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音频电路、耳机及耳机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62665发布日期:2018-09-05 01:01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音频电路、耳机及耳机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的,现有市面上的耳机都配置有按键,用户通过操作按键可以改变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例如,启动/断开耳机,提高/降低音量等等。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用户需要另外开模设计耳机的按键,造成设计困难以及设计成本过高。2、用户需要手动操作按键方可切换耳机的工作模式,该过程相对比较繁琐,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音频电路、耳机及耳机系统,其能够灵活快速地切换耳机的工作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

获取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

根据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耳机和/或所述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二耳机无线通信。

可选地,所述相对运动状态包括第一相对运动状态与第二相对运动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耳机和/或所述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相对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触发条件;

若否,返回所述当前工作模式;

若是,根据所述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耳机和/或所述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耳机和/或所述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触发条件;

若否,返回所述当前工作模式;

若是,确定目标工作模式,并切换所述第一耳机和/或所述第二耳机工作在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确定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预设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触发条件的第一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一事件,以及满足所述第二预设触发条件的第二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二事件;

将所述第一事件与所述第二事件作为组合事件;

在预设时间内,统计所述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

根据所述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确定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确定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判断所述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组合阈值;

若大于,确定目标工作模式;

若小于,返回所述当前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相对运动状态包括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或相对速度。

可选地,所述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或相对速度通过蓝牙、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检测而获得。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式包括耳机连接模式、耳机断开模式、双耳机同时使用模式、单耳机使用模式或模仿对讲机使用模式。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耳机和/或所述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机与所述第二耳机无线通信。

可选地,所述相对运动状态包括第一相对运动状态与第二相对运动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相对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触发条件;

返回单元,用于若否,返回所述当前工作模式;

控制单元,用于若是,根据所述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耳机和/或所述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触发条件;

返回子单元,用于若否,返回所述当前工作模式;

切换子单元,用于若是,确定目标工作模式,并切换所述第一耳机和/或所述第二耳机工作在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切换子单元包括:

预设子单元,用于预设满足所述第一预设触发条件的第一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一事件,以及满足所述第二预设触发条件的第二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二事件;

组合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事件与所述第二事件作为组合事件;

统计子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内,统计所述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确定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组合阈值;

若大于,确定目标工作模式;

若小于,返回所述当前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相对运动状态包括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或相对速度。

可选地,所述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或相对速度通过蓝牙、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检测而获得。

可选地,所述工作模式包括耳机连接模式、耳机断开模式、双耳机同时使用模式、单耳机使用模式或模仿对讲机使用模式。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电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用于执行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外壳以及所述的音频电路,所述音频电路收容于所述外壳内。

在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耳机,两个所述耳机之间互相无线通讯。

在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音频电路执行时,使所述音频电路执行上述的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在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音频电路执行如上所述的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音频电路、耳机及耳机系统中,首先,确定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其次,获取第一耳机相对于第二耳机的相对运动状态。最后,根据相对运动状态,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因此,无需按键的参与,用户便可以灵活快速地切换耳机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并且,其还可降低因设计按键而带来的设计成本与困难。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降噪系统;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耳机降噪系统;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a是图3中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b是图3a中降噪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框图;

图3c是图3a中降噪电路的另一种电路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的相向运动场景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的背向运动场景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在时间t1至t5运动的相对距离示意图;

图5是图4中43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5中433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图6中4333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7中43334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切换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被构造为至少部分能够佩戴在用户双耳中的一个耳朵或两个耳朵附近或耳朵内,尽管耳机的结构形状呈现多种多样变化,然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任何结构形状的耳机,诸如包括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或挂耳式耳机等等。

尽管“耳机”的名称在其它业务或技术领域被其它名称所代替,例如,“耳机”被“通话器”或“助听器”或“音箱”或“音响”所代替,然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任何具有类似或相同于“耳机”完成同一类功能的音频电路。

任何用户都可以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或者根据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容易想得到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在任何合适的工作模式中。例如,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可以将主耳机与从耳机切换至耳机连接模式、耳机断开模式、双耳机同时使用模式、单耳机使用模式或模仿对讲机使用模式等等。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降噪系统。如图1所示,耳机降噪系统100包括第一音频源设备12、主耳机14以及从耳机16,主耳机14与从耳机12无线连接,并且,主耳机14还与第一音频源设备12无线连接。

