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行关闭手机屏幕或网络开关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7514发布日期:2019-05-22 02:37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行关闭手机屏幕或网络开关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机app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行关闭手机屏幕或网络开关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的移动时代以及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小孩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人陷入了虚拟世界中,他们日夜的玩游戏,特别是在夜晚熄灯后玩手机,手机屏幕的强辐射导致小孩近视的问题,没有对孩子的游戏时间进行控制的app,不能很好的阻止孩子在夜里玩游戏,虽然目前相关的app层出不穷但是在效果上面仍有待提升,设计一款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的app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行关闭手机屏幕或网络开关的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行关闭手机屏幕或网络开关的控制系统,包括口令找回模块、时间设置模块、屏保锁屏模块、屏保解锁模块、口令修改模块和app卸载模块,客户先下载系统软件包注册,在使用时打开app,通过设定时间,对手机关闭屏幕的时间进行设定,完成对手机时间的控制;

所述口令找回模块包括忘记口令单元、输入电话号码单元、获取验证码单元和输入新口令单元,打开app,输入口令错误,可以点击忘记口令命令,然后会显示单独的页面,输入注册时的使用电话号码,输入电话号码以后,获取短信验证码,输入新口令,即可完成新口令的设置,然后返回app首页,在输入口令框输入口令,进入时间设置页面;

所述时间设置模块包括设置时间段单元、确认指令单元、设置倒计时单元和开始指令单元,时间设置有两种方式,打开设置时间页面,显示时间段设置和倒计时设置,选择设置时间段时,然后输入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点击确认即可,选择设置倒计时,输入倒计时的时长,点击开设指令即可,在起始时间时会倒计时开启时,进入屏保锁屏模块;

所述屏保锁屏模块包括关闭wifi单元、关闭数据网络单元、关闭屏幕单元和保留时间、日历应用单元,在到达起始时间或倒计时时间开始时,app控制手机关闭wifi,同时关闭数据网络,然后关闭屏幕,在屏幕关闭后,会在屏幕上显示时间和日历;

所述屏保解锁模块包括解锁命令单元、输入口令单元和完成解锁单元,在需要使用手机时,可以点击屏幕上的解锁命令,进入解锁页面,输入口令,完成解锁;

所述口令修改模块包括修改口令单元,输入口令单元,新口令单元,确认口令单元和修改完成单元,打开修改口令单元的页面,进入输入口令单元的页面,输入原来的口令,当输入次数x≤3时,直接进入新口令单元,输入新口令,在确认口令单元,再次输入新口令,完成修改,当输入次数x>3时,需要重新进入修改口令单元,设置错误倒计时,初始时间t=1,错三次,t=t*2,当输入口令正确时,直接进入新口令单元,输入新口令,在确认口令单元,再次输入新口令,完成修改;

所述app卸载模块包括卸载app单元,输入口令单元和确认口令单元,使用手机自带的应用管理软件,进入到软件管理的页面,选择app,选择卸载,跳至输入口令单元,进入确认口令单元,再次输入口令,即卸载成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时间设置模块中设置时间段单元,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不为同一时间,终止时间在起始时间后。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屏保锁屏模块内可设置勾选特定需要的应用,如备忘录等。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app卸载模块内,在app首次下载,携带种子文件,建立一个服务进行监控,当服务查询该app已被删除,则当用户有网络的时候自动进行下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口令修改模块内,重新输入时间设置为倒计时模式,当退出app时,倒计时依然进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时间设置模块中设置时间段单元和设置倒计时单元只能单独设置,不可以同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通过家长对孩子的收集设置手机的锁屏时间,可以有效的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能够避免孩子在夜里使用手机玩游戏,通过强行控制关机或者关闭网络设置的方法来帮助小孩戒掉夜晚玩手机的恶习或者其他规定不能玩手机的时间段,同时app不能简单的直接被删除,可以为app增加一道防火墙。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口令修改模块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程序卸载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强行关闭手机屏幕或网络开关的控制系统,包括口令找回模块、时间设置模块、屏保锁屏模块、屏保解锁模块、口令修改模块和app卸载模块,客户先下载系统软件包注册,在使用时打开app,通过设定时间,对手机关闭屏幕的时间进行设定,完成对手机时间的控制;

