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装置、扩声系统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13172发布日期:2019-07-19 22:2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装置、扩声系统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扩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装置、扩声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会议室开会时,参会人员往往较多,为保证所有参会人员能都听清发言者的声音,往往需要用到扩声音箱。发言者的声音通过扩声音箱,朝主扩声方向输出声音。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扩声音箱通常是单一方向性扩声,其喇叭正面为主扩声方向。在会议过程中,发言者的声音扩声方向和麦克风拾音区域往往重合,特别是在有多个发言者的圆桌会议上,极易产生回馈啸叫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能有效抑制回馈啸叫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所述扩声系统包括多个拾音装置以及多个扩声音箱;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根据所述声源信息在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所述目标拾音装置;减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针对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设置于所述目标扩声音箱对侧的对侧扩声音箱;增强所述对侧扩声音箱针对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以所述目标扩声音箱和对侧扩声音箱为对称中心的两侧扩声音箱;按比例减弱所述两侧扩声音箱针对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多个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若所述目标拾音装置落入某一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中,将所述某一扩声音箱确定为目标扩声音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扩声音箱均匀设置在设定棱台的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强度包括声音响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获取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根据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确定各个拾音装置与待选声源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待选声源包括所述声源信息对应的声源;从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与待选声源之间距离最小的拾音装置,得到与待选声源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根据所述待选拾音装置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待选拾音装置确定目标拾音装置的步骤,包括:若所述声源信息对应多个待选声源,获取所述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根据所述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从所述待选拾音装置中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的步骤,包括:分别获取所述待选拾音装置的接收时间;其中,所述接收时间包括待选拾音装置接收到对应的待选声源的时间;根据所述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从所述待选拾音装置中确定目标拾音装置的步骤,包括:将优先级最高的待选声源所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确定为目标拾音装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装置,所述扩声系统包括多个拾音装置以及多个扩声音箱;所述装置包括:拾音装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根据所述声源信息在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扩声音箱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所述目标拾音装置;以及,输出音量减弱模块,用于减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针对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侧音箱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设置于所述目标扩声音箱对侧的对侧扩声音箱;音量增强模块,用于增强所述对侧扩声音箱针对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侧音箱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以所述目标扩声音箱和对侧扩声音箱为对称中心的两侧扩声音箱;音量减弱模块,用于按比例减弱所述两侧扩声音箱针对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音装置确定模块,包括:信息强度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获取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距离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确定各个拾音装置与待选声源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待选声源包括所述声源信息对应的声源;待选拾音装置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与待选声源之间距离最小的拾音装置,得到与待选声源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目标拾音装置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选拾音装置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声系统,控制器、多个拾音装置以及多个扩声音箱;所述拾音装置与所述扩声音箱电性连接;所述多个拾音装置和所述多个扩声音箱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多个拾音装置,用于检测声源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根据所述声源信息在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所述目标拾音装置;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设置于所述目标扩声音箱对侧的对侧扩声音箱;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以所述目标扩声音箱和对侧扩声音箱为对称中心的两侧扩声音箱;根据所述目标扩声音箱、对侧扩声音箱以及两侧扩声音箱的位置,向所述多个扩声音箱输出音量控制指令;所述多个扩声音箱,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输出的音量控制指令;针对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按照所述音量控制指令减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的输出音量,增强所述对侧扩声音箱的输出音量,按比例减弱所述两侧扩声音箱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音装置包括麦克风;所述扩声音箱包括全频扬声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为同类型的拾音装置;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也为同类型的扩声音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扩声音箱均匀设置在设定棱台的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棱台的侧面呈30度扬角。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根据所述声源信息在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所述目标拾音装置;减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针对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根据所述声源信息在所述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从所述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所述目标拾音装置;减弱所述目标扩声音箱针对所述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目标拾音装置,再确定朝向于目标拾音装置的目标扩声音箱,减弱目标扩声音箱对目标拾音装置所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能准确确定出目标扩声音箱,根据该目标扩声音箱对对应方向的声音进行控制,有效抑制回馈啸叫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拾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扩声音箱与麦克风朝向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扩声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音量输出控制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音量输出控制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扩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初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的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数据库用于存储待选声源的优先级、拾音装置与扩声音箱的对应关系等数据;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应用在会议室、教室等场景中。以下以会议室这一场景为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扩声系统包括多个拾音装置以及多个扩声音箱;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目标拾音装置根据声源信息在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

