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4975发布日期:2019-06-15 00:2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通过网络来相互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服务器以及终端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图像形成装置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系统中,存在以下的图像形成系统:图像的打印请求从终端装置通过网络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且通过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纸上形成该图像。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设定了省电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打印请求的接收而进行从省电状态到驱动状态的切换,定影装置的温度上升到定影温度之后,开始图像的形成,因此从接收打印请求到开始图像的形成产生等待时间。

因此,已知以下系统:事先保存并留下打印任务的历史,基于该打印任务的历史来预测打印终端的使用日期与时间,在该预测的使用日期与时间将打印终端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并开始打印。



技术实现要素:
(summary)

然而,在像上述一般的系统这样,基于打印任务的历史来预测使用日期与时间,并在预测的使用日期与时间将打印终端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情况下,打印终端不一定按该预测被使用,因此存在以下风险:打印终端不必要地被设为驱动状态,并且不必要的功耗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所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更准确地预测图像形成装置被使用的时间点,并将图像形成装置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具备通过网络来相互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服务器以及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具备:操作部,其用于为了将输入信息写入到事先设定的格式中而被用户操作;第一通信部,其用于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第一控制部,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部使所述格式的输入信息发送到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具备:第二通信部,其用于在所述终端装置以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第二控制部,其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所述格式的输入信息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部使该格式的输入信息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第三通信部,其用于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第三控制部,其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三通信部接收到所述格式的输入信息时,基于该格式的输入信息,求出在该格式中还能够写入输入信息的空余容量,比较该空余容量和事先设定的阈值,并基于该比较结果将该图像形成装置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可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具有:根据用户进行的操作部的操作将输入信息写入到事先设定的格式中的步骤、基于所述格式的输入信息来算出在该格式中还能够写入输入信息的空余容量的步骤、比较所述空余容量和事先设定的阈值并基于该比较结果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具备通过网络来相互进行数据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具备:操作部,其用于为了将输入信息写入到事先设定的格式中而被用户操作;第一通信部,其用于在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第一控制部,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部使所述格式的输入信息发送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第三通信部,其用于在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第三控制部,其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三通信部接收到所述格式的输入信息时,基于该格式的输入信息,求出在该格式中还能够写入输入信息的空余容量,比较该空余容量和事先设定的阈值,并基于该比较结果将该图像形成装置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图像形成装置被使用的时间点,并将图像形成装置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服务器的结构以及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模块图。

图2是示出事先设定的形式的页的图。

图3是示出事先设定的形式的单据的图。

图4是示出用于将图像形成装置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将阶段性地被切换的第一至第三省电状态与各自的阈值关联并存储的数据表的图。

图6是示出将阶段性地被切换的第一至第三省电状态与各自的阈值关联并存储的数据表的其他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模块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sy是通过网络将图像形成装置10、服务器30以及终端装置50连接而成。

在该图像形成系统sy中,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显示部11、操作部12、通信部13、触摸面板14、图像读取部15、图像形成部16、存储部18和控制单元19。这些结构要素能够相互通过总线来发送接收数据或信号。

所述显示部11由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或有机el(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器等构成。操作部12具备十键小键盘、回车键、开始键等硬键。

在所述显示部11的画面上,配置有触摸面板14。所述触摸面板14是所谓电阻膜方式或静电容方式等的触摸面板,检测用户的手指等对触摸面板14进行的接触(触摸)及其接触位置,并将表示该接触位置的坐标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单元19的后述控制部21等中。

所述通信部13是具备lan(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芯片等通信模块的通信接口。所述通信部13通过网络而与服务器30或终端装置50等连接,在与服务器30或终端装置50等之间发送接收数据。

所述图像读取部15具有光学地读取载置于接触玻璃的原稿的扫描仪,以生成表示该原稿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所述图像形成部16具备感光鼓、使感光鼓的表面均匀带电的带电装置、对感光鼓的表面进行曝光以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将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像为色粉图像的显像装置、以及将感光鼓表面的色粉图像(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转印装置等,并将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

所述图像形成部16还具备定影装置16a,其通过将在表面上形成有色粉图像的记录纸在定影温度下加热和加压,从而将色粉图像定影在记录纸上。

所述存储部18是ssd((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hdd((硬盘驱动器)harddiskdrive)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并存储各种应用程序以及各种信息等。

