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6433发布日期:2019-06-15 00:2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扩音设备,尤其是一种在工业领域可以让使用者在用一只手握持并操控一部平板形智能手机里安装的集散控制系统app软件的同时可以用同一只手把持使用的麦克风;该麦克风在民用领域则除了可以让消费者单手同时握持操控一部智能手机并把持住所述麦克风,而且和普通无线麦克风一样也可以采用诸如蓝牙之类的无线传输方式与使用者的智能手机进行无线连接以接收手机播放的伴奏音乐并混合麦克风接收的人声再通过诸如调频广播之类的无线传输方式将伴奏音乐与人声一起传输给车载收音机、车载音响或者室内音响等多媒体音响系统进行播放。



背景技术:

本专利的发明缘起于发明人在工业领域和工作之余的亲身体验。发明人曾经有过在工厂管理生产和生产线设备调试、检修的亲身经历,彼时由于工厂车间场地面积比较大,尤其是在发明人指挥下属员工检修和调试车间内的生产线设备时,发现用无线麦克风连接扩音设备相较于对讲机可以比较好的将指令同时传达给分散在大场地车间各处的相关检修和调试人员,甚至第一时间传达给没有配备对讲机的相关人员。只要在工厂车间现场各个重要设备附近安装好大音量喇叭或音箱,发明人的指令就可以及时传达给现场所有的操作人员。而倘若使用对讲机的话经常会遇到对讲机通话信号不通畅或者对讲机内蓄电池没电的情况,故而还是使用大喇叭或音箱来得直截了当,而且可以同时把设备调控指令同时传达给所有车间现场的人员。随着我国工业信息化程度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工厂都配备了称为“集散控制系统”的工业控制软硬件,所述集散控制系统的控制软件除了主要安装在工作站电脑之外也越来越多的安装在工厂各级管理者的智能手机当中,这些安装在平板形智能手机当中的工业集散控制系统app软件(app为英文application的前三个字母的缩写形式)可以实时显示设备的各项参数甚至调阅相关摄像头的视频,因而在工业生产领域也越来越成为各级管理者的标配。笔者当初在检修和调试工厂内的大型生产流水线时就喜欢同时使用安装在智能手机当中的集散控制系统app软件和扩音用的无线麦克风,同时还使用诸如扭力扳手、螺丝刀、红外测温枪等工具,彼时由于需要时时关注智能手机里所述集散控制系统app显示的各项生产数据同时还要用一只手把持着一个无线麦克风指挥车间现场其他员工进行相关的调试或检修操作,而且还时不时需要腾出一只手,要么放下麦克风,要么放下手机,操持扭力扳手、螺丝刀等工具进行生产线设备的调试或检修,由于注意力集中,所以经常在车间现场忘失自己的智能手机或者无线麦克风,有一段时间甚至还特意用两根绳子把手机和无线麦克风都系在自己的腰带上防止遗失。那时候发明人就产生了一个设计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把持操控一部智能手机的同时可以用同一只手把持使用的无线麦克风的想法,如此则使用者的两只手的一只手可以同时操持所述智能手机和麦克风这两个不可须臾离身的设备而另一只手就可以空出来自由操持诸如扭力扳手、螺丝刀、电流表等工具或者操控机床仪表面板上的按钮和触摸屏等人机交互界面。在民用领域,发明人注意到近年来使用与音响系统连接的无线麦克风唱歌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以及私家车主们的爱好,特别是一种通过蓝牙传输方式与用户的智能手机进行无线连接以接收伴奏音乐并混合麦克风接收的人声再通过调频广播等无线连接方式将伴奏音乐与人声一起传输给车载收音机、车载音响或者室内音响等多媒体音响系统进行播放的无线麦克风,由于可以通过蓝牙方便地连接音乐播放功能完善和强大的智能手机,而且通过调频广播等无线连接方式利用车载收音机或者室内音响进行播放非常方便,此种无线麦克风尤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以及私家车主的喜爱。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这种无线麦克风普遍价格较高,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无线麦克风内置了存储歌曲伴奏的内置存储芯片并提供了诸如usb(usb为universalseriesbus,也即“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接口之类的外接输入接口,而且还内置了价格不菲的高性能微处理器用来处理诸如从所述内置存储芯片中调取并播放选定的歌曲伴奏、调节歌曲伴奏以及无线麦克风接收的人声的高低音之类的功能,功能的增加也相应需要在所述无线麦克风表面增设按钮、旋钮或者滑钮,稍微上些档次的无线麦克风还提供了诸如显示屏或触摸屏之类的小型人机交互界面,包括内置存储芯片、外接输入接口、高性能微处理器、按钮、旋钮、滑钮以及人机交互界面在内的设备无疑都会增加一个无线麦克风的成本和售价。但事实上这些功能以及对应所需的设备完全可以由现在的智能手机来实现和提供,众所周知现在的智能手机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以及性能的提升速度早已超过了桌面电脑的硬件更新速度,而且现代智能手机的大面积触摸屏配上精心编制的手机app应用软件也早可以提供令人赏心悦目且使用方便快捷的人机操作界面,现代智能手机内部都已内置了可以说是超大容量的存储空间,早已足够放下成百上千首歌曲的伴奏,利用智能手机也可以直接从网络下载歌曲的伴奏,无需外接输入输出接口,智能手机内的音乐播放软件app应用程序也早已能够轻松的实现对高低音等输出音效的调整。所以只要能充分利用现代的智能手机,完全可以避免无线麦克风在功能上的不必要的扩展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售价,并且节约自然和社会资源,实际上无线麦克风最需要做好的也就是与智能手机之间的无线蓝牙通讯以及与车载收音机或室内音响系统之间的无线调频广播通讯,其余的事情都可以交付给现代智能手机去执行和完善。要完美实现使用无线麦克风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还必须解决一个使用者如何同时操控无线麦克风和智能手机的问题,目前普通的直棒形无线麦克风都包括一个最上端的由防尘网罩包裹起来的声电转换单元以及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下方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使用者要想同时使用智能手机和普通的直棒形麦克风的话就必须一只手握着麦克风的手柄,另一只手握着智能手机,彼时使用者的两只手就都将被占用也就无法做其他事情,比方说在工业领域想操持螺丝刀、扭力扳手等进行设备检修或者操控设备控制面板上的各种开关按钮,或者说想喝口饮料、挽着朋友一起唱歌时就不得不放掉左右手中的一件器物,要么放掉智能手机,要么放掉无线麦克风,难免尴尬和不方便。倘若能有一种麦克风,可以让使用者单手同时操作智能手机并把持着麦克风,同时也延续和传统无线麦克风一样的声电转换单元位于使用者手持麦克风的那只手的手掌虎口上方的使用方式和使用习惯,就一定能满足工业领域专业使用者的使用述求,也能满足民用生活娱乐领域的需求给消费者带去更多的欢愉和便利,也可以大大降低麦克风的生产成本与售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一节提及的传统麦克风不能很好的利用现代智能手机导致生产制造成本和价格的居高不下以及在工业和民用娱乐领域皆不能提供单手同时操控智能手机并把持麦克风手柄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不仅保留和延续了和传统麦克风一样的声电转换单元位于使用者手持麦克风的那只手的手掌虎口上方的使用方式和相应的使用习惯,而且还实现了让使用者可以单手握持并操控智能手机并同时把持着麦克风的功能,这里所谓的把持也就是将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固定架设在使用者握持并操控智能手机的那只手上之意。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与目前流行的整体直棒形无线麦克风一样,也同样包括最上端用以接收人声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声电转换单元,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可以与多媒体音响系统通过无线双工的方式连接,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还可以与智能手机通过无线双工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和民用两用麦克风和普通的整体直棒形无线麦克风一样也可以通过调频广播的方式将通过蓝牙等无线通讯方式接收到的由智能手机播放的音乐伴奏和由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接收到的使用者的人声传输给车载收音机系统、车载音响系统或者室内音响系统。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与普通的整体直棒性无线麦克风的区别首先在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是紧固安装于一个基座之上的,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还包括一根薄片形的智能手机贴靠板,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上端紧固于所述基座之上,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下端紧固着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一个底座,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还包括至少一根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底座的连接杆,每根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紧固于所述基座并且每根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紧固于所述底座。如此则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基座就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紧固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就可以模仿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整体直棒形状的手柄。为实现前述使用者在握持并操作一台平面直板形智能手机的同时还可以用同一只手把持着本发明提供的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功能,在本发明中,每根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皆紧固于相对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所述基座上的一侧,每根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皆紧固于相对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所述底座上的一侧,也即所有所述连接杆皆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对侧,这样所有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之间就存在空隙,在本发明中所述空隙用来让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得以伸入,如此则所述基座及其上的声电转换单元乃至整个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就可以被架设于使用者的手指或虎口之上实现前述的把持效果。在本发明中,所述基座、所述底座以及紧固连接两者的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组成一个可充当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的直棒形整体,具体实施时,只需使所述基座与底座的外形呈旋转体外形且使两者的轴向方向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就可以实现,如此则本发明就为使用者保留和延续了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习惯使用方式和使用体验,也即用一只手一把握住由基座、底座、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组装成的手柄来使用本发明。实际上对本发明来说,是将传统麦克风的手柄中间截断分隔为上部安装声电转换单元1的所述基座和下部的所述底座再以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和连接杆将基座和底座连接为一个中部镂空的手柄,这种中部存在镂空的空隙的手柄其实就为使用者以一只手同时握持智能手机和把持住麦克风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使用者一只手的手指或者手掌可以穿过手柄的中部镂空部位从而将所述基座乃至整个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架设在手指或手掌上从而实现把持住整个麦克风的效果,彼时使用者无需再像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那样需要用整只手握着手柄来把持并使用麦克风,如此则手指前端以及手掌就可以获得必要的自由度从而以握持并操控一部智能手机。具体地说,使用者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四根手指或者手掌可以伸入所述基座与底座之间的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中间的所述空隙并适度蜷曲就可以握持住一部平板形的智能手机并且还可以用同一只手的大拇指操控安装在智能手机当中的工业集散控制系统app或者多媒体k歌用app软件,彼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和基座就将架设在使用者的食指或手掌上,而只要所述基座与底座之间是相连的,那整个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就可以被架设在使用者的手上从而实现前述被把持于使用者手上的效果,而且彼时位于手柄上方的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将位于使用者因握持智能手机而蜷曲起来的食指和手掌的虎口上方,延续和保持了普通直棒形无线麦克风的使用习惯。本发明引入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则是为了便于使用者握持智能手机并把持着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之时将所述智能手机定位在合适的方位上,在本发明中,薄片形的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背部的内侧表面如前所述位于所有所述连接杆的对侧,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外部表面则朝向由上部的基座、下部的底座、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组成的手柄的外部方向。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伸入基座与底座之间的位于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中间的所述空隙然后适度蜷曲起来以后就将绕着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彼时该智能手机就会自然地紧密贴靠在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之上,而且将会自然的位于指向所述声电转换单元的方向上。相比于传统直棒形无线麦克风,彼时使用者握持的就不是传统无线麦克风的手柄而是自己的智能手机,传统的整体直棒形无线麦克风的手柄是指向其上部顶端的声电转换单元的,而在本发明中由于有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引入故而所述声电转换单元依然将位于使用者握持物的上方,这就是本发明保留和延续消费者使用传统无线麦克风的习惯的一个技术特征。具体实施本发明时,可以设置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根,如此则两根连接杆之间的中空部位就可以很好的容纳位于使用者手掌背部的手指与手掌交接处的突起部分,也即避免让所述连接杆与使用者蜷曲起来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的手掌背部产生干涉从而带给使用者更舒适的使用体验;此外,多于一根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还能更有效的模拟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整体直棒形手柄的外表面,相比于采用单根连接杆,两根或多于两根的连接杆可以让使用者在以一把握住手柄这样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传统方式来使用本发明时获得更舒适的手感体验;当使用者以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方式一把握住由所述基座、底座、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组成的本发明的手柄时,由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在本发明中是紧固于所述基座乃至所述手柄的正上方的,彼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无论在外形与功能上就与普通的直棒形无线麦克风一般无二,如此本发明就完全可以让使用者以使用传统无线麦克风的习惯使用之并且达到与普通的整体直板形无线麦克风一样的使用效果,而如前所述本发明还可以让使用者以一种创新的麦克风使用方式来实现同一只手同时握持操控智能手机并把持住麦克风,可谓鱼和熊掌兼得。