口令找回模块包括忘记口令单元、输入电话号码单元、获取验证码单元和输入新口令单元,打开app,输入口令错误,可以点击忘记口令命令,然后会显示单独的页面,输入注册时的使用电话号码,输入电话号码以后,获取短信验证码,输入新口令,即可完成新口令的设置,然后返回app首页,在输入口令框输入口令,进入时间设置页面;

时间设置模块包括设置时间段单元、确认指令单元、设置倒计时单元和开始指令单元,时间设置有两种方式,打开设置时间页面,显示时间段设置和倒计时设置,选择设置时间段时,然后输入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点击确认即可,选择设置倒计时,输入倒计时的时长,点击开设指令即可,在起始时间时会倒计时开启时,时间设置模块中设置时间段单元,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不为同一时间,终止时间在起始时间后,时间设置模块中设置时间段单元和设置倒计时单元只能单独设置,不可以同时设置,进入屏保锁屏模块;

屏保锁屏模块包括关闭wifi单元、关闭数据网络单元、关闭屏幕单元和保留时间、日历应用单元,在到达起始时间或倒计时时间开始时,app控制手机关闭wifi,同时关闭数据网络,然后关闭屏幕,在屏幕关闭后,会在屏幕上显示时间和日历;

屏保解锁模块包括解锁命令单元、输入口令单元和完成解锁单元,在需要使用手机时,可以点击屏幕上的解锁命令,进入解锁页面,输入口令,屏保锁屏模块内可设置勾选特定需要的应用,如备忘录等,完成解锁;

口令修改模块包括修改口令单元,输入口令单元,新口令单元,确认口令单元和修改完成单元,打开修改口令单元的页面,进入输入口令单元的页面,输入原来的口令,当输入次数x≤3时,直接进入新口令单元,输入新口令,在确认口令单元,再次输入新口令,完成修改,当输入次数x>3时,需要重新进入修改口令单元,设置错误倒计时,初始时间t=1,错三次,t=t*2,当输入口令正确时,直接进入新口令单元,输入新口令,在确认口令单元,再次输入新口令,口令修改模块内,重新输入时间设置为倒计时模式,当退出app时,倒计时依然进行,完成修改;

app卸载模块包括卸载app单元,输入口令单元和确认口令单元,使用手机自带的应用管理软件,进入到软件管理的页面,选择app,选择卸载,跳至输入口令单元,进入确认口令单元,再次输入口令,app卸载模块内,在app首次下载,携带种子文件,建立一个服务进行监控,当服务查询该app已被删除,则当用户有网络的时候自动进行下载,即卸载成功;下载app软件包,通过手机号码进行注册,注册完毕后,设置初始口令,进入时间设置页面,设置初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确认即可,当到设置的初始时间,手机进入锁屏状态,同时关闭wifi,关闭数据网络,降低屏幕亮度,只可以使用设置勾选的一些应用,也可以通过设置倒计时模式,当设置好倒计时的时长,点击开始的指令,手机进入锁屏状态,同时关闭wifi,关闭数据网络,降低屏幕亮度,只可以使用设置勾选的一些应用,在手机屏保状态后,如需使用手机,可以通过解锁键输入口令,进行解锁,直接进入手机的正常使用状态,在app注册后,会导致口令的遗忘,通过忘记口令,输入电话号码,获取验证码,输入新口令即可,在使用时,可能会口令被孩子知道,这时需要重新设置口令,打开修改口令的页面,进入输入口令的页面,输入原来的口令,当输入次数x≤3时,直接进入新口令,输入新口令,在确认口令,再次输入新口令,完成修改,当输入次数x>3时,需要重新进入修改口令,设置错误倒计时,初始时间t=1,错三次,t=t*2,当输入口令正确时,直接进入新口令,输入新口令,在确认口令,再次输入新口令,完成修改,在app卸载时,需要通过输入口令,才可以将app完全卸载,建立一个服务进行监控,当服务查询该app已被删除,则当用户有网络的时候自动进行下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