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传屏设备及无线传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6110发布日期:2019-06-26 00:4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传屏设备及无线传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控制应用领域,尤指一种无线传屏设备及无线传屏系统。



背景技术:

传屏也叫投屏,这项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科技公司的关注。传屏技术能够让用户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屏幕上的内容投射或传输到支持此项功能的外设屏幕上,实现多屏共享,如早期的投影屏幕,近年的触摸一体机等。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传屏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无线传屏是指利用局域网把手机或者电脑的屏幕在电视机或者会议机上显示出来的技术。

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应用到无线传屏技术。例如在很多大型企业的会议室中,会议人员需要将电脑上的会议内容传输至会议屏幕中,介绍会议内容;或者在学习时,老师需要将电脑上的课件传输至大屏幕上,达到教学目的。

而在实现无线传屏功能时,现有技术多是采用USB一键无线传屏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需要给用户的笔记本安装驱动,一是会占用用户笔记本大量的CPU及GPU资源,二是用户的隐私存在被泄漏的风险。

因此,为了更加便捷地实现无线传屏功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设备及无线传屏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传屏设备及无线传屏系统,实现了在实现无线传屏功能时,不再需要给用户终端安装驱动,减少了工作流程,也减少了等待安装驱动的时间,实现了即插即用,在使用无线传屏技术时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设备,无线传屏设备包括:

HDMI接口,用于接收音视频信号;

数据转换芯片,所述数据转换芯片与所述HDMI接口电连接,用于将HDMI接口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

编码芯片,与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电连接,用于将进行数据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压缩编码;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编码芯片电连接,用于将编码后的数据传输至显示端;

本方案在实现无线传屏时,先将无线传屏设备的HDMI接口插入终端的HDMI接口端,用户只需要在无线传屏设备上进行简单操作,无线传屏设备即可通过HDMI接口从终端获取音视频信息,不需要用户在电脑上安装驱动,使用非常便捷。另外,当用户需要对显示端显示的内容进行操控时(即对所投屏的内容进行操作),可以直接通过无线传屏设备上进行相应的操作,无线传屏设备根据用户的不同操作生成不同的控制指令,以此实现对显示内容的控制,本方案提供的控制显示内容的方法让用户在使用时非常方便,且不用再借助其他设备完成控制。

优选的,所述无线传屏设备还包括:

USB接口,与所述编码芯片电连接。

在使用无线传屏设备时,可将USB接口插入电脑的USB接口,给无线传屏设备供电。另外,用户还可在显示端的显示屏幕上进行编辑操作,显示端将解析用户在显示屏幕上的编辑操作,生成所述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指令,并将所述编辑指令无线传输至无线传屏设备,无线传屏设备再通过USB接口反馈至当前显示内容对应的终端,使所述当前显示内容对应的终端根据所述编辑指令进行响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馈操控的方法,用户可以在显示端的当前显示内容上进行操作,例如点击、拖动等操作,显示端会将这些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指令通过无线传屏设备反馈至当前显示内容对应的终端,使终端进行响应。通过本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的,所述无线传屏设备还包括U型外壳;

所述U型外壳的内部设有电路通道;

所述U型外壳的底部为柔性结构;

所述HDMI接口位于所述U型外壳开口的一端,所述USB接口位于所述U型外壳的另一端。

本方案中,由于电脑的USB接口和HDMI接口相聚较近,将无线传屏设备的外壳设为U型,无线传屏设备的USB接口和HDMI接口分别位于U型外壳的两端,可在无线传屏设备插入电脑时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无线传屏设备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编码芯片电连接。

显示模块可在连接无线网络时查看显示端无线网络的SSID,方便用户将无线传屏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到显示端,同时动态显示无线传屏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以及可以标识设备身份的编码图案。

优选的,所述无线传屏设备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USB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所述编码芯片、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用于从USB接口获取电源,为所述数据转换芯片、所述编码芯片、所述显示模块供电。

优选的,所述数据转换模块包括数据转换芯片。

优选的,所述HDMI接口的第一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F1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F2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四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E1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六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E2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七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D1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九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D2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C1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二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C2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五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J1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六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J2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三引脚通过电阻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H2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八引脚通过磁珠和电阻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K3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九引脚通过两个电阻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J3引脚。

优选的,所述编码模块包括编码芯片。

优选的,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J9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三十四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H10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三十五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G10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三十三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H9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三十七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J5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五十三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K5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五十四接口;

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C9引脚通过共模滤波器L44的第一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C10引脚连接至电感器件L44的第四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4的第二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六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4的第三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五接口;

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E9引脚通过共模滤波器L45的第一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E10引脚连接至电感器件L45的第四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5的第二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七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5的第三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八接口;

