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信息的图像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5716发布日期:2019-10-22 21:2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脸信息的图像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人脸信息的图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采用身份识别技术的产品可靠性和方便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目前市场上采集人脸特征信息的摄像头视野有限并且固定,因此在安装中需要限制安装高度,在使用中需要限制人与设备间的距离。遇到身高较高的人在使用时需要弯腰或保持合适的距离,遇到身高较低的人则有可能完全无法识别,究其原因是目前应用于人脸识别场合的摄像头视野是固定的,同时为保证获取清晰的面部特征点通常将镜头视角不能做太大,否则人脸在整个画面的占比变小将不利于识别。这样身高较矮或身高较高的人常常不能出现在摄像覆盖范围下,因此他们就不容易被识别,所以他们难以享受科技带来的安全与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基于人脸信息的图像采集装置,具有较大的识别范围,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使尽可能多的人群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人脸信息的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系统、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和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图像采集系统固定在旋转机构上。

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两个摄像头,两个摄像头沿旋转机构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摄像头搭载固定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是LED补光灯或红外LED补光灯。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旋转台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的从动轴上。

所述从动轴贯穿在位于底座上的两个旋转支架上,从动轴两端均穿过旋转支架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旋转支架外,旋转台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固定在旋转支架外的从动轴上。

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电机组件的输出端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与主动齿轮同侧的从动轴的端部。

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位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相对侧。

所述限位开关沿旋转台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旋转台同侧侧面的下方,该侧旋转台的侧面底部设置有触发面。

所述限位开关位于旋转台一侧的端部固定有半圆柱形的触点,触点与触发面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对所有身高人群的兼容,突破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局限性,提高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锁领域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和科技感,使家里大人小孩以及坐轮椅的人都可以进行人脸识别开锁,都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安全与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说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电机组件;2、底座;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旋转台; 6、限位开关;7、摄像头;8、从动轴;9、旋转支架;10、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基于人脸信息的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系统、底座2以及固定在底座2上的电机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底座2上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和电机组件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图像采集系统固定在旋转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接通电源,电机组件1的驱动机构带动旋转机构转动,而图像采集系统固定在旋转机构上,因此旋转机构的转动带动图像采集系统旋转,以实现图像采集系统视野的上下移动去完整的捕获不同身高的人脸部特征信息,实现了对所有身高人群的兼容,突破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局限性。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两个摄像头7,两个摄像头7沿旋转机构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摄像头7搭载固定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是LED补光灯或红外LED补光灯。

使用时,两个摄像头7固定在旋转机构上,旋转机构的转动带动两个摄像头7旋转,以实现图像采集系统视野的上下移动去完整的捕获不同身高的人脸部特征信息,实现了对所有身高人群的兼容,突破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局限性。

摄像头7的默认初始停留位置可以是人为设置的,一般可设置为成人能够完整显示人脸的位置,在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7首先处于默认初始停留位置,当电机组件1的逻辑控制单元未识别到人脸时,则由逻辑控制单元反馈给电机组件1并驱动旋转机构转动,带动摄像头7旋转,摄像头7旋转来改变摄像头7的视野,在旋转的同时捕获人脸。

为了完善图像采集效果,摄像头7搭载固定有补光灯,补光灯的光效率高、电压低、体积小、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抗震能力强,节能、环保,可以帮助摄像头7很好的扑捉有效信息。

实施例3

如图1、图2所示,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台5、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传动连接,旋转台5 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4的从动轴8上。

所述从动轴8贯穿在位于底座2上的两个旋转支架9上,从动轴8两端均穿过旋转支架9上的通孔并延伸至旋转支架9外,旋转台5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固定在旋转支架9外的从动轴8上。

所述主动齿轮3固定在电机组件1的输出端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4 固定在与主动齿轮3同侧的从动轴8的端部。

使用时,电机组件1的驱动机构带动主动齿轮3转动,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传动连接,主动齿轮3的转动带动从动齿轮4转动,旋转台5固定在从动轴8上,两个摄像头7固定在旋转台5上,从动齿轮4的转动带动旋转台5 转动,从而摄像头7也实现了视野的改变,在旋转的同时捕获人脸信息。

为提高人脸识别捕获面部特征的可靠性,可人为设置旋转机构的旋转模式,比如可设置为:模式一:固定角度不旋转;模式二:将整个旋转行程分为若干等份(例如2或3等份),每等份旋转完成则停留一次进行识别;模式三:整个旋转行程一次连续旋转并进行人脸捕获和识别。在模式二和模式三中,当识别到人脸时则停止转动,可按照一般人脸识别的流程进行下一步处理。同样在模式二和模式三中,当验证完毕后电机组件1的逻辑控制单元根据用户关于最终停留位置的设置可驱动主动齿轮3转动,依次带动从动齿轮4、旋转台5和摄像头7转动,将摄像头7返回至初始位置或停留在当前位置。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它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

所述底座2上还固定有限位开关6,限位开关6位于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 4的相对侧。

所述限位开关6沿旋转台5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位于旋转台5同侧侧面的下方,该侧旋转台5的侧面底部设置有触发面。

所述限位开关6位于旋转台5一侧的端部固定有半圆柱形的触点10,触点 10与触发面匹配。

限位开关6在旋转台5正常的旋转范围内是不接通的,限位开关6用来使旋转台5回到起始原点,同时限制旋转台5的旋转范围。当旋转台5旋转到上下边界时,旋转台5的触发面会与触点10连接并触发,此时触发限位开关6,这时限位开关6就反馈个信号给逻辑控制单元(就是给单片机),传递出旋转台5已经旋转到边缘了,辑控制单元就发出指令停止旋转。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