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智能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6644发布日期:2019-05-31 21:50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智能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占用空间小、散热良好的立式智能路由器。



背景技术:

智能路由器是智能化管理的路由器,通常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自行控制在线人数、自行控制浏览网页、自行控制在线时间、同时拥有强大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智能路由器在管理上网行为的同时还可以对网络应用(如网页、邮件等)进行带宽保障,真正做到网络智能化管理,因此智能路由器通过强大的功能从而走进我们的生活。

但是现在的智能路由其缺点也很明显,如路由器的体积过大,放在桌面上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而且路由器上连接的数据线摆放混乱,影响美观。另外智能路由器由于功率较高,发热量较大,传统平置路由器贴附于桌面上,空气流动性差,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立式智能路由器,以解决现有智能路由器,桌面空间占用大,散热定能差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立式智能路由器,包括路由器主体以及支撑底座;

该路由器主体呈长方体状,其前后两侧相对地设置有显示面板以及连接背板,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关面板以及天线安装面板,该开关面板以及天线安装面板分别连接于该显示面板和连接背板上;

该显示面板的上端设有设有指示灯孔,以用于安装导光件;该连接背板的下端,水平排布设置有贯通的连接槽,该连接槽内设有连接器接口;

该支撑底座的上端面设有插接座,对应的,该路由器主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凸伸的插接头,该插接头装设于该插接座内;

该支撑底座的下端面上设有一凹槽,该凹槽的底面上设有一配重块,且该凹槽的上沿位置设有两支撑脚,且两该支撑脚设于该配重块左右两侧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两该支撑脚呈弧线形,且以背离该配重块的方向凸伸,以使每一该支撑脚包覆于该配重块的端部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插接头为凸伸出该路由器主体底面的环形壁面,对应的,该插接座为与该环形壁面适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环形壁面内设有连接柱,该连接柱内设有螺纹孔;该支撑底座和配重块上,对应连接柱的位置分别设有贯通孔,并通过一螺丝锁合于该连接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该配重块为磁铁块或不锈钢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智能路由器,通过设置支撑底座,将路由器主体安装在支撑底座上:(1)支撑底座的底面上设有配重块,实现了重心下移,将路由器主体竖直地安装在支撑底座上;(2)路由器主体的下端设置连接槽,进而将外部的网线、电源线等连接件插设于路由器主体的下端,更进一步起到协助固定竖直路由器主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度一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度二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度三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至图4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智能路由器,其包括路由器主体1以及支撑底座2。

在该实施例中,该路由器主体1是长方体状的壳体,其内设有电路模块。该路由器主体1的前后两侧相对地设置有显示面板10以及连接背板13,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关面板15以及天线安装面板14,且该开关面板15以及天线安装面板14分别连接于该显示面板10和连接背板13上,进而围成一长方体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10的上端设有设有指示灯孔,该路由器主体1内设有导光件,导光件的一端插设于指示灯孔内,另一端设于电路模块的指示灯位置;该连接背板13的下端,水平排布设置有贯通的连接槽131,对应该连接槽131的位置,路由器主体1内电路模块上设有电源插座、网线插座等连接器接口。

该支撑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插接座,对应的,该路由器主体1的下端面上设有凸伸的插接头,该插接头装设于该插接座内,具体的:该插接头为凸伸出该路由器主体1底面的环形壁面11,对应的,该插接座为与该环形壁面适配的凹槽。

再结合图3和图4所示,该支撑底座2的下端面上设有一朝向支撑底座2内部凹陷的凹槽,该凹槽的底面上设有一配重块3,其中,优选的,该配重块3为磁铁块或不锈钢块。

同时,该凹槽的上沿位置设有两支撑脚21,且两该支撑脚21分别设于该配重块3水平方向上左右两侧的位置,其优选的,两该支撑脚21均呈弧线形,且以背离该配重块3的方向凸伸,以使每一该支撑脚21均包覆于该配重块3的端部区域,实现了前后方向上的辅助支撑。

为实现支撑底座2的最简化安装,该环形壁面11内设有连接柱110,该连接柱110内设有螺纹孔;该支撑底座2和配重块3上,对应连接柱的位置分别设有贯通孔30,一螺丝(图中未示出)依次穿过配重块3、支撑底座2,以锁合于连接柱110上,实现了锁合固定。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