本文涉及到“无线连接”可以为任何合适的无线通信连接方式,诸如蓝牙等等。在本实施例中,主耳机14通过蓝牙方式分别与从耳机16和第一音频源设备12连接。

第一音频源设备12(包括下述涉及的各个音频源设备)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具有提供音频内容或者播放音频数据能力及存储能力的设备,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播放器、个人电脑、手提电脑、个人音响、cd机或者其它智能/非智能终端设备。第一音频源设备12耦合至至少一个用于存储音频数据的存储介质中,这些存储介质可以是用户终端设备内的存储器,也可以是互联网上的存储介质,并从存储介质中获取音频文件。此外,该第一音频源设备12还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电子设备的组合,例如,智能手机以及与其连接的模数转换器(dac)。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音频源设备12可以通过内部集成或者外部的蓝牙模块或者蓝牙芯片实现与主耳机14/从耳机16的连接。当两台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建立连接时,它们会获取对应设备提供的协议。只有使用相同协议的设备才能交换数据。其中,第一音频源设备12支持a2dp与avrcp协议,并且还支持以下音频编码方式:sbc(subbandcoding次频带编码)、mp3、aac(advancedaudiocoding,高级音频编码)、apt-x等格式。其中,sbc编码格式的编码率44.1khz双声道最大为328kbit/s,aac编码格式的编码率可达320kbit/s,apt-x编码格式的编码率可达352kbit/s。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音频源设备12还可以为本地音频电路,其中,本地音频电路包括usb接口设备和analog接口设备(adc/spdif/i2s)。本地音频接口将音频数据缓存在第一音频源设备12的内部ram中,并使用sbc编码。

在蓝牙通信中,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不需要实现全部的蓝牙规范。为了支持不同的蓝牙设备之间的兼容,在蓝牙规范中定义了一些应用层协议(profile),其用以定义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之间如何实现一种连接或者应用。

其中,a2dp(advencedaudiodistributionprofile,高级蓝牙音频传输模型协议)属于上述的蓝牙协议profile中的一个子集。用于传输高质量音乐文件数据的协议堆栈和使用方法,a2dp是专门为使用蓝牙传送立体声音频而制定。

avrcp(audio/videoremotecontrolprofile,音频/视频远程控制规范,用于提供控制tv、hi-fi设备等的标准接口。此配置文件用于许可单个远程控制设备(或其它设备)控制所有用户可以接入的a/v设备。

如图1所示,主耳机14只能够蓝牙连接一个第一音频源设备12。并且,当主耳机14蓝牙连接从耳机16时,主耳机14接收并播放第一音频源设备12传输的音频信号,并且,主耳机14还转发该音频信号至从耳机16,从耳机16播放该音频信号,从而实现双体立体声。当主耳机14未与从耳机16蓝牙连接时,主耳机14播放音频信号,从而实现单体立体声。

在一些本实施例中,从耳机16还可以侦测第一音频源设备12传输给主耳机14的音频信号,并播放音频信号。

如前所述,由于主耳机14与从耳机16为无线连接,其极大扩展主/从耳机的自由度,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主/从耳机,并实现了真正无线立体声(truewirelessstereo,tws)效果。

值得提醒的是:主耳机14与从耳机16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不同的音频源设备,两者的角色可以互换。例如,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耳机降噪系统。如图2所示,耳机降噪系统100还包括第二音频源设备18,第二音频源设备18与从耳机16蓝牙连接。

对于第一音频源设备12而言,“主耳机14”为主耳机,“从耳机16”为从耳机。对于第二音频源设备18而言,“从耳机16”为主耳机,“主耳机14”为从耳机。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耳机降噪系统100可以工作在tws工作模式下。在tws工作模式下,单个耳机最多可以连接1个音频源设备,1组tws会话最多连接2个音频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对tws会话作出进一步阐述:

1、完成配对。在进入tws会话之前,第一音频源设备12与主耳机14蓝牙配对,第二音频源设备18与从耳机16蓝牙配对。

2、建立tws会话。第一音频源设备12与主耳机14建立tws会话,第二音频源设备18与从耳机16建立tws会话。

3、播放音频。tws会话建立成功后,当第一音频源设备12播放音频信号时,主耳机14接收第一音频信号,并将第一音频信号转发至从耳机16。当第二音频源设备18播放第二音频信号时,从耳机16接收第二音频信号,并将第二音频信号转发至主耳机14。