其中,拾音装置可以是各种能获取/接收声音的装置,可以是麦克风、录音笔、手机、个人电脑等;进一步地,会议室中可以包括多个拾音装置(拾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3所示),而目标拾音装置是其中在使用(例如:某一参会者对某一目标拾音装置说话)的拾音装置,一个拾音装置是否在使用可以根据声源信息在该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信息强度可以指声音的音量(响度)、频率、振幅等。

s202、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目标拾音装置。

其中,扩声音箱指的是具有扩声功能的设备,例如:扬声器、电脑、手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声音箱的朝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由人工来调整,也可以由计算机设备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

本步骤根据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与目标拾音装置的关系确定目标扩声音箱。朝向于目标拾音装置的扩声音箱如果发出声音,则很有可能会与目标扩声音箱形成回馈啸叫现象,因此本步骤将朝向于目标拾音装置的扩声音箱确定为目标扩声音箱。之后可以对目标扩声音箱进行输出控制,以减少回馈啸叫现象的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的步骤,包括:获取多个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若目标拾音装置落入某一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中,将某一扩声音箱确定为目标扩声音箱。其中,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可以指音箱纸盆所朝向的方向。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以及输出角度会存在差别,某个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所朝向的拾音装置可能为一个,也可能为多个;当然,多个扩声音箱也可以朝向于一个拾音装置。因此,拾音装置与扩声音箱之间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进一步地,扩声音箱与拾音装置的朝向关系可以如图4所示。图4以拾音装置为麦克风(简称为mic)为例,包括10个麦克风和8个扩声音箱,每一个扩声音箱都朝向于对应的麦克风。具体的,如图4所示,扩声音箱6朝向于mic1、mic2;扩声音箱5朝向于mic3;扩声音箱4朝向于mic4、mic5;扩声音箱3朝向于mic6;扩声音箱2朝向于mic7;扩声音箱1朝向于mic8;扩声音箱8朝向于mic9;扩声音箱7朝向于mic10。现假设mic1为目标拾音装置,则可以将扩声音箱6确定为目标扩声音箱。

基于上述描述,目标扩声音箱与目标拾音装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后,根据该对应关系就能准确地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出目标扩声音箱。可以先将该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即各个拾音装置和扩声音箱可以有唯一的编号,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他们的对应关系把编号编辑成映射表,并存储在存储器中;在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后,根据该映射表就能确定出对应的目标扩声音箱。

s203、减弱目标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其中,由于会议室可能会出现多人同时说话的现象,而如果扩声音箱对这些声音都进行放大输出,则会造成会议较为混乱。因此本步骤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进行输出音量的减弱,能实现对声源信息的针对性控制,也能有效去除干扰声源的影响。而对于其他的声源信息,还可以进行其他的常规处理。

减弱输出音量可以指使音量低于扩声音箱对声源信息的正常输出音量;也可以是没有音量,即不输出声源信息。另外,对于目标扩声音箱之外的其他扩声音箱,还是可以正常进行扩音音量输出的,也可以对其他扩声音箱进行输出音量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对输出音量进行控制,还可以对扩声音箱的声压级、频响、延时等进行控制。对输出音量的控制也可以不限定为减弱,也可以为增强等。

回馈啸叫现象给参会者造成听觉上的不适感,也会给声场调试造成影响。本实施例,能准确确定出目标扩声音箱,根据该目标扩声音箱对对应方向的声音进行减弱,有效抑制回馈啸叫现象;也能增加生产调试的便利性。同时,将声源信息向特定方向输出,也能帮助参会者确定主要发言者所在的位置,进而更准确地获知到重要的会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扩声音箱均匀设置在设定棱台的侧面上。这些扩声音箱在设定棱台上,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多方位的扩声音箱。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全方位扩声音箱可以如图5所示,扩声音箱分布在八边形棱台的侧面上。进一步地,基于发言者与扩声音箱的距离需求,设定棱台的侧面可以呈30度扬角(根据实际情况,这个角度还可以为其他值;同时,不同方向的侧面所对应的角度也可以不同)。具体的,这个设定棱台可以为八边形棱台,可以对应有8个扩声音箱。

