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避照片翻拍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5235发布日期:2019-06-15 00:22阅读:3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规避照片翻拍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实时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避照片翻拍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验证乙方在相关活动中是否履行其义务,往往要求其将现场实时拍摄的照片发到管理服务平台进行验证。例如,在商品的销售环节,供货商往往与销售商达成某种约定,要求其产品在其货架上持续展销一端时间。为验收销售商的展销的情况,一般要销售商定期拍摄产品实时展销状况的照片,发给供货商。该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销售商的不诚信,虚报谎报,往往会出现以下状况:(1)销售商一次性拍摄多张照片,在规定时间依次发送给供货商;(2)销售商在规定时间对之前保存的照片进行翻拍,然后发送给供货商。因此,对于供货商如何确认销售商发来的照片是在现场实时拍摄,了解真实的展销工作状况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需求一种规避照片翻拍的方法,解决了现有图像签到或验证过程中,谎报虚报,难以保证获取的图片是实时拍摄的场景照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规避照片翻拍的系统,包括后台验证服务器,和与后台验证服务器连接的全景拍摄应用程序;

所述全景拍摄应用程序为以某点为中心,将摄像头进行移动,连续在多个拍摄位置进行拍摄,再将所拍摄的多张照片拼接合成,或拍摄可拼接的至少两个连续拍摄位置的照片进行拼接合成,生成全景照片;所述全景拍摄应用程序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拍摄模块、合成模块和通讯模块。

拍摄模块:拍摄模块与全景拍摄应用程序所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连接,当用户打开该全景拍摄应用程序,进入拍摄模块,首先启动智能终端上的摄像头,然后用户转动摄像头进行至少270°的连续拍摄或拍摄可拼接的至少两个连续拍摄位置的图像,并在拍摄时记录拍摄时长。所述摄像头优选为定焦镜头。

合成模块:将所述拍摄的图像实时进行合成得到全景照片;

通讯模块:实现全景拍摄应用程序与后台验证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讯模块只能将直接拍摄的全景照片发送到后台验证服务器,全景拍摄应用程序1不能发送手机中存储的照片;

后台验证服务器:实时接收全景拍摄应用程序合成的照片,确定拍摄时间点,判断是否是在规定时间拍摄,判断全景照片中是否包括所约定的内容以及是否为翻拍照片。后台验证服务器,包括时间点确认模块、图像对比模块和数据库,其中,时间点确认模块、图像对比模块均与数据库连接;

后台验证服务器,包括时间点确认模块、物距计算模块、距离对比模块、图像对比模块和数据库,其中,时间点确认模块、物距计算模块、距离对比模块、图像对比模块均与数据库连接,图像对比模块、物距计算模块和距离对比模块依次连接;时间点确认模块:将后台验证服务器接收到全景照片的时间减去时长作为拍摄时间点,然后判断拍摄时间点是否为要求的拍摄时间点,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图像对比模块:通过图像对比软件将拍摄的照片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标准图形进行对比,或人工直接对比,判断拍摄照片上的内容是否为约定的拍摄内容,是否为全景照片,并得到照片中涉及的不同对象的高度h,全景照片是否为至少270°连续拍摄或多个连接位置拍摄,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物距计算模块:将照片中若干个对象的高度、所述对象的实际高度和拍摄时摄像头的技术参数输入,根据摄像头的成像原理计算物距;

距离对比模块:将物距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不同对象的物距u分别与设定的距离阈值k进行对比,若u>k的对象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则将认为该照片是实际拍摄场景的照片,若u≤k的物体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则将该照片确定为疑似翻拍照片,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规避照片翻拍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启动自动终端摄像头,然后转动摄像头至少270°进行拍摄或拍摄可拼接的至少两个连续拍摄位置的图像,并在拍摄时记录拍摄时长;

(2)将步骤(1)转动拍摄的多张图像或连续拍摄位置拍摄的图像进行拼接合并,得到全景照片;

(3)确认拍摄完成,将拍摄的全景照片发送到后台验证服务器;

(4)后台验证服务器接收所述全景照片,将后台验证服务器接收到全景照片的时间减去时长作为拍摄时间点,然后判断拍摄时间点是否为要求的拍摄时间点,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5)通过图像对比软件将拍摄的照片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标准图形进行对比,或人工直接对比,判断拍摄照片上的内容是否为约定的拍摄内容,并得到照片中涉及的不同对象的高度h,全景照片是否为至少270°连续拍摄或多个连接位置拍摄,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6)将照片中对象的高度、所述对象的实际高度和拍摄时摄像头的技术参数输入,根据摄像头的成像原理计算物距;

(7)将物距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不同对象的物距u分别与设定的距离阈值k进行对比,若u>k的对象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则将认为该照片是实际拍摄场景的照片,若u≤k的物体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则将该照片确定为疑似翻拍照片,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全景拍摄应用程序只能将其实时拍摄的全景照片发送到后台验证服务器,避免将保存在智能终端中原有全景照片发送给后台验证服务器保证了全景照片现场拍摄的真实性;另外,现有的全景照片是一个平面图片,难以采用全景拍摄方式对其进行拍摄,因此,全景拍摄方式的选择有效避免了直接对现有全景照片进行翻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涉及的规避照片翻拍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规避照片翻拍的系统,包括后台验证服务器2,和与后台验证服务器10连接的全景拍摄应用程序1;