如图2所示并参考图2的附图说明,当下一种名为“指环扣”的手机附件已经越来越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购买自己的智能手机的同时都会同时选购一个指环扣粘装在智能手机的背部。为了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已几乎成为智能手机标配的所谓“指环扣”手机附件,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沿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一个交叠通孔阵列,组成所述交叠通孔阵列的所有通孔两两相互部分交叠,所述通孔可以被智能手机相对于其正面触摸屏的背面上的指环扣配件的指环以及圆柱形的指环铰接架伸入,所述通孔相互交叠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指环铰接架的外径,如此则可以将所述指环铰接架限位在某一个通孔之内而令其不能越过通孔之间的交叠部位进入另一个通孔,如此则当所述指环以及所述指环铰接架伸入某一通孔之后所述指环扣乃至整部智能手机的相对于本发明以及使用者手掌的竖直高度位置就被固定下来从而可以减轻使用者握持所述智能手机的负担。所述基座与底座的中空内部皆具有空腔,这两处空腔就为安放本发明电子控制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和蓄电池等电子控制系统的零部件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实际上也是延续了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中空手柄的容纳功能。所述工业与民用麦克风还包括一根有弹性的螺旋形电缆,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之间的所述螺旋形电缆的上下端分别伸入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各自的空腔内,如此则所述基座与底座的两处空腔内的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就可以通过所述螺旋形电缆组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本发明的电子控制系统;在本发明中,所述螺旋形电缆还占据着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与所有所述连接杆之间的所述空隙的大部分空间,也即占据超过一半以上的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与所有所述连接杆之间的空隙空间,使用者可以将一只手掌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四根手指或者手掌伸入所述基座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及所有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螺旋形电缆之间然后绕着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与所述螺旋形电缆用所述四根手指与手掌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并且以同一只手的大拇指操控所述智能手机,彼时本来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之间的所述螺旋形电缆将被伸入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之间的使用者的所述四根手指或手掌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对穿过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指环施加挤压并迫使所述指环围绕指环铰接架发生折弯旋转从而将所述智能手机连接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乃至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之上,彼时使用者的同一只手也将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连同整个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把持在同一只手掌上。本发明中类似固定电话机的话筒与座机之间的螺旋形信号线的所述螺旋形电缆可以起到五个作用,首先是可以充当传统的传输电信号和电能的电缆;其次是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在受到使用者手指或手掌的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后将所述智能手机与整个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通过所述指环扣更加牢靠地连接为一个整体,彼时使用者只需握持住智能手机实际上也就握持住了的本发明,也即实现了前述用同一只手握持操控一部智能手机并把持住麦克风的功能;其次,即便使用者的智能手机并没有安装指环扣配件,所述螺旋形电缆被夹在智能手机贴靠板与使用者的手指手掌之间收到挤压以后产生的弹性反作用力实际上也就将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紧固在所述螺旋形电缆和所有所述连接杆乃至整个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之中,也即紧固把持在使用者的握持并操控智能手机的那只手上;第三,即便使用者的智能手机没有配备指环扣配件,当使用者的蜷曲的手指与手掌绕过智能手机贴靠板握持着智能手机时,彼时填充在使用者手掌内且受到使用者手指手掌和智能手机贴靠板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的所述螺旋形电缆会给予使用者手掌类似握住普通直棒形麦克风手柄的饱胀手感,试想一下倘若本发明没有引入所述螺旋形电缆的话当使用者绕着智能手机贴靠板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时,由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纤薄的薄片形外形就将在使用者蜷曲的手掌内造就一个空心的虚空从而无法模拟使用者一把握住普通麦克风手柄时的饱满实质握感。当然对于配备了指环扣配件的智能手机,所述螺旋形电缆依旧会给使用者带去饱满的实质握感;最后,占据了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之间的所述空隙的大部分空间的所述螺旋形电缆在使用者按照传统无线麦克风使用方法一把握住本发明的由基座、底座、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组成的手柄时由于其螺旋形外围的处处突出特性也可以带给使用者以饱满的实质握感,就如同握住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整体直棒性手柄11时获得的饱满实质握感。

