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化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316发布日期:2019-06-19 00:24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化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化集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化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化集成系统是将不同功能的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体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现有的信息化集成系统是一对多的正向集成,并无反向分散的功能。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正向多集成一,以及反向一分散为多的信息化集成系统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能性缺失、功耗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信息化集成系统,该信息化集成系统具有功能齐全、用户客户端的显示节能性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息化集成系统,所述信息化集成系统包括N个客户端,与N个客户端通过通信终端共同连接的统一处理单元,所述统一处理单元还通过通信终端连接有K个信息采集器,每个信息采集器处设置有1个GPS定位模块;

所述统一处理单元用于将K个信息采集器上传的采集信息和GPS定位模块上传的信息分别存储;所述客户端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次重叠设置的液晶屏、动态显示单元以及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液晶屏为低功耗TFT显示器,低功耗TFT显示器包括像素,以及用于驱动像素的显示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源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的每个输出支路为一根Source列数据线,每根Source列数据线对应设置有一根Gate行扫描线;所述显示驱动电路还包括像素充放电电路,像素充放电电路连接在相连的两根Gate行扫描线、Source列数据线以及公共电压VCOM端之间;所述像素充放电电路包括与第一Gate行扫描线连接的依次级联的PMOS管M1、PMOS管M2、PMOS管M3、PMOS管M4,PMOS管M1的漏极连接有电容C1,PMOS管M4的源极连接到Source列数据线,PMOS管M2的栅极、PMOS管M3的栅极、PMOS管M4的栅极均连接到相邻的Gate行扫描线的排序靠后的Gate行扫描线;PMOS管M1的栅极连接到相邻的Gate行扫描线的排序靠前的Gate行扫描线;所述电容C1还连接有公共电压VCOM端;其中,N为正整数,K为正整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GPS定位模块和信息采集器的硬件标识作为识别信息,在统一处理单元中分别进行存储,在客户端需要某一个信息时,查询找到对应的信息采集器的采集信息。本实用新型中的信息采集器的硬件标识采用MAC物理地址,进行分别存储和调用时,采用的现有的存储技术和调用技术,不涉及软件的改进。客户端的显示器是耗能较大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使用低功耗TFT显示器,在功耗上也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将像素驱动由N-MOS管优化为P-MOS管,外部供VGL电压可以打开TFT使得像素电容处于充电状态;外供VGH电压,TFT关断,像素处于显示保持状态,保持状态稳定,功耗降低。

上述方案中,为优化,进一步地,所述Source列数据线上连接有控制对应源极输出支路开闭状态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TFT薄膜晶体管,TFT薄膜晶体管漏极和源极串联在所述源极输出支路上,TFT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在对应的Gate行扫描线上。在需要画面驱动时,Gaten+1与需要使用的GATE都同时打开,而需求关闭时,Gaten+1也与其它的Gate line一起关闭。从而减少Source线的漏电可能,从而维持了动态电子价签的低功耗,满足频繁切换,并提高了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器包括供电单元,供电单元的正电压支路连接有第一降压电路,接地支路连接的第二降压电路;所述第一降压电路连接有过压保护二极管D1第一端、稳压二极管D2负极和光耦合器U1的第1脚;所述第二降压电路连接到过压保护二极管D1第二端、稳压二极管D2正极和光耦合器U1的第2脚;所述光耦合器第3脚连接NPN型开关管Q1的B极,第4脚连接上拉电阻R5后接入5V电压;所述NPN型开关管Q1的B极与E连接有下拉电阻R1O,C极连接有上拉电阻R6后接入5V电压;所述上拉电阻R6与NPN型开关管Q1的C极的连接处输出电源检测信号,表征信息采集器的开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降压支路和第二降压支路均为串联的4个等值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光耦合器为PC817A。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时知晓信息采集器是否允许,在信息采集器处设置有电源开闭检测,通过电阻降压将电源输入的高压信号转化为低压信号,通过光耦的隔离转化,输出周期为100Hz的方波信号,可以检测出供电电源是否电源,从而检测出信息采集器的供电是否正常,检测信息上传到客户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对多的信息化集成系统,正向集成,反向实现一对多的逆集成过程。其中,面向客户的显示器采用低功耗设计,实现了信息化集成系统的低功耗。通过对于电源的供电检测,实现信息采集器的运行检测。最终实现了一种功能齐全、功耗低的信息化集成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实施例1的信息化集成系统示意图。

图2,实施例的显示器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3,实施例1中的电源检测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化集成系统,如图1,所述信息化集成系统包,3个客户端,与3个客户端通过通信终端共同连接的统一处理单元,所述统一处理单元还通过通信终端连接有3个信息采集器,每个信息采集器处设置有1个GPS定位模块;

所述统一处理单元用于将3个信息采集器上传的采集信息和GPS定位模块上传的信息分别存储;所述客户端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次重叠设置的液晶屏、动态显示单元以及无线通讯单元;如图2,所述液晶屏为低功耗TFT显示器,低功耗TFT显示器包括像素,以及用于驱动像素的显示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源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的每个输出支路为一根Source列数据线,每根Source列数据线对应设置有一根Gate行扫描线;所述显示驱动电路还包括像素充放电电路,像素充放电电路连接在相连的两根Gate行扫描线、Source列数据线以及公共电压VCOM端之间;所述像素充放电电路包括与第一Gate行扫描线连接的依次级联的PMOS管M1、PMOS管M2、PMOS管M3、PMOS管M4,PMOS管M1的漏极连接有电容C1,PMOS管M4的源极连接到Source列数据线,PMOS管M2的栅极、PMOS管M3的栅极、PMOS管M4的栅极均连接到相邻的Gate行扫描线的排序靠后的Gate行扫描线;PMOS管M1的栅极连接到相邻的Gate行扫描线的排序靠前的Gate行扫描线;所述电容C1还连接有公共电压VCOM端。本实施例中的信息采集器数量和客户端数量可以是其他数量。

优选地,为进一步优化功耗,所述Source列数据线上连接有控制对应源极输出支路开闭状态的开关。

具体地,所述开关为TFT薄膜晶体管,TFT薄膜晶体管漏极和源极串联在所述源极输出支路上,TFT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在对应的Gate行扫描线上。在需要画面驱动时,Gaten+1与需要使用的GATE都同时打开,而需求关闭时,Gaten+1也与其它的Gate line一起关闭。从而减少Source线的漏电可能,从而维持了动态电子价签的低功耗,满足频繁切换,并提高了稳定性

为了实现信息采集器的运行检测,优选地,如图3,所述信息采集器包括供电单元,供电单元的正电压支路连接有第一降压电路,接地支路连接的第二降压电路;所述第一降压电路连接有过压保护二极管D1第一端、稳压二极管D2负极和光耦合器U1的第1脚;所述第二降压电路连接到过压保护二极管D1第二端、稳压二极管D2正极和光耦合器U1的第2脚;所述光耦合器第3脚连接NPN型开关管Q1的B极,第4脚连接上拉电阻R5后接入5V电压;所述NPN型开关管Q1的B极与E连接有下拉电阻R1O,C极连接有上拉电阻R6后接入5V电压;所述上拉电阻R6与NPN型开关管Q1的C极的连接处输出电源检测信号,表征信息采集器的开闭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降压支路和第二降压支路均为串联的4个等值电阻,均为100kΩ。

其中,所述光耦合器为PC817A。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模块均采用的现有技术。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