阐述完tws会话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耳机电路以完成上述tws会话过程。

请参阅图3,耳机300包括音频电路以及外壳,音频电路收容于外壳内。

音频电路包括换能器31、无线通信模块32、控制模块33、音频解码芯片34及扬声器35,控制模块33分别与换能器31、无线通信模块32、音频解码芯片34以及扬声器35连接。

换能器31用于采集环境噪声信号或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可以为用户发出的,亦可以为其它音频源设备发出的。换能器31可以设置于耳机300的壳体外部的合适位置。换能器31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声电换能器件,诸如麦克风之类。

无线通信模块32用于与音频源设备或主/从耳机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模块32接收音频源设备或主/从耳机传输的音频信号。无线通信模块32可以为诸如蓝牙(bluetooth)、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或zigbee这样的短距离通信技术。

控制模块33作为耳机300的控制核心,控制模块33配合其它器件共同能够完成耳机300的各类功能。例如,控制模块33接收换能器31采集的音频信号,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2传输给音频源设备。再例如,无线通信模块32接收音频源设备传输的音频信号,并在控制模块33的控制下,发送给音频解码芯片34,音频解码芯片34对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控制模块33将解码后的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35播放出。再例如,控制模块33接收换能器31采集的环境噪声信号,并根据环境噪声信号产生与环境噪声信号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噪声消除信号,以降低环境噪声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32、控制模块33以及音频解码芯片34可以封装在同一集成芯片上,在此不对无线通信模块32、控制模块33以及音频解码芯片34的电路结构做出任何限制。

此处,当耳机300为主/从耳机时,相对应地,换能器31为第一/第二换能器,无线通信模块32为第一/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33为第一/第二控制模块,音频解码芯片34为第一/第二音频解码芯片,扬声器35为第一/第二扬声器。

当耳机300需要实现主动降噪功能时,可以配置有降噪电路以实现耳机的主动降噪。

请参阅图3a,控制模块33包括处理器331、存储器332及降噪电路333。

处理器331分别与存储器332和降噪电路333连接。处理器331可以通过使用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执行这些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331的数量可以为1个,亦可以为多个。

存储器332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33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33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耳机。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存储器332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文涉及的耳机降噪方法/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单元。处理器3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3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单元,从而执行耳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耳机降噪方法/装置。

降噪电路333分别与换能器31和扬声器35连接。降噪电路36接收换能器31采集的环境噪声信号,在处理器331的控制下,对环境噪声信号作降噪处理,输出噪声消除信号。

请参阅图3b,降噪电路333包括第一adc转换器33a、采样率转换器33b、滤波器33c及加法器33d。

第一adc转换器33a用于将环境噪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采样率转换器33b根据预设采样率对数字信号进行采样,滤波器33c滤波处理采样后的数字信号,并在加法器33d叠加期望的音频信号与采样后的数字信号,通过扬声器35播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降噪延时,提高降噪效果,其可以通过提高采样率转换器33b的采样率,以降低延时。例如,用户可以预先在存储器332配置高采样率,处理器331访问存储器332,调取高采样率的数据,配置采样率转换器33b,使得采样率转换器33b能够提高采样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降噪延时,提高降噪效果,其还可以通过修改滤波器33c的滤波参数以降低延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降噪可靠性与稳定性,其还可以配置降噪反馈电路以实现降噪过程的反馈。请参阅图3c,降噪电路333还包括第二adc转换器33e与压缩控制器33f。

第二adc转换器33e用于采集推送至扬声器35的噪声消除信号或音频信号,并将噪声消除信号或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压缩控制器33f用于检测该数字信号的振幅是否大于预设值而出现削波等异常情况,当检测到该数字信号的振幅大于预设值而出现削波,压缩控制器33f便减小滤波器33c输出的音频数据的振幅。

除了本文所阐述之降噪电路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本文所揭示的技术方案,演变出其它代替的降噪电路,其所作之变化或代替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除了作出上述关于耳机的介绍,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请参阅图4,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400包括:

41、确定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可以为有线通信,亦可以为无线通信,甚可以为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结合。有线通信包括通过有线传输媒介传输音频信号的任意形式通信,诸如光纤、铜线缆等等。无线通信包括诸如借此蓝牙(bluetooth)、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或zigbee方式而建立的通信方式。