在本发明中,所述螺旋形电缆要顺利实现其前述五种功能除了需要其外径大到尽可能占据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之间的空隙的空间之外,还需要保证所述螺旋形电缆尽可能一直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的中间的空隙之内,作为本发明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朝向所述连接杆以及所述螺旋形电缆的背部内侧装有一根有弹性的电缆绑带,所述电缆绑带将所述螺旋形电缆沿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长度方向绑定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背部内侧的中央。如此则有弹性的所述电缆绑带即可有效地令所述螺旋形电缆始终保持尽可能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和所有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趋势,从而顺利的实现前述的所述螺旋形电缆的五种功能。

作为在上述优化技术方案上再进一步优化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便于使用者在将所述指环和指环铰接架插入所述交叠通孔阵列时对所述螺旋形电缆实施整体性的压迫挤压,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朝向所述连接杆以及所述螺旋形电缆的背部内侧表面紧密贴装有一根弹性贴靠带,所述弹性贴靠带朝向所述螺旋形电缆的一侧表面紧固有用于绑定所述螺旋形电缆的有弹性的所有电缆绑带,所述弹性贴靠带的弹性驱使所述弹性贴靠带始终保持不会偏离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内侧表面的趋势。如此则使用者欲将智能手机背部指环扣配件的指环与指环铰接架插入所述交叠通孔阵列之际,就可以方便的以一只手一把抓住所有所述连接杆和螺旋形电缆,然后以指尖挑起所述弹性贴靠带并隔着所述弹性贴靠带挤压所述螺旋形电缆即可顺利迫使其变扁进而让指环顺利进入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背部内侧。此外,所述弹性贴靠带凭借自身弹性还可与所述螺旋形电缆一起压迫折弯旋转了的指环使其始终保持紧贴智能手机贴靠板内侧表面的位置从而确保所述智能手机与智能手机贴靠板之间的可靠连接。

在本发明中,作为上述交叠通孔阵列的另一种优化实现方式,生成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上所述交叠通孔阵列的方式将不是往智能手机贴靠板上直接冲孔,所述交叠通孔阵列将位于一道沿着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长度方向上的一道直槽的背面,所述交叠通孔阵列由焊接于所述直槽朝向所述螺旋形电缆的背面的两根弹簧钢丝组成。也即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上具有一道沿其长度方向上的直槽,组成所述交叠通孔阵列的是焊接于所述直槽朝向所述螺旋形电缆的背面的两根弹簧钢丝。两根所述弹簧钢丝具有形成所述交叠通孔阵列的弯曲结构;所述直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指环铰接架的外径,深入所述交叠通孔阵列的所述指环铰接架可以被人力驱使克服所述弹簧钢丝的弹力将通孔两两交叠的部分撑开从而自一个通孔进入相邻的另一个通孔内。如此则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时动态地调整所述智能手机相对于整部工业与民用无线麦克风的竖直高度位置。而且这种有弹性的交叠通孔阵列对各种尺寸规格的智能手机指环扣都会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只要控制好所述直槽的宽度令其可以容纳指环铰接架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不仅能令使用者可以单手握持和操控智能手机并同时把持着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还可以保留和延续使用者使用传统直棒形无线麦克风的使用习惯和声电转换单元位于手掌虎口上方的使用感受,无论对工业领域和民用日常娱乐领域都提供了莫大的便利,由于功能的精简也使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生产制造成本以及销售价格大大降低,亲民的价格、轻巧的分量以及前述提及的各种优点必然会受到广大使用者的热爱。

