热量进行吸收,散热物质再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实现对手机降温,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避免手机因发热而影响运行速度。手机壳本体1上设有多个镂空的格栅3,多个格栅3分别与凹槽2连通,本实用新型格栅3的样式不做限定,可为其他样式美观的通风格栅,冷却液在挥发时,能够通过栅格快速蒸发至外界,加快了散热速度,使得冷却效果更好,此外还可通过栅格向散热物质添加冷却液,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其主体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其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手机壳本体1远离凹槽2的一侧设有储液室4,储液室4内设有冷却液,手机壳本体1上设有将冷却室与凹槽2连通的连接口5以及控制连接口5启闭的控制装置,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为与连接口5配合的密封块以及与密封块连接的推块,通过推块将密封块推至连接口5处,以将连接口5密封,再通过推块将密封块推至远离连接口5处,以将连接口5开启,通过设置储液室4,增大了冷却液的容量,当散热物质中冷却液的含量不足时,可以通过储液室4向散热物质内添加冷却液,减少了直接增加冷却液的次数,使用更加方便。此外手机壳本体1上下两端设有弹性夹6,通过弹性夹6以便于夹持不同尺寸的手机,使得手机壳的通用性更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