工作模式包括描述耳机工作状态的任意模式,诸如:音量调节模式、歌曲播放模式、歌曲切换模式、数据上行模式、数据下行模式、耳机连接模式、耳机断开模式、双耳机同时使用模式、单耳机使用模式或模仿对讲机使用模式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文未提到的耳机相关应用场景或者耳机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描述,其应当能够被解释成是耳机的一种工作模式,例如,耳机工作在随机播放模式,该随机播放模式可以被认为是耳机的特定功能,亦可以被认为是耳机的一种工作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施例所训导的内容,皆可以合理得到其它变形方案,其所作的变形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连接上音频源设备时,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工作在耳机连接模式。

当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皆未连接上音频源设备时,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工作在耳机断开模式。

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无线通信,并第一耳机与音频源设备建立无线通信时,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皆工作在双耳机同时使用模式。此时,音频源设备向第一耳机推送音频信号时,第一耳机将该音频信号中继转发至第二耳机,使得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呈现tws效果。或者,第一耳机接收第二耳机中继转发的第二音频信号,并将第一耳机采样的或者本地抓取的第一音频信号结合第二音频信号中继转发至音频源设备。

为了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或音频源设备接收到不受环境噪声信号干扰的清晰音频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皆工作在双耳机同时使用模式,且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播放音频信号时,第一耳机采集第一环境噪声信号并将第一环境噪声信号转发至第二耳机,第二耳机采集第二环境噪声信号并将第二环境噪声信号转发至第一耳机,第一耳机根据第一环境噪声信号与第二环境噪声信号,产生第一噪声消除信号,第二耳机根据第一环境噪声信号与第二环境噪声信号,产生第二噪声消除信号,第一噪声消除信号与第二噪声消除信号能够抵消各自的环境噪声信号,于是,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各自近端可以听取到清晰的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皆工作在双耳机同时使用模式,且第一耳机向音频源设备传输音频信号时,第一耳机接收第二耳机转发的第二环境噪声信号与第二音频信号,于是,第一耳机可以根据第一环境噪声信号与第二环境噪声信号,产生第一噪声消除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以及自身采样的或本地抓取的第一音频信号一齐传输至音频源设备。于是,音频源设备的远端可以听取到清晰的音频信号。

当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与音频源设备建立无线通信,但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并未建立无线通信时,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工作在单耳机使用模式。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单独与音频源设备交互通信。

当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工作在单耳机使用模式并实施主动降噪时,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采集各自的环境噪声信号,并根据各自的环境噪声信号生成对应的噪声消除信号,该噪声消除信号可消除对应耳机侧的环境噪声。

当第一耳机与音频源设备建立无线通信,并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无线通信,且第一耳机接收并播放第二耳机传输的音频信号,第二耳机接收并播放第一耳机传输的音频信号时,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皆工作在模仿对讲机使用模式。

当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工作在模仿对讲机使用模式并实施主动降噪时,第一耳机根据第一环境噪声信号与第二环境噪声信号,产生第一噪声消除信号。第二耳机根据第一环境噪声信号与第二环境噪声信号,产生第二噪声消除信号。第一噪声消除信号与第二噪声消除信号能够抵消各自的环境噪声信号,于是,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各自近端可以听取到清晰的音频信号。

当前工作模式不仅可以理解为耳机开始工作时的初始工作模式,而且还可以理解为特定时间点或特定时间段下,耳机工作时的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工作模式皆有对应的模式标识,且模式标识存储在寄存器的标识位上。当耳机工作在特定工作模式下,耳机便修改标识位的模式标识,使修改后的模式标识对应于该特定工作模式。耳机通过访问寄存器的标识位上的模式标识,便可确定当前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其既可以确定第一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亦可以确定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甚可以确定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

42、获取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

相对运动状态用于描述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运动状态,相对运动状态可以包括以第一耳机为参照物,第二耳机相对于第一耳机的运动状态,亦可以包括以第二耳机为参照物,第一耳机相对于第二耳机的运动状态。

第一耳机/第二耳机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诸如包括:圆周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运动状态包括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或相对速度。请参阅图4a,第一耳机4a1以第一速度v1为初始速度、加速度为g1的方式向右移动,第二耳机4a2以第二速度v2为初始速度、加速度为g2的方式向左移动,第一耳机4a1与第二耳机4a2相对移动并彼此靠近。此时,第一耳机4a1与第二耳机4a2之间的相对距离为s1。

