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车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995发布日期:2019-06-19 00:2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车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7年12月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6821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车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车辆车门,其能够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组装可加工性。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车门设置有车门车窗,以改善向车辆内部的通风、乘客的可视性和适居性;考虑到碰撞稳定性等,车辆车门经常还包括钢质材料。

也就是说,钢质材料的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相互联接以形成车门骨架,并且车门框架联接至板的上侧部分以形成车门车窗。在通过车门外板与车门内板的结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建立设置有调节器的车门模块,所述调节器用于使车门车窗玻璃升高、降低。

另外,车门内板与车门内饰结合为设置有车门开关或车窗开关的内部材料,且邻近车门外板布置冲击梁以提高车门的侧向冲击刚度。

然而,在上述的传统车门结构中,由于车门内板和车门框架通常由钢制成,因此车门的重量增加。由于单独制造车门内板和车门模块导致车门的部件的数量增加,因此需要通过减少车门的部件的数量以及减轻材料的重量而开发更具有创新性的车辆车门。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包括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车门,其配置为通过使形成车门的大量部件模块化而减少车门的部件的数量,并且通过使车门模块的部分包括重量相对较轻的材料而非钢质材料而减轻重量,并且减少组装人力工时并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可以包括:第一车门模块,其形成车门骨架,第二车门模块,其与第一车门模块相联接并且形成车门车窗。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车门模块相比重量相对较轻的材料。

所述第一车门模块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而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第二车门模块可以与车门内饰联接。

所述第一车门模块可以包括:车门外板,其布置在乘客厢外部,车门内板,其相对于所述车门外板布置在乘客厢内部,车门框架,其联接至所述车门内板的顶侧部分,以及冲击梁,其联接至所述车门内板。

开口部分可以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的中央部分。

加强梁可以以横穿所述车门内板的开口部分的一部分的形式联接至所述车门内板。

所述车门框架可以包括:腰线部分,布置在所述车门的腰线部分,以及两个支柱部分,其在腰线部分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形成h形。

所述第二车门模块可以包括:板状的模块主体,以及车门车窗部分,其形成所述车门车窗并与所述模块主体整体地形成。

所述车门车窗部分可以包括:车顶部分,其对应于车身的车顶轮廓,以及中央支柱部分,其在车门关闭至车身时对应于车身的中柱。

当第二车门模块与第一车门模块联接时,在其间形成内部空间,用于打开或关闭车门车窗的车门玻璃可以插入所述内部空间中从而能够竖直地移动。

用于安装车门检查器的至少一个车门检查器凸台可以形成为在第二车门模块的面对乘客厢的外部的外表面处朝向乘客厢的外部整体地凸出。

至少一个组装凸出部可以靠近外表面的腰线部分朝向乘客厢的外部整体地凸出,所述组装凸出部插入并组装至在车门内板中形成的组装孔。

组装凸台可以形成为在外表面的下侧部分处朝向乘客厢的外部整体地凸出,所述组装凸台用于与车门内板接合。

刚性凸出部分可以在车门内板的下侧部分处形成。所述刚性凸出部分可以与所述组装凸台接合,用于使车门内板与第二车门模块组装。在刚性凸出部分与车门外板之间可以形成扩张部分。

至少一个加强肋可以设置为邻近第二车门模块的车顶部分、中央支柱部分和腰线。

加强肋可以包括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肋以及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肋。第一加强肋和第二加强肋可以布置为共同形成网格花纹。

中央支柱部分的外表面可以结合有装饰件。在所述装饰件与中央支柱部分之间可以形成容纳槽。车门玻璃滑槽可以插入至所述容纳槽。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可以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车门模块、由比钢重量轻的材料制成的第二车门模块以及车门内饰,从而降低部件的数量以及车辆车门的重量和成本。

另外,由于只需要相互组装三个车门模块,因此通过模块的简单设计而能够减少组装人力工时,提高组装可加工性,并且改善车辆车门的外观。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的局部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沿着图1中的线a-a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第二车门模块的立体图。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的内部立体图。

图7为沿着图6中的线b-b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在第二车门模块处形成的加强肋的立体图。