所述控制单元19由处理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以及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等构成。处理器为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mpu(微处理单元(microprocessingunit))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等。所述控制单元19通过利用上述处理器来执行存储在上述rom或存储部18中的控制程序,从而作为控制部21、显示控制部23以及通信控制部24起作用。所述控制部21、显示控制部23以及通信控制部24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三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所述控制单元19与显示部11、操作部12、通信部13、触摸面板14、图像读取部15、图像形成部16以及存储部18等连接,以进行这些结构要素的动作控制以及与该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信号或数据的发送接收。

所述控制部21总括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所述控制部21发挥作为执行由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的图像形成中所需要的各种处理等的处理部的作用。另外,所述显示控制部23具有对显示部11进行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所述通信控制部24具有对通信部13的通信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

接下来,在图像形成系统sy中,所述服务器30例如为工作站,具备显示部31、操作部32、通信部33、存储部38和控制单元39。这些构成要素能够相互通过总线来进行数据或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所述显示部31由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等构成。

所述操作部32是被用户操作的键盘以及指点设备。

所述通信部33是通信接口,通过网络而与图像形成装置10或终端装置50等连接,在与图像形成装置10或终端装置50等之间发送接收数据。

所述存储部38是ssd、hdd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并存储各种应用程序以及各种信息等。

所述控制单元39由处理器、ram以及rom等构成。处理器为cpu、mpu或asic等。控制单元39通过利用上述处理器来执行存储在上述rom或存储部38中的控制程序,从而作为控制部41、显示控制部43以及通信控制部44起作用。此外,所述控制单元39的上述各构成要素还可以不依赖基于前述控制程序的动作,而是分别由硬件电路构成。所述控制部41、显示控制部43以及通信控制部44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所述控制单元39与显示部31、操作部32、通信部33以及存储部38等连接,以进行这些结构要素的动作控制以及与该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信号或数据的发送接收。

所述控制部41对服务器30的整体的动作控制进行管理。所述控制部41发挥作为执行与操作部32的操作对应的处理等的处理部的作用。所述显示控制部43具有对显示部31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所述通信控制部44具有对通信部33的通信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

接下来,在图像形成系统sy中,所述终端装置50为公知的个人电脑(pc),具备显示部51、操作部52、通信部53、存储部58和控制单元59。这些构成要素能够相互通过总线来进行数据或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所述显示部51由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等构成。

所述操作部52是被用户操作的键盘以及指点设备。

所述通信部53是通信接口,通过网络而与图像形成装置10或服务器30等连接,在与图像形成装置10或服务器30等之间发送接收数据。

所述存储部58是ssd、hdd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并存储各种应用程序以及各种信息等。

所述控制单元59由处理器、ram以及rom等构成。处理器为cpu、mpu或asic等。控制单元59通过利用上述处理器来执行存储在上述rom或存储部58中的控制程序,从而作为控制部61、显示控制部63以及通信控制部64起作用。此外,所述控制单元59的上述各构成要素还可以不依赖基于前述控制程序的动作,而是分别由硬件电路构成。所述控制部61、显示控制部63以及通信控制部64是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所述控制单元59与显示部51、操作部52、通信部53以及存储部58等连接,以进行这些结构要素的动作控制以及与该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信号或数据的发送接收。

所述控制部61对终端装置50的整体的动作控制进行管理。控制部61发挥作为执行与操作部52的操作对应的处理等的处理部的作用。显示控制部63具有对显示部51的显示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通信控制部64具有对通信部53的通信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

在此,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用于打印的驱动控制进行说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一定期间不进行由图像形成部16进行的图像形成处理时,控制部21将图像形成部16设定为省电状态,并进行使图像形成部16中的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下降的控制。然而,在像以往这样在产生了打印请求的时间点下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情况下,需要等到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上升到定影温度,从打印请求到开始图像的形成产生等待时间。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与在所述终端装置50侧输入信息写入到事先设定的格式中的状况对应地控制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时间点,从而使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等待时间缩短。

