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38028发布日期:2019-06-18 22:4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实现安全防护、创建用户画像等等目的,路由器等设备往往会对接入其的终端设备进行设备识别。

目前的设备识别方法主要是实时采集终端设备的主机名(hostname)信息,利用预先获得的正则规则集对主机名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进行设备识别。

由于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随意修改主机名信息,现实中,用户修改主机名信息也是常见的操作。原始主机名信息往往携带设备信息,而修改后的主机名信息中可能不再携带设备信息,甚至携带错误的设备信息,导致现有的设备识别方法的识别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包括:

在终端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识别方式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

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查找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关联的设备信息,获取查找到的设备信息作为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设备信息数据库采用以下方式更新:

获取已接入的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按照预定的规则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

利用获取的所述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识别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得到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各自的设备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预先建立设备信息数据库,并利用已接入的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获取设备信息,将设备标识信息与设备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中。通过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获取设备信息,可以降低甚至避免用户代理信息修改而无法获取设备信息的情况。基于此,在对终端设备进行识别时,不仅可以采集终端的设备特征信息,并利用正则规则集匹配获得设备信息,还可以采集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据此查找设备信息数据库获取设备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利用单一识别方式进行设备识别,而是结合设备信息数据库进行设备识别,提高了设备识别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识别方式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定的映射规则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

通过安装有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输出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

由于映射规则不同、各个终端设备生产厂商的信息格式不同等原因,识别到的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往往存在格式不统一,且信息表示不直观,使得用户难以快速根据设备信息确认终端设备的问题。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按照预定的映射规则对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格式统一,且信息表达方式直观,例如采用用户母语作为表达方式等等,将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在指定显示屏上显示,便于用户快速确认终端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利用多个正则规则集分别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进行匹配,分别得到每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匹配成功的所述匹配结果包括设备信息;

若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匹配成功,根据各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及预定的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确定各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

根据每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对各个匹配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采集的设备特征信息可包括多种信息,例如,主机名信息、用户代理信息等等。那么,可以采用不同的正则规则集对设备特征信息中的各个信息或其组合进行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能够获取到全面的设备信息。进一步地,由于不同匹配方式得到的相同设备信息的取值可能不同,例如利用不同正则规则集匹配得到的设备品牌不同,那么就需要从中作出选择,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匹配结果动态确定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进而依据可信度权重对匹配结果中的设备信息进行融合,得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从而提高识别率及识别精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若所有正则规则集均匹配失败,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的方式还包括: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输入设备识别模型,利用所述设备识别模型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模型是利用设备特征样本信息训练得到的,所述设备特征样本信息包括设备特征信息和表示设备信息的标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了快速输出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需要确保识别得到设备信息。因此,在利用正则规则无法识别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时,即可利用预选训练的设备信息识别模型对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设备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还包括: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通过查找预先建立的缓存数据库中的设备标识信息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进一步加快识别速度,并且避免由于设备特征信息改动导致识别失败,还可以根据历史识别结果添加到缓存数据库中,后续仅需要根据设备标识信息在缓存数据库中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设备信息。由于缓存数据库中缓存的根据历史识别结果确定的信息,因此,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设备信息。另外,由于设备标识信息固定不变,利用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而非设备特征信息进行数据库匹配,避免由于设备特征信息改变导致识别失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预定的纠错触发条件被触发,向纠错处理客户端发送纠错请求消息,所述纠错请求消息中包括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还包括触发所述纠错触发条件的信息;

接收所述纠错处理客户端返回的纠错指令,并根据所述纠错指令的指示执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对至少一个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进行调整;

更新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中的正则规则;

更新至少一个映射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优先保证识别设备信息的速度,输出的设备信息可能不完整或者不准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满足预定的触发条件下,进行纠错处理,以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条:

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不包括目标信息;

接收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设备信息修正消息,所述设备信息修正消息中携带修正后的设备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特征信息包括用户代理信息和/或主机名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设备品牌信息,设备类型信息,设备型号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在终端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包括:

在终端设备首次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第一特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按照预定的规则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包括:

持续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预定数量的用户代理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终端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设备识别执行单元,用于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识别方式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

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查找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关联的设备信息,获取查找到的设备信息作为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设备信息数据库更新单元,用于获取已接入的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按照预定的规则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利用获取的所述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识别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得到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各自的设备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预先建立设备信息数据库,并利用已接入的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获取设备信息,将设备标识信息与设备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中。通过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获取设备信息,可以降低甚至避免用户代理信息修改而无法获取设备信息的情况。基于此,在对终端设备进行识别时,不仅可以采集终端的设备特征信息,并利用正则规则集匹配获得设备信息,还可以采集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据此查找设备信息数据库获取设备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利用单一识别方式进行设备识别,而是结合设备信息数据库进行设备识别,提高了设备识别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标准化处理单元,用于按照预定的映射规则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

信息输出单元,用于通过安装有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输出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

由于映射规则不同、各个终端设备生产厂商的信息格式不同等原因,识别到的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往往存在格式不统一,且信息表示不直观,使得用户难以快速根据设备信息确认终端设备的问题。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按照预定的映射规则对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格式统一,且信息表达方式直观,例如采用用户母语作为表达方式等等,将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在指定显示屏上显示,便于用户快速确认终端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为了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执行单元用于:

利用多个正则规则集分别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进行匹配,分别得到每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匹配成功的所述匹配结果包括设备信息;

若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匹配成功,根据各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及预定的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确定各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

根据每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对各个匹配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采集的设备特征信息可包括多种信息,例如,主机名信息、用户代理信息等等。那么,可以采用不同的正则规则集对设备特征信息中的各个信息或其组合进行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能够获取到全面的设备信息。进一步地,由于不同匹配方式得到的相同设备信息的取值可能不同,例如利用不同正则规则集匹配得到的设备品牌不同,那么就需要从中作出选择,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匹配结果动态确定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进而依据可信度权重对匹配结果中的设备信息进行融合,得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从而提高识别率及识别精度。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若所有正则规则集均匹配失败,所述设备识别执行单元还用于: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输入设备识别模型,利用所述设备识别模型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模型是利用设备特征样本信息训练得到的,所述设备特征样本信息包括设备特征信息和表示设备信息的标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为了快速输出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需要确保识别得到设备信息。因此,在利用正则规则无法识别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时,即可利用预选训练的设备信息识别模型对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设备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识别执行单元还用于: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通过查找预先建立的缓存数据库中的设备标识信息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为进一步加快识别速度,并且避免由于设备特征信息改动导致识别失败,还可以根据历史识别结果添加到缓存数据库中,后续仅需要根据设备标识信息在缓存数据库中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设备信息。由于缓存数据库中缓存的根据历史识别结果确定的信息,因此,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设备信息。另外,由于设备标识信息固定不变,利用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而非设备特征信息进行数据库匹配,避免由于设备特征信息改变导致识别失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纠错单元,用于:

若检测到预定的纠错触发条件被触发,向纠错处理客户端发送纠错请求消息,所述纠错请求消息中包括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还包括触发所述纠错触发条件的信息;

接收所述纠错处理客户端返回的纠错指令,并根据所述纠错指令的指示执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对至少一个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进行调整;

更新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中的正则规则;

更新至少一个映射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为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优先保证识别设备信息的速度,输出的设备信息可能不完整或者不准确。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满足预定的触发条件下,进行纠错处理,以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纠错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条:

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不包括目标信息;

接收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设备信息修正消息,所述设备信息修正消息中携带修正后的设备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还包括主机名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设备品牌信息,设备类型信息,设备型号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

在终端设备首次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为了获取已接入的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所述设备信息数据库更新单元用于:

持续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预定数量的用户代理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系统所用的应用程序的指令。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设备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设备信息数据库更新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但不仅限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中。在该系统中,路由器101用于采集并上报接入的终端设备102的信息,云服务器103用于根据路由器101上报的信息对终端102进行识别,得到其设备信息,并通过安装有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104输出接入路由器101的终端设备102的设备信息。

