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多功能门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6201发布日期:2019-06-26 00:4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多功能门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多功能门铃。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门铃拥有丰富的功能,诸如基本的按铃功能,附加的访客成像功能、续航功能等等,并通过这些功能使得用户的对门铃使用的便捷程度日益提高,但伴随这些相应功能的实现,也必须增大门铃内部PCB板的面积,才得以加载相应的功能单元在PCB板上,这样就使得门铃设备外形尺寸过大,所以如何保证实现门铃多功能性,并在 PCB板上加载相关功能单元的同时,又避免整个门铃设备外形尺寸过大造成不便于设备安装、拆卸和运输的问题,是门铃类设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紧凑型多功能门铃,包括门铃外机、第二PCB板、第三PCB 板、备用电池、喇叭和电源连接器;所述门铃外机为一腔体,且底面设有贯通的连接器容纳孔,所述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都固定于所述门铃外机中且相互平行且不共面,并沿第一布局线进行布局;所述第二PCB板在门铃外机的底面投影为第一投影面,所述第三PCB 板在门铃外机的底面投影为第二投影面,所述第一投影面和第二投影面部分重叠;所述喇叭固定于所述门铃外机靠近所述第三PCB板的内侧面,且与第三PCB板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二PCB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摄像模组,且端部设有连接器接触部,所述第三PCB板的顶面设有按键,所述电源连接器的一端通过连接器容纳孔固定于门铃外机,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连接器接触部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备用电池固定于所述第三PCB板的底面,所述摄像模组和备用电池沿第二布局线进行布局,所述第一布局线和第二布局线相互交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紧凑型多功能门铃,使其在具有多功能性的同时,避免PCB板面积过大而造成整个设备外形尺寸过大,从而为设备安装、拆卸和携带带来方便,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总体方案为:将门铃外机作为对各单元块进行容纳、固定和布局的容器,为了使得门铃外机的外形尽量的小,故将传统技术的整块PCB板改为分成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同时每块PCB板上加载有相应的功能单元,如第二PCB板加载有用于成像的摄像模组,第三PCB板上设置有按键,而喇叭固定于门铃外机内并与第三PCB板进行电连接,且布局于第三PCB板中远离第二PCB板一端,这样当有访客前来时,访客点击按键,按键将通过第三PCB板传递信号给喇叭,喇叭发出声响提示屋内人员有访客前来,屋内人员在屋内可以通过摄像模组观测到屋外的访客,于此同时,电源连接器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可以为本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供电效果以及为备用电池进行充电,这样在日常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相关功能的实现由电源连接器外接电源供电实现,而出现停电无法进行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时,备用电池将自行启动,为本实用新型进行供电,从而充分保证续航能力。

同时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沿第一布局线布局、并固定于门铃外机内,且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由于未在同一平面并且两者位于门铃外机底面的投影部分重合,使得布局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得以提高,从而使得门铃外机的外形得以减小,于此同时,在门铃外机中,并于第二PCB板的顶面上方和第三PCB板的底面下方的空间还未利用,故设计摄像模组于第二PCB板的顶面,备用电池于第三PCB 板的底面,二者沿第二布局线进行布局填补了门铃外机中的空白处,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综上,本申请起到了满足门铃设备在具有按铃提示访客前来、对屋外访客以摄像模组成像方式进行观测、电源连接器和备用电池相互支持实现充分保证设备续航功能的同时,通过将第二PCB板和第三 PCB板在门铃外机中采用平行未共面,并沿第一布局线布局的方式布局,设置摄像模组于第二PCB板的顶面,备用电池于第三PCB板的底面,并且二者沿第二布局线布局,所述第二布局线与第一布局线相互交叉的总体设计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了门铃外机外形大小,增加了设备安装、拆卸和运输的便捷程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固定于门铃外机中,且顶面设有第一led灯组和摄像模组容纳孔,所述第一led灯组由若干第一led灯组成,所述摄像模组容纳孔为贯通孔,所述第一 PCB板与第二PCB板呈上下叠层布局,所述摄像模组容纳孔套设于所述摄像模组上。

为了保证在夜晚等光照条件较弱的情况下,屋内人员也能够通过摄像模组的成像作用观测来访者,故设计第一PCB板,并在其上设置第一led灯组,该第一led灯组具有夜视功能,能够使夜间等光照条件较弱的情况下配合摄像模组成像,使得屋内人员能够在夜间观测来访者,进一步丰富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同时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采用在第一PCB板设置摄像模组容纳孔,并将该摄像模组容纳孔套设入摄像模组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麦克风;所述第一PCB板上设有贯通的麦克风过孔,麦克风固定于所述麦克风过孔中并与所述第一PCB板进行电连接。麦克风能够和喇叭配合实现屋内人员和屋外访客的对话功能,丰富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

