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800M和350M系统间的中心级语音互通服务器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0967发布日期:2019-04-20 02:3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用于800M和350M系统间的中心级语音互通服务器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800M和350M系统间的中心级语音互通服务器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部分系统内目前存在两套语音通信系统,例如包含一些厂商提供的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以及欧洲宇航提供的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350M系统建立比较早,实现了早期的政务网的整个通信,随着技术的增长和需求的提高,在后续的线网建设中采用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为了实现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与保留的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语音互通,以保证公安在地铁内的派出所民警和保安人员都可以接受调度指挥,必须实现同一线网内这两种不同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而实现互联互通一般需要配置服务器,服务器需要供电,既有的机房没有为新增的服务器配置新的供电,新增服务器只能通过普通的插座进行供电,而普通的插座没有配置机械式的保护罩,可以被轻松拔下,因此可能会被保洁人员进行保洁时拔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800M和350M系统间的中心级语音互通服务器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800M和350M系统间的中心级语音互通服务器的连接装置,包括壳体、用于连接墙面插座的中转插头和用于连接服务器插头的中转插座,所述中转插头和中转插座连接,且中转插座和中转插头均设与壳体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中转插头和墙面插座连接断开时发送第一报警信号的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中转插座和服务器插头连接断开时发送第二报警信号的第二检测模块,以及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报警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时控制报警器报警的控制器。

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

所述控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公共端均与电源的一级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端和第二继电器的常闭端与报警器的一个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一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二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为包括光敏电阻和第一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一继电器线圈串联后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拨片开关和第二电阻,所述拨片开关、第二电阻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

所述拨片开关包括叠设的弹性塑料层和金属层,所述弹性塑料层在服务器插头插入后由服务器插头挤压并带动金属层导通第二继电器的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提供连接装置在被拔掉时进行报警,可以有效提醒保洁人员,避免因拔除电源导致的无法工作。

2)报警器为蜂鸣器,结构简单,效果好。

3)控制器由两个继电器组成,完全依靠硬件实现,不依赖于软件。

4)第一检测模块采用光敏电阻,巧妙利用了拔下后灯光,识别逻辑巧妙,光敏电阻可以设置在插头处旁,在壳体上开一个孔,容易实现。

5)利用拨片开关通过机械方式导通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部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部分的电路实现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法的主要步骤流程示意图;

其中:1、壳体,2、中转插头,3、中转插座,4、第一检测模块,5、第二检测模块,6、控制器,7、报警器,D1、光敏电阻,K1、第一继电器,K2、第二继电器,K3、拨片开关,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E、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用于800M和350M系统间的中心级语音互通服务器的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用于连接墙面插座的中转插头2和用于连接服务器插头的中转插座3,中转插头2和中转插座3连接,且中转插座3和中转插头2均设与壳体1上,装置还包括用于在中转插头2和墙面插座连接断开时发送第一报警信号的第一检测模块4,用于在中转插座3和服务器插头连接断开时发送第二报警信号的第二检测模块5,以及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报警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时控制报警器7报警的控制器6。优选的,报警器7为蜂鸣器。

通过提供连接装置在被拔掉时进行报警,可以有效提醒保洁人员,避免因拔除电源导致的无法工作。

控制器6包括两个并联的第一继电器K1和第二继电器K2,第一继电器K1和第二继电器K2的公共端均与电源的一级连接,常开端均与报警器7的一个电源输入端连接,报警器7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与第一检测模块4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与第二检测模块5连接。

第一检测模块4为包括光敏电阻D1和第一电阻R1,光敏电阻D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继电器K1线圈串联后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第二检测模块5包括拨片开关K3和第二电阻R2,拨片开关K3、第二电阻R2和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串联后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拨片开关K3包括叠设的弹性塑料层和金属层,弹性塑料层在服务器插头插入后由服务器插头挤压并带动金属层导通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拨片开关K3设置在中转插座3的插孔中,在服务器插头插入后就会将拨片的自由端顶开至接通电路的位置,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导通,常开端闭合,常闭端断开,报警器7得不到供电,若服务器插头拔出,则常闭端闭合,报警器7得到供电进行报警。