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F9引脚通过共模滤波器L46的第一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F10引脚连接至电感器件L46的第四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6的第二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三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6的第三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四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K6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通用输入输出口的任一个引脚,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K4引脚也可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通用输入输出口的任一个引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无线传屏系统,所述无线传屏系统还包括上述内容中的无线传屏设备和显示端:

所述显示端包括: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

解码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

优选的,所述显示端还包括:

编辑指令生成模块,用于解析用户在显示屏幕上的编辑操作,生成所述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指令;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编辑指令通过所述无线传屏设备反馈至当前显示内容对应的终端;使所述当前显示内容对应的终端根据所述编辑指令进行响应。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传屏设备及无线传屏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本方案在实现无线传屏时,先将无线传屏设备的HDMI接口插入终端的HDMI接口端,将USB接口插入终端的USB接口端,用户只需要在无线传屏设备上进行简单操作,无线传屏设备即可通过HDMI接口从终端获取音视频信息,不需要用户在电脑上安装驱动,使用非常便捷。另外,当用户需要对显示端显示的内容进行操控时,可以直接在显示端进行相应的操作,显示端即可根据用户的不同操作生成不同的控制指令,通过无线传屏设备反馈至终端,以此实现对显示内容的控制,本方案提供的控制显示内容的方法让用户在使用时非常方便,且不用再借助其他设备完成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一种无线传屏设备及无线传屏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HDMI接口的局部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转换芯片的局部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编码芯片的局部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无线传屏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供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第二供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第三供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第四供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的显示模块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编码模块,2-数据转换模块,3-显示模块,4-触控键,5-供电模块,6-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USB接口,8-HDMI接口,9-U型外壳,20-显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一个实施例,无线传屏设备包括:

HDMI接口8,用于接收音视频信号;

数据转换芯片,所述数据转换芯片与所述HDMI接口8电连接,用于将HDMI接口8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

编码芯片,与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电连接,用于将进行数据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6,与所述编码芯片电连接,用于将编码后的数据传输至显示端20;

无线传屏设备还设有触控键4,所述触控键4与所述编码芯片电连接。

具体的,现有技术在实现无线传屏时,多是采用USB一键无线传屏方法,此种方法需要在用户的电脑上安装驱动,一是占用电脑的CPU资源,二是用户的隐私存在被泄漏的风险。

本发明为了减少安装步骤,提供更加便捷的无线传屏方法,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设备。无线传屏设备包括HDMI接口8,在使用时可将HDMI接口8插入终端对应的HDMI接口上,通过HDMI接口8从终端获取音视频数据。然后将音视频数据传入数据转换模块2,通过数据转换模块2对HDMI接口8接收到的HDMI数据(音视频数据,其包括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数据转换,使HDMI数据中的音频数据转换为I2S数据,HDMI数据中的视频数据转换为MIPI信号。然后再将MIPI数据、I2S数据传入编码模块1进行数据编码,再将编码后的MIPI数据、I2S数据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6无线传输至显示端20。显示端20接收到编码后的MIPI数据、I2S数据后,通过解码芯片进行解码,得到可以显示与播放的音视频数据,并在显示端进行相应的显示与播放,以此将电脑上的显示内容投放至显示端20。

本发明不需要在电脑上安装投屏驱动程序,只需将本发明提供的无线传屏设备的HDMI接口8与USB接口7插入电脑,即可完成无线投屏,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无线传屏设备还包括触控键4,用户可在触控键4进行控制操作,控制显示端20的显示内容,具体的,当用户进行触控操作后,无线传屏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S1无线传屏设备解析用户的控制操作,生成所述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

S2所述无线传屏设备的HDMI接口8从终端获取音视频信息;

S3所述无线传屏设备将所述终端的音视频信息以及所述控制指令无线传输至显示端20,使所述显示端20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终端的音视频信息,对当前显示内容进行显示控制。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长按触控键4、单击触控键4、双击按键4等方法来实现控制操作,相应的,每种控制操作都对应有一种控制指令,在显示端20实现一种控制功能。

例如,可以将单击触控键4对应产生的控制指令设为切换控制指令,用户将无线分屏设备连上电脑后,只需要单击触控键4,无线分屏设备即可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切换控制指令,关闭或者打开当前的无线传屏任务。例如,当前第一台设备结束投屏,第二台设备即将要投屏时,此时可以单击第一台无线传屏设备的触摸按键,即实现关闭第一台设备的投屏功能,随后单击第二台无线传屏设备的触摸按键,即可将第二台无线传屏对应的终端显示的内屏投屏至显示端。该触摸按键通过单击可实现轮流切换画面的功能。