进一步的,门铃外机的顶面设有红外透光板,所述红外透光板正对于所述第一led灯组。红外透光板配合第一led灯组及摄像模组实现红外摄像功能,使得夜间成像更合理,效果更佳,进一步丰富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ed灯组由4个第一led灯组成,所述第一 led灯呈线性阵列均布所述摄像模组容纳孔四周。这是第一led灯组的优选结构,可以使得第一led灯呈线性阵列均布摄像模组四周,出光均匀,并进过反复的生产总结,选择4个第一led灯构成第一led 灯组,在节约生产、制造成本的同时兼顾可靠的照明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PCB板的顶面还设有第三LED灯组,所述第三LED灯组由若干第三LED灯组成。第三LED灯组将按铃提示功能以可视化的形式反馈给来访者,因有时点击按键时,由于点击的力度或大或小,无法产生信号给喇叭,致使无法实现按键失效,此设计可以告知来访者此次点击按键有效,已经传递信号给喇叭;同时,在夜间等照明不足的情况下能够作为指引性的光源,是的来访者能较快找到按键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LED灯呈环形阵列均布于所述按键周围。此为第三LED灯组的优选结构,通过此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发光模式,诸如由亮到暗相互交替的呼吸灯模式、每个第三LED灯挨个发光的旋转发光模式,提示此时的不同状态,如告知来访者屋内无人,或者作为预警信号告知设备短路等,丰富本设备的功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LED灯组由6个第三LED灯组成。此为优选方案,根据生产经验和实际使用过程总结,选择第三LED灯总个数为 6个,能够设计足够的发功模式供用户选择,满足用户体验的同时也节约了材料和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还包括USB连接器;所述USB连接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的底面,并与所述备用电池进行电连接,所述USB连接器侧面设有USB接口。该设计使得在断电等外接电源无法供电,而备用电池的电能完全消耗的情况下,可以接入充电宝等移动电源设备对备用电池继续充电,进一步保证设备的续航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效果:

本申请起到了满足门铃设备在具有按铃提示访客前来、对屋外访客以摄像模组成像方式进行观测、电源连接器和备用电池相互支持实现充分保证设备续航功能的同时,通过将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的分段设置、错层重叠并呈对角固定布局于门铃外机内,设置摄像模组于第二PCB板的顶面,备用电池于第三PCB板的底面,填补门铃外机中的空白处的总体设计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了门铃外机外形尺寸,增加了设备安装、拆卸和运输的便捷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PCB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PCB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定位框为四边形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PCB板、11-第一led灯组、111-第一led灯、12- 摄像模组容纳孔、13-麦克风过孔、2-第二PCB板、21-摄像模组、22- 连接器接触部、3-第三PCB板、31-按键、32-第三LED灯组、321- 第三LED灯、4-备用电池、5-喇叭、6-麦克风、7-门铃外机、71-红外透光板、8-电源连接器、9-USB连接器、91-USB接口、O1O2-第一布局线、O3O4-第二布局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紧凑型多功能门铃,包括门铃外机7、第二PCB 板2、第三PCB板3、备用电池4、喇叭5和电源连接器8;所述门铃外机7为一腔体,且底面设有贯通的连接器容纳孔,并沿第一布局线 O1O2进行布局;所述第二PCB板2在门铃外机7的底面投影为第一投影面,所述第三PCB板3在门铃外机7的底面投影为第二投影面,所述第一投影面和第二投影面部分重叠;所述喇叭5固定于所述门铃外机7中靠近第三PCB板3的内侧面,且与第三PCB板3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二PCB板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摄像模组21,和且端部设有连接器接触部22,所述第三PCB板3的顶面设有按键31,所述电源连接器8一端通过连接器容纳孔固定于门铃外机7,另一端的端面与连接器接触部22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备用电池4固定于所述第三PCB 板3的底面,所述摄像模组21和备用电池4沿第二布局线O3O4进行布局,所述第一布局线O1O2和第二布局线O3O4相互交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紧凑型多功能门铃,使其在具有多功能性的同时,避免PCB板整板面积过大而造成整个设备外形尺寸过大,从而为设备安装、拆卸和携带带来方便,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将门铃外机7作为对各单元块进行容纳、固定和布局的容器,为了使得门铃外机7的外形尽量的小,故将传统技术的整块PCB板改为分块的第二PCB板2和第三PCB 板3,同时每块PCB板上加载有相应的功能单元的设计,如第二PCB 板2加载有用于成像的摄像模组21,第三PCB板3上设置有按键31,门铃外机7靠近第三PCB板3的内侧面上设有喇叭容纳槽,喇叭5嵌套入该喇叭容纳槽中与门铃外机7固定,并在该内侧面开设若干蜂窝状排列的过孔,门铃外机7的顶面并正对按键31的位置还开设有贯通的矩形槽,这样当有访客前来时,访客的手指通过该贯通的矩形槽点击按键31,按键31将通过第三PCB板3传递声音信号给喇叭5,喇叭5发出声响提示屋内人员有访客前来,屋内人员在屋内可以通过摄像模组21观测到屋外的访客,于此同时,连接器接触部22底部设有图5所示的弹性探针头,电源连接器8一端与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另一端的端面通过和该弹性探针头进行弹性接触,从而与本设备中各元器件如第二PCB板2、第三PCB板3、喇叭5进行硬接线电连接(即:传统的接线方式,硬接线系统具有可见的接线、接线端子、测试点),使得各工作单元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供电效果以及为备用电池4进行充电,这样在日常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相关功能的实现由电源连接器8外接电源供电实现,而出现停电无法进行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时,备用电池4将自行启动,为本实用新型进行供电,从而充分保证续航能力。