附图说明

图1是两个观察角度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第一实施例的两种使用状态的切换示意图。本图当中的一个双向直箭头两侧分别是第一实施例的两个不同的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中的两个双向弧形箭头的两侧则是处于同一种使用状态下的不同观察视角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双向直箭头右侧展示的是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伸入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与所有所述连接杆5之间的空隙9并且绕过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述螺旋形电缆6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对比双向直箭头左侧使用者手指手掌没有伸入的状态,使用者的手指手掌伸入之后如双向直箭头右侧所示所述螺旋形电缆6就将被手指手掌排挤压迫产生被压扁的弹性形变。为了突显本发明的有关技术特征,本图省略显示了智能手机,但读者是可以凭借自己日常使用直板形智能手机的经验理解本图所欲表达的技术特征和本发明的设计意图的,依据前述描述再对照其他说明书附图读者也是完全可以想像得出使用者的手指与手掌是如何利用本发明握持操控智能手机并用同一只手同时把持着本发明产品的,彼时使用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四根手指或者手指根部的手掌就将伸入如本图所示的基座2和底座3之间以及所述螺旋形电缆6和所有连接杆5之间。如本图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5的数量为两根且为了生产制造的方便两根连接杆的上下部位都是一体的,为了尽可能形成如普通麦克风的直棒形手柄的外形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还具有两道折弯。第一实施例的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两根连接杆5实际上就是两块薄片形的钣金冲压零件,生产制造成本是极其低廉的。如双向直箭头左侧所示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螺旋直径确保其平时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位于所述基座2和底座3之间以及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连接杆5之间的空隙9的空间,注意虽然在本图中位于所述基座2和底座3之间以及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连接杆5之间的空隙9这一技术特征出于方便标注的考虑只在双向直箭头的右侧用引线进行了标注,实际上在双向直箭头左侧图形的相同位置上,也即所述基座2和底座3之间以及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连接杆5之间也都是空隙9这一技术特征的所在位置。该空隙9如本图所示除了是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安装与容纳空间,实际上也是使用者的手指与手掌的伸入与容纳的空间。当第一实施例处于双向直箭头左侧所示的使用者手指手掌没有伸入的状态时,如前所述使用者完全可以像使用传统无线麦克风那样一把握住由基座2、底座3、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连接杆5组合而成的手柄像使用传统的整体直棒形无线麦克风那样使用本发明。本图当中左侧的一根竖直点划虚线的左侧展示的就是一个普通的直棒形无线麦克风,该竖直点划线右侧展示的本发明和点划线左侧展示的普通直棒形无线麦克风可供读者比对,可以一眼看出如前所述本发明的基座2、底座3、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连接杆5完全可以模拟本图中所示的普通无线麦克风的直棒形的手柄11,所以本发明的基座2、底座3、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连接杆5实际上也可以如普通直棒形麦克风的手柄11那样承担供使用者握持的功能;参考本图和图4也可以看出第一实施例的基座2和底座3实际上都是由两个可以对半分开的中空部分组合而成,中空部分内部的空腔10当中可以安装印制电路板和插装电缆线和天线以及放置蓄电池。从本图和图3也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中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无论何时都会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长度方向之上的上方,如此则可以确保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可以位于使用者握持的智能手机7的正上方,一如消费者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时声电转换单元1将位于使用者握持着的手柄11的正上方,保留和延续消费者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习惯和使用感受。从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也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所有实施例的所述底座2外表面上的凹陷结构内具有本发明产品的一些必要的操控按钮和滑钮,尤其是本图中附图标记为3的引线箭头所指的区域内的示意图形。

图2展示的是平面直板形智能手机外形示意图;本图展示是时下从2009年第一代苹果手机上市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平面直板形的智能手机的外形示意图,图中一个水平双向弧形箭头分隔了两个不同的观察视角,本图左侧的部分展示了平板形智能手机的正面以及占据正面大部分区域的触摸屏,最左侧的附图标记7的引线箭头指点的矩形区域实际上就是智能手机的触摸屏,使用者通常用单手握持所述智能手机7并用大拇指来触控所述触摸屏。如本图所示的所述指环扣702与手机保护套目前已经基本上成为当前年轻人购买智能手机时的标准配置,所述指环扣702也被称作“指环支架”,使用范围很广,参考本图和图3就可以看出本发明是如何充分利用了该指环扣702的。从本图右边的放大图可以看出指环扣702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零件,一个是供使用者的手指伸入的指环7021,另一个是所述指环7021根部的指环铰接架7022,所述指环7021可以围绕所述指环铰接架7022旋转,最后就是平板形的指环扣支座7023,使用者通常利用所述指环扣支座7023上的粘胶将整个指环扣702牢固粘贴于智能手机7的背面或者智能手机7背面的手机保护套上。关于指环扣及其使用方法由于几乎是众所周知的流行公知技术所以此处就不再详述了。当然如前所述即便使用者的智能手机没有安装这种指环扣附件也是同样可以实现用同一只手同时握持操控智能手机和把持住本发明产品的功能的。

图3展示的是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第一实施例与智能手机搭配使用的三个观察视角的示意图;本图当中有一个水平直线双向箭头分隔并指示了第一实施例与智能手机连接与否的两种使用状态,也指示了使用者的智能手机既可以与本实施例结合在一起也完全可以从结合状态恢复到不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图中的一个加号表明智能手机与本发明是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当然两者也是完全可以被分开的,只要使用者将手指与手掌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与所有所述连接杆5当中抽出再旋转所述指环7021并将其连同指环铰接架7022从所述交叠通孔阵列302中拉出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即可实现智能手机7与本发明产品的彻底分离,类似固定电话座机与话筒之间螺旋形信号线的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可伸缩性以及弹性也即整体上柔性可以确保上述智能手机与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分离过程是完全可行的。水平直线双向箭头右侧展示的是三个观察视角下配备有指环扣702附件的智能手机7与本实施例连接在一起可供使用者单手同时使用的状态,本图中两个水平弧形双向箭头分隔的就是这一使用状态的三个不同的观察视角。为突显本实施例的关键技术特征本图与图1一样均忽略展示了伸入上下手柄之间的使用者的手指和手掌,但读者对照本说明书以及所有说明书附图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具体的使用情形的。参考图1和本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上具有如前所述的交叠通孔阵列402的技术特征,如前所述所有通孔的两两交叠处的内径均小于指环扣铰接架7022的外径而每一个通孔的内径则大于所述指环扣铰接架7022的外径,深入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后并弯向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背面内侧的指环扣702的指环7021就将所述智能手机7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连接在一起,而图2中圆柱形的指环扣铰接架7022就将深入如本图和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贴靠板4上的交叠通孔阵列402中的某一个通孔内不能上下滑移,如此就将智能手机7的竖直上下位置给固定住了,再加上彼时所述螺旋形电缆6已经发生了被压扁了的弹性形变所以就会自然地将折弯旋转了的所述指环7021压住确保了所述智能手机7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之间的连接。如此则所述智能手机7便可被相对稳固的被把持而不至于因为夹了一根智能手机贴靠板3而轻易掉落。当然,即便是对于没有加装指环扣的智能手机,本发明也不会妨碍使用者牢靠的握持住智能手机,毕竟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仅仅是一根狭长的金属薄片,夹在所述智能手机与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之间不仅不会造成多大的妨碍,而且还有助于将所住智能手机7定位于适宜的方向和位置,因为所述智能手机7的背面在被握持时会自然的贴紧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事实上大多数使用者平时有太多握持并操控智能手机的经历和经验,所以也无需过分担忧所述智能手机7没有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连接在一起时会从使用者的手中跌落,除非使用者有意为之。综上所述,本图中展示的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连接在一起的智能手机7彼时是可以被稳妥的握持并操控的,使用者完全可以将智能手机的上下高度调节到如本图所示的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刚好位于智能手机7最上端顶部的正上方的位置,一如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时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使用者握持着的手柄11的正上方,只不过使用本发明时握持的不是手柄11而是平时用惯了的智能手机7而已。当然握持着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11的时候就无法用同一只手握持和操控智能手机7,但本发明就可以,而且保留和延续了使用者手掌虎口上方,也即手掌握持物的上方,就是需要凑近嘴边的声电转换单元1的使用感觉和使用习惯。

