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停车场等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定位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7347发布日期:2019-07-17 05:2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于停车场等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定位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室内定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用于停车场等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定位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室内定位技术还不够成熟,绝大多数已经存在的室内定位系统是由红外线技术来进行的,这种技术虽然对定位有比较高的定位精确度,但是,由于光线不能穿过障碍物,使得红外射线仅能视距传播,容易受其他灯光干扰,并且红外线的传输距离较短,使其室内定位的效果很差。当移动设备放置在口袋里或者被墙壁遮挡时,就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在每个房间、走廊安装接收天线,导致总体造价较高。另外在室内定位也不容易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信号容易受到建筑物的干扰,导致全球定位系统在室内时不可靠,无法将其应用延伸至室内环境。而利用通用的Wi-Fi等日常发射装置,同样可以准确地进行定位,此外人们的智能手机上都已具备Wi-Fi的接受与发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停车场等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定位系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用于停车场等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定位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终端、信号处理模块、无线接入点和移动终端;若干个信号处理模块分布在室内,信号处理模块设置在移动终端内,所述的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终端信号连接;

所述的服务器终端用于存储室内无线接入点的信号特征,实现无线接入点室内位置信息的存储;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无线接入点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信号进行数据处理;

所述的无线接入点用于WIFI信号发射;

所述的移动终端用于与无线接入点无线信号连接。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扫描单元、采集单元、计算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的扫描单元用于对于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信号进行扫描,得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上能够连到的无线接入点;

所述的采集单元能够采集移动终端与不同无线接入点连接时的信号强度和MAC信息;

所述的计算单元用于处理采集单元所获取的信号强度和MAC信息,计算确定出移动终端3在室内空间中的位置数据;

所述的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的第一通讯模块用于将扫描单元获取的数据信息传送给采集单元,再将采集单元获取的数据信息传送给计算单元,所述的第二通讯模块用于将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终端。

若干无线接入点在室内布局确保室内整个立体空间处于信号覆盖范围。

所述的扫描单元扫描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信号后,得到移动终端能够连接到的WIFI信号列表,再对获取的WIFI信号列表数据进行过滤,去除不可信信号源。

所述的服务器终端为PC终端与数据库的结合,所述的移动终端为用户移动手机。

所述的无线接入点为Wi-Fi AP。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停车场等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定位系统装置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为:充分利用室内现有的Wi-Fi基础设施资源和移动终端具备蓝牙及Wi-Fi模块的特点,减少了定位系统信标布设成本与终端成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Wi-Fi资源进行准确的定位。充分利用Wi-Fi定位范围广、可非视距传输以及信号的分布特性、位置区分度等,进一步的提高定位范围。该种定位模式利用Wi-Fi网络通信,通过服务器定位结合计算单元计算出用户的位置,可避免使用移动网络定位产生的数据流量,同时为用户提供方便、精准的定位需求。

通过用户移动手机扫描获取WIFI信号数据,得到各个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MAC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终端进行数据对比,通过每个无线接入点的位置、信号强度共同得到信号交集,最终实现室内空间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停车场等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定位系统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停车场等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定位系统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1、服务器终端;2、信号处理模块;3、移动终端;4、无线接入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用于停车场等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室内定位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终端1、信号处理模块2、无线接入点4和移动终端3;若干个信号处理模块2分布在室内,信号处理模块2设置在移动终端3内,所述的移动终端3与服务器终端1信号连接;

所述的服务器终端1用于存储室内无线接入点4的信号特征,实现无线接入点4室内位置信息的存储;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2用于对无线接入点4和移动终端之间的连接信号进行数据处理;

所述的无线接入点4用于WIFI信号发射;

所述的移动终端3用于与无线接入点4无线信号连接。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2包括扫描单元、采集单元、计算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的扫描单元用于对于移动终端3连接的无线信号进行扫描,得到移动终端所在位置上能够连到的无线接入点4;

所述的采集单元能够采集移动终端3与不同无线接入点4连接时的信号强度和MAC信息;

所述的计算单元用于处理采集单元所获取的信号强度和MAC信息,计算确定出移动终端3在室内空间中的位置数据;

所述的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的第一通讯模块用于将扫描单元获取的数据信息传送给采集单元,再将采集单元获取的数据信息传送给计算单元,所述的第二通讯模块用于将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终端1。

本实施例中,在室内大面积的合理的布局无线接入点4,无线接入点4采用为Wi-Fi AP,在所有AP布局完成后,无线接入点Wi-Fi AP进行信号的发射,确保室内整个立体空间处于信号覆盖范围。

通过扫描单元和采集单元扫描与采集完移动终端3设备的MAC地址和所在位置的信号强度,并通过计算单元对信号强度进行处理,将无线接入点的信号特征存储在服务器端1的数据库中,形成类似的“位置指纹”,为移动终端3信号强度、MAC和室内无线接入点4AP 的信号强度、MAC的比较做准备。

采集到的各个移动终端3和无线接入点4之间的信号强度可以计算出移动终端3和无线接入点4之间的直线距离,通过多个无线接入点4和移动终端3的直线距离的数据可以最终计算出移动端与无线接入点4之间的相对位子和方向,由于服务器终端1记录有各个无线接入点4的位置,最终计算出移动终端3的在室内的空间位置。

如图2所示,当用户进入该室内时,移动终端3连接到室内Wi-Fi,与服务器端1建立连接。用户在室内移动时,移动终端3在不断通过移动和接入无线接入点中获取不同位置和数量的Wi-Fi AP 4。通过扫描单元进行AP信号扫描,对获取到的AP列表进行过滤,去除不可信AP,得到所述移动终端在该位置所能接入的所有无线Wi-Fi AP 4。然后,采集单元和计算单元结合第一通讯模块分别对上一单元所获信号强度和MAC信息进行采集和计算等信息处理。最后,通信单元中的第二通讯模块将经过处理后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端1,进行信号强度、MAC和数据库中的“位置指纹”的匹配比较,从而准确定位到个人所在的位置地点。

需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