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铁通信的防干扰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2711发布日期:2019-10-28 22:47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铁通信的防干扰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基站,具体为一种用于高铁通信的防干扰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基站一般分为塔式通信基站和箱式通信基站,塔式通信基站需要在高杆上设立通信天线,很不方便不适合高铁通信使用,箱式通信基站设于地面或地下进行通信信号的收发,因此信号容易受到周围建筑或者地面等物理结构阻隔吸收,影响其信号量和强度从而干扰该通信基站信号的收发;除此之外,设于地表的通信基站离地面很近,阴雨天时通信基站的底座容易积水,使通信基站内部的设备浸泡在水中从而导致通信设备损坏影响通信基站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现有通信基站的信号容易被阻隔从而影响通信基站信号收发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高铁通信的防干扰通信基站,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铁通信的防干扰通信基站,包括天线部、通信部、防干扰缆线、底座和驱动装置,天线部具有有机玻璃壳,通信部具有硬质的壳体,天线部内设有天线,天线通过防干扰缆线与通信部内设有的通信模块相连接,防干扰缆线包括外绝缘层、金属防护层和外护层,外绝缘层的内腔设有横截面为井字隔离条,井字型隔离条所形成的槽内设有绝缘缆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天线呈圆盘状且为上下两层通过防干扰缆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杆、固定套筒一、固定套筒二、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正反转电机,支撑杆穿过固定套筒一,第一传动杆铰接在支撑杆上,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铰接,第二传动杆穿过固定套筒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动杆内设置有空心槽,空心槽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条,啮合齿一穿过固定条固定在空心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在底座的内侧底部上且处于啮合齿一的正下方,正反转电机上固定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远离正反转电机的一端固定有与啮合齿一相匹配的啮合齿二,所述底座内侧的顶部位于啮合齿一的正下方处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与啮合齿一相匹配的齿轮条。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铁通信的防干扰通信基站,所述通信基站的天线部内的天线为圆盘状,可以加强信号强度避免了棍状天线容易产生的方向性强,容易被干扰等缺点同时所述天线为双层结构可以对信号起到叠加作用进一步的加强了信号的强度,所述防干扰缆线包括外护层、金属防护层和外绝缘层,外绝缘层内设置有横截面为井字的隔离条,隔离条所形成的槽内设有绝缘缆心,由于隔离条将缆心与缆心之间隔开,避免了缆心之间的相互干扰,加强了缆线的信号传输能力,减小了信号在缆线传输过程中损耗,间接的增强了该通信基站的信号强度,减小了周围建筑和地面对信号吸收和干扰的影响;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杆、固定套筒一、固定套筒二、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正反转电机,可以调节通信基站的高度,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将通信基站的高度调节到最高,使通信基站周围遮挡信号的物体更少,有利于通信基站信号的传递,当阴雨天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将通信基站的位置调低一些,避免大风将通信基站吹到,同时可以避免雨天形成的积水使通信基站内的设备浸泡在水中导致设备损坏,从而影响通信基站的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干扰缆线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第二传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滑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天线部;101、有机玻璃壳;102、天线;2、通信部;201、壳体;202、通信模块;3、防干扰缆线;301、外绝缘层;3011、井字型隔离条;3012、绝缘缆心;302、金属防护层;303、外护层;4、驱动装置;401、支撑杆;402、固定套筒一;403、固定套筒二;404、第一传动杆;405、第二传动杆;4051、空心槽;4052、固定条;4053、啮合齿一; 406、正反转电机;4061、转动轴;4062、啮合齿二;5、底座;501、滑槽;502、齿轮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铁通信的防干扰通信基站,包括天线部1、通信部2、防干扰缆线3、驱动装置4和底座5,天线部具有有机玻璃壳101,通信部 