其中,图1中的路由器101还可以替换为其他iot(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设备,或者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其中,接入的终端设备102是指接入路由器101以连接到局域网或者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如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家电设备、智能办公设备等。

其中,目标应用程序是指与路由器101进行通信且可以对其进行控制的应用程序。

应当指出的是,在其他应用场景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由互联网上的独立服务器或者局域网中的设备代替上述云服务器实现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下面将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201、在终端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该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标识信息为区别不同终端设备的标识,接入同一设备的每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各不相同。优选的,采用mac地址作为设备标识信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信息作为设备标识信息。

具体的,路由器(或其他设备)在检测到有终端设备接入后,即对该终端设备事实上报的通信消息(如http报文)进行解析,从中获取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特征信息是指能够反映设备信息的信息,例如主机名(hostname),用户代理(useragent)信息,dns信息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仅在终端设备首次接入时,获取其设备标识信息以及设备特征信息。由于在该终端设备首次接入后,通过下图3所示的过程可以有效识别出其完整的设备信息并保存到设备信息库中,因此,后续该终端设备再次接入时,仅获取其设备标识信息即可实现设备识别。

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识别方式对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识别:

步骤202a、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查找接入的上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关联的设备信息,获取查找到的设备信息作为接入的该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步骤202b、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上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上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步骤202a和步骤202b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定。由于设备信息数据库的查询结果更准确、全面,且查询速度较快,优选的,首先执行步骤202a,在没有识别到设备信息时,继续执行步骤202b,如果通过步骤202a得到设备信息,则不执行步骤202b。当然,也可以并行执行步骤202a和步骤202b,将最先输出的设备信息作为上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上述步骤202a和步骤202b在云端服务器执行,以提高处理速度。当然,上述步骤202a和步骤202b也可以在其他设备上实现,例如,通过扩充路由器的内存,在路由器上实现上述步骤202a和步骤202b;又例如,在系统中增设设备识别服务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的独立服务器而非云服务器),通过该设备识别服务器执行步骤202a和步骤202b。

其中,如图3所示,设备信息数据库采用以下方式更新:

步骤301、获取已接入的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按照预定的规则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

具体的,以图1所示的系统为例,由路由器执行该步骤301,并将获取的信息上报。

其中,设备标识信息可以在终端设备进行接入认证时获取,也可以从终端设备上报的通信消息(如http报文)中获取。若从终端设备上报的通信消息中获取,既可以仅获取一次,也可以在每次获取用户代理信息时一并获取设备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不对上述预定规则进行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要制定预定规则,例如,持续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预定数量的用户代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不对预定数量进行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者经验确定。优选的,该预定数量为200条。

步骤302、利用获取的所述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识别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得到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各自的设备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设备信息数据库保存在云端。当然,设备信息数据库也可以保存在本地,例如,为路由器扩展内存,将设备信息数据库保存在扩展内存中,又例如,在局域网内添加存储设备,将设备信息数据库保存在该存储设备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上述步骤302在云端服务器执行,以提高处理速度。当然,上述步骤302也可以在其他设备上实现,例如,通过扩充路由器的内存,在路由器上实现上述步骤302;又例如,在系统中增设设备识别服务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的独立服务器而非云服务器),通过该设备识别服务器执行步骤30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预先建立设备信息数据库,并利用已接入的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获取设备信息,将设备标识信息与设备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中。通过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获取设备信息,可以降低甚至避免用户代理信息修改而无法获取设备信息的情况。基于此,在对终端设备进行识别时,不仅可以采集终端的设备特征信息,并利用正则规则集匹配获得设备信息,还可以采集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据此查找设备信息数据库获取设备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利用单一识别方式进行设备识别,而是结合设备信息数据库进行设备识别,提高了设备识别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图2所示的处理过程得到的设备信息可以直接输出并展示给用户。但通过设备特征信息识别到的用户信息往往由于映射规则不同、各个终端设备生产厂商的信息格式不同等原因,存在格式不统一,且信息表示不直观,使得用户难以快速根据设备信息确认终端设备的问题。

