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光配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4072发布日期:2019-04-16 22:58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光配线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配线架,具体涉及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光配线架,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于2013年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预计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农村。深圳市积极响应,与各大通信运营商共同推进高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首个规模商用“千兆全光网标杆城市”。

ODN全名光配线网络,是光无源接入网的核心环节。ODN主要基于光无源设备与器件,由于无源器件的先天性缺陷导致了传统ODN网络存在管理手段落后,设备采用的纸质标签很容易造成损坏或者字迹模糊,易于脱落、信息不易修改、易受污染、读取不方便、不利于节约成本,给维护带来很大的隐患;当出现线路故障时,纸质标签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导致配线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定位,故障修复后新的配线信息无法第一时间传送到管理系统,大大影响了运维效率。统计数据显示,运营商超过30%的尾纤及跳纤的纸质标签无法正常使用,字迹模糊与标签脱落是无法使用的主要原因,这种大面积的资源浪费导致的运维效率低下使得运营商对于智能ODN网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光配线架。主要应用于运营商局端中心机房,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功能,结合智能管理终端和智能ODN管理系统,可实现光纤连接的智能化管理和资源数据的自动采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光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配线架柜体、所述光配线架柜体的前侧设置双开柜门,所述双开柜门上设置锁扣;所述柜体内部设置盘纤盒、光配线架安装槽、以及设置在光配线架安装槽上的光配线架;所述光配线架上设置光配线端口、设备纤输入端口、用于识别光配线端口的标识和LED指示灯组;所述LED指示灯组与光配线端口连接,所述光配线架柜体上还设置用于对光配线架进行管理的前端管理设备,所述标识与前端管理设备连接,所述前端管理设备设置用于与后端监控终端连接的通信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光配线安装槽的侧边设置用于对光配线架固定的固定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为嵌套在光纤尾纤上的RFID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包括与光配线端口对应的天线线圈阵列、多天线集成控制端口、读写芯片、读写控制器和端口控制器,所述读写控制器在接收到智能管理终端发出的读/写命令后,端口控制器接收智能管理设备发送的进行读/写操作的端口地址信息,读写芯片通过多天线集成控制端口读/写地址信息对应的光配线端口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采用有线通信方式,所述通信接口为USB接口或RS232接口或RJ45接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光配线架采用卡接方式,安装操作方便,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多个光配线架;

2、在光配线架上设置标识,对光配线架进行电子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光纤信息的电子化管理,给运营商在网络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日常维护带来巨大的便利;

3、在光配线架柜体内部设置盘纤盒,对接入的线缆进行规整,方便查看和维护;

4、通过设置前端管理设备,对柜体内部的光纤线缆连接进行监控管理,方便与后端监控终端实现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光配线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光配线架结构图。

如附图1所示,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光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配线架柜体1、所述光配线架柜体1的前侧设置双开柜门2,所述双开柜门2上设置锁扣21;所述光配线架柜体1内部设置盘纤盒3、光配线架安装槽4、以及设置在光配线架安装槽4上的光配线架5;所述光配线架5上设置光配线端口51、设备纤输入端口52、用于识别光配线端口51的标识53和LED指示灯组54;所述LED指示灯组54与光配线端口51连接,所述光配线架柜体1上还设置用于对光配线架5进行管理的前端管理设备6,所述标识53与前端管理设备6连接,所述前端管理设备6设置用于与后端监控终端连接的通信接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配线架柜体对光配线架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在光配线架柜体上设置光配线安装槽,可将光配线架固定放置在该光配线安装槽内,在光配线柜体的两侧设置盘纤盒,对接入的光纤线缆进行盘绕固定,盘纤盒采用椭圆形或U型结构,其一侧与光配线架柜体固定,另一侧设置凸起,使光纤线缆卡装在盘纤盒的侧边,采用椭圆形或U型结构,与光纤线缆的接触面为弧形,可以减少对光纤线缆的磨损,对光纤线缆进行保护。光配线架上设置用于与接入光缆连接的光配线端口、以及用于与设备连接的设备纤输入端口,光配线端口和设备纤输入端口对应设备,同时在每个光配配线端口和设备纤摄入端口的线路上设置LED指示灯,当对应光配线端口的设备纤输入端有设备连接时,则对应的LED指示灯亮,提醒该端口为连接状态,在每个光配线端口均设置对应的标识,可以对光配线端口进行监测,实时了解光配线端口的状态,通过与前端管理设备进行控制监控,然后通过通信接口传输给后端监控终端,可实现远程监控,便于管理和维护。前端管理设备根据接入的设备及标识对光配线架进行监控,为后期增加或维护提供监控信息,后端监控终端可以是设置在监控室内部的监控主机,也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平板和手机等,采用移动终端可以方便监控人员监控,不受监控地点的限制,方便监控人员使用。

光配线安装槽4的侧边设置用于对光配线架5固定的固定卡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配线安装槽上设置固定卡槽,可以对光配线架进行卡装,在光配线安装槽上可以安装多个光配线架,固定卡槽对光配线架进行固定,在安装时,将光配线架直接卡接在固定卡槽上即可,安装操作方便。

标识53为嵌套在光纤尾纤上的RFID标签。标识用于对光配线端口进行识别,并监测对应的光配线端口的状态,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通过RFID标签将对应的光配线端口信息传送给前端管理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汇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标识53包括与光配线端口对应的天线线圈阵列、多天线集成控制端口、读写芯片、读写控制器和端口控制器,所述读写控制器在接收到智能管理终端发出的读/写命令后,端口控制器接收智能管理设备发送的进行读/写操作的端口地址信息,读写芯片通过多天线集成控制端口读/写地址信息对应的光配线端口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信接口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实现前端管理设备和后端监控终端的通信,其中通信接口为USB接口或RS232接口或RJ45接口。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