2具有硬质的壳体201,通信部内设置有通信设备202;天线部1内设有天线102,天线102 通过防干扰缆线3与通信部2内设有的通信模块201相连接,防干扰缆线3包括外绝缘层301、金属防护层302和外护层303,外绝缘层301的内腔设有横截面为井字隔离条3011,井字型隔离条所形成的槽内设有绝缘缆心3012,驱动装置4设置在底座5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部1包括有机玻璃壳101和天线102,天线102呈圆盘状且为双层结构通过防干扰缆线连接在一起,圆盘结构的天线102可以加强信号强度避免了棍状天线容易产生的方向性强,容易被干扰等缺点同时所述天线101为双层结构可以对信号起到叠加作用进一步的加强了信号的强度;所述有机玻璃壳101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玻璃壳对信号的吸收。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部2包括不锈钢壳体201和通信模块202,不锈钢壳体201对内部的通信模块202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不锈钢壳体201具有底座5,底座5上开设有安装孔2021 便于使通信基站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干扰缆线3包括外绝缘层301、金属防护层302和外护层303,外绝缘层301内设置有横截面为井字的隔离条3011,隔离条3011形成的槽内的设有绝缘缆心3012,外护层303和金属防护层302对防干扰缆线3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防止防干扰缆线3的内部的绝缘缆心3012受到损坏,外绝缘层301可以有效的减少缆线内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隔离条3011将绝缘缆心3012给隔离开,避免了各个绝缘缆心3012之间的干扰,最大程度的减小了防干扰缆线3内信号传输时的损耗,增强了该通信基站的通信强度和信号质量,减小了周围建筑或地面对信号的吸收和干扰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支撑杆401、固定套筒一402、固定套筒二403、第一传动杆404、第二传动杆405和正反转电机406,启动正反转电机406带动转动轴4061上固定的啮合齿一4053转动,啮合齿一4053带动啮合齿二4062转动,啮合齿二4062配合齿轮条502使第二传动杆405朝向支撑杆401的方向运动,进而推动第一传动杆404向上转动进而推动整个通信基站向上运动,通过可以将通信基站的高度调节到最高,使通信基站周围遮挡信号的物体更少,有利于通信基站信号的传递,当阴雨天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4将通信基站的位置调低一些,避免大风将通信基站吹到,同时可以避免雨天形成的积水使通信基站内的设备浸泡在水中导致设备损坏,从而影响通信基站的使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铁通信的通信基站,所述天线部1包括有机玻璃壳体101 和天线102,天线102呈圆盘状且为双层结构通过防干扰缆线连接在一起,圆盘结构的天线102 可以加强信号强度避免了棍状天线容易产生的方向性强,容易被干扰等缺点同时所述天线102 为双层结构可以对信号起到叠加作用进一步的加强了信号的强度,所述有机玻璃壳101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玻璃壳对信号的吸收;所述通信部2包括不锈钢壳体201和通信模块202,不锈钢壳体201对内部的通信模块202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不锈钢壳体201具有底座5,底座5上开设有安装孔2021便于使通信基站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防干扰缆线3包括外绝缘层301、金属防护层302和外护层303,外绝缘层301内设置有横截面为井字的隔离条3011,隔离条3011 形成的槽内的设有绝缘缆心3012,外护层303和金属防护层302对防干扰缆线3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防止防干扰缆线3的内部的绝缘缆心3012受到损坏,外绝缘层301可以有效的减少缆线内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隔离条3011将绝缘缆心3012给隔离开,避免了各个绝缘缆心3012之间的干扰,最大程度的减小了防干扰缆线3内信号传输时的损耗,增强了该通信基站的通信强度和信号质量,减小了周围建筑或地面对信号的吸收和干扰的影响;所述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支撑杆401、固定套筒一402、固定套筒二403、第一传动杆404、第二传动杆405 和正反转电机406,启动正反转电机406带动转动轴4061上固定的啮合齿一4053转动,啮合齿一4053带动啮合齿二4062转动,啮合齿二4062配合齿轮条502使第二传动杆405朝向支撑杆401的方向运动,进而推动第一传动杆404向上转动进而推动整个通信基站向上运动,通过可以将通信基站的高度调节到最高,使通信基站周围遮挡信号的物体更少,有利于通信基站信号的传递,当阴雨天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4将通信基站的位置调低一些,避免大风将通信基站吹到,同时可以避免雨天形成的积水使通信基站内的设备浸泡在水中导致设备损坏,从而影响通信基站的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