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听感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6690发布日期:2019-06-26 00:4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化听感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优化听感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用于发出声音。声音分为高音和低音,用低音来震动耳膜可以营造身临其境的效果;而且人耳对低音较为敏感,所以很多厂家注重优化音箱的低音质量。为了优化低音效果,可以在振动膜上下文章,也可以在控制组件上下文章,也可以在音箱内部结构上下文章。

现有的音箱主要包括腔体、喇叭和出风口,现有的音箱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没能充分利用音箱自身的特点营造低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音箱结构,优化听感的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优化听感的扬声器,包括外壳、高音喇叭、低音喇叭、控制组件和出风口,控制组件位于外壳的内部,高音喇叭、低音喇叭和出风口从上至下分布在外壳的正面,以外壳的底部为零点基准,出风口位于高度在4~16cm的区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外壳内设有挡板,挡板在外壳内延伸将外壳内的空间分成上下两层,挡板和外壳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形成出风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出风口深入外壳内部的深度为30~70c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出风口内设有若干条沿出风口深度方向延伸的筋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外壳内侧的左右侧面、上下端面及背面在共同的交界处形成四个反射面,四个反射面为斜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俯视地看,外壳的内侧呈梯形状,外壳较宽的一侧为正面,外壳较窄的一侧为背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外壳采用铸造而成的不锈钢片体,外壳的厚度为2~4cm,此时外壳的外面在靠近四个反射面的位置也为斜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控制组件包括壳罩、控制板、接线端口、散热器和风扇,接线端口位于外壳的背面并外露,控制板、散热器和风扇均安装在壳罩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扬声器巧妙设计了出风口的位置,扬声器内部的空气振动时,会从出风口流出并冲击地面,在设计出风口高度后,声波经地面反射后可以与低音喇叭正面发出的声音叠加,最终的效果是低音的下限可以更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扬声器的立体图;

图2是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3是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4是频率响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优化听感的扬声器,包括外壳、高音喇叭2、低音喇叭1、控制组件5和出风口3,控制组件5位于外壳的内部,高音喇叭2、低音喇叭1和出风口3从上至下分布在外壳的正面。以外壳的底部为零点基准,出风口3位于高度在4~16cm的区间。此扬声器巧妙设计了出风口3的位置,扬声器内部的空气振动时,会从出风口3流出并冲击地面;在设计出风口3高度后,声波经地面反射后可以与低音喇叭1正面发出的声音叠加,最终的效果是低音的下限可以更低。当然了,扬声器也可以放在其他平台上,不过要确保出风口3流出的声波能够反射叠加。

点状的出风口3和长条形的出风口3造型不同,声波以上述两个位置为音源的话,会有不同的波形。本实施例中,外壳内设有挡板,挡板在外壳内延伸将外壳内的空间分成上下两层,挡板和外壳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形成出风口3。外壳内的空间虽然分为上下两层,但是挡板未到达外壳的背面,此时上下两层的空间仍然保持连通,连通的位置靠近外壳的背面而已。由于出风口3不是管道状,所以整个出风口3的宽度基本等于外壳的正面宽度,便于声波向四周扩散。为了进一步优化声波的传递,引导声波流动,出风口3深入外壳内部的深度为30~70c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出风口3内设有若干条沿出风口3深度方向延伸的筋板4。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条筋板4,同时两条筋板4呈向外扩散状分布,即筋板4靠近外壳内部的一侧呈收束状。

参照图4,其中一条为常规扬声器产生的曲线,设定为第一曲线11;另一条为本申请方案产生的曲线,设定为第二曲线12。在同一条件测试下,由图4可看出,在20Hz至150Hz优化低频效果的扬声器的声压比常规扬声器的声压高5dB,从听感上弥补了常规扬声器的低频力度不足,声音不饱满的效果。即本申请方案所产生的声音让人更加舒适平趟。

驻波,指两个传播方向相反的波于同一水平线上传播时,两者相互叠加的波。喇叭发声,大部分声波从正面传出去,少部分会往音箱内部传递后再从正面传出去。本技术方案还有防驻波的效果,两个改进点结合,可以进一步优化听感。

以图2中的方位表示基准用于说明,图2中左右方向表示下文的正面和背面,上下方向表示下文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纸面前后方向表示下文的右侧面和左侧面。外壳内侧的左右侧面、上下端面及背面在共同的交界处形成四个反射面6,四个反射面6为斜面,四个反射面6均为三角形。这里提及的左右侧面、上下端面及背面都是以外壳的内部空间为基准,外壳的外部造型不做严格限制。外壳内的声波发生多方向性散射,能显著地扰乱声波的频率,使得内部的声波和听众想要接收的声波产生较大的差异,如此避免驻波的产生。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俯视地看,外壳的内侧呈梯形状,外壳较宽的一侧为正面,即图3的下面;外壳较窄的一侧为背面,即图3的上面。当喇叭发出的声波向外壳的内部传递时,左右侧面相互倾斜,也能够散射声波。这样可以算作有六个反射面6在散射声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外壳采用铸造而成的不锈钢片体,外壳的厚度为2~4cm。此时外壳的外面在靠近四个反射面6的位置也为斜面,外壳的造型基本近似于上文提及的正背面、上下端面和左右侧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组件5包括壳罩、控制板、接线端口、散热器和风扇,接线端口位于外壳的背面并外露,控制板、散热器和风扇均安装在壳罩的内侧。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