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而是显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发明所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发明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呈现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还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下文将参考所附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更为全面的描述,在这些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附图和说明书应当被认为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由于附图中显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任意表现以便于解释,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每个部件的所显示的尺寸和厚度,并且厚度放大显示以清楚地表现各个部件和区域。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组件名称区分为第一、第二等等是为了区分名称,因为组件名称是彼此相同的,并且它们的次序并不进行特别的限定。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相反描述,否则术语“包括”和变化形式例如“其包括”或“包括有”应被理解为暗示包含所述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方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修改,所有这些修改将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车门可以包括第一车门模块、第二车门模块5和作为第三车门模块的车门内饰6;所述第一车门模块具有车门外板1、车门内板2、车门框架3和冲击梁4。

考虑到车门刚度,车门外板1可以布置在乘客厢外部并且形成为完美的板状。车门内板2可以相对于车门外板1而布置在乘客厢内部并且在其中央部分具有开口部分21以减小重量和降低成本。

车门外板1和车门内板2可以由例如钢的金属材料形成。

加强梁22可以以横穿开口部分21的一部分的形式联接至车门内板2。

在车门内板2与车门外板1结合时,加强梁22可以邻近车门外板1布置以支撑车门外板1。

车门框架3可以联接至车门内板2的上侧部分。

车门框架3可以包括腰线部分31以及两个支柱部分32和33;所述腰线部分31布置在车门的腰线部分,所述支柱部分32和33在腰线部分31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在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形成h形。

也就是说,传统车门框架具有车顶部分和中央支柱部分,在车门关闭时,所述车顶部分对应于车身的车顶轮廓,所述中央支柱部分对应于车身的中柱轮廓;而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门框架3去除了传统的车顶部分和中央支柱部分。

因此,与传统车门框架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门框架3可以减少重量和降低成本。

冲击梁4可以联接至车门内板2并且邻近车门外板1布置,所述冲击梁4吸收侧向碰撞的冲击并且阻挡车门侵入乘客厢。

冲击梁4和车门框架3联接车门内板2,并且车门内板2联接至车门外板1,从而可以形成作为车门骨架的第一车门模块。

第二车门模块5可以包括与第一车门模块相比重量相对较轻的材料,例如塑料材料。

参考图2和图4,第二车门模块5可以包括板状的模块主体51以及车门车窗部分53,所述车门车窗部分53形成车门车窗52并且与模块主体51整体地形成。

车门车窗部分53可以包括车顶部分531和中央支柱部分532,在车门关闭至车身时,所述车顶部分531对应于车身的车顶轮廓,所述中央支柱部分532对应于车身的中柱轮廓。

当第二车门模块5与第一车门模块联接时,在第二车门模块5与第一车门模块之间形成内部空间。用于打开或关闭车门车窗52的车门玻璃7可以插入至该内部空间,以经由例如调节器的提升装置而可以竖直地移动。

参考图4,用于安装车门检查器8的至少一个车门检查器凸台55可以形成为在第二车门模块5的面对乘客厢的外部的外表面54处朝向乘客厢的外部整体地凸出。

另外如图5所示,至少一个组装凸出部57(其插入在车门内板2处形成的组装孔并组装至此处)可以形成为在外表面54处的腰线部分附近整体地凸出,而组装凸台58(其用于通过紧固件f而与车门内板2组装)可以形成为在外表面54的下侧部分处朝向外部整体地凸出。

参考图5,刚性凸出部分23可以在车门内板2的下侧部分形成。刚性凸出部分23可以经由紧固件f与第二车门模块5的组装凸台58相接合。

在车门内板2联接至车门外板1时,刚性凸出部分23与车门外板1间隔,从而可以在刚性凸出部分23与车门外板1之间形成扩张部分(expandedsection)s以提高刚度。刚性凸出部分23构造为提高车门内板2与第二车门模块5之间的联接刚度。

参考图4以及图6、图7和图8,至少一个加强肋9可以在第二车门模块5的车顶部分531、中央支柱部分532和腰线部分处形成。

加强肋9可以通过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肋91以及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肋92形成,所述第一加强肋91和第二加强肋92布置为形成网格花纹。

加强肋9构造为加强第二车门模块5的刚度。

装饰件65可以联接至中央支柱部分532的外表面以改善车门的外观。

在装饰件65与中央支柱部分532之间可以形成容纳槽。构造为引导并支撑车门玻璃7的车门玻璃滑槽(run)15可以插入该容纳槽中。

另外,车门密封条25可以附接至第二车门模块5,并且车身密封条35可以附接至车身35,从而在车门关闭时可以保持气密性。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侧”、“下侧”、“内部”、“外部”、“上”、“下”、“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前”、“后”、“背”、“内侧”、“外侧”、“向内”、“向外”、“在内”、“在外”、“内”、“外”、“向前”和“向后”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