为此,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预先建立映射规则以对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的,可以在识别过程中或者在建立规则库、数据库时即进行标准化处理,也可以在利用图2所示的方法得到设备信息后进行标准化处理。

以后者为例,采用任意一种识别方式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之后,按照预定的映射规则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安装有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输出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映射规则反映了标准化之前的设备信息与标准化之后的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例如,标准化之前的设备信息为:apple(设备品牌),对应的标准化之后的设备信息为:苹果(设备品牌);又例如,标准化之前的设备信息为:phone(设备类型),对应的标准化之后的设备信息为:手机(设备类型);还例如,标准化之前的设备信息为:a1660(设备型号),对应的标准化之后的设备信息为:苹果7(设备型号)。

为进一步提高可视化水平,标准化之后的设备信息还包括设备图形。例如,品牌图标,类型图标,型号图标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设备信息的粒度不同。以品牌、类型、型号为例,其中,品牌的粒度最大,型号的粒度最小,在标准化处理过程中,选择粒度最小的设备信息对应的设备图形添加到最终输出的标准化设备信息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按照预定的映射规则对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格式统一,且信息表达方式直观,例如采用用户母语作为表达方式等等,将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在指定显示屏上显示,便于用户快速确认终端设备。

在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202b的实现方式有多种。

其中,若设备特征信息为单一设备特征信息,例如ua信息或hostname信息,则可以利用该单一设备特征信息对应的正则规则集对其进行匹配。

为了提高识别率,优选的,设备特征信息通常包括多种。实际应用中,为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需要对设备特征信息的数据格式进行定义,本发明实施例不对设备特征信息的数据格式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作为举例而非限定,设备特征信息包括如下两个字段:ua信息字段和hostname信息字段。以ua信息字段为例,ua信息字段的取值为空,表示没有获取到ua信息,若不为空,其取值即为ua信息。

相应的,若设备特征信息中包括多种信息,优选的,上述步骤202b具体是利用多个正则规则集分别对接入的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进行匹配,分别得到每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匹配成功的匹配结果包括设备信息;若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匹配成功,根据各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及预定的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确定各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根据每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对各个匹配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设备信息也可以包括多种,相应的,设备信息的数据格式可以包括多个字段,每个字段的取值对应一种设备信息。上述根据每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对各个匹配结果进行融合,得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查找设备信息的各个字段的目标字段取值,所述目标字段取值为目标匹配结果中包含的目标字段的取值,所述目标匹配结果为所有包括所述目标字段的匹配结果中可信度权重最高的匹配结果。

进一步地,若所有正则规则集均匹配失败,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输入设备识别模型,利用所述设备识别模型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模型是利用设备特征样本信息训练得到的,所述设备特征样本信息包括设备特征信息和表示设备信息的标签。

在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还包括: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通过查找预先建立的缓存数据库中的设备标识信息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优选的,上述处理过程在步骤202a和步骤202b之前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缓存数据库的数量以及存储位置进行限定。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缓存数据库包括设备信息缓存数据库和/或特征信息缓存数据库,所述设备信息缓存数据库中关联保存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信息,所述特征信息数据库中关联保存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其中,上述两个缓存数据库可以均保存在云端,也可以保存在本地。

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同时利用这两个缓存数据库进行识别,也可以按照预定的执行顺序依次利用这两个缓存数据库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若与所述设备信息缓存数据库中的设备标识信息匹配成功,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但不仅限于:从所述设备信息缓存数据库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关联的设备信息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若与所述特征信息缓存数据库中的设备标识信息匹配成功,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但不仅限于:从所述特征信息缓存数据库中获取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关联的设备特征信息;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合对获取的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获取匹配得到的设备信息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上述任意利用缓存数据库进行设备识别的实施例中,利用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之后,一种实现方式中,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检测到目标信息后,将所述设备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关联保存到所述设备信息缓存数据库,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检测到目标信息,将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设备特征信息关联保存到所述特征信息缓存数据库中。