图4展示的是第一实施例的逐步拆解的示意图;图中有两个双向直箭头分隔了从左到右三个逐步拆解的状态示意图,最左边是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首先被拆下来时的状态,中间是所有所述连接杆5被拆下来的状态,右侧则是所述基座2和底座3也被一分为二拆开的状态,为突显关键的技术特征,右侧图形省略了安装在底座3和基座2的两处空腔10内的印制电路板、蓄电池和天线等电子控制系统的零部件。从本图也可以看出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连接杆5实际上就是两块简单的钣金薄片零件,其上的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是数控冲床的冲头连续冲出来或者以激光切割机一次性切割出来的。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第一实施例的智能手机贴靠板4两侧在整个长度方向上都有折弯结构,两侧的折弯除了可以加强薄片形的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强度之外如前所述也可以尽可能的模拟普通无线麦克风的直棒形手柄的圆柱形或长圆台形外表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圈固所述螺旋形电缆6令其始终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背部内侧以顺利实现前述螺旋形电缆的五个功能。为便于读者看清零部件的拆装配合,本图还以双点划线指示了一些零件与相关紧固件的配合及其安装部位。

图5是从两个观察视角展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将本图与图1、图3以及图4对比,可以发现第二实施例仅仅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背部内侧加装了前述电缆绑带404和弹性贴靠带403,从本图可以看出加装电缆绑带和弹性贴靠带403的方式也很简单,只需将两者的上下端分别和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上下端一起用螺钉紧固在基座2和底座3上即可。注意第二实施例也完全可以不加装所述弹性贴靠带403而仅保留一根电缆绑带404,也即第二实施例其实有两种实施方式,分别是仅有一根电缆绑带403和包括一根电缆绑带404和一根弹性贴靠带403两种实施方式。加装弹性贴靠带403的好处一是如前所述便于使用者对螺旋形电缆6实施整体挤压和协同螺旋形电缆一起固定指环扣7021,二是加装所述弹性贴靠带403并结合弹性绑带404之后所述螺旋形电缆6在面向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一侧即成为一个有连续外表面的圆柱形弹性体,在使用者将指环扣7021及其指环铰接架7022塞入交叠通孔阵列402之时也就可以无需用一只手事先把螺旋形电缆6捏扁而直接让指环扣7021和指环铰接架7022顶开所述圆柱形弹性体即可,欲将指环7021和指环扣7022从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中拔出时所述圆柱形弹性体也便于被使用者挤开或者干脆直接被生拉硬拽出交叠通孔阵列402的指环7021给挤开。

图6从两个观察视角展示了本发明的第三种典型实施例。本图中一个双向弧形箭头分隔了两个观察视角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双向弧形箭头右侧的图形为了凸显两根弹簧钢丝8组成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这一技术特征省略了螺旋形电缆6以及电缆绑带403和弹性贴靠带404,本图当中一个右向箭头的右侧指示的是箭头左侧示意图中的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放大特写。注意第三实施例也可以完全不加装电缆绑带404和图中展示的弹性贴靠带403。实际上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区别仅仅在于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实现方式的不同。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上并没有直接切割出所述交叠通孔阵列302而是先加工出一道直槽401,如前所述该直槽401的宽度足以容纳智能手机指环扣702的指环铰接架7022伸入并在直槽401内上下滑移,真正组成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实际上是焊接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朝向螺旋形电缆6和所述连接杆5的背面的两根扭曲了的弹簧钢丝8,这两根弹簧钢丝8被刻意加工成弯曲的形状然后组合在一起就拼出了一个交叠通孔阵列402,本图中最右侧放大图中两根弹簧钢丝8上下端的灰色填充处指示的就是弹簧钢丝8被焊接于智能手机贴靠板4内侧的焊缝。该交叠通孔阵列402的通孔两两交叠处的宽度如前所述是小于所述指环铰接架7022的外径的,故而第三实施例也完全可以实现前述两个实施例的所有功能,但第三实施例的好处在于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就被实现成为有弹性的了,也即使用者可以用力握住智能手机7撑开两根弹簧钢丝8自由穿梭于所述直槽401中,到达新的高度位置之后凭借两根弹簧钢丝8的弹力又能恢复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那样的固定的交叠通孔阵列从而完成对智能手机7竖直高度的辅助固定。此外由于弹簧钢丝8的弹性本实施例甚至可以很好的适配各种大小规格的指环铰接架而无需事先预备各种通孔尺寸的所谓“套餐”规格,因为稍小一些的自不必说,稍大一些的指环铰接架就可以被两根弹簧钢丝8很好的包夹着了。注意图3实际上也是可以展示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与智能手机7通过指环扣702和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相连的效果的。最后,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可以看出本发明三个实施例包含的由防尘网罩包裹的声电转换单元1和和图1所示的普通的整体直棒形无线麦克风手柄11上方的声电转换单元是完全相同的,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对传统麦克风手柄的改造及其握持方式的大胆革新,特别是对富有弹性的螺旋形电缆的创造性使用。

[附图标记清单]

