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2660发布日期:2019-08-27 19:4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超薄手机越来越受市场欢迎,而发声器件作为手机的音乐播放器件必须适应这一趋势。

相关技术中的磁钢组件通常包括磁钢和贴覆于磁钢表面的极芯。极芯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其作用是使磁钢的磁力线更加均匀集中,从而提高磁路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若要提高该性能,通常的做法是提高极芯的厚度,但这无疑会增加发声器件的整体厚度,不利于电子设备薄型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厚度薄的发声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和收容并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铁芯及围绕所述铁芯设置的线圈,所述盆架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周缘向靠近所述振膜方向弯折延伸的侧壁,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铁芯相对间隔设置的磁钢,所述铁芯和所述磁钢均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充磁。

优选的,所述磁钢固设于所述底壁中部并与所述铁芯中心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振膜固设于所述侧壁末端。

优选的,所述铁芯包括与所述振膜抵接的上表面及与所述上表面相对设置的下表面,所述线圈包括与所述振膜抵接的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齐,所述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平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中的所述线圈组件包括铁芯及围绕所述铁芯设置的线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与所述铁芯相对间隔设置的磁钢,所述铁芯和所述磁钢均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充磁,这样的结构使线圈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铁芯经充磁后可充当一个具有磁极的磁铁,在磁场的作用下,该铁芯与所述磁路系统之间同极相吸或异极相斥,使得所述线圈组件沿振动方向作上下的往复运动,这样的结构不需要采用极芯,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薄型化,另外,电磁相吸相斥的驱动力更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100,包括具有收容空间A的盆架1和收容并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动系统2和磁路系统3。

所述盆架1包括底壁11及自所述底壁11周缘弯折延伸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和所述侧壁12配合围成所述收容空间A。

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壁12末端的振膜21和固定于所述振膜21下方并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的线圈组件22,所述线圈组件22包括铁芯221和围绕所述铁芯221设置的线圈222,所述线圈222呈环状结构。

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1并与所述铁芯221相对间隔设置的磁钢32。优选的,所述磁钢32固定于所述底壁11中部并与所述铁芯221中心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铁芯221与所述磁钢32的形状均呈矩形。

另外,所述铁芯221包括与远离所述磁钢32的上表面2211及与所述上表面2211相对设置的下表面2212,所述线圈22包括与所述振膜21抵接的第一表面2221及与所述第一表面2221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2222,所述上表面2211与所述第一表面2221平齐,所述下表面2212与所述第二表面2222平齐。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所述线圈组件22与所述磁钢32均沿所述发声器件100的振动方向充磁。所述磁钢32为永磁体,其极性固定,所述磁钢32的磁极设置于所述磁钢32与所述底壁11抵接的一端及与该端相对的另一端。具体的,所述磁钢32靠近所述底壁11的磁极为S极,远离所述底壁11与所述线圈组件22正对设置的磁极为N极。

所述线圈组件22的极性随所述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当所述线圈222通电后,所述线圈222将所述铁芯221磁化。

具体的,当所述线圈222通正向电流时,所述铁芯221远离所述磁钢32的磁极为S极,所述铁芯221与所述磁钢32正对设置的磁极为N极,此时,所述铁芯221与所述磁钢32彼此相对的磁极均为N极,产生同极相斥现象,所述铁芯221获得沿振动方向的排斥力从而向远离所述磁钢32的方向运动,即驱动所述振膜21沿振动方向向上运动;当所述线圈222通反向电流时,所述铁芯221远离所述磁钢32的磁极为N极,所述铁芯221与所述磁钢32正对设置的磁极为S极,此时,所述铁芯221与所述磁钢32彼此相对的磁极分别为S极和N极,产生异极相吸现象,所述铁芯221获得沿振动方向的吸引力从而向靠近所述磁钢32的方向运动,即驱动所述振膜21沿振动方向向下运动;因此,通过所述线圈222通交流电,使得所述铁芯221相对两端的极性发生更替,在不同向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实现了所述铁芯221沿振动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振膜21实现振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中的所述线圈组件包括铁芯及围绕所述铁芯设置的线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与所述铁芯相对间隔设置的磁钢,所述铁芯和所述磁钢均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充磁,这样的结构使线圈通电的状态下,所述铁芯经充磁后可充当一个具有磁极的磁铁,在磁场的作用下,该铁芯与所述磁路系统之间同极相吸或异极相斥,使得所述线圈组件沿振动方向作上下的往复运动,这样的结构不需要采用极芯,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薄型化,另外,电磁相吸相斥的驱动力更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