具体地,在所述终端装置50中,在用户对操作部52进行操作,以将输入信息写入到上述格式中时,控制部61对通信控制部64进行控制,使该格式的输入信息从通信部53通过网络向服务器30以规定的周期发送。在服务器30中,利用通信部33接收该格式的输入信息,并使该格式的输入信息存储在存储部38。

另外,在所述服务器30中,当利用通信部33从图像形成装置10接收到按规定的周期发送来的发送请求时,所述控制部41对通信控制部44进行控制,使该格式的输入信息从通信部33通过网络向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利用通信部13接收到该格式的输入信息时,所述控制部21基于该格式的输入信息,求出在该格式中还能够写入输入信息的空余容量,当该空余容量未达到事先设定的阈值时,例如当该格式为几乎充满了输入信息的状态时,即使打印任务等进行的打印请求尚未到达,也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

此后,在所述终端装置50中,在结束将输入信息写入格式时,所述控制部61对通信控制部64进行控制,使该格式的输入信息与打印请求一起从通信部53通过网络向服务器30发送。该格式的输入信息以及打印请求经由服务器30被向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利用所述通信部13一起接收到该格式的输入信息与打印请求时,所述控制部21响应于该打印请求,通过图像形成部16使该格式的输入信息在记录纸上图像形成。

即,当格式几乎充满输入信息时,所述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被切换到驱动状态,当此后结束了写入的格式的输入信息与打印请求一起从所述终端装置50经由服务器30被向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且图像形成装置10接收到它们时,格式的输入信息通过已成为驱动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立刻形成到记录纸上。由此,缩短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等待时间。另外,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从省电状态向驱动状态的切换,因此不会影响省电的效果。

上述格式例如是如图2所示的由具有事先设定的形式的数据构成的文档s。在该文档s上,通过文字处理器的文本编辑器等应用程序写入并输入字符、图形等。但是,在文档s中,可以写入字符、图形等的量被限制为预定的可写入量。该情况下,格式的输入信息是写入到文档s中的字符、图形等。另外,在文档s中还能够写入输入信息的空余容量是文档s的余白量e1。该文档s的余白量e1在写入字符、图形等前(白纸状态)为100%,写入到文档s中的字符、图形等越多则越减少,当文档s充满字符、图形等时为0%。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利用通信部13接收到图2所示的文档s(格式)的输入信息时,控制部21基于写入到文档s中的字符、图形等上述输入信息的量,求出该文档s的余白量e1,并比较文档s的余白量e1和事先设定的第一阈值(例如10%),当文档s的余白量e1未达到第一阈值时,即当文档s为几乎充满了字符、图形等的状态时,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此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利用该通信部13一起接收到写入有字符、图形等的文档s和打印请求时,所述控制部21响应于该打印请求,通过图像形成部16使该文档s的字符、图形等在记录纸上图像形成。

或者,上述格式例如是如图3所示的具有事先设定的单据形式的形式的文档d(以下,称为单据d)。在该单据d中,设定有供字符等写入的多个记入栏d1~d6。该情况下,格式的输入信息是写入到单据d中各记入栏d1~d6中的字符等。另外,对于格式还能够写入输入信息的空余容量是各记入栏d1~d6的输入信息的未变更量e2。该未变更量e2在所有记入栏d1~d6为空栏时为100%,写入有字符等的记入栏越多则越减少,当所有记入栏d1~d6中写入有字符等时为0%。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通信部13将图3所示的单据d作为格式的输入信息而接收时,控制部21基于写入到单据d的各记入栏d1~d6中的字符等,求出单据d的未变更量e2,并比较单据d的未变更量e2和事先设定的第二阈值(例如10%),当单据d的未变更量e2未达到第二阈值时,例如当单据d的各记入栏d1~d6为几乎充满了字符等的状态时,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此后,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利用通信部13一起接收到记入栏中记入有字符等的单据d与打印请求时,控制部21响应于该打印请求,通过图像形成部16使该单据d在记录纸上图像形成。

接下来,参照图4中所示的流程图更详细地说明如上述这样用于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处理顺序。

