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线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323发布日期:2019-05-17 20:1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无线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线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数据连接方式把社会各个领域的无线产品紧密连接在一起。作为网络接入节点的各种类型的无线终端,由于各自应用领域的不同导致产品形态也多种多样。以手机产品为代表的设备,接入网络的方式是移动数据通讯网络和WiFi,特点是大量的数据交换和传输;对于以物联网产品为代表的设备,主要特点在于覆盖范围广和较少数据传输带来的低功耗。从用户使用的便利性来说,这两类设备都满足不了人们随时随地以最少干预方式信息交互的需求。因此,市场已有的无线终端产品需要进一步地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智能终端,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以最少干预方式信息交互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无线智能终端,包括一套带天线的通讯模块,用于对无线网络信号的收发和音频数据的通讯,同时输出音频流到发声装置;

一个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用户近场环境,实现对外部环境的感知;

一套电池,用于供电;

一个人机指示交互模块,实现用户与设备的交互;

一个CPU,用于数据采集、无线数据与音频流的转换;

所述CPU分别连接电池、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人机指示交互模块,所述电池连接传感器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传感器模块和人机指示交互模块。

进一步,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进一步,所述人机指示交互模块包括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

进一步,所述输入部件包括键盘和麦克风。

进一步,所述输出部件包括扬声器、耳机接口和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以用户为中心,减少现实环境中人们对显示屏幕的依赖,通过语音方式实现人机交互,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以最少干预方式信息交互的需求,同时实现低功耗与小型化和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无线智能终端,包括一套带天线的通讯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3G/4G/WiFi等传输方式的信号收发与音频数据通讯,同时输出音频流到耳机或不局限于耳机的发声装置。

一个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用户近场环境,实现终端对外部环境的感知。

一套可充电电池,用于给终端供电。

一个人机指示交互模块,包括键盘、麦克风等元件构成的输入部件和扬声器、耳机接口、指示灯等元件构成的输出部件,耳机接口连接耳机,以实现用户与设备的交互。将用户的控制操作或指令通过键盘或麦克风发送给CPU(处理器),指示灯则将CPU的状态或用户命令执行结果进行反馈。

一个CPU,用于数据采集、无线数据与音频流的转换;

所述CPU分别连接电池、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人机指示交互模块,所述电池连接传感器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传感器模块和人机指示交互模块。

本实用新型主要基于不断发展完善的移动数据和网络接入技术,将数据的处理完全放在云端处理,本地设备只用来确保不同数据连接的稳定以及完成用户的交互。

聚焦音频交互,简化本地数据编解码处理。相对于手机类产品需要对音视频等信息进行复杂的编解码处理,该终端中不再进行复杂数据流的编解码运算,只进行音频信息和少量传感器数据与服务器端的传输交互。

供电采用锂电池或其他能量密度较高的电池。确保长时间应用的体验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语音方式与设备交互,利用成熟的网络数据通讯技术,实现接打电话、信息获取、环境检测以及与网络数据的智能互联互通。

本实用新型基于成熟的WiFi、蓝牙、2G/3G/4G无线技术平台。随着共享技术以及各种数据通信网络覆盖的日臻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将自适应地根据信号强度与稳定性等指标在不同接入方式中动态切换。

相对于市场上的智能手机产品,本实用新型的不同之处在于体积小型化、功能轻量化、主动智能化等特点。同时产品的待机时间与工作时间都大幅度增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人员相对密集的区域减少部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采用数据共享的方案提高信息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