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996发布日期:2019-06-19 00:2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声换能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承受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人们往往寻求休闲娱乐的方式来缓解压力,音乐娱乐是其中一种能有效缓解压力的形式,音箱作为生活中比较重要的辅助工具,也是人们音乐娱乐时的主要工具。

现有技术中,音箱通常包括外壳、支撑架和多个用于发声的组件,多个发声的组件安装在支撑架上,外壳套设于支撑架上并具有通孔以将操作按钮或显示屏等露出。这样的缺点在于,当需要对内部的发声组件进行维护或维修时,外壳的拆卸和再次安装都十分复杂,也不便于对内部发声组件的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音箱外壳的拆卸、装配复杂及不便于维护内部组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音箱,包括:主体架,安装于所述主体架上的多个用于发声的电子组件,以及覆盖于所述主体架上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和后盖彼此枢接并分别卡合在所述主体架上,所述前盖和后盖均能够相对于彼此枢转打开并相对于所述主体架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靠近所述后盖的第一侧边上设有多个朝向所述后盖的凸起,所述后盖靠近所述前盖的第二侧边上设有多个朝向所述前盖的凹槽,所述凸起一一对应容纳在所述凹槽内并在所述凹槽内枢转。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包括设于第一侧边中部的第一凸起以及设于第一凸起两侧的第二凸起,所述凹槽包括设于第二侧边中部的第一凹槽以及设于第一凹槽两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凹槽内侧的挡墙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通孔或朝向所述第二凹槽的盲孔;一枢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或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盲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为圆柱形,所述挡墙为圆柱形,所述第二凸起的直径等于所述挡墙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或所述盲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两端的第三侧边,所述后盖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边两端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二凸起至第三侧边之间连接有弧形挡板,所述第二凹槽延伸至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弧形挡板容纳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挡板向所述后盖延伸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宽度,所述弧形挡板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弧形引导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所述挡墙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朝向所述前盖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朝向所述后盖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抵接部的内表面上设有用于在前盖和后盖扣合状态下容纳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抵接槽,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外表面包括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形状设置为在所述前盖或后盖打开后继续翻转的过程中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架上设有多条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筋,所述前盖上设有多条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二加强筋;每一所述第一加强筋上设有多个凹部,多条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多个凹部形成多个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平行的直线槽,每一第二加强筋卡合在所述直线槽内从而与多条第一加强筋交叉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柱,所述主体架上对应设有多个与第一卡合柱卡合的第一卡合槽。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卡合柱的一部分暴露在所述开口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螺孔,所述后盖上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内设有多个从所述后盖的内表面延伸而出且与所述螺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底座通过螺孔和安装孔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第一开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箱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覆盖在主体架上的盖体包括彼此枢接的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均能够相对于彼此枢转打开和相对于主体架打开,当需要对盖体内部主体架上多个用于发声的电子组件进行维修或维护时,只需要打开对应的前盖或后盖,不需要将整个盖体拆下,有利于内部电子组件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整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前盖的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前盖的外表面的另一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前盖的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虚线圆圈内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前盖和后盖的扣合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后盖的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虚线圆圈内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后盖与底座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主体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音箱,1-主体架,2-电子组件,3-盖体,30-枢转轴,6-底座,7-网罩,8-侧板,61-螺孔,11-第一加强筋,110-凹部,460-按压区;

21-扬声器,22-麦克风,23-按键模块,231-第一按键模块,232-第二按键模块;

4-前盖,41-第一侧边,42-第三侧边,43-凸起,431-第一凸起,432-第二凸起,433-第三凸起,4321-第一通孔,44-弧形挡板,441-弧形引导通道,4311-抵接槽,4312-第二抵接部,40-第二加强筋,45-出音口,46-标识区,47-收音口,48-第一卡合柱,49-开口;

5-后盖,51-第二侧边,52-第四侧边,53-凹槽,531-第一凹槽,532-第二凹槽,533-第三凹槽,534-挡墙,5341-第二通孔,5311-第一抵接部,5310-第一圆弧面,54-第二卡合柱,55-第一开孔,551-安装孔,56-第二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7,本实施例的音箱100包括:主体架1,安装于主体架1上的多个用于发声的电子组件2,以及覆盖主体架1的盖体3;盖体3包括前盖4和后盖5,前盖4和后盖5彼此枢接并卡合在主体架1上,前盖4和后盖5均能够相对于彼此枢转打开和相对于主体架1打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音箱100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进步在于:由于覆盖在主体架1上的盖体3包括彼此枢接的前盖4和后盖5,前盖4和后盖5均能够相对于彼此枢转打开和相对于主体架1打开,当需要对盖体内部主体架上的多个用于发声的电子组件2进行维修或维护时,只需要打开对应的前盖4或后盖5,不需要将整个盖体3拆下,有利于内部电子组件2的维护。