首先,在终端装置50中,当用户对所述操作部52进行操作,从而使输入信息对于图2中所示的文档s或图3中所示的单据d的写入功能(上述程序)启动时,所述显示控制部63使文档s或单据d显示在显示部51的画面上(步骤s101)。而且,当用户对所述操作部52进行操作,从而输入输入信息时,所述显示控制部63使该输入信息显示于在所述显示部51的画面上显示的文档s或单据d内(步骤s102)。

在这样的由用户进行将输入信息写入文档s或单据d时,所述控制部61判定用户是否对上述操作部52进行操作并指示打印请求(步骤s103),如果没有指示打印请求(当步骤s103中为“否”时),所述通信控制部64以预定的周期使写入有输入信息的文档s或单据d和为了识别写入了输入信息的用户而事先设定的用户识别符id(identification)一起从通信部53通过网络向服务器30发送(步骤s104)。

在所述服务器30中,当利用所述通信部33接收到写入有输入信息的文档s或单据d以及用户识别符id时(步骤s201),所述控制部41使文档s或单据d与用户识别符id相关联并存储到存储部38内的预定文件夹中(步骤s202)。此时,从所述终端装置50向服务器30的文档s或单据d和用户识别符id的发送以上述周期被重复,因此每次都更新在文件夹中存储的文档s或单据d。另外,该文件夹是为了存储文档s或单据d而事先设定的专用文件夹。

在所述服务器30中,所述控制部41以事先设定的周期从上述存储部38内的文件夹读出写入有输入信息的文档s或单据d以及用户识别符id(步骤s204),所述通信控制部44使文档s或单据d与用户识别符id从通信部33通过网络向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步骤s205)。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利用所述通信部13接收到写入有输入信息的文档s或单据d以及用户识别符id时(步骤s302),所述控制部21使文档s或单据d与用户识别符id相关联并存储到上述存储部18中(步骤s303),并算出文档s的余白量e1或单据d的未变更量e2(步骤s304)。

而且,所述控制部21除了文档s或单据d以及用户识别符id以外,还判定是否接收到打印要求(步骤s305),如果没有接收到打印请求(在步骤s305中为“否”时),移至接下来的步骤s306的处理。

例如,所述控制部21比较文档s的余白量e1和事先设定的第一阈值(步骤s306),如果文档s的余白量e1为第一阈值以上的话(当步骤s306中为“否”时),维持图像形成部16的省电状态(步骤s307),返回到步骤s302。另外,当文档s的余白量e1未达到第一阈值时(当步骤s306中为“是”时),所述控制部21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使上述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上升到定影温度为止(步骤s308)。

或者,所述控制部21比较单据d的未变更量e2和事先设定的第二阈值(步骤s306),如果单据d的未变更量e2为第二阈值以上的话(当步骤s306中为时),维持图像形成部16的省电状态(步骤s307),返回到步骤s302。另外,当单据d的未变更量e2未达到第二阈值时(当步骤s306中为“是”时),所述控制部21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使所述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上升到定影温度为止(步骤s308)。

此处,从上述服务器30以事先设定的周期对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文档s或单据d,因此文档s或单据d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的通信部13反复被接收(步骤s302),文档s或单据d在存储部18中被存储或更新(步骤s303)。每当该存储或更新时,所述控制部21就算出文档s的余白量e1或单据d的未变更量e2(步骤s304),如果没有接收到打印请求的话(当步骤s305中为“否”时),比较文档s的余白量e1和第一阈值或比较单据d的未变更量e2和第二阈值(步骤s306),基于该比较结果(当步骤s306中为“否”或“是”时),维持所述图像形成部16的省电状态(步骤s307)或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使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上升到定影温度为止(步骤s308),返回到步骤s302。

此后,在所述终端装置50中,当结束将输入信息写入文档s或单据d时,用户对操作部52进行操作,输入打印请求。当打印请求被输入时(当步骤s103中为“是”时),通信控制部64使写入有输入信息的文档s或单据d以及用户识别符id与打印请求一起从通信部53通过网络发送到服务器30(步骤s105)。