1:声电转换单元;2:基座;3:底座;4:智能手机贴靠板;401:直槽;402:交叠通孔阵列;403:弹性贴靠带;404:电缆绑带;5:连接杆;6:螺旋形电缆;7:智能手机;702:指环扣;7021:指环;7022:指环铰接架;7023:指环扣支座;8:弹簧钢丝;9:空隙;10:空腔;1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上述发明内容与附图说明两节所叙述的内容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的三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与目前流行的整体直棒形无线麦克风一样,也同样包括最上端用以接收人声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声电转换单元1,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可以与多媒体音响系统通过无线双工的方式连接,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还可以与智能手机通过无线双工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和民用两用麦克风和普通的整体直棒形无线麦克风一样也可以通过调频广播的方式将通过蓝牙等无线通讯方式接收到的由智能手机播放的音乐伴奏和由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接收到的使用者的人声传输给车载收音机系统、车载音响系统或者室内音响系统。如图1所示并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本发明与普通的整体直棒性无线麦克风的区别首先在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是紧固安装于一个基座2之上的,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还包括一根薄片形的智能手机贴靠板4,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上端紧固于所述基座2之上,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下端紧固着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一个底座3,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还包括至少一根连接所述基座2和所述底座3的连接杆5,每根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紧固于所述基座2并且每根所述连接杆5的下端紧固于所述底座3。如图1所示,如此则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基座就与所述底座3通过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紧固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就可以模仿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整体直棒形状的手柄11。为实现前述使用者在握持并操作一台平面直板形智能手机的同时还可以用同一只手把持着本发明提供的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功能,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并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每根所述连接杆5的上端皆紧固于相对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所述基座2上的一侧,每根所述连接杆5的下端皆紧固于相对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所述底座3上的一侧,也即所有所述连接杆5皆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对侧,这样所有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之间就存在空隙9,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所述空隙9用来让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得以伸入,如此则所述基座2及其上的声电转换单元1乃至整个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就可以被架设于使用者的手指或虎口之上实现前述的把持效果。在本发明中,如1所示,所述基座2、所述底座3以及紧固连接两者的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组成一个可充当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的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柄的直棒形整体,具体实施时,只需使所述基座2与底座3的外形呈旋转体外形且使两者的轴向方向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就可以实现,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和底座3都是狭长的圆台旋转体形状,如此则本发明就为使用者保留和延续了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习惯使用方式和使用体验,也即用一只手一把握住由基座2、底座3、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组装成的手柄来使用本发明。实际上对本发明来说,是将传统麦克风的手柄11中间截断分隔为上部安装声电转换单元1的所述基座2和下部的所述底座3再以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连接杆5将基座2和底座3连接为一个中部镂空的手柄,这种中部存在镂空的空隙9的手柄其实就为使用者以一只手同时握持智能手机和把持住麦克风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使用者一只手的手指或者手掌可以穿过手柄的中部镂空部位的所述空隙9从而将所述基座2乃至整个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架设在手指或手掌上从而实现把持住整个麦克风的效果,彼时使用者无需再像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那样需要用整只手握着手柄11来把持并使用麦克风,如此则手指前端以及手掌虎口下方部分就可以获得必要的自由度从而以握持并操控一部智能手机。具体地说,参考图1和图3,使用者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四根手指或者手掌可以伸入所述基座2与底座3之间的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中间的所述空隙9并适度蜷曲就可以握持住一部平板形的智能手机并且还可以用同一只手的大拇指操控安装在智能手机当中的工业集散控制系统app或者多媒体k歌用app软件,彼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和基座2就将架设在使用者的食指或手掌上,而只要所述基座2与底座3之间是相连的,那整个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就可以被架设在使用者的手上从而实现前述被把持于使用者手上的效果,而且如图3和图1所示彼时位于所述中部镂空的手柄上方的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将位于使用者因握持智能手机7而蜷曲起来的食指和手掌的虎口上方,延续和保持了普通直棒形无线麦克风的使用习惯。如图3所示,本发明引入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则是为了便于使用者握持智能手机并把持着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之时将所述智能手机7定位在合适的方位上,在本发明中,薄片形的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背部的内侧表面如前所述位于所有所述连接杆5的对侧,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外部表面则朝向由上部的基座2、下部的底座3、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组成的所述中部镂空的手柄的外部方向。参考图3,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伸入基座2与底座3之间的位于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中间的所述空隙9然后适度蜷曲起来以后就将绕着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7,如图3所示彼时该智能手机7就会自然地紧密贴靠在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之上,而且将会自然的位于指向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方向上。参考图1和图3,相比于传统直棒形无线麦克风,彼时使用者握持的就不是传统无线麦克风的手柄而是自己的智能手机,传统的整体直棒形无线麦克风的手柄是指向其上部顶端的声电转换单元的,而在本发明中由于有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引入故而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依然将位于使用者握持物的上方,这就是本发明保留和延续消费者使用传统无线麦克风的习惯的一个技术特征。具体实施本发明时,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设置所述连接杆5的数量为两根,如此则两根连接杆5之间的中空部位就可以很好的容纳位于使用者手掌背部的手指与手掌交接处的突起部分,也即避免让所述连接杆5与使用者蜷曲起来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的手掌背部产生干涉从而带给使用者更舒适的使用体验,当然连接杆5的数量还可以大于两根以尽可能模拟传统无线麦克风的整体直棒形手柄的外表面外形,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多于一根的所述连接杆5的数量能更有效的模拟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整体直棒形手柄的外表面,相比于采用单根连接杆,两根或多于两根的连接杆可以让使用者在以一把握住手柄这样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传统方式来使用本发明时获得更舒适的手感体验;当使用者以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方式一把握住由所述基座2、底座3、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组成的本发明的手柄时,如图1所示由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在本发明中是紧固于所述基座2乃至所述手柄的正上方的,彼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无论在外形与功能上就与普通的直棒形无线麦克风一般无二,如此本发明就完全可以让使用者以使用传统无线麦克风的习惯使用之并且达到与普通的整体直板形无线麦克风一样的使用效果,而如前所述本发明还可以让使用者以一种创新的麦克风使用方式来实现同一只手同时握持操控智能手机并把持住麦克风,可谓鱼和熊掌兼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长度方向实际上就是指向由基座2、底座3、所有所述连接杆5和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组成的中部镂空的手柄上方的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当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穿过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绕着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7是,彼时所述智能手机7也将在被人手握持的情况下自动紧贴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从而使其上方顶端可以位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下方,彼时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效果和使用感受就如同使用普通的整体直棒形无线麦克风时一般无二,区别仅仅在于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时候手握着的是一根直棒形整体的手柄,而使用本发明的时候握持的是自己的智能手机,两种使用情况下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皆位于使用者蜷曲起来的虎口上方,使用者依然可以延续自己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习惯和感受,这种把持麦克风的方式可以说是对传统麦克风使用方式的一次革新。当然使用者也完全可以根据其喜好自由调整所述智能手机7相对于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的相对距离甚至可以将所述智能手机7调整至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智能手机顶部后方的位置,彼时使用者在使用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时只需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与智能手机7一起凑近自己的口唇以接收人声即可。当然,对本发明来说,其主打的功能就是要能让使用者可以单手握持智能手机并把持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并且让声电转换单元1能位于手掌虎口的上方,这样既可以继承和保留使用者手持并使用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传统习惯,也可以方便的用把持着麦克风的那只手轻松自如的操控智能手机,进行诸如选歌、调节高低音,甚至也不耽误和妨碍唱歌途中接听电话,另一只手则可以空出来做一些别的事情,比方说一边唱歌一边尽情地比划着手势,一边唱歌一边挽着朋友或者给朋友敬酒等等。对于工业领域的使用者来说,就可以用一只手握持并操控智能手机里安装的工业集散控制系统软件并把持着给现场相关员工发号施令的麦克风,另一只手则可以操持扳手、螺丝刀等器材设备。参考图1和图3,实际上本发明是将传统无线麦克风的手柄11一分为二并让使用者的手指和手掌得以伸入手柄当中然后蜷曲着绕着一根薄片形智能手机贴靠板握住一部智能手机,因为一根细长的智能手机贴靠板相对于一整根直棒形整体的手柄来说体积小了很多,所以就可以被使用者同时与一部平板形的智能手机7一起毫无麻烦地握在手里并且可以和平时一样自如的用大拇指操控智能手机里安装的工业集散控制系统app软件或者娱乐用k歌app软件,而对于普通的无线麦克风来说,使用者倘若手心里还握着一根直棒形整体手柄的话手掌内部空间就已经被全部占据也就没法同时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并进行操控了。在本发明中,参考图3和图1,引入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的目的和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是为使用者的智能手机提供一个参考停放位置使得使用者握持着智能手机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可以如使用传统无线麦克风那样位于握持物的上方,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在使用者握持着智能手机时位于使用者手掌虎口的上方,保留和延续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手柄11被握持时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位于使用者虎口的上方所带给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使用习惯。因为当所述智能手机被使用者的手掌或手指握持住之后夹在使用者手掌或手指与所述智能手机之间的智能手机贴靠板4就将紧贴着所述智能手机7的背面,而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又是间接地通过所述基座2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紧固在一起成为一体的,故而彼时所述智能手机7将位于使用者的手掌虎口之内而所述声电转换单元1就可以位于使用者的手掌虎口的上方,也即彼时所述智能手机的长度延伸方向的正上方;第二是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与所有所述连接杆5一起模拟了普通麦克风的直棒形整体手柄的外形,从而为使用者保留了一把握住手柄这种传统麦克风使用方式。