具体地,请参阅图3和图8,前盖4上具有第一侧边41和第三侧边42,后盖5上具有第二侧边51和第四侧边52。前盖4靠近后盖5的一侧为第一侧边41,第三侧边42连接于第一侧边41的两端,后盖5靠近前盖4的一侧为第二侧边51,第四侧边52连接于第二侧边51的两端。

请参阅图3、图5和图7,第一侧边41上设有多个朝向后盖5的凸起43,对应地,后盖5靠近前盖4的第二侧边51上设有多个朝向前盖4的凹槽53,多个凸起43能够一一对应容纳在多个凹槽53内,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前盖4和后盖5之间连接时的快速定位,另一方面,凸起43和凹槽53的形成为设置枢转轴30提供了空间。

在图3至5中,前盖4的第一侧边41上的凸起43的数量为奇数个(大于等于3个),包括设于第一侧边41中部的第一凸起431以及设于第一凸起431两侧的第二凸起432,还可以在第一凸起431和第二凸起43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凸起433。对应地,图8中,后盖5的第二侧边51上的凹槽53的数量为奇数个(大于等于3个),包括设于第二侧边51中部的第一凹槽531以及设于第一凹槽531两侧的第二凹槽532,同样也可以在第一凹槽531和第二凹槽53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凹槽533。

第二凸起432上设有平行于第一侧边41的圆柱形的第一通孔4321。第二凸起432至第三侧边42之间还连接有弧形挡板44,该弧形挡板44从前盖4的第一侧边41向后盖5延伸的宽度小于第二凸起432的宽度。该弧形挡板44的内表面上还设有与第一通孔4321连通的弧形引导通道441。

在图8中,第二凹槽532延伸至后盖5的第四侧边52,成为开放式凹槽,从而前盖4的第二凸起432和弧形挡板44均容纳于第二凹槽532内。

后盖5的第二凹槽532内侧的挡墙534用于将第二凹槽532和与其相邻的的凹槽53分割开来,该挡墙534上设有平行于第二侧边51的圆柱形的第二通孔5341或者朝向第二凹槽532的圆柱形的盲孔(未图示)。优选的是,该挡墙534上形成圆柱形的第二通孔5341,以降低后盖5的制造难度。

由于第二凹槽532延伸至后盖5的第四侧边52,弧形挡板44延伸至前盖4的第三侧边42,并且后盖5的第三凹槽533和第二凹槽532之间的挡墙534上还形成了通孔或者朝向第二凹槽532的盲孔,因此,将前盖4和后盖5按照凸起43和凹槽53一一位置对应进行定位容纳后,能够从第二凹槽532的外侧插入枢转轴30,参见图7。枢转轴30通过弧形挡板44上的弧形引导通道441进入第一通孔4321,并且枢转轴30的一部分能够继续进入挡墙534,实现了第二凹槽532和第二凸起432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前盖4和后盖5之间的枢接。

弧形挡板44还能够起到遮挡枢转轴30的作用,提高前盖4和后盖5之间连接的美观性,并且由于弧形挡板44从前盖4的第一侧边41向后盖5延伸的宽度小于第二凸起432的宽度,也可以避免弧形挡板44与后盖5的第二凹槽532的边缘干涉,同时,该弧形挡板44也便于枢转轴30的取出。

容易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中所使用的“外侧”、“内侧”和“两侧”均是基于第一侧边41和第二侧边51的延伸方向而言,以下描述中将要出现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是基于对主体架1的覆盖而言,靠近主体架1的一面为内表面,远离主体架1的一面为外表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432为平行于第一侧边41的圆柱体,挡墙534的形状为平行于第二侧边51的圆柱体,挡墙534的直径与第二凸起432的直径相同,第二通孔5341(或朝向第二凹槽53的盲孔)的直径与第一通孔4321的直径相同,这样有利于第一通孔4321与第二通孔5341(或朝向第二凹槽532的盲孔)之间的对齐,从而有利于枢转轴30的进入。