另外对于第一检测模块4部分,当装置从墙壁插座中拔出来以后,光敏电阻D1收到光照阻值下降,从而导通电路,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通电,常开端闭合,报警器7得到供电进行报警。

具体的,光敏电阻D1设置的位置可以在中转插头2旁边,这样可以确保在中转插头2插入至墙壁插座中后没有光照。

另外电源可以是可以充电的可以是不能充电的。

另外一下是控制服务器的实现方式,当应当确认的是,具体控制服务器是如果工作的都与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无关,本申请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均不依赖于一下软件方式的改进。

采用中心级数字方式互联互通,首先是对系统能够采用数字的方式进行通信。对于800M系统侧,使用该系统提供SDK,通过调度的方式,建立与TCS服务器的信令通信,以及通过RTP协议建立与800M系统TVG的语音通信,这样就可以建立起一路的组呼功能。对于350M系统侧,采用维德自定义的私有协议,建立与350M系统网关的通信,以及通过RTP协议进行语音通信,建立起一路组呼。然后采用SIP会话协议,用一对SIP客户端即可以完成800M-350M系统的一路的互联互通。

本申请设计采用分布式的方案,即一台设备建立与一端系统通信以及一路SIP客户端,但是为了节约成本,同时系统侧也支持用一台设备完成多路同时通信的方式,对于800M系统,可以采用在一台设备上,同时登录多个TCS客户端的方式实现多路同时组呼功能。对于350M侧,该系统网关支持多路同时组呼功能。因此可以使用一台设备建立与两端系统的通信并同时使用多路SIP客户端完成多路同时互联互通。提供一种800M和350M系统间的中心级语音互联互通系统,包括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和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和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连接的控制服务器,如图4所示,该控制服务器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包括:

首先,为各个物理链路所分配的SIP ID,根据互联互通的通话组ID、通话组ID所关联的物理链路,SIP ID建立组呼配置关系表,组呼SIP网关启动后,获取组呼配置关系表。

步骤S1:读取SIP配置和配置信息,以及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和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的系统信息;对两个系统需要互联互通的通话组ID、通话组ID所关联的物理链路、物理链路所分配的SIP ID,为各个组呼SIP网关创建不同的组呼配置关系表,用户登录组呼SIP网关后,根据获取的组呼配置关系表,通过SIP交换服务器自动在对应的SIP ID间建立拨号连接;管理员可以灵活修改该组呼配置关系表。具体的,授权用户修改配置文件,对通话组、通话组ID所关联物理端口号以及SIP ID建立一对一的组呼配置关系,还需要配置SIP交换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800M系统的TCS服务器信息以及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组呼号码,350M系统的网关信息包括坐席号、网关IP等。

步骤S2:按照预配置的配置信息建立SIP会话,并建立与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通信以及与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的通信,具体包括:

步骤S21:按照预配置的配置信息建立SIP会话;

步骤S22:通过800M系统提供的SDK建立与800M系统的通信,并加载使用通话组信息,同时在指定的IP通道上监听语音流;

步骤S23:通过350M系统提供的私有协议建立通信,并采用分配好的坐席号登陆到350M网关上,在指定的网关上加载通话组。

建立与800M系统的通信,包括采用系统提供的SDK使用多个账号同时登录,并建立与800M系统TCS服务器通信流程,建立多个TCS客户端,并在各个的TCS客户端中,选择要作为互联的组号码加载为主用资源。建立与350M系统的通信,包括采用该系统提供的内部协议,使用系统分配好的坐席号登录到350M网关的通信并与网关建立通信,然后在对应的网关上加载所需要的互联的组号(在350M系统也称为所号)。即:互联互通服务器启动后,按照配置表的信息首先建立SIP会话,两个sip号码是一对;然后通过800M系统提供的SDK建立与800M系统的通信,并加载使用通话组信息,同时在指定的IP通道上监听语音流;最后通过350M系统提供的私有协议建立通信,并采用分配好的坐席号登陆到350M网关上,在指定的网关上加载通话组。