再例如,可以将双击触控键对应产生的控制指令设为暂停显示指令,用户若想要操作电脑,而不想将操作过程投放到显示端时,只需双击触控键,无线传屏设备即可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暂停显示指令,并将暂停显示指令发送至显示端,显示端接收到暂停显示指令后,即可将暂停当前的显示内容。

再例如,可以将长按触控键4对应产生的控制指令设为分屏控制指令,用户将无线分屏设备连上电脑后,只需要长按触控键4,无线分屏设备即可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分屏控制指令,并将电脑上需要播放的音视频信息和分屏控制指令发送至显示端20,显示端20接收到音视频信息和显示内容切换指令后,显示端20会将当前显示界面划分为多个显示窗口,并将接收到的音视频信息显示在其中一个显示窗口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无线传屏设备上的操作即可实现对显示端20的控制,实现了远距离操控,为用户对显示端20的显示内容的控制带来了方便。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无线传屏设备中的供电可以采用终端USB供电、电池供电的方法,也可采用外部电源供电方法。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无线传屏设备还包括USB接口7:

本实施例中,由于无线传屏设备需要进行数据获取、数据转换、数据压缩、数据传输等任务,若是采用电池供电的方法,则需要较大容量的电池才能满足无线传屏设备长时间工作的需要,电池的尺寸会比较大,不利于无线产品设备的产品形态。因此本实施例中将采用USB供电的方式,将USB接口7的一端接入电脑的USB接口7,即可从电脑获取电能。

另外,具体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显示端20的反馈功能,显示端20可以是触控显示屏幕,当电脑上的内容投放至显示端20后,用户可在显示端20的显示屏幕上进行编辑操作,生成编辑指令,然后无线传输到无线传屏设备,无线传屏设备再通过USB接口7将编辑指令传输到电脑上,使电脑根据编辑指令完成响应。

例如,显示屏幕当前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为word文档,当用户在显示屏幕上点击word文档的“关闭”图标时,显示端20会将点击位置相对于整个显示屏幕的相对坐标作为编辑指令,将编辑指令无线传输到无线传屏设备,然后无线传屏设备通过USB接口7将编辑指令发送至电脑,电脑即可根据相对坐标,分析出用户点击了“关闭”图标,然后将word文档关闭。

再例如,显示屏幕当前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为图片,当用户在显示屏幕上拖动图片时,显示端20会将相对于整个显示屏幕的拖动轨迹作为编辑指令,通过无线传屏设备发送至电脑,电脑即可根据拖动轨迹,分析出用户如何拖动了图片,然后将图片拖动至相应的位置。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无线传屏设备还包括U型外壳9:

所述U型外壳9的内部设有电路通道;

所述U型外壳9的底部为柔性结构;

所述HDMI接口8位于所述U型外壳9开口的一端,所述USB接口7位于所述U型外壳9的另一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U型外壳9的两端的距离可设为电脑上USB接口7和HDMI接口8之间的距离,使无线传屏设备上的USB接口7和HDMI接口8与电脑的USB接口7和HDMI接口8的位置相对应。这种外形可以使无线传屏设备插入电脑时更容易对准电脑上的接口,同时这种外壳的设计也会使无线传屏设备占用的空间更小。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无线传屏设备还包括显示模块3和供电模块5:

具体的,本发明的无线通信采用wifi通信,为了使无线传屏设备能够将音视频信息以及控制指令发送至显示端20,首先需要将显示端20设置成AP模式,并固定SSID前缀,当使用无线分屏设备时,无线分屏设备将扫描周围的SSID,扫描的结果可通过无线分屏设备上的显示模块3显示出来,用户可通过触控键4选定目标SSID进行连接,使无线分屏设备连接显示端20的无线网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wifi连接方式,是将无线传屏设备的USB接口7插入显示端的USB接口,通USB把显示端wifi的SSID和密码写入无线传屏设备,并保存此次连接信息,下次开机时默认上次连接。

显示模块3还可以显示无线传屏设备的标识信息,方便用户进行管理。

本实施例中的供电模块5包括第一供电电路,用于将5V电压转换为3.3V电压;第二供电电路,用于将5V电压转换为1.15V电压;第三供电电路,用于将3.3V电压转换为1.8V电压;第四供电电路,用于将3.3V电压转换为1.2V电压。

如图6所示,第一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芯片,其型号为ACE721C,所述第一供电芯片的EN引脚连接至VIN引脚;VIN引脚通过磁珠L9连接至5V电源,且分别通过电容C42、C43接地,磁珠可用于滤波,吸收噪声;SW引脚连接至电感L10的一端,电感L10的另一端输出3.3V电压;所述第一供电芯片的FB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17与R18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输出3.3V电源。

