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通信便携站的组合式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7141发布日期:2019-04-30 18:4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星通信便携站的组合式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通信便携站的组合式底座。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星通信在应急通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卫星通信:地球站直径在1.2-3.0米,重达几顿,携带困难,而且操作复杂,一般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尺寸也相对较大,重50公斤以上,个人无法携带,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场合。

因此应运而生的产生了便携式的卫星通信站,而便携式的卫星通信站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向微型化,轻质量,方便携带发展,而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不影响卫星通信的站的基础上,并且加入新的通信手段后,如何进一步地使便携卫星的体积更小,质量更轻。

就整个卫星通信便携站的整个构造来说,底座为整个通信便携站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其在对整个卫星便携站起着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为便携站的方位旋转提供基座,因此便携站的底座设计为整个便携站的设计的核心。

而现有技术中的底座,虽能满足上述设计要求,但是由于考虑到底座支撑的稳定性,因此设计的底座的支腿较长,因此违背了便携站的便携性设计,但是针对性的对底座进行改进后有出现了底座高度不能进行调节的现象,诸如以上的问题层出不穷,故此设了一种卫星通信便携站的组合式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星通信便携站的组合式底座,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有效地避免转动支撑机构对便携站便携性的影响,能够对转动支撑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对转动转动支撑机构进行收纳,从而达到不影响便携性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卫星通信便携站的组合式底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心位置处设有装配孔,所述基座的外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支座若干,所述支座另一端的两外侧壁下端均设有支撑片,所述支座上均设有转动支撑机构,所述转动支撑机构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撑机构呈直杆状结构,所述转动支撑机构的一端铰接于支座上,所述转动支撑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脚上,所述支撑脚的下端为圆盘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撑机构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下端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上设有升降盘,所述升降盘上旋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装配有下支撑座,所述下支撑座的外侧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装配于调节杆上,所述支撑脚外侧壁下端设有外延板,所述调节杆上表面中部位置处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卡杆,所述转动件的下端装配于卡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下端设有转动盘。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盘外侧设有防滑花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为凹槽状结构,所述支撑脚铰接于调节杆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依据本实用新型基座上设有的装配孔,主要为了将便携式的卫星站安装在其上;

2、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支座,可以在地面环境较好的情况下,直接将底座置于地面上,实施寻星以及信号的接发,而为了提供底座的稳定性在支座上设计了支撑片;

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支撑机构,若遇到放置卫星便携站的地面为泥泞且凹凸不平时,利用转动支撑机构和支撑脚将基座以及卫星站支撑起,而在正常情况下为了方便携带可将转动支撑机构收起,而针对非直杆式的转动支撑机构来说,其在支撑的过程中,还能对便携站的高度进行调节,尽可能的使便携站的下底不会接触地面;而针对这种方便拆卸的转动支撑机构来说,其脱离与基座存在,因此在搬运便携站时不会由于这种转动支撑机构的引入而降低其便携的性质;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避免转动支撑机构对便携站便携性的影响,能够对转动支撑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对转动转动支撑机构进行收纳,从而达到不影响便携性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直杆状转动支撑机构及底座立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高度可调节转动支撑机构及底座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卫星通信便携站的组合式底座,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中心位置处设有装配孔100,所述基座10的外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支座11若干,所述支座11另一端的两外侧壁下端均设有支撑片111,所述支座11上均设有转动支撑机构2,所述转动支撑机构2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脚3。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撑机构2呈直杆状结构,所述转动支撑机构2的一端铰接于支座11上,所述转动支撑机构2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脚3上,所述支撑脚3的下端为圆盘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通过装配孔100将便携站安装在其上。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一.若便携站所放置的地面环境为优异时,将直杆状的转动支撑机构2收起,直接将支座11置于地面上;

二.若便携站所放置的地面环境为不良时,及此事的地面为凹凸不平或者泥泞湿润时,转动直杆状的转动支撑机构2,使得支撑脚3的下端置于地面上,直至所有的转动支撑机构均转动完毕为止,其中圆盘状的支撑脚能够扩大支撑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底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卫星通信便携站的组合式底座,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中心位置处设有装配孔100,所述基座10的外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支座11若干,所述支座11另一端的两外侧壁下端均设有支撑片111,所述支座11上均设有转动支撑机构2,所述转动支撑机构2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脚3。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撑机构2包括转动件20,所述转动件20下端连接有调节杆21,所述调节杆21的一端上设有升降盘22,所述升降盘22上旋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的下端装配有下支撑座24,所述下支撑座24的外侧设有支杆240,所述支杆240的另一端装配于调节杆21上,所述支撑脚3外侧壁下端设有外延板30,所述调节杆21上表面中部位置处设有支撑板210,所述支撑板210的上端设有卡杆211,所述转动件20的下端装配于卡杆211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23的下端设有转动盘230。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盘230外侧设有防滑花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3为凹槽状结构,所述支撑脚3铰接于调节杆21上。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0通过装配孔100将便携站安装在其上。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一.若便携站所放置的地面环境为优异时,将直杆状的转动支撑机构2收起,直接将支座11置于地面上;

二.若便携站所放置的地面环境为不良时,及此事的地面为凹凸不平或者泥泞湿润时,先将支撑脚3置于地面上,从而使得支撑脚3的外延板30与地面接触,接着将各个转动件20卡在卡杆211上,然后根据所需高度旋转转动盘230,使得螺杆23转动,而螺杆23的转动将使得升降盘22向上运动,而升降盘22的向上运动,导致调节杆21和地面的夹角变大,最终使得基座1和地面的间距增大,而其中为了方便旋转转动盘230将转动盘230的外侧设计了防滑花纹,为了提高支撑脚3的稳定性,将支撑脚3设计为凹槽状结构,并且在其外侧设计了外延板30,提高了底座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转动支撑机构2能够脱离底座因此更加方便携带,因此不会对整个便携站的便携性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这种转动支撑机构2能够进行任意高度的调节,从而避免地面环境对便携站本体的损伤,并且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