进一步地,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还包括: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设置于目标扩声音箱对侧的对侧扩声音箱;增强对侧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由于扩声音箱均匀分布在设定棱台上,则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就能确定出位于目标扩声音箱对面的对侧扩声音箱,对侧扩声音箱可以正对目标扩声音箱,也可以与目标扩声音箱存在一定的偏移,只要位于目标扩声音箱的对面都可以认为是对侧扩声音箱。另一方面,对侧扩声音箱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甚至多个。假设图5中的扩声音箱501为目标扩声音箱,扩声音箱502就可以认为是对侧扩声音箱,还可以将扩声音箱502相邻的两个扩声音箱也认为是对侧扩声音箱。

再进一步地,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还包括: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以目标扩声音箱和对侧扩声音箱为对称中心的两侧扩声音箱;按比例减弱两侧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假设图5中的扩声音箱501为目标扩声音箱,扩声音箱502为对侧扩声音箱,则扩声音箱501和502之外的其他扩声音箱就可以认为是两侧扩声音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的步骤,包括: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获取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根据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确定各个拾音装置与待选声源之间的距离;其中,待选声源包括声源信息对应的声源;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与待选声源之间距离最小的拾音装置,得到与待选声源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根据待选拾音装置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其中,待选声源指的是通过待选拾音装置所发出的声音,可以是电脑、播放器、人(也可以称为发言者)等所发出的声音。具体的,发言者通过放置在面前的麦克风说话,这里的发言者所说出的话就可以理解为待选声源。

另外,待选声源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甚至多个。待选声源与待选拾音装置之间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例如,当某一个发言者说话时,可以将其正对的一个麦克风确定为待选拾音装置,也可以将附近的几个麦克风也确定为待选拾音装置;还可以将多个发言者附近的同一个麦克风确定为待选拾音装置。同时,由于一个发言者往往对应一个声源,则待选声源与待选拾音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认为是发言者与待选拾音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待选声源、待选拾音装置以及扩声音箱之间可以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下以图4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当发言者通过mic1和mic2讲话时(2个待选拾音装置);对扩声音箱1,2,3进行大音量扩音(3个对侧扩声音箱);扩声音箱4,8号扬声器中等音量扩音(2个两侧扩声音箱);而由于扩声音箱5,6,7距离发言者很近,则不需要扩音或者小音量扩音(3个目标扩声音箱)。

确定与待选声源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为:发言者p1和发言者p2同时说话,拾音装置m1和m2能够接收到发言者p1的声音,拾音装置m5、m6和m7能够接收到发言者p2的声音,则从拾音装置m1和m2中确定m1为与发言者p1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从拾音装置m5、m6和m7中确定m6为与发言者p2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

进一步地,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可以指声音响度,当多个拾音装置同时接收到某一待选声源时,距离该声源最近的拾音装置对应的声音响度是最高的;因此可以将响度最高的拾音装置认为是距离最近的拾音装置,并将其确定为与某一待选声源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

上述实施例根据拾音装置所接收的信息强度来确定待选拾音装置,即建立待选声源与待选拾音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进一步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确定拾音装置与待选声源之间的距离。以待选声源为发言者为例,可以通过安装在会议室的摄像头获取发言者与拾音装置的图像,通过图像分析确定出发言者与拾音装置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准确确定出发言者所使用的是哪一个拾音装置,即确定出了该发言者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本实施例通过图像分析的方式确定发言者与拾音装置之间的距离,能准确确定发言者所使用的待选拾音装置,以便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选拾音装置确定目标拾音装置的步骤,包括:若声源信息对应多个待选声源,获取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根据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从待选拾音装置中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当待选声源为多个时,如果扩声音箱对这些声音都进行扩声,则在室内环境下就会形成多个人同时说话的情况,给听众造成误导和造成会议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在待选声源中有针对性地确定出一个或多个目标声源(最终扩声音箱要对其进行扩声的声源),进而针对性地控制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待选声源的优先级可以预先确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时确定。