优选的,若利用上述设备信息数据库匹配成功,则将设备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关联保存到所述设备信息缓存数据库;若利用其他方式匹配成功,从所述设备信息中检测到目标信息,将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和所述设备特征信息关联保存到所述特征信息缓存数据库中。其中,目标信息可以但不仅限于是设备品牌、设备类型和设备型号。

在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入纠错功能。具体的,若检测到预定的纠错触发条件被触发,向纠错处理客户端发送纠错请求消息,纠错请求消息中包括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还包括触发所述纠错触发条件的信息;接收所述纠错处理客户端返回的纠错指令,并根据所述纠错指令的指示执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对至少一个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进行调整;

更新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中的正则规则;

更新至少一个映射规则。

其中,所述纠错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条:

条件1、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不包括目标信息;

条件2、接收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设备信息修正消息,所述设备信息修正消息中携带修正后的设备信息。

相应的,上述触发该条件1的信息为指示识别到的设备信息不完整的信息;

上述触发该条件2的信息为指示识别到的设备信息不正确的信息。

下面以一具体实施例对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软件架构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该实施例提供的软件架构仅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需要和/或硬件设备的条件限制等搭建不同功能模块划分方式的软件架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软件架构包括如下部分:

数据采集

以图1所示的系统为例,由路由器进行数据采集。在该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过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线下数据采集,一部分为在线数据采集。

其中,线下数据采集过程是指路由器持续对已接入的终端设备的ua信息进行预定数量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ua信息上报到云端。

其中,在线数据采集是指终端设备首次连接到路由器时,路由器采集该终端设备实时上报的多字段信息,例如:mac,hostname,user-agent,op60等,并将这些信息上报给云端进行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云端为每个路由器独立维护缓存数据库,那么,对于首次接入路由器的终端设备,其设备信息不可能出现在缓存数据库中,因此,路由器具体是将在线采集到的信息上报给云端的在线设备识别引擎。若云端在维护缓存数据库时,可根据多个路由器上报信息的识别结果维护同一个缓存数据库,那么,即使某终端设备首次接入路由器a,但其曾经姐如果路由器b,而缓存数据库与这两个路由器均关联,那么,路由器可以先将在线采集到的信息上报给云端的缓存数据库。

云查缓存

云查缓存机制是基于预先建立的缓存数据库,构建缓存查询机制和缓存回收机制。

当接收到路由器上报的信息时,通过匹配缓存数据库,实现快速、精准识别设备。与此同时,建立的缓存机制可以有效防止上报数据前后不一致倒是设备识别失败等情况。

若通过云查缓存机制获得设备信息,则直接将设备信息输入知识库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输出;否则,将路由器上报的信息发送给在线识别引擎继续进行设备识别处理。

相应的,上述缓存回收机制是指,若在线识别引擎识别到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品牌、设备类型和设备型号,将对应的上报信息(mac,hostname,ua等)保存到缓存数据库中,以扩充缓存数据库。

线下识别引擎

按照预定的时间周期(例如以一个自然日为周期),将线下采集并存储到云端的ua信息进行设备识别,将识别到的设备信息以及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中。

其中,利用上述ua信息进行设备信息识别的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比较ua信息,从中获取有效ua信息;解析所述有效ua信息得到设备信息。

具体的,通过比较ua信息,获取重复数量最多的ua信息作为有效ua信息,所述重复数量是指信息内容完全相同的ua信息的数量。

其中,所述解析所述有效ua信息得到设备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从所述有效ua信息中提取目标关键字;根据预先建立的目标关键字与设备信息的关联关系,获取提取的所述目标关键字关联的设备信息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线设备识别引擎