由于枢转轴30设置在了第二凸起432的第一通孔4321、挡墙534的第二通孔5341以及第二凹槽532中,已经实现了前盖4和后盖5的枢接,因此,第一凹槽531和第一凸起431之间、第三凹槽533和第三凸起433之间可以无需设置使枢转轴30进入的通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不排除在第一凹槽531和第一凸起431之间、第三凹槽533和第三凸起433之间也设置通孔,并采用枢转轴将其枢接,只是如此设计增大了枢接轴和前盖后盖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摩擦,有碍转动。本实用新型优选在第二凸起432和挡墙534上设置通孔,以使前盖4和后盖5灵活枢接,更易于转动。

如图3至5所示,第一凸起431可以为长方体,第三凸起433也可以为长方体,且前盖4的第一凸起431与后盖5的第一凹槽531之间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凸起432与第二凹槽532之间间隙的宽度,第三凸起433与后盖5的第三凹槽533之间间隙的宽度大于第二凸起432与第二凹槽532之间间隙的宽度。第一凸起431与后盖5的第一凹槽531之间间隙的宽度可以等于第三凸起433与后盖5的第三凹槽533之间间隙的宽度。挡墙534与第一侧边41之间的间隙宽度等于第二凸起432与第二凹槽532之间间隙的宽度。

为了实现上述设置,可以使用设置凸起43的宽度和凹槽53的宽度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431的宽度小于第二凸起432的宽度(也即圆柱形的第二凸起432的直径),第三凸起433的宽度小于第二凸起432的宽度,第一凹槽531、第二凹槽532和第三凹槽533的宽度均相等,第一凸起431的宽度可以等于第三凸起433的宽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凹槽531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532的宽度,第三凹槽533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532的宽度,第一凸起431、第二凸起432和第三凸起433的宽度均相等,第一凹槽531的宽度等于第三凹槽533的宽度。

由于第二凸起432的直径大于第一凸起431和第三凸起433的宽度,第二凸起432和挡墙534的内表面可以抵靠在主体架1上,从而在打开前盖4或后盖5时,不会阻碍第一凸起431和第三凸起433的转动。

由于枢转轴30需要在第一通孔4321和第二通孔5341或朝向第二凹槽532的盲孔中以滑动的方式进入,第一通孔4321、第二通孔5341或朝向第二凹槽532的盲孔的直径应稍大于枢转轴30的直径以使枢转轴30能够容易进入。此时,若前盖4和后盖5之间仅依靠该枢转轴30进行连接,当前盖4和后盖5中的至少一个呈打开状态时,会造成盖体3晃动的问题且前盖4或后盖5并不能保持在任一打开状态,进而影响盖体3打开时对电子组件2的维修或维护。为此,本实施例提出了以下优选方案。

请参阅图6和图9,后盖5的第一凹槽531内形成有朝向前盖4的第一抵接部5311,前盖4的第一凸起431上形成有朝向后盖5的第二抵接部4312,第二抵接部4312与第一凹槽531之间存在间隙,前盖4的第一凸起431和第二抵接部431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在前盖4和后盖5扣合状态下容纳该第一抵接部5311的抵接槽4311。当前盖4相对于后盖5打开时,第一抵接部5311滑出该抵接槽4311之外。第一抵接部5311的外表面包括第一圆弧面5310,该第一圆弧面5310的形状设置为相当于该第二抵接部4312关于枢转轴30转动时其朝向后盖5的上表面所经过的圆弧面。也就是说,在前盖4关于枢转轴30打开后继续向上翻转的过程中,第二抵接部4312始终恰好抵接于第一抵接部5311的外表面上,在前盖4翻转的过程中能够限制前盖4和后盖5之间的晃动,由此抵消了因枢转轴30与第一通孔4321和第二通孔5341(或朝向第二凹槽532的盲孔)之间尺寸配合所带来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抵接槽4311用于容纳第一抵接部5311,因此,抵接槽4311的尺寸可以设置为以不阻碍第一抵接部5311的转动为宜,第一圆弧面5310用于抵接第二抵接部4312,第一圆弧面5310的尺寸以设置为与第二抵接部4312之间产生滑动摩擦为宜,以使得前盖或后盖能够保持在任一打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以前盖4的打开来描述第一抵接部5311和第二抵接部4312的配合,后盖5打开时,第一抵接部5311和第二抵接部4312的配合亦是如此。

