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322发布日期:2019-05-17 20:1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



背景技术:

带式传送机,又称为带式输送机、传送带。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送带输送机 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要求输送对象要规整排列,或者输送的轨迹中有斜坡的状况下,一般会在传送带上增加一定的限位装置,防止输送对象在传输过程中滑动。在传送带上增设一定距离的凹槽是传送带常用的限位方式,但是这种传送带只能用于特定大小的输送对象,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本实用新型在传动带上增加了传动带边缘凸起,并在传动带边缘凸起上设置了限位小孔,限位小孔和限位圆棒可装卸的配合,可以灵活调整限位空间,方便传送带输送大小不同的物品。

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包括竖支撑板组,所述竖支撑板组中间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正上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传动绕设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且所述传送带的边缘凸出设有传送带边缘凸起,所述传送带边缘凸起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小孔,多根限位圆棒间距可调地装配于所述限位小孔内,所述第一从动轮右侧为电机,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传送带的直行段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竖支撑板组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边缘凸起高度为10cm,所述限位小孔是直径为3cm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限位小孔与所述限位圆棒为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限位圆棒的材料为PEI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传动带上增加了传动带边缘凸起,并在传动带边缘凸起上设置了限位小孔,限位小孔和限位圆棒可装卸的配合,可以灵活调整限位空间,方便传送带输送大小不同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的轴测图

图中:1-竖支撑板组;2-上支撑板;3-电机;4-传动带;5-第一从动轮;6-第二从动轮;7-传送带;8-传送带边缘凸起;9-限位小孔;10-限位圆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使用方便的内置型传送带,包括竖支撑板组1,所述竖支撑板组1中间设有上支撑板2,所述上支撑板2正上方设置有传送带7,所述传送带7传动绕设于第一从动轮5和第二从动轮6之间,且传送带7的边缘凸出设有传送带边缘凸起8,所述传送带边缘凸起8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小孔9,多根限位圆棒10间距可调地装配于所述限位小孔9内,所述第一从动轮5右侧为电机,所述第一从动轮5与所述电机3通过传动带4传动连接。

所述上支撑板2与所述传送带7的直行段相互平行;所述上支撑板2与所述竖支撑板组1相互垂直;所述传送带边缘凸起8高度为10cm,所述限位小孔9是直径为3cm的通孔;所述限位小孔9与所述限位圆棒10为过盈配合;所述限位圆棒10的材料为PEI塑料。

具体工作过程中,电机3的动力经过传动带4传输给第一从动轮5,第一从动轮5通过摩擦力带动传送带7转动,传送带7通过摩擦力带动第二从动轮6转动,上支撑板2在传送带7下方,为传送带7提供支撑着力点,当调整传送带7上的限位空间时,可将限位圆棒10插入相隔一定距离的限位小孔9内,距离可根据需要选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