进一步地,确定待选声源的优先级可以是根据待选声源的输出时间、待选拾音装置的位置等来确定。具体的,获取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的步骤,包括:分别获取待选拾音装置的接收时间;其中,接收时间包括待选拾音装置接收到对应的待选声源的时间;根据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另外,也可以根据其他的方式来确定待选声源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待选拾音装置的位置来确定,例如:在主位上发言的发言者往往是领导或者会议主持人,则可以将主位上对应的待选声源确定为优先级最高,即只要主位上的待选拾音装置对应有待选声源,则将该待选声源的优先级确定为比其他位置上的待选声源更高。

上述实施例在待选声源为多个时,确定这些待选声源的优先级,能对不同的待选声源进行不同的处理,提高听众的听觉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从待选拾音装置中确定目标拾音装置的步骤,包括:将优先级最高的待选声源所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确定为目标拾音装置。

对于根据接收时间来确定优先级的情况,可以保证多个发言者说话时只对其中最先发言的人的声音进行扩声;而对于根据待选拾音装置的位置确定优先级的情况,可以保证对重要发言人的优先扩声;这样的处理方式能防止出现多人同时发声,给听众造成困扰和误导。

以麦克风为例,当多个发言者在某一时刻同时通过麦克风说话时,可以确定他们说话声音的先后顺序,将最先说话的发言者的声音设置为最高优先级,最后说话的发言者的声音设置为最低优先级。在确定待选声源的优先级之后,进行后续的处理:对通过扩声音箱放大输出目标声源,同时目标声源对应的目标扩声音箱可以相应减弱输出音量(即音量比其他的扩声音箱小)。这就使得其他参会人员能够清晰地听到目标声源,同时有效抑制回馈啸叫的现象。

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目标声源之外的其他待选声源也进行放大输出,他们的声音可以与目标声源相区别,例如其他待选声源的输出音量小于目标声源的输出音量。当然,如果需要把各个发言者的声音都原本地展现出来,也可以不对目标声源和其他待选声源进行区分,即可以分别确定各个待选声源对应的目标扩声音箱,目标扩声音箱相应减弱输出音量,目标扩声音箱之外的其他扩声音箱则正常地输出对应的待选声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若目标声源消失,从待选声源中确定新的目标声源。进一步地,当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声源发言完毕时,重新确定当前时刻有否有多个待选声源。如果是,则从这些发言的待选声源中确定出新的目标声源;并对新的目标声源所对应的目标扩声音箱进行音量控制。如果此时只有一个待选声源,则可以直接对该待选声源对应的目标扩声音箱进行音量控制。

上述实施例对不同的待选声源进行针对性控制,能有效防止在会议上多人发言时多个方向发生回馈啸叫的现象,提升参会者的体验。同时,能将目标声源向特定方向扩声,并对其他声源进行减弱等处理;经过这样的处理过程,参会者在听到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之后就能确定出目标声源的方向,实现声像同步。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方法,以下以圆桌会议为例,详细阐述一个本发明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的应用实例。

会议室中设置有8个扬声器,这几个扬声器均匀分布在八边形棱台的侧面上,构成一个全方位扩声音箱。同时各个扬声器一一对应有麦克风。现在每个麦克风前面都坐有参会人员。各个参会人员可以通过面前的麦克风来说话。

当某一时刻某一发言者a说话时,若多个麦克风都接收到发言者a的声音,则根据各个麦克风所接收的声音能量确定出发言者a所使用的一个麦克风a。此时,各个扬声器输出发言者a的声音,其中与麦克风a对应的目标扬声器a’不输出声音,目标扬声器a’的对侧扬声器a”输出音量最大,而对侧扬声器a”的两侧扬声器则以对侧扬声器a”的输出音量为参考等比例缩小输出音量。

当某一时刻有多个发言者(b/c/d)说话时,分别确定b/c/d发言的先后顺序,将最先发言的c所发出的声音确定为目标声源。确定c对应的麦克风c,将麦克风c对应的扬声器确定为目标扬声器c’。各个扬声器输出发言者c的声音,其中目标扬声器c’不输出声音,目标扬声器c’的对侧扬声器c”输出音量最大,而对侧扬声器c”的两侧扬声器则等比例缩小输出音量。另外,也可以将先发言的b和c所发出的声音均确定为目标声源,各个扬声器根据与b/c的位置关系针对性地输出发言者b/c的声音。