如图2所示并参考图2的附图说明,当下一种名为“指环扣”的手机附件已经越来越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购买自己的智能手机的同时都会同时选购一个指环扣702粘装在智能手机的背部。为了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已几乎成为智能手机标配的所谓“指环扣”手机附件,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在本发明中,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沿其长度方向上具有一个交叠通孔阵列402,组成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所有通孔两两相互部分交叠,所述通孔可以被智能手机相对于其正面触摸屏的背面上的指环扣702配件的指环7021以及圆柱形的指环铰接架7022伸入,所述通孔相互交叠部分的内径小于所述指环铰接架7022的外径,如此如图3所示则可以将所述指环铰接架7022限位在某一个通孔之内而令其不能越过通孔之间的交叠部位进入另一个通孔,如此如图3所示则当所述指环7021以及所述指环铰接架7022伸入某一通孔之后所述指环扣702乃至整部智能手机7的相对于本发明以及使用者手掌的竖直高度位置就被固定下来从而可以减轻使用者握持所述智能手机7的负担。如图4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所述基座2与底座3的中空内部皆具有空腔10,这两处空腔10就为安放本发明电子控制系统的印制电路板和蓄电池等电子控制系统的零部件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实际上也是延续了普通无线麦克风的中空手柄的容纳功能。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所述工业与民用麦克风还包括一根有弹性的螺旋形电缆6,位于所述基座2与所述底座3之间的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上下端分别伸入所述基座2与所述底座3各自的空腔10内,如此则所述基座2与底座3的两处空腔10内的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就可以通过所述螺旋形电缆6组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本发明的电子控制系统;在本发明中,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所述螺旋形电缆6还占据着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与所有所述连接杆5之间以及基座2和底座3之间的所述空隙9的大部分空间,也即占据超过一半以上的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与所有所述连接杆之间的空隙空间,使用者可以将一只手掌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四根手指或者手掌伸入所述基座2与所述底座3之间以及所有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螺旋形电缆6之间然后绕着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与所述螺旋形电缆6用所述四根手指与手掌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并且以同一只手的大拇指操控所述智能手机7,如图1和图3所示彼时本来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之间的所述螺旋形电缆6将被伸入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之间的使用者的所述四根手指或手掌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对穿过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指环7021施加挤压并迫使所述指环7021围绕指环铰接架7022发生折弯旋转从而将所述智能手机7连接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乃至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之上,彼时使用者的同一只手也将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连同整个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把持在同一只手掌上。本发明中类似固定电话机的话筒与座机之间的螺旋形信号线的所述螺旋形电缆6可以起到五个作用,首先是可以充当传统的传输电信号和电能的电缆;其次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在受到使用者手指或手掌的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后将所述智能手机与整个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通过所述指环扣702更加牢靠地连接为一个整体,彼时使用者只需握持住智能手机7实际上也就握持住了的本发明,也即实现了前述用同一只手握持操控一部智能手机并把持住麦克风的功能,事实上即便使用者没有握持着智能手机7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也早已被把持在手指手掌上了,因为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彼时已经被发生弹性形变的所述螺旋形电缆6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给夹住了;其次,参考图1,即便使用者的智能手机并没有安装指环扣配件,所述螺旋形电缆被夹在智能手机贴靠板4与使用者的手指手掌之间收到挤压以后产生的弹性反作用力实际上也就将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紧固在所述螺旋形电缆6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乃至整个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之中,也即紧固把持在使用者的握持并操控智能手机的那只手上;第三,即便使用者的智能手机没有配备指环扣配件,当使用者的蜷曲的手指与手掌绕过智能手机贴靠板4握持着智能手机时,如图1所示,彼时填充在使用者手掌内且受到使用者手指手掌和智能手机贴靠板4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的所述螺旋形电缆6会给予使用者手掌类似握住普通直棒形麦克风手柄的饱胀手感,试想一下倘若本发明没有引入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话当使用者绕着智能手机贴靠板4握持住一部智能手机时,由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纤薄的薄片形外形就将在使用者蜷曲的手掌内造就一个空心的虚空从而无法模拟使用者一把握住普通麦克风手柄时的饱满实质握感。当然如图3所示对于配备了指环扣配件的智能手机,所述螺旋形电缆6依旧会给使用者带去饱满的实质握感;最后,占据了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之间的所述空隙9的大部分空间的所述螺旋形电缆6在使用者按照传统无线麦克风使用方法一把握住本发明的由基座2、底座3、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组成的手柄时如图1所示由于其螺旋形外围的处处向外突出特性也可以带给使用者以饱满的实质握感,就如同握住普通无线麦克风的整体直棒性手柄11时获得的饱满实质握感。