在所述服务器30中,当利用通信部33接收到写入有输入信息的文档s或单据d、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时(步骤s201),所述控制部41使文档s或单据d、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相关联并存储到存储部38内的预定文件夹中(步骤s202)。而且,所述控制部41从存储部38内的文件夹读出文档s或单据d、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步骤s204),通信控制部44使文档s或单据d、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从通信部33通过网络向图像形成装置10发送(步骤s205)。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当利用所述通信部13接收到写入有输入信息的文档s或单据d、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时(步骤s302),控制部21使文档s或单据d以及用户识别符id在存储部18中存储并更新(步骤s303),并算出文档s的余白量e1或单据d的未变更量e2(步骤s304)。此时,接收了打印请求(当步骤s305中为“是”时),因此所述控制部21从存储部18读出写入有输入信息的文档s或单据d以及用户识别符id,并通过图像形成部16使文档s或单据d在记录纸上图像形成(步骤s309)。

此外,在格式的空余容量未达到事先设定的阈值之前,在格式的输入信息与打印请求一起从终端装置50经由服务器30向图像形成装置10被发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10的控制部21响应于打印要求(在步骤s305中为“是”时),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在定影装置16a的温度达到定影温度以后,通过图像形成部16使该格式在记录纸上图像形成(步骤s309)。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输入信息写入终端装置50中的格式时,格式的输入信息从终端装置50经由服务器30向图像形成装置10被发送。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每当接收到格式的输入信息时,就判定格式的空余容量是否未达到事先设定的阈值,当格式的空余容量未达到事先设定的阈值时,例如当该格式为几乎充满了输入信息的状态时,所述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被切换到驱动状态。此后,在结束将输入信息写入终端装置50中的格式时,当格式的输入信息与打印请求一起从终端装置50经由服务器30向图像形成装置10被发送时,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响应于该打印请求使该格式的输入信息在记录纸上图像形成。

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接收打印请求之前,所述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被切换到驱动状态,所述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上升到定影温度,因此在尽可能地实现省电的同时,在接收到打印请求时,格式的输入信息在记录纸上快速地图像形成。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在省电状态和驱动状态间切换,但是在省电状态下,可多阶段地切换定影装置16a的待机温度。例如,可将定影装置16a的待机温度切换为未达到定影温度的温度且作为事先设定的第一温度的低温、未达到定影温度的温度且作为事先设定为比第一温度高的值的第二温度的中温、以及未达到定影温度的温度且作为事先设定为比第二温度高的值的第三温度的高温这三阶段的温度。该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能够在与低温对应的第一省电状态、与中温对应的第二省电状态、以及与高温对应的第三省电状态这三个省电状态下待机。此时,在存储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存储部18中的图5中所示的数据表dt中,事先存储与第一省电状态、第二省电状态以及第三省电状态对应的各自的阈值sha、shb以及shc。该数据表dt被上述控制部21参照。

在第一省电状态下,所述定影装置16a的温度维持为低温,所以将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上升到定影温度所花费的时间变长,因此需要在较早的时间点进行从该第一省电状态向驱动状态的切换,故将阈值sha设定为较高(例如15%)。

另外,在第二省电状态下,所述定影装置16a的温度维持为中温,所以将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上升到定影温度所花费的时间比第一省电状态短,因此可以使从该第二省电状态向驱动状态的切换比第一省电状态晚,故将阈值shb设定为较低(例如10%)。

进一步地,在第三省电状态下,所述定影装置16a的温度维持为高温,所以将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上升到定影温度所花费的时间比第二省电状态短,因此可以使从该第三省电状态向驱动状态的切换比第二省电状态晚,故将阈值shc设定为更低(例如5%)。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设定了第一省电状态的情况下,当利用通信部13接收到从服务器30发送的格式的输入信息时,所述控制部21基于该格式的输入信息求出该格式的空余容量,当空余容量未达到与第一省电状态对应的阈值sha时,将上述图像形成部16从第一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此时,格式的空余容量还剩接近15%,因此到结束将输入信息写入格式为止花费时间,能够在此期间使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从低温上升到定影温度。

另外,在设定了第二省电状态的情况下,当格式的空余容量未达到与第二省电状态对应的阈值shb时,所述控制部21将图像形成部16从第二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此时,格式的空余容量还剩接近10%,因此到结束将输入信息写入格式为止能够使定影装置16a的温度从中温上升到定影温度。