当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对速度时,第二耳机4a2相对于第一耳机4a1的相对速度为δv=v1-v2。

当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对距离时,第二耳机4a2相对于第一耳机4a1的相对距离为s1。

当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对加速度时,第二耳机4a2相对于第一耳机4a1的相对距离为δg=g1-g2。

请参阅图4b,第一耳机4a1以第一速度v1为初始速度、加速度为g1的方式向左移动,第二耳机4a2以第二速度v2为初始速度、加速度为g2的方式向右移动,第一耳机4a1与第二耳机4a2背对移动并彼此远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运动状态可以仅为运动大小,亦可以为矢量,亦即,相对运动状态可以为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用户可以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方式检测第一耳机/第二耳机的运动状态,以进一步确定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

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相对速度时,可以通过蓝牙方式/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检测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相对速度,亦可以通过装配在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的其它传感器或检测方式检测两者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相对速度。

43、根据相对运动状态,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

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为有线通信时,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可以配置有线控器,亦可以无需配置线控器。当配置有线控器时,线控器可用于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当未配置有线控器时,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互相通信,完成自身或者对方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例如,第一耳机切换自身的当前工作模式,亦可以切换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同理可得,对于第二耳机亦然。

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为无线通信时,第一耳机根据相对运动状态切换自身的或者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或者,第二耳机根据相对运动状态切换自身的或者第一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耳机或第二耳机还可以接收音频源设备的控制指令,以完成自身或者对方的工作模式切换。

如前所述,相对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因此,其可以根据多样化的相对运动状态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具体的,其可以判断相对运动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状态条件,若满足,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若未满足,返回当前工作模式。

举例而言: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对距离。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的相对距离的距离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目标工作模式。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的相对距离的距离值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目标工作模式。

举例而言: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对速度。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的相对速度的大小小于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目标工作模式。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的相对速度的大小大于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目标工作模式。

举例而言:相对运动状态为相对速度。当第一耳机的速度与第二耳机的速度的方向一致时,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目标工作模式。当第一耳机的速度与第二耳机的速度的方向不一致时,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目标工作模式。

一般的,相对运动状态包括各类运动大小与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所训导的内容,可以任何组合或未组合各类运动大小或方向,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的变化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将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当前工作模式与目标工作模式可以属于同一平行领域的工作模式,例如:音量调高模式与音量降低模式、耳机连接模式与耳机断开模式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工作模式与目标工作模式可以不属于同一平行领域的工作模式,例如:音量调高模式与耳机连接模式,音量降低模式与耳机断开模式等等。因此,在切换过程中,当前工作模式可以被切换至属于同一平行领域的工作模式,亦可以被切换至不属于同一平行领域的工作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自行定义工作模式之间切换的对应关系。

综上,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其无需按键的参与,用户便可以灵活快速地切换耳机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并且,其还可降低因设计按键而带来的设计成本与困难。

用户操作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切换当前工作模式时,容易产生误操作。为了降低用户的误操作,本文再提供以下实施例以克服上述缺陷: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运动状态包括第一相对运动状态与第二相对运动状态。一般的,用户操作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运动时的时间过程中,相对运动状态可以只是一个相对运动状态,亦可以为至少两个相对运动状态。每个相对运动状态可以根据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满足预设运动状态来划分的,举例而言:请参阅图4c,在时间t1至t2时间段内,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距离为s1。在t2至t3时间段内,上述两者的相对距离为s2,其中,s2大于s1。在t3至t4时间段内,上述两者的相对距离为s3,其中,s3小于s1。在t4至t5时间段内,上述两者的相对距离为s4,其中,s4等于s2。在预设逻辑中,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smin时,将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目标工作模式。或者,当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距离大于smax时,将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目标工作模式。其中,在上述各个相对距离值中,有以下关系:

smin<s1<smax;

s2>smax;

s3<smin;

s4=s2。

于是,时间t1至t2时间段对应的相对运动状态并未满足预设运动状态条件,然而,时间t1至t3对应的相对运动状态满足预设运动状态条件,因此,时间t1至t3时间段对应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一相对运动状态,在t3时间点处,将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目标工作模式。

紧接着,时间t3至t4时间段对应的相对运动状态满足预设运动状态条件,因此,时间t3至t4时间段对应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二相对运动状态,在t4时间点处,将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目标工作模式。