在线设备识别引擎是接收路由器实时采集的数据信息(路由器直接上报或经云查缓存后输入)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输出给下一级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在线设备识别引擎具体采用如下四种设备识别方式:

基于设备信息数据库进行匹配识别,其识别得到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品牌、设备类型和设备型号;

基于hostname正则规则库进行匹配识别,其识别得到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品牌和设备类型,可选的包含设备型号;

基于ua正则规则库进行匹配识别,其识别得到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品牌和设备型号;

基于设备识别模型进行匹配识别,其识别得到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品牌和设备类型。

其中,基于hostname正则规则集、基于ua正则规则集和/或基于设备识别模型得到的设备信息需经过融合后输出。

知识库

接收在线识别引擎输出的设备信息后,将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输出给前端(目标应用程序)进行展示。

其中,假设在线识别引擎输出的设备信息为:品牌:huawei,型号:mlaul00。

通过标准化后输出结果:品牌:华为,型号:麦芒5。

纠错学习

若在线识别引擎的识别结果有误,那么终端设备的信息会进入“智能产品-纠错学习平台”,进行人工校验。基于校验结果,反向扩充知识库、更新hostname和ua正则规则库。待规则更新后,重新对该设备进行识别,输出正确的识别结果。由此形成设备识别闭环(识别出错–识别校验–模型更新–识别准确)。

应当指出的是,进行设备识别的目的是向用户展示设备信息,因此,可以在用户打开目标应用程序(或者在用户调用目标应用程序的相关展示界面时),该目标应用程序发出设备信息请求消息,根据该设备请求消息进行实时信息采集以及设备识别。当然,为提高展示速度,也可以在接入的终端设备连接后,即对其进行设备识别,并将识别到的设备信息推送给目标应用程序保存在本地,目标应用程序在需要展示时,从本地调取设备信息进行展示。

若通过纠错对设备信息进行了更新,那么,目标应用程序(即前端)展示更新后的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501,用于在终端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设备识别执行单元502,用于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识别方式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

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查找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关联的设备信息,获取查找到的设备信息作为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设备信息数据库更新单元503,用于获取已接入的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按照预定的规则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利用获取的所述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识别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得到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各自的设备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标准化处理单元,用于按照预定的映射规则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

信息输出单元,用于通过安装有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输出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

可选的,为了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执行单元用于:

利用多个正则规则集分别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进行匹配,分别得到每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匹配成功的所述匹配结果包括设备信息;

若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匹配成功,根据各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及预定的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确定各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

根据每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对各个匹配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可选的,若所有正则规则集均匹配失败,所述设备识别执行单元还用于: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输入设备识别模型,利用所述设备识别模型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模型是利用设备特征样本信息训练得到的,所述设备特征样本信息包括设备特征信息和表示设备信息的标签。

可选的,所述设备识别执行单元还用于: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通过查找预先建立的缓存数据库中的设备标识信息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纠错单元,用于:

若检测到预定的纠错触发条件被触发,向纠错处理客户端发送纠错请求消息,所述纠错请求消息中包括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还包括触发所述纠错触发条件的信息;

接收所述纠错处理客户端返回的纠错指令,并根据所述纠错指令的指示执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对至少一个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进行调整;

更新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中的正则规则;

更新至少一个映射规则。

可选的,所述纠错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条:

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不包括目标信息;

接收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设备信息修正消息,所述设备信息修正消息中携带修正后的设备信息。

可选的,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还包括主机名信息。

可选的,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设备品牌信息,设备类型信息,设备型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

在终端设备首次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可选的,为了获取已接入的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所述设备信息数据库更新单元用于:

持续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预定数量的用户代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计算机系统所用的应用程序的指令。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

a1、一种终端设备识别方法,包括:

在终端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识别方式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

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查找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关联的设备信息,获取查找到的设备信息作为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设备信息数据库采用以下方式更新:

获取已接入的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按照预定的规则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

利用获取的所述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识别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得到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各自的设备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

a2、根据a1所述方法,所述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识别方式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定的映射规则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

