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9732发布日期:2019-08-03 16:0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方便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方便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又称“喇叭”,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扩音器作为扬声器的一种,将声音进行放大,传播的更远,主要用于叫卖,目前,现有的扩音器在携带时大多只能通过挂带悬挂固定,导致扩音方向无法固定,而且在移动时,容易与被悬挂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扩音器损坏,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扬声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便的扬声器,包括扩音器主体,所述扩音器主体的底端右侧螺钉连接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延伸出外壳的上表面螺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顶端与扩音器主体的底端右侧螺钉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底端螺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外壳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均焊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腔插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圆筒的内腔内侧插接有钢球的一部分,所述钢球的另一部分与凹槽插接,所述外壳的内腔顶端螺钉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位于圆筒的底端,所述挡板的底端中心位置螺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的外壁从下至上分别套接有矩形板和第二弹簧,所述矩形板的左右两侧均轴接有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外壳的下表面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左右两侧均轴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前侧顶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轴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延伸出通孔的内腔螺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内侧粘接有海绵板。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八个,且所述凹槽按顺时针每隔45度开设在圆板的外壁圆周。

优选的,所述钢球延伸至凹槽内的深度小于钢球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杆的内侧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内侧面形状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使用方便的扬声器,当需要对扩音器主体进行固定时,向外侧掰开握把,将握把套在被固定物体上,通过第二弹簧、矩形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配合可推动握把向内侧移动,使海绵板与被固定物体紧密接触,从而实现扩音器主体的固定,当需要改变扩音器主体的扩音方向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扩音器主体,凹槽会跟随扩音器主体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扩音器主体转动到合适角度,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可使钢球插入相对应位置的凹槽内,可实现扩音器主体扩音方向的改变,从而使该装置能对扩音方向进行改变,而且能牢固的固定在被固定物体上,可避免扩音器主体损坏,使用更加方便,更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板横截面示图。

图中:1、扩音器主体,2、固定机构,201、外壳,202、转轴,203、法兰,204、圆板,205、凹槽,206、圆筒,207、第一弹簧,208、钢球,209、挡板,210、T形杆,211、矩形板,212、第二弹簧,213、第一连杆,214、第二连杆,215、握把,216、海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便的扬声器,包括扩音器主体1,扩音器主体1的型号为CR-59,扩音器主体1的底端右侧螺钉连接有固定机构2;

固定机构2包括外壳201,外壳201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过盈配合连接有轴承的外环,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连接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轴202,转轴202的顶端延伸出外壳201的上表面螺接有法兰203,法兰203的顶端与扩音器主体1的底端右侧螺钉连接,通过法兰203将固定机构2与扩音器主体1固定在一起,转轴202的外壁底端螺接有圆板204,圆板204的中心点与转轴20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可实现圆板204与转轴202的同轴线转动,从而可使圆板204转动任意角度都能与圆筒206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圆板204的外壁沿周向均开设有凹槽205,外壳201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均焊接有圆筒206,圆筒206的内腔插接有第一弹簧207,第一弹簧207为旋转弹簧,弹性系数为30N/CM,第一弹簧207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一弹簧207为钢球208提供一个向内侧的弹力,可使钢球208插入相对应位置的凹槽205内,圆筒206的内腔内侧插接有钢球208的一部分,钢球208的另一部分与凹槽205插接,通过钢球208与凹槽205的配合可对圆板204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扩音器主体1的固定,外壳201的内腔顶端螺钉连接有挡板209,且挡板209位于圆筒206的底端,挡板209的底端中心位置螺接有T形杆210,T形杆210的外壁从下至上分别套接有矩形板211和第二弹簧212,第二弹簧212为旋转弹簧,弹性系数为25N/CM,第二弹簧212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二弹簧212为矩形板211提供一个向下的弹力,第一连杆213能通过第二连杆214推动握把215向内侧移动,矩形板211的左右两侧均轴接有第一连杆213的一端,外壳20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腔左右两侧均轴接有第二连杆214,第二连杆214的前侧顶端与第一连杆213的另一端轴接,第二连杆214的底端延伸出通孔的内腔螺接有握把215,握把215的内侧粘接有海绵板216,利用海绵板216柔软的特性,可增大与被固定物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对扩音器主体1的固定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凹槽205的数量为八个,且凹槽205按顺时针每隔45度开设在圆板204的外壁圆周,通过八个凹槽205可将扩音器主体1转动八个方向,便于对扩音方向进行改变。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钢球208延伸至凹槽205内的深度小于钢球208的半径,当圆板204在旋转时,可使凹槽205将钢球208自动挤出。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连杆213倾斜设置,且第一连杆213的内侧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便于第一连杆213通过第二连杆214推动握把215向内侧移动,以便于对扩音器主体1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握把215的内侧面形状为弧形,由于被固定物体的形状不肯定,从而利用握把215的弧形面可实现与不同形状的被固定物体的固定。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当需要对扩音器主体1进行固定时,将握把215向外侧掰开,促使第二连杆214推动第一连杆213的一端向内侧移动,第一连杆213与第二连杆214之间的夹角变大,第一连杆213的另一端推动矩形板211沿着T形杆210的外壁向上移动挤压第二弹簧212,当握把215张开的口子大于被固定物体的宽度时,将握把215套在被固定物体上,第二弹簧212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推动矩形板211向下移动,通过第一连杆213与第二连杆214的配合可使握把215向内侧移动,海绵板216夹紧在被固定物体上,即可实现扩音器主体1的固定,当需要改变扩音器主体1的扩音方向时,根据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扩音器主体1,促使法兰203通过转轴202带动圆板20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由于钢球208延伸至凹槽205内的深度小于钢球208的半径,可使凹槽205挤压钢球208向外侧移动,在第一弹簧207的自身弹力作用下钢球208与圆板204的外壁摩擦滚动,直至扩音器主体1转动到合适角度,在第一弹簧207的作用下使钢球208向内侧移动插入凹槽205,实现对扩音器主体1扩音方向的改变,从而使该装置既能对扩音器主体1进行固定,又能调节扩音器主体1的扩音角度,使用灵活多变,大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轴接”、“插接”、“焊接”、“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