另外,在设定了第三省电状态的情况下,当格式的空余容量未达到与第三省电状态对应的阈值shc时,所述控制部21将图像形成部16从第三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此时,格式的空余容量还剩接近5%,虽然残余量变得很少,但定影装置16a的温度维持为高温,因此到结束将输入信息写入格式为止能够使定影装置16a的温度迅速地上升到定影温度。

由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即使设定为第一省电状态、第二省电状态以及第三省电状态中的任一个,在接收到打印请求时也能够使定影装置16a的温度几乎上升到定影温度,从而能够缩短等待时间。另外,在适当的各自的时间点进行从第一省电状态、第二省电状态以及第三省电状态向驱动状态的切换,因此不会影响省电的效果。

此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第一省电状态、第二省电状态以及第三省电状态与事先设定的阈值的关系以与图5中所示的关系相反的方式设定。该情况下,越是从省电状态回复到驱动状态需要时间的省电状态,当没有向格式中输入较多的输入信息时,所述控制部21越不会从省电状态回复到驱动状态,因此在尽可能地减少到变为可打印为止的时间的同时,在用户需要更多地省电时,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10难以回复到驱动状态。

另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也可以对每个用户识别符id设定阈值。该情况下,使所述存储部18中事先存储与各用户识别符id对应的各自的阈值。当利用所述通信部13接收到格式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识别符id时,所述控制部21从存储部18读出与该用户识别符id对应的阈值,基于格式的输入信息求出该格式的空余容量,当该空余容量未达到该读出的阈值时,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

进一步地,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21基于接收到打印请求时的、即格式的输入信息要被打印时的该格式的空余容量来修正与用户识别符id对应的阈值。该情况下,在利用通信部13接收到格式的输入信息、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时,所述控制部21基于格式的输入信息求出格式的空余容量,并基于该空余容量来修正阈值。

例如,在利用通信部13接收到格式的输入信息、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时,在该格式的空余容量远低于阈值的情况下(例如,在比阈值减去事先设定的第一值得到的值小的情况下),为了使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时间点变晚,从而将阈值修正为较小。

另外,在利用所述通信部13接收到格式的输入信息、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时,在该格式的空余容量仅稍低于阈值的情况下(例如,在与阈值的差比事先设定的第二值以内的情况下)或者在格式的空余容量为该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为了使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时间点变早,从而将阈值修正为较大。

由此,能够与在格式几乎充满输入信息之后才指示打印请求的用户、和在格式充满输入信息很久之前就指示打印请求的用户等对应地适当修正阈值,能够对每个用户适当地调节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的时间点。

另外,也可以是,每当利用通信部13接收到格式的输入信息、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时,控制部21都基于格式的输入信息求出格式的空余容量,使该空余容量与用户识别符id相关联并事先存储在存储部18中,在使与相同的用户识别符id相关联的多个空余容量存储在存储部18中以后,求出该各空余容量的平均值,基于该平均值来修正阈值。

另外,在判定为文档s的余白量e1未达到第一阈值或单据d的未变更量e2未达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21将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但例如在使用了包含文档s以及单据d双方而成的格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判定为余白量e1未达到第一阈值且未变更量e2未达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图像形成部16从省电状态切换到驱动状态。

另外,也可以是,在使用文档s以及单据d均包含的上述格式的情况下,控制部21使余白量e1和第一阈值的比较以及未变更量e2和第二阈值的比较中的任一方有效并使另一方无效。

另外,将格式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识别符id从所述终端装置50向服务器30以预定的周期发送,但该发送也可以在随机的时间点进行。同样地,在将格式的输入信息以及用户识别符id从服务器30向图像形成装置10以预定的周期发送的情况下,该发送也可以在随机的时间点进行。

另外,也可以省略服务器30,在所述终端装置50和图像形成装置10之间发送格式的输入信息、用户识别符id以及打印请求。该情况下,所述终端装置50兼备服务器30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形成部16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所述图像形成部16不限定于记录纸,也可以在其他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作为其他的记录介质,例如能够示例的是ohp(高架投影仪(overheadprojector))板。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使用复合机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等的其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使用图1至图6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及处理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定于该结构以及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