通过安装有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输出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

a3、根据a2所述的方法,所述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利用多个正则规则集分别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进行匹配,分别得到每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匹配成功的所述匹配结果包括设备信息;

若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匹配成功,根据各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及预定的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确定各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

根据每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对各个匹配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a4、根据a3所述的方法,若所有正则规则集均匹配失败,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的方式还包括: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输入设备识别模型,利用所述设备识别模型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模型是利用设备特征样本信息训练得到的,所述设备特征样本信息包括设备特征信息和表示设备信息的标签。

a5、根据a3所述的方法,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还包括: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通过查找预先建立的缓存数据库中的设备标识信息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a6、根据a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预定的纠错触发条件被触发,向纠错处理客户端发送纠错请求消息,所述纠错请求消息中包括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还包括触发所述纠错触发条件的信息;

接收所述纠错处理客户端返回的纠错指令,并根据所述纠错指令的指示执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对至少一个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进行调整;

更新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中的正则规则;

更新至少一个映射规则。

a7、根据a6所述的方法,所述纠错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条:

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不包括目标信息;

接收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设备信息修正消息,所述设备信息修正消息中携带修正后的设备信息。

a8、根据a1-a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设备特征信息包括用户代理信息和/或主机名信息。

a9、根据a1-a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设备品牌信息,设备类型信息,设备型号信息。

a10、根据a1-a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在终端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包括:

在终端设备首次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a11、根据a1-a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按照预定的规则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包括:

持续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预定数量的用户代理信息。

b12、一种终端设备识别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终端设备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设备识别执行单元,用于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识别方式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识别:

在设备信息数据库中查找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关联的设备信息,获取查找到的设备信息作为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设备信息数据库更新单元,用于获取已接入的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按照预定的规则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多条用户代理信息;利用获取的所述多条用户代理信息识别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得到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各自的设备信息关联保存到设备信息数据库。

b13、根据b12所述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

标准化处理单元,用于按照预定的映射规则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

信息输出单元,用于通过安装有目标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输出标准化处理后的设备信息。

b14、根据b13所述的系统,为了利用预定的正则规则集对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执行单元用于:

利用多个正则规则集分别对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进行匹配,分别得到每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匹配成功的所述匹配结果包括设备信息;

若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匹配成功,根据各个正则规则集的匹配结果及预定的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确定各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

根据每个匹配结果的可信度权重对各个匹配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b15、根据b14所述的系统,若所有正则规则集均匹配失败,所述设备识别执行单元还用于: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特征信息输入设备识别模型,利用所述设备识别模型得到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识别模型是利用设备特征样本信息训练得到的,所述设备特征样本信息包括设备特征信息和表示设备信息的标签。

b16、根据b15所述的系统,所述设备识别执行单元还用于:

将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与通过查找预先建立的缓存数据库中的设备标识信息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根据匹配结果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b17、根据b16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纠错单元,用于:

若检测到预定的纠错触发条件被触发,向纠错处理客户端发送纠错请求消息,所述纠错请求消息中包括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还包括触发所述纠错触发条件的信息;

接收所述纠错处理客户端返回的纠错指令,并根据所述纠错指令的指示执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对至少一个可信度权重调整规则进行调整;

更新至少一个正则规则集中的正则规则;

更新至少一个映射规则。

b18、根据b17所述的系统,所述纠错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条:

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不包括目标信息;

接收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设备信息修正消息,所述设备信息修正消息中携带修正后的设备信息。

b19、根据b12-b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设备特征信息还包括主机名信息。

b20、根据b12-b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设备品牌信息,设备类型信息,设备型号信息。

b21、根据b12-b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

在终端设备首次接入时,获取接入的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和设备特征信息。

b22、根据b12-b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为了获取已接入的各个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所述设备信息数据库更新单元用于:

持续获取已接入的所述各个终端设备的预定数量的用户代理信息。

c23、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如a1-a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d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c23所述的计算机系统所用的应用程序的指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