所述全景拍摄应用程序1具体为以某点为中心,将摄像头进行移动,连续在多个拍摄位置进行拍摄,再将所拍摄的多张照片拼接合成,或拍摄可拼接的至少两个连续拍摄位置的照片进行拼接合成,生成全景照片;所述全景拍摄应用程序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拍摄模块2、合成模块3和通讯模块4。

拍摄模块2:拍摄模块2与全景拍摄应用程序所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连接,当用户打开该全景拍摄应用程序,进入拍摄模块2,首先启动智能终端上的摄像头,然后用户转动摄像头进行至少270°的连续拍摄或拍摄可拼接的至少两个连续拍摄位置的图像,并在拍摄时记录拍摄时长。所述摄像头优选为定焦镜头。

合成模块3:将所述拍摄的图像实时进行合成得到全景照片;

通讯模块4:实现全景拍摄应用程序1与后台验证服务器2之间的数据交换,例如将合成的全景照片发送给后台验证服务器10;通讯模块4只能将直接拍摄的全景照片发送到后台验证服务器10,全景拍摄应用程序1不能发送手机(如手机相册)中存储的照片;

后台验证服务器10:实时接收全景拍摄应用程序1合成的照片,确定拍摄时间点,判断是否是在规定时间拍摄,判断全景照片中是否包括所约定的内容以及是否为翻拍照片。后台验证服务器10,包括时间点确认模块5、物距计算模块6、距离对比模块7、图像对比模块8和数据库9,其中,时间点确认模块5、物距计算模块6、距离对比模块7、图像对比模块8均与数据库9连接,图像对比模块8、物距计算模块6和距离对比模块7依次连接;

时间点确认模块5:将后台验证服务器10接收到全景照片的时间减去时长作为拍摄时间点,然后判断拍摄时间点是否为要求的拍摄时间点,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9中;

图像对比模块8:通过图像对比软件将拍摄的照片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标准图形进行对比,或人工直接对比,判断拍摄照片上的内容是否为约定的拍摄内容,是否为全景照片,并得到照片中涉及的不同对象的高度h,全景照片是否为至少270°连续拍摄或多个连接位置拍摄,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物距计算模块6:将照片中若干个对象的高度、所述对象的实际高度和拍摄时摄像头的技术参数(例如焦距)输入,根据摄像头的成像原理计算物距。例如,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照相机和摄像机成像公式为:1/u+1/v=1/f(公式1),其中,u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且u/v=h/h(公式2),其中,h为对象的实际高度,h为照片中对象的高度。将公式1和公式2联立构成方程组,在已知h、h、f,可计算得到照片中不同对象的物距u;

距离对比模块7:将物距计算模块6计算得到的不同对象的物距u分别与设定的距离阈值k进行对比,若u>k的对象数量超过一定范围(例如50%),则将认为该照片是实际拍摄场景的照片,若u≤k的物体数量超过一定范围(例如50%),则将该照片确定为疑似翻拍照片,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9中。其中距离阈值k可以为50cm,这是因为通常对着打印出来的照片、或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上的照片进行翻拍,物距u不会超过50cm,距离阈值k也可根据需要设定为其他数值。

所述智能终端为装有智能终端应用程序,且具有拍照功能和通讯功能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其拍照功能通过摄像头实现,通讯功能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如wiff模块)或有线通讯模块实现。

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规避照片翻拍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启动自动终端摄像头,然后转动摄像头至少270°进行拍摄或拍摄可拼接的至少两个连续拍摄位置的图像,并在拍摄时记录拍摄时长;

(2)将步骤(1)转动拍摄的多张图像或连续拍摄位置拍摄的图像进行拼接合并,得到全景照片;

(3)确认拍摄完成,将拍摄的全景照片发送到后台验证服务器;

(4)后台验证服务器接收所述全景照片,将后台验证服务器接收到全景照片的时间减去时长作为拍摄时间点,然后判断拍摄时间点是否为要求的拍摄时间点,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5)通过图像对比软件将拍摄的照片与数据库内存储的标准图形进行对比,或人工直接对比,判断拍摄照片上的内容是否为约定的拍摄内容,并得到照片中涉及的不同对象的高度h,全景照片是否为至少270°连续拍摄或多个连接位置拍摄,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6)将照片中对象的高度、所述对象的实际高度和拍摄时摄像头的技术参数输入,根据摄像头的成像原理计算物距;

(7)将物距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不同对象的物距u分别与设定的距离阈值k进行对比,若u>k的对象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则将认为该照片是实际拍摄场景的照片,若u≤k的物体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则将该照片确定为疑似翻拍照片,并将结果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