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PCD文件的SCD网络配置校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4912发布日期:2019-04-12 23:11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SPCD文件的SCD网络配置校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spcd文件的scd网络配置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scd(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substationconfigurationdescriptions)文件中网络配置繁琐,且只能依照图纸进行逐个检测,由于scd存储结构与图纸的格式不同,增加了校验和配置的复杂度。而spcd(变电站物理配置描述substationphysicalconfigurationdescription)文件作为全站物理回路的配置文件,包含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光纤回路模型,相比scd文件,spcd文件更加直观与全面。

因此本发明针对在spcd文件存在的情况下,对scd文件校验时,本发明采用spcd文件中配置的物理回路对scd文件的网络配置进行校验。在校验过程中将spcd的光纤回路与scd的物理配置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分析scd文件中物理配置的缺失、错误、增加的情况,有效的防止重复工作,提高文件的校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scd文件中网络配置繁琐、出错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spcd文件的scd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其能分析scd中物理配置的缺失、错误、增加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文件的校验效率。

为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spcd文件的scd网络配置校验方法,所述校验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定义spcd与scd中网络配置的数据结构,统一定义为存储两个端口的结构体,端口结构体的存储格式为“iedname-board-port”;其中:iedname为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名称,board为板卡序号,port为端口;

步骤2:解析spcd文件中网络配置,将解析出来的数据按照“iedname-board-port”存储格式进行存储;

步骤3:解析scd文件中网络配置,将解析出来的数据按照“iedname-board-port”存储格式进行存储;

步骤4:将解析出来的spcd网络配置与scd网络配置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分为冲突、缺失、增加三类,并使用表格的方式可视化展示,用于检查与修改。

优选地,所述解析spcd文件中网络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步骤1:遍历spcd文件的柜内纤芯intcore节点,其节点下的端口porta与端口portb属性的存储结构为unit(name).board(slot).port(no)-port(direction),即装置(名称).板卡(序号).端口(序号)-端口(方向),根据其中unit(name)的内容,获取端口porta和端口portb的装置类型和iedname;若端口porta或者端口portb的装备类型为非光纤配线架odf类型的纤芯,将端口porta与端口portb按照unit(iedname)-board(slot)-port(no)的格式重排,存储为“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备用;

步骤2:遍历spcd文件的光纤cable节点下的纤芯core节点,该节点下的端口porta与端口portb属性的存储结构为unit(name).board(slot).port(no)-port(direction),根据unit(name)的内容与上层cable节点下的屏柜cubiclea或屏柜cubicleb属性,获取端口porta和端口portb的装置类型和iedname;若端口porta或者端口portb的装置类型为智能电子设备ied或交换机switch类型的纤芯,将端口porta与端口portb按照unit(iedname)-board(slot)-port(no)的格式重排,存储为“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若端口porta或者端口portb的装置类型为光纤配线架odf类型的纤芯,根据上层cable节点下的屏柜cubiclea或屏柜cubicleb属性,获取对应的屏柜cubicle节点,遍历该屏柜节点的柜内纤芯intcore节点,获取与该端口相连的柜内纤芯的对端端口,若对端端口所属的装置类型依然为光纤配线架odf类型,则继续遍历,直至找到所属设备类型为智能电子设备ied或交换机switch类型的端口,将端口按照unit(iedname)-board(slot)-port(no)的格式重排,存储为“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备用;若最后无法找到所属设备类型为智能电子设备ied或交换机switch类型的端口,则跳过该纤芯,不做处理。

优选地,所述解析scd文件中网络配置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1:依次遍历scd文件中的/communication/subnetwork/connectedap/physconn节点,获取该节点下的p[type=port]与p[type=cable]的值,然后获取上次节点的iedname属性的值,若存在获取不到的值,则跳过该节点;

步骤2:解析p[type=port]的值,若其存储结构不含有板卡信息,则默认添加1补全板卡信息,然后按照iedname-board-p[type=port]的格式重排,以该值为key,p[type=cable]为value存储为map格式;

步骤3:对map格式文件进行遍历,获取p[type=cable]相同的端口作为一条网络连接,存储为“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备用。

进一步地,在校验的过程中,以iedname为装置对应的依据,取spcd文件中的“unit”节点下的iedname与scd文件中的ied进行校验,对于spcd的配线架装置,由于scd文件中没有,则跳过。

进一步地,在解析spcd端口结构的过程中,解析unit节点下的board节点,获取slot为板卡号;继续解析board节点下的port节点,取该节点下的no属性作为端口号;对于重复的端口号只取一个,同时忽略port的方向direction属性;将最后解析的内容按照slot-port组合,形成与scd文件中存储端口一致的格式。

进一步地,所述对于spcd中的光纤cable节点,解析光纤cable节点下的所有纤芯core节点,跳过备用纤芯,获取非备用纤芯下的端口porta与端口portb;对于连接到交换机switch与智能电子设备ied的连线,直接获取相应端口;对于连接到光纤配线架odf的连线,继续解析与该光纤配线架odf端口相连的柜内纤芯intcore,直至获取到与智能电子设备ied和交换机switch端口的连线;对于无法找到对应交换机switch或智能电子设备ied端口的纤芯,直接进行忽略的处理;对于解析出来的纤芯,按照“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进行存储,并与存储的纤芯连线合并,获取spcd文件中所有的网络连接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解析spcd文件中网络配置,获取端口porta或者端口portb的装置类型为智能电子设备ied或交换机switch类型的纤芯,及相关参数;并对scd文件中网络配置进行解析,通过对比spcd文件中网络配置参数与scd文件中网络配置参数,从而对文件中网络配置进行校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spcd文件的scd网络配置校验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spcd文件的scd网络配置校验方法,通过将scd(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substationconfigurationdescription)已有的网络配置与spcd(变电站物理配置描述,substationphysicalconfigurationdescription)中的光纤连接进行比对,以spcd文件为基准,标示出scd网络配置中冲突、缺失和增加的部分,最后再由相关人员进行修改。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spcd文件的scd网络配置校验方法,所述校验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定义spcd与scd中网络配置的数据结构,统一定义为存储两个端口的结构体,端口结构体的存储格式为“iedname-board-port”;其中:iedname为智能电子设备ied名称,board为板卡序号,port为端口;