再紧接着,时间t4至t5时间段对应的相对运动状态满足预设运动状态条件,因此,时间t4至t5时间段对应的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三相对运动状态,在t5时间点处,将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目标工作模式。

请参阅图5,根据相对运动状态,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的过程中,首先,在431中,判断第一相对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触发条件。第一预设触发条件由用户根据相对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以及产品需求自行定义,例如,第一预设触发条件为“相对速度为正方向时,触发动作”。

其次,在432中,若第一相对运动状态未满足第一预设触发条件,返回当前工作模式。

再次,在433中,若第一相对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触发条件,根据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因此,通过在检测第一次用户操作的第一/第二耳机的相对运动状态满足预设触发条件时,再根据第二次的用户操作真正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因此,其能够避免用户第一次无意的操作而引起的误触发,从而提高工作模式切换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的过程中,请参阅图6,首先,在4331中,判断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触发条件。第二预设触发条件由用户根据相对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以及产品需求自行定义,例如,第二预设触发条件为“相对速度为反方向时,触发动作”。

其次,在4332中,若否,返回当前工作模式。

再次,在4333中,若是,确定目标工作模式,并切换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工作在目标工作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预先构建各类工作模式与相对运动状态之间的关联表,第一/第二耳机根据相对运动状态查找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并将当前工作模式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目标工作模式的过程中,请参阅图7,首先,在43331中,预设满足第一预设触发条件的第一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一事件,以及满足第二预设触发条件的第二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二事件。

其次,在43332中,将第一事件与第二事件作为组合事件。

再次,在43333中,在预设时间内,统计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此处的预设时间可以由用户自定义。

最后,在43334中,根据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确定目标工作模式。

因此,用户通过轮番多次操作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方可确定目标工作模式,从而极大提高工作模式切换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确定目标工作模式的过程中,请参阅图8,首先,在433341中,判断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组合阈值。该预设组合阈值由用户自定义,例如可以为2等等。

其次,在433342中,若大于,确定目标工作模式;

再次,在433343中,若小于,返回当前工作模式。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音频电路执行时,使所述音频电路执行上述的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因此,无需按键的参与,用户便可以灵活快速地切换耳机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并且,其还可降低因设计按键而带来的设计成本与困难。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音频电路执行如上所述的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因此,无需按键的参与,用户便可以灵活快速地切换耳机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并且,其还可降低因设计按键而带来的设计成本与困难。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耳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作为软件系统,其存储在图3a所阐述的存储器内。该耳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包括若干指令,该若干指令存储于存储器内,处理器可以访问该存储器,调用指令进行执行,以完成上述耳机工作模式切换的控制逻辑。

请参阅图9,耳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900包括:确定模块91、获取模块92及控制模块93。

确定模块91用于确定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

获取模块92用于获取第一耳机与第二耳机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

控制模块93用于根据相对运动状态,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

因此,无需按键的参与,用户便可以灵活快速地切换耳机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并且,其还可降低因设计按键而带来的设计成本与困难。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运动状态包括第一相对运动状态与第二相对运动状态。请参阅图10,控制模块93包括:判断单元931、返回单元932及控制单元933。

判断单元931用于判断第一相对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触发条件。

返回单元932用于若否,返回当前工作模式;

控制单元933用于若是,根据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控制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的当前工作模式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控制单元933包括:判断子单元9331、返回子单元9332及切换子单元9333。

判断子单元9331用于判断第二相对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触发条件。

返回子单元9332用于若否,返回当前工作模式;

切换子单元9333用于若是,确定目标工作模式,并切换第一耳机和/或第二耳机工作在目标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切换子单元9333包括:预设子单元93331、组合子单元93332、统计子单元93333及确定子单元93334。

预设子单元93331用于预设满足第一预设触发条件的第一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一事件,以及满足第二预设触发条件的第二相对运动状态为第二事件。

组合子单元93332用于将第一事件与第二事件作为组合事件;

统计子单元93333用于在预设时间内,统计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

确定子单元93334用于根据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确定目标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子单元93334具体用于:判断组合事件的出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组合阈值;若大于,确定目标工作模式;若小于,返回当前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运动状态包括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或相对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距离、相对加速度或相对速度通过蓝牙、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检测而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模式包括耳机连接模式、耳机断开模式、双耳机同时使用模式、单耳机使用模式或模仿对讲机使用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耳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耳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