如图7所示,第二供电电路包括第二供电芯片,其型号为APW8804,所述第二供电芯片的POK引脚通过电阻R2、磁珠L39连接至5V电源,第二供电芯片的两个PVDD引脚通过磁珠L39连接至5V电源,且通过电阻R4连接至VDD接口,EN接口通过电阻R1连接至5V电源,且通过电容C1接地,LX2接口、LX3接口通过电感L49输出1.15V电源。

如图8所示,第三供电电路包括第三供电芯片,其型号为ACE50918BN,其VIN引脚、CE引脚通过磁珠L12连接至3.3V电源,VSS引脚接地,VOUT引脚输出1.8V电源。

如图9所示,第四供电电路包括第四供电芯片,型号为BD001C0WEFJ-E2,其VCC引脚通过磁珠L2连接至3.3V电源,EN引脚连接至3.3V电源,FB接口分别通过电阻R8接地与R3至VOUT引脚输出1.2V电源。

【实施例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无线传屏设备的数据转换模块2包括数据转换芯片。

如图2、图3所示,所述HDMI接口8的第一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F1引脚;所述HDMI接口8的第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F2引脚;所述HDMI接口8的第四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E1引脚;所述HDMI接口8的第六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E2引脚;所述HDMI接口8的第七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D1引脚;所述HDMI接口8的第九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D2引脚;所述HDMI接口8的第十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C1引脚;所述HDMI接口8的第十二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C2引脚;所述HDMI接口8的第十五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J1引脚;所述HDMI接口8的第十六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J2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三引脚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H2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八引脚通过磁珠和电阻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K3引脚,所述HDMI接口的第十九引脚通过两个电阻连接至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J3引脚。

通过本实施例的连接方法,HDMI接口8可将获取到的音视频数据传入数据转换芯片中,通过数据转换芯片将从终端获取到的所述音视频信息进行数据转换,将HDMI数据的音频数据转换为I2S数据,将视频数据转换为MIPI信号,使数据转换芯片对音视频数据进行数据转换。

【实施例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无线传屏设备上的编码模块1包括编码芯片。

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J9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三十四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H10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三十五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G10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三十三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H9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三十七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J5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五十三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K5引脚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五十四接口;

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C9引脚通过共模滤波器L44的第一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C10引脚连接至电感器件L44的第四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4的第二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六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4的第三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五接口;

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E9引脚通过共模滤波器L45的第一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E10引脚连接至电感器件L45的第四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5的第二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七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5的第三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八接口;

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F9引脚通过共模滤波器L46的第一接口,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F10引脚连接至电感器件L46的第四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6的第二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三接口,所述电感器件L46的第三接口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的第四十四接口。

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K6引脚可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通用输入输出口的任一个(本实施例连接在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五十五引脚),所述数据转换芯片的第K4引脚也可连接至所述编码芯片通用输入输出口的任一个(本发明连接在所述编码芯片的第五十六引脚)。

通过本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数据转换芯片可将音视频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后的MIPI数据以及I2S数据传入编码芯片中,供编码芯片对MIPI数据以及I2S数据进行编码。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屏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无线传屏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所述显示端20包括: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6通信;

解码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

具体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无线通信模块6发送的进行编码过的MIPI数据以及I2S数据;解码模块,用于将编码过的MIPI数据以及I2S数据进行解码,得到可以显示与播放的音视频数据。

优选的,所述显示端20还包括:编辑指令生成模块,用于解析用户在显示屏幕上的编辑操作,生成所述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指令;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编辑指令通过所述无线传屏设备反馈至当前显示内容对应的终端;使所述当前显示内容对应的终端根据所述编辑指令进行响应。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显示端20的反馈功能,显示端20可以是触控显示屏幕,当电脑上的内容投放至显示端20后,用户可在显示端20的显示屏幕上进行编辑操作,生成编辑指令,然后无线传输到无线传屏设备,无线传屏设备再通过USB接口7将编辑指令传输到电脑上,使电脑根据编辑指令完成响应。

例如,显示屏幕当前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为word文档,当用户在显示屏幕上点击word文档的“关闭”图标时,显示端20会将点击位置相对于整个显示屏幕的相对坐标作为编辑指令,通过无线传屏设备发送至电脑,电脑即可根据相对坐标,分析出用户点击了“关闭”图标,然后将word文档关闭。

再例如,显示屏幕当前显示界面的显示内容为图片,当用户在显示屏幕上拖动图片时,显示端会将相对于整个显示屏幕的拖动轨迹作为编辑指令,通过无线传屏设备发送至电脑,电脑即可根据拖动轨迹,分析出用户如何拖动了图片,然后将图片拖动至相应的位置。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