步骤2:解析spcd文件中网络配置,将解析出来的数据按照“iedname-board-port”存储格式进行存储;

步骤3:解析scd文件中网络配置,将解析出来的数据按照“iedname-board-port”存储格式进行存储;

步骤4:将解析出来的spcd网络配置与scd网络配置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分为冲突、缺失、增加三类,并使用表格的方式可视化展示,用于检查与修改。

其中所述解析spcd文件中网络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步骤1:遍历spcd文件的柜内纤芯intcore节点,所述intcore为柜内纤芯,其节点下的端口porta与端口portb属性的存储结构为unit(name).board(slot).port(no)-port(direction),即装置(名称).板卡(序号).端口(序号)-端口(方向),根据其中unit(name)的内容,获取端口porta和端口portb的装置类型和iedname;若端口porta或者端口portb的装备类型为非光纤配线架odf类型的纤芯,将端口porta与端口portb按照unit(iedname)-board(slot)-port(no)的格式重排,存储为“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备用;

步骤2:遍历spcd文件的cable节点下的纤芯core节点,所述cable为物理线缆,该节点下的端口porta与端口portb属性的存储结构为unit(name).board(slot).port(no)-port(direction),根据unit(name)的内容与上层cable节点下的屏柜cubiclea或屏柜cubicleb属性,获取端口porta和端口portb的装置类型和iedname;若端口porta或者端口portb的装置类型为智能电子设备ied或交换机switch类型的纤芯,将端口porta与端口portb按照unit(iedname)-board(slot)-port(no)的格式重排,存储为“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备用。

对于解析spcd文件中网络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的所述步骤2,若端口porta或者端口portb的装置类型为光纤配线架odf类型的纤芯,根据上层光纤cable节点下的屏柜cubiclea或屏柜cubicleb属性,获取对应的屏柜cubicle节点,遍历该屏柜节点的柜内纤芯intcore节点,获取与该端口相连的柜内纤芯的对端端口,若对端端口所属的装置类型依然为光纤配线架odf类型,则继续遍历,直至找到所属设备类型为智能电子设备ied或交换机switch类型的端口,将端口按照unit(iedname)-board(slot)-port(no)的格式重排,存储为“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备用;若最后无法找到所属设备类型为ied或交换机switch类型的端口,则跳过该纤芯,不做处理。

本实施所述解析scd文件中网络配置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1:依次遍历scd文件中的/communication/subnetwork/connectedap/physconn节点,获取该节点下的p[type=port]与p[type=cable]的值,然后获取上次节点的iedname属性的值,若存在获取不到的值,则跳过该节点;

步骤2:解析p[type=port]的值,若其存储结构不含有板卡信息,则默认添加1补全板卡信息,然后按照iedname-board-p[type=port]的格式重排,以该值为key,p[type=cable]为value存储为表格map格式;

步骤3:对map格式文件进行遍历,获取p[type=cable]相同的端口作为一条网络连接,存储为“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备用。

对于导入的spcd文件进行光纤连接的解析,分为跨屏柜的线缆与屏柜内纤芯两种情况。所有的光纤连接均解析成ied-port到ied-port的级别,在解析过程中将通过配线架的连接看作装置直连。

对于导入的spcd文件进行光纤连接的解析,分为跨屏柜的线缆与屏柜内纤芯两种情况,其中跨屏柜的线缆指的是物理线缆(cable),屏柜内纤芯指的是柜内纤芯(intcore)。所有的光纤连接均解析成ied-port到ied-port的级别,在解析过程中将通过配线架(光纤配线架odf)的连接看作装置直连。

在校验的过程中,以iedname为装置对应的依据,取spcd文件中的“unit”节点下的iedname与scd文件中的ied进行校验,对于spcd的配线架装置,由于scd文件中没有,则跳过。

对于柜内纤芯(intcore),其中智能电子设备ied与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纤芯以及智能电子设备ied与交换机(switch)之间的纤芯,按照“iedname-board-port”格式直接存储,对于所有与配线架连接的纤芯,暂时忽略。

在解析spcd端口结构的过程中,解析unit节点下的board节点,获取“slot”为板卡号;继续解析board节点下的port节点,取该节点下的no属性作为端口号;对于重复的端口号只取一个,同时忽略port的方向direction属性;将最后解析的内容按照slot-port组合,形成与scd文件中存储端口一致的格式。

所述对于spcd中的cable节点,解析cable节点下的所有core节点,跳过备用纤芯,获取非备用纤芯下的“porta”与“portb”;对于连接到交换机switch与智能电子设备ied的连线,直接获取相应端口;对于连接到光纤配线架odf的连线,继续解析与该光纤配线架odf端口相连的intcore,直至获取到与智能电子设备ied和交换机switch端口的连线;对于无法找到对应交换机switch或智能电子设备ied端口的纤芯,直接进行忽略的处理;对于解析出来的纤芯,按照“iedname-board-port”结构类型进行存储,并与存储的纤芯连线合并,获取spcd文件中所有的网络连接信息。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