具体的,图6示出了声音输出的示意图。图6中的8个圆圈表示麦克风601,8个三角形表示扬声器602。先假设有三个发言者(图6中的简笔人)说话,确定出其面前的扬声器为各自对应的待选麦克风,从这几个待选麦克风中确定出与目标声源对应的目标麦克风,现假设加粗的圆圈为目标麦克风,其对应位置上的扬声器确定为目标扬声器(即图6中加粗的三角形)。各个扬声器对目标声源的输出音量可以通过图6中三条粗曲线的图形来表示,曲线越大表示声音越大。如图6所示,目标扬声器的对侧扬声器输出最大音量,两侧的扬声器等比例缩小输出音量,而目标扬声器不输出目标声源。

当待选声源为多个时,可以确定一个目标声源(如上一段的描述),也可以确定两个或者多个目标声源。以下对多个目标声源的情况进行解释,假设现在确定出了两个目标声源,则各个扬声器对这两个目标声源进行输出的示意图可以如图7所示,图7中,目标扬声器对侧的对侧扬声器的输出音量被增强,其他的扬声器相应减弱输出音量,而目标扬声器则不输出目标声源。

本实施例,通过发言者对向的扬声器扩声,而正对发言者方向则不扩声。有效降低了声音回馈啸叫现象的发生,既提升了听众区扩声的体验效果,也解决了拾音区声场控制的难题。另外,目前的扩声系统中所有发言者的声音往往都被同一扩声器在单一方向上扩声,使与会者不易分辨主发言人。本发明实施例可使主发言人的声音得到指向性的扩声,使得与会者较易分辨主发言人所在的位置,实现声像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基于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相同的思想,本发明还提供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装置,该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为了便于说明,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示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8所示,提供一种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装置,扩声系统包括多个拾音装置以及多个扩声音箱;装置包括拾音装置确定模块801、扩声音箱确定模块802和输出音量减弱模块803,详细说明如下:

拾音装置确定模块801,用于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目标拾音装置根据声源信息在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

扩声音箱确定模块802,用于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目标拾音装置。

以及,输出音量减弱模块803,用于减弱目标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本实施例,能准确确定出目标扩声音箱,根据该目标扩声音箱对对应方向的声音进行控制,有效抑制回馈啸叫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侧音箱确定模块,用于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设置于目标扩声音箱对侧的对侧扩声音箱;音量增强模块,用于增强对侧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侧音箱确定模块,用于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以目标扩声音箱和对侧扩声音箱为对称中心的两侧扩声音箱;音量减弱模块,用于按比例减弱两侧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扩声音箱确定模块802,包括:输出方向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目标扩声音箱确定子模块,用于若目标拾音装置落入某一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中,将某一扩声音箱确定为目标扩声音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扩声音箱均匀设置在设定棱台的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强度包括声音响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拾音装置确定模块801,包括:信息强度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获取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距离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确定各个拾音装置与待选声源之间的距离;其中,待选声源包括声源信息对应的声源;待选拾音装置确定子模块,用于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与待选声源之间距离最小的拾音装置,得到与待选声源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目标拾音装置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待选拾音装置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拾音装置确定子模块,包括:优先级获取单元,用于若声源信息对应多个待选声源,获取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目标拾音装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从待选拾音装置中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先级获取单元,包括:接收时间获取子单元,用于分别获取待选拾音装置的接收时间;其中,接收时间包括待选拾音装置接收到对应的待选声源的时间;优先级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拾音装置确定单元,还用于将优先级最高的待选声源所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确定为目标拾音装置。