请参阅图5和图11,主体架1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筋11,前盖4上设有多条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二加强筋40。每一第一加强筋11上设有多个凹部110,多条第一加强筋11的多个凹部110形成多个与第二加强筋40平行的直线槽,每一第二加强筋40卡合在一直线槽中从而使得每一第二加强筋40相交甚至垂直地卡合于多条第一加强筋11。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40的设置一方面分别提高了主体架1和前盖4的强度,防止其变形;另一方面,在主体架1和前盖4之间预留了一部分空间,可供例如音箱100的按键模块23(参见图2)等设置为凸出于主体架1表面,从而有利于按键模块23的操作,同时也利于上述所说的第二凸起432和第三凸起433的转动;再一方面,为前盖4和主体架1的扣合起到定位、限位的作用。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用于发声的电子组件2包括麦克风22、扬声器21、电源模块(未图示)以及上述提及的按键模块23等。请参阅图4,前盖4上对应扬声器21设有出音口45,出音口45包括多个贯穿前盖4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孔。前盖4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或绘制厂家或制造商标识的标识区46。在本实施例中,主体架1上还安装有麦克风22(参见图2),前盖4上对应麦克风22模块设有收音口47。

请参阅图5,前盖4的内表面下端还设有多个第一卡合柱48,主体架1上对应形成有多个第一卡合槽(未图示),当关闭前盖4后,第一卡合柱48能够一一对应卡合在第一卡合槽内,从而实现前盖4和主体架1之间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后盖5的内表面下端设有多个第二卡合柱54,主体架1上对应形成有多个第二卡合槽(未图示),当关闭后盖5时,第二卡合柱54能够一一对应卡合在第二卡合槽内,从而实现后盖5和主体架1之间的稳定连接。

请参阅图10,后盖5上设有第一开孔55,第一开孔55内安装有底座6,由此音箱100可以平稳地放置。具体地,第一开孔55内设有多个从后盖5的内表面延伸而出的安装孔551,底座6的内表面上对应安装孔551设有螺孔61,通过将螺钉穿过螺孔61和安装孔551,底座6可以安装在第一开孔55内并遮挡住安装孔551,然后可以将后盖5扣合在主体架1上。后盖5打开时可以连同底座6一起打开,便于对主体架1上的组件的维修,并且底座6的安装也更方便且美观。

请参阅图4,优选地是,第一卡合柱48的一部分设置在前盖4的内表面上,另一部分从前盖4的开口49上露出,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开口49观察到主体架1,在前盖4关闭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与第一卡合柱48对应的第一卡合槽的位置,便于第一卡合柱48和第一卡合槽的对位。另外,由于开口49的存在,可以增强第一卡合柱48的弹性,便于与主体架卡合。

对应地,后盖5上也可以设置这样的开口(未图示)以露出第二卡合柱54的一部分,从而有利于第二卡合柱54和第二卡合槽的对位。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前盖4上对应第一卡合柱48设置开口49,因为主体架1上后盖5所覆盖的组件较少,后盖5需要打开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这样可以降低后盖5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如图2和图4所示,按键模块23分为第一按键模块231和第二按键模块232,第一按键模块231为使用率较高的播放选择键,第二按键模块232为使用率较低的电源、蓝牙等按键。第一按键模块231对应前盖4上的按压区460设置,第二按键模块232对应后盖5上的第二开孔56并露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按键模块23可以均设置在前盖4或后盖5对应的主体架位置上,可以各自对应一开孔露出或按压区,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的模块,通过前盖4或后盖5上的一个开孔露出或对应一个按压区,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音箱100还包括罩设于主体架1和盖体3上的网罩7。网罩7与盖体3形状对应且覆盖于盖体3上。音箱100还包括连接于主体架1侧端的侧板8。侧板8覆盖在前盖4的第三侧边42和后盖5的第四侧边52,由此可使得枢转轴30能够被限制在第一通孔4321和第二通孔5341(或盲孔)内而不脱出,保证前盖4和后盖5的枢接。两个侧板8还可以于主体架1的底部连通,提升音箱100外部结构的整体性及外观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