如前所述由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只需做好声电转换单元人声的接收和智能手机之间的无线蓝牙通讯以及与车载收音机或室内音响系统之间的无线广播通讯等有限的几种功能,其余的功能都可以交付给现代智能手机去执行和完善,所以虽然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1本发明的所述基座2和底座3两处内部空腔10的空间相对于普通无线麦克风的完整直棒形整体的手柄内部空间来说时小了一些,但由于仅仅只需专注做好如上所述的几样应该做好的事情,所以电子控制系统的电路板的面积、体积乃至相关零部件也无需很多,也就足可以被容纳在所述基座2和底座3的内部中空的所述空腔10当中了,精简了功能的本发明相对于其他功能繁多的普通无线麦克风其生产制造成本也大为降低所以可以达到一个亲民的价格。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上加工出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巧妙地利用了几乎已经成为时下每一部智能手机标配附件的指环扣将智能手机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乃至整个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连接在一起,如此则确保了在使用者手掌与智能手机之间还插有一根薄片形的智能手机贴靠板的情况下,使用者亦能可靠的抓住所述智能手机7确保其不会轻易掉落。也即伸入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某一通孔后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背部内侧的所述指环7021受到原本占据了大部分所述空隙9空间的螺旋形电缆6的排挤朝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旋转后可以持续被所述螺旋形电缆6压迫从而使得所述智能手机7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连接在一起。实际操作时,参考图1和图3,可以先用一只手握住所有所述连接杆5和螺旋形电缆6并挤压所述螺旋形电缆6使其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之间的距离变大,然后将指环7021插入所述交叠通孔阵列的纵向连续槽道之间,接着所述指环7021根部的圆柱形的指环铰接架7022也将被插入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某一个通孔之中,使用者再松开绕着连接杆5挤压螺旋形电缆6的那只手,参考图3和图1,彼时所述螺旋形电缆6凭借自身的弹性恢复原来占据大部分所述空隙9空间的形状是就势必挤压和逼迫所述指环7021朝向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背部内侧旋转并最终被固定在紧贴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折弯位置上,如此则所述智能手机7就可以被相对牢靠的连接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乃至整个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之上,而且如图3所示由于彼时指环铰接架7022无法上下移动至相邻的通孔,如此则所述智能手机7相对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竖直高度位置就也被固定下来,进一步让使用者可以更轻松地握持智能手机。当然使用者也可以利用螺旋形电缆6可以被拉伸延长的特性在把指环7021和指环铰接架7022推入交叠通孔阵列402或者从交叠通孔阵列402中拉出去之时把所述螺旋形电缆6从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之间挤出去,如前所述使用者再进一步将所述四根手指或手掌强行介入所述螺旋形电缆6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之间就可以绕着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述螺旋形电缆6握持住智能手机7并且以同一只手的大拇指操控智能手机7。当然,倘若使用者的手机背部没有配备指环扣附件,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如前所述也是照常可以使用的。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不失一般性,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薄片的厚度可以设定为不超过一毫米,这样所述指环7021在通过如此纤薄的智能手机贴靠板4之后也可以轻松地朝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弯曲从而将所述智能手机7勾连在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乃至整个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之上。具体实施时,所述交叠通孔阵列的通孔尺寸也是比较容易确定的,因为发明人经调查后发现时下智能手机指环扣的尺寸规格基本上是一致的,比方说圆柱形的所述指环铰接架的外径一般为八毫米而所述指环的厚度也不会超过五毫米,如此则将通孔直径设置为九到十毫米而通孔交叠部分最小间距小于八毫米即可满足上述功能的需求。此外,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实际上就是一条简单的钣金零件,可以采用冲压模具一次性的下料和成形,所以生产制造成本很低和销售价格也非常低廉,即便有若干种指环铰接架的外径尺寸需要匹配,也完全可以制作具有不同孔径的交叠通孔阵列来供消费者在购买所述麦克风时选择,这在目前流行的淘宝网购物上被称为选择不同的“套餐”,几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了。不过坦白的说,直接往钣金薄片上冲孔或切割加工出的所述交叠通孔阵列有利也有弊,因为使用者想要调整智能手机的上下位置的时候就会有点麻烦,可能需要用另一只手帮忙撑开所述弹性贴靠带将智能手机连带所述指环铰接架和指环从所述交叠通孔阵列的某个通孔中拉出调节好上下位置然后再将所述指环铰接架推入对应高度位置的另一个通孔中,所以对第一实施例来说其“硬孔”型的交叠通孔阵列402是存在进一步优化改进的空间的;当然对于使用本发明产品次数比较多有经验的使用者来说想必就早已对自己的智能手机的指环扣适合插入交叠通孔阵列的哪一个通孔心中有数了。

在本发明中,参考除图2以外的所有说明书附图,所述螺旋形电缆6要顺利实现其前述五种功能除了需要其外径大到尽可能占据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之间的空隙9的空间之外,还需要保证所述螺旋形电缆6尽可能一直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的中间的空隙9之内,作为本发明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的优化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朝向所述连接杆5以及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背部内侧装有一根有弹性的电缆绑带404,该电缆绑带404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穿插于螺旋形电缆6的大部分螺旋圈之内,如此所述电缆绑带404就将所述螺旋形电缆6沿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长度方向绑定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背部内侧的中央。如此则有弹性的所述电缆绑带404即可有效地令所述螺旋形电缆6始终保持尽可能位于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和所有所述连接杆5之间的趋势,从而顺利的实现前述的所述螺旋形电缆的五种功能。注意图4当中虽然还展示了一根附图标记为403的弹性贴靠带,但是在第二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该弹性贴靠带403是没有安装进第二实施例的。

作为在上述优化技术方案上再进一步优化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便于使用者在将所述指环7021和指环铰接架7022插入所述交叠通孔阵列时对所述螺旋形电缆6实施整体性的压迫挤压,还是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3,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朝向所述连接杆5以及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背部内侧表面紧密贴装有一根弹性贴靠带403,所述弹性贴靠带403朝向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一侧表面紧固有用于绑定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有弹性的电缆绑带404,所述弹性贴靠带403的弹性驱使所述弹性贴靠带403始终保持不会偏离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内侧表面的趋势。如此则使用者欲将智能手机背部指环扣配件的指环7021与指环铰接架7022插入所述交叠通孔阵列之际,就可以方便的以一只手一把抓住所有所述连接杆5和螺旋形电缆6,然后以指尖挑起所述弹性贴靠带403并隔着所述弹性贴靠带403挤压所述螺旋形电缆6即可顺利迫使其变扁进而让指环7021顺利进入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的背部内侧。此外,所述弹性贴靠带403凭借自身弹性还可与所述螺旋形电缆6一起压迫折弯旋转了的指环7021使其始终保持紧贴智能手机贴靠板4内侧表面的位置从而确保所述智能手机7与智能手机贴靠板4之间的可靠连接。

在本发明中,作为上述交叠通孔阵列的另一种优化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生成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上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方式将不是往智能手机贴靠板4上直接冲孔或者以激光或等离子束进行切割,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将位于一道沿着智能手机贴靠板4长度方向上的一道直槽401的背面,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由焊接于所述直槽402朝向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背面的两根弹簧钢丝8组成。也即如图6所示所述智能手机贴靠板4上具有一道沿其长度方向上的直槽401,组成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是焊接于所述直槽401朝向所述螺旋形电缆6的背面的两根弹簧钢丝8。如图6所示两根所述弹簧钢丝8具有形成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弯曲结构;所述直槽401的宽度大于所述指环铰接架7022的外径,深入所述交叠通孔阵列402的所述指环铰接架7022可以被人力驱使克服所述弹簧钢丝8的弹力将通孔两两交叠的部分撑开从而自一个通孔进入相邻的另一个通孔内。参考图3,如此则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时动态地调整所述智能手机7相对于整部工业与民用无线麦克风的竖直高度位置。而且相较于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硬孔”型交叠通孔阵列,第三实施例的这种富有“弹性”的交叠通孔阵列对各种尺寸规格的智能手机指环扣都会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只要控制好直槽401的宽度令其可以容纳指环铰接架即可。注意对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来说完全可以将它们各自的“硬孔”型交叠通孔阵列升级改造成第三实施例中的这种有弹性的交叠通孔阵列。

可以想象这样两种场景,如果使用一支如图1、图5、图6所示的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在工业领域,如前所述就可以用一只手握持操控安装了工业集散控制app软件的智能手机并同时把持使用所述工业与民用两用麦克风给远处的车间现场员工发号施令,而另一只手则可以自如的操持扳手、螺丝刀等工具器材或者操控仪表面板;在民用娱乐领域,我们就可以一手握着自己形影不离的智能手机7和麦克风,另一只手空出来可以尽情地随歌唱比划着手势或者挽着自己的好友或者向好朋友敬酒等等,可以想象如果彼时另一只手里抓着自己的智能手机的话就没法顺利做这些事情了。

最后,敬请注意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是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凡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常规改进等,诸如在所有连接杆朝向螺旋形电缆6的内侧表面以及所述基座2与底座3朝向螺旋形电缆6的内侧表面贴装软垫,或者将所述基座2与底座3朝向螺旋形电缆6的内侧表面加工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凹陷结构等优化措施,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声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