同时第二PCB板2和第三PCB板3沿第一布局线O1O2布局、并固定于门铃外机7内,且第二PCB板2和第三PCB板3由于未在同一平面并且两者位于门铃外机7底面的投影部分重合,使得布局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得以提高,从而使得门铃外机7的外形得以减小,于此同时,在门铃外机7中,并于第二PCB板2的顶面上方和第三 PCB板3的底面下方的空间还未利用,故设计摄像模组21于第二PCB 板2的顶面,备用电池4于第三PCB板3的底面,二者沿第二布局线 O3O4进行布局填补门铃外机7中的空白处,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综上,本申请起到了满足门铃设备在具有按铃31提示访客前来、对屋外访客以摄像模组21成像方式进行观测、电源连接器8和备用电池4相互支持实现充分保证设备续航功能的同时,通过将第二PCB 板2和第三PCB板3在门铃外机7中采用平行未共面,并沿第一布局线O1O2布局的方式布局,设置摄像模组21于第二PCB板2的顶面,备用电池4于第三PCB板3的底面,并且二者沿第二布局线O3O4布局,第二布局线O3O4与第一布局线O1O2相互交叉的总体设计方式,使得布局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提高,减少了门铃外机7外形大小,增加了设备安装、拆卸和运输的便捷程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PCB板1;所述第一PCB板1固定于门铃外机7中,且顶面设有第一led灯组11和摄像模组容纳孔 12,所述第一led灯组11由若干第一led灯111组成,所述摄像模组容纳孔12为贯通孔,所述第一PCB板1与第二PCB板2呈上下叠层布局,所述摄像模组容纳孔12套设于所述摄像模组21上。

为了保证在夜晚等光照条件较弱的情况下,屋内人员也能够通过摄像模组21的成像作用观测来访者,故设计第一PCB板1,并在其上设置图2所示的第一led灯组11,该第一led灯组11具有夜视功能,能够使得夜间等光照条件较弱的情况下配合摄像模组21成像,使得屋内人员能够在夜间观测来访者,进一步丰富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同时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采用在第一PCB板1设置摄像模组容纳孔12,并将该摄像模组容纳孔12套设入摄像模组21上。

如图1所示,还包括麦克风6;所述第一PCB板1上设有贯通的麦克风过孔13,所述门铃外机7的顶面设有贯通的麦克风容纳孔,所述麦克风6的一端部过盈联接于所述麦克风容纳孔,另一端穿过所述麦克风过孔13并与所述第一PCB板1进行电连接。麦克风6能够和喇叭5配合实现屋内人员和屋外访客的对话功能,丰富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

如图1所示,门铃外机7的顶面设有红外透光板71,所述红外透光板71正对于所述第一led灯组11。红外透光板71配合第一led 灯组11及摄像模组21实现红外摄像功能,使得夜间成像更合理,效果更佳,进一步丰富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led灯组11由4个第一led灯111组成,所述第一led灯111呈线性阵列均布所述摄像模组容纳孔12四周。这是第一led灯组11的优选结构,此种布局结构出光均匀,并进过反复的生产总结,选择4个第一led灯111构成第一led灯组11的结构,能够在节约生产、制造成本的同时兼顾可靠的照明效果。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PCB板3的顶面还设有第三LED灯组32,所述第三LED灯组32由若干第三LED灯321组成。第三LED灯组32 将按铃提示功能以可视化的形式反馈给来访者,因有时点击按键31 时,由于点击的力度或大或小,无法产生信号给喇叭5,致使按键31 失效,此设计可以告知来访者此次点击按键31有效,已经传递信号给喇叭5;同时,在夜间等照明不足的情况下能够作为指引性的光源,使得来访者能较快找到按键31的位置。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LED灯组32由6个第三LED灯321组成,并呈环形阵列均布于所述按键31周围。此为第三LED灯组32的优选结构,通过此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发光模式,诸如由亮到暗相互交替的呼吸灯模式、每个第三LED灯321挨个发光的旋转发光模式,提示此时的不同状态,如告知来访者屋内无人,或者作为预警信号告知设备短路等,而哪种发光模式与何种状态对应,有用户自由决定,本申请未作具体要求,丰富本设备的功能性。

如图1所示,还包括立式的USB连接器9;所述USB连接器9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2的底面,为了组装的方便和节省制造成本,选择具体连接方法为焊接,并与所述备用电池4进行电连接,所述 USB连接器9侧面设有USB接口91。该设计使得在断电等外接电源无法供电,而备用电池4的电能完全消耗的情况下,可以接入充电宝等移动电源设备对备用电池4继续充电,进一步保证设备的续航能力。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