步骤S3:同时检测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和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的是否存在呼叫,以及SIP客户端的呼入信息,若检测到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或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的呼入信息,然后执行步骤S4,若检测到SIP客户端的呼入信息,则执行步骤S7;

设备在检测到800M系统的某个TCS客户端有呼入信令并同时通过RTP协议拿到对应的语音流,因为对于350M呼入是不需要额外的信息的(如PTT按下等状态),因此直接将该语音流进行转码并通过对应的SIP客户端直接发送给对端SIP客户端,对端SIP客户端在得到语音后,进行转码(转成350M系统所需的码流),然后通过该端的RTP协议发送到350M语音网关,这样就实现了从800M系统呼出350M系统接听的功能。

步骤S4:判断呼叫类型,若呼叫类型为呼入,则执行步骤S5,若为呼叫结束,则执行步骤S6,其中判断依据具体包括:

对于来自于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呼叫,根据呼叫信息的事件方式判断该呼叫的类型;

对于来自于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的呼叫,第一次收到语音流则认为是发起呼叫,如果在100毫秒内未再收到该语音流则认定为呼叫结束。

即在该步骤中,检测是否为呼入信息还是呼叫结束信息,对于800M系统根据SDK的事件方式能够检测出来是哪个TCS客户端的呼叫信息;对于350M系统则根据语音流来检测,第一次收到语音流则认为是对端发起呼叫,如果在100毫秒内未再收到该语音流则认为是对方呼叫结束。

步骤S5:用预绑定的SIP客户端发起PTT按下SIP Message,并传送语音流;

步骤S6:用预绑定的SIP客户端发起PTT释放的SIP Message,并终止语音流的传输;

设备在检测到350M系统的某个组有呼入(通过检测到对应RTP协议中有语音数据),首先通过SIP客户端向对端SIP客户端发送一条表示对端PTT按下的SIP消息,SIP客户端在收到后,在对应TCS客户端上对所加载的组按下PTT(与800M系统的TCS服务器通信);然后在350M系统侧的SIP客户端将得到语音流进行转码并发送,对端SIP客户端在收到该语音流进行转码通过RTP将语音流发送给TVG服务器。这样就实现了从350M呼出800M系统接听的功能。当超过100毫秒未检测到语音,就通过SIP客户端发送一条对方PTT释放的SIP消息。对端SIP客户端检测到该消息,就在对应的TCS客户端上释放PTT。

步骤S7:接收到对端SIP Message和语音流,并向对应的通信系统传输,具体包括:

步骤S71:接收到对端SIP Message和语音流;

步骤S72:判断SIP客户端所预绑定的通信系统类型,若为800M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则执行步骤S74,若为350M模拟集群通信系统,则执行步骤S73;

步骤S73:将语音流转码发送;

步骤S74:根据SIP Message在指定的TCS客户端上指定800M通话组进行PTT up和PTT down的操作(通过SDK,并将拿到的语音流转码发送。

本申请系统具备动态选择功能,即SIP客户端提供通道,800M系统和350M系统分别“绑定”到相应的客户端,因此在无通话时,可以对800M系统选择想要互联的组,350M系统也可以进行选择想要互联的组。同时SIP客户端也可以手动操作,选择拨打的对端SIP号码,这样也可以实现同一个系统的内组内互通。

此外,本申请的充分公开,本申请可以通过纯软件改进实现,可以通过软硬件改进实现,例如通过配置语音板卡,语音板卡的型号可以采用东进K161A-E。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