如图9所示,还提供一种扩声系统,包括:控制器901、多个拾音装置902以及多个扩声音箱903;拾音装置与扩声音箱电性连接;多个拾音装置和多个扩声音箱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多个拾音装置,用于检测声源信息;控制器,用于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目标拾音装置根据声源信息在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目标拾音装置;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设置于目标扩声音箱对侧的对侧扩声音箱;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以目标扩声音箱和对侧扩声音箱为对称中心的两侧扩声音箱;根据目标扩声音箱、对侧扩声音箱以及两侧扩声音箱的位置,向多个扩声音箱输出音量控制指令;多个扩声音箱,用于接收控制器输出的音量控制指令;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按照音量控制指令减弱目标扩声音箱的输出音量,增强对侧扩声音箱的输出音量,按比例减弱两侧扩声音箱的输出音量。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示出了3个拾音装置以及3个扩声音箱,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拾音装置、扩声音箱。

其中,控制器901可以通过终端或者服务器实现;具体的,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本实施例,能准确确定出目标扩声音箱,根据该目标扩声音箱确定对侧扩声音箱和两侧扩声音箱,并减弱目标扩声音箱的音量,增强对侧扩声音箱的音箱,并对两侧扩声音箱的音量进行等比例减弱,能对扩声音箱的输出音量进行针对性控制,有效抑制回馈啸叫现象,同时提高听众的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拾音装置为同类型的拾音装置;多个扩声音箱也为同类型的扩声音箱。其中,拾音装置可以包括麦克风,扩声音箱可以包括扬声器,本发明实施例对麦克风和扬声器的数量不做限制。麦克风与扬声器可以无线连接。具体的,该扩声音箱为全频扬声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全频扬声器通过功放及dsp(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signalprocessing)进行独立输出控制。即控制器与各个全频扬声器独立连接,以实现对这些全频扬声器的独立控制。当然,控制器与全频扬声器除了可以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即可以是控制器同时对多个全频扬声器进行控制,也可以是多个控制器同时对一个全频扬声器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全频扬声器向设定方向输出声音。该设定方向可以指扬声器的纸盆所朝向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的朝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由人工来调整,也可以由声音控制器901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扩声音箱均匀设置在设定棱台的侧面上。具体的,设定棱台可以指八边形棱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棱台的侧面呈30度扬角。这个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装置、系统与本发明的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一一对应,在上述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中,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特此声明。

此外,上述示例的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各程序模块的逻辑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出于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扩声系统的输出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目标拾音装置根据声源信息在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目标拾音装置;减弱目标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设置于目标扩声音箱对侧的对侧扩声音箱;增强对侧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以目标扩声音箱和对侧扩声音箱为对称中心的两侧扩声音箱;按比例减弱两侧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多个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若目标拾音装置落入某一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中,将某一扩声音箱确定为目标扩声音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扩声音箱均匀设置在设定棱台的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强度包括声音响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获取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根据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确定各个拾音装置与待选声源之间的距离;其中,待选声源包括声源信息对应的声源;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与待选声源之间距离最小的拾音装置,得到与待选声源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根据待选拾音装置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声源信息对应多个待选声源,获取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根据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从待选拾音装置中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分别获取待选拾音装置的接收时间;其中,接收时间包括待选拾音装置接收到对应的待选声源的时间;根据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优先级最高的待选声源所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确定为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目标拾音装置;目标拾音装置根据声源信息在多个拾音装置中的信息强度确定;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目标扩声音箱;目标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朝向于目标拾音装置;减弱目标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设置于目标扩声音箱对侧的对侧扩声音箱;增强对侧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多个扩声音箱中,确定以目标扩声音箱和对侧扩声音箱为对称中心的两侧扩声音箱;按比例减弱两侧扩声音箱针对目标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输出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多个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若目标拾音装置落入某一扩声音箱的声音输出方向中,将某一扩声音箱确定为目标扩声音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扩声音箱均匀设置在设定棱台的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强度包括声音响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扩声系统检测到声源信息时,获取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根据各个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源信息的信息强度,确定各个拾音装置与待选声源之间的距离;其中,待选声源包括声源信息对应的声源;从多个拾音装置中确定出与待选声源之间距离最小的拾音装置,得到与待选声源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根据待选拾音装置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声源信息对应多个待选声源,获取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根据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从待选拾音装置中确定目标拾音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分别获取待选拾音装置的接收时间;其中,接收时间包括待选拾音装置接收到对应的待选声源的时间;根据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多个待选声源的优先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优先级最高的待选声源所对应的待选拾音装置确定为目标拾音装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