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2790发布日期:2019-09-11 21:5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电子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传统的电子设备的功能还不能够支持到用户生活的多个方面,比如,当用户漏接电话等情况发生时,需要打开智能手机,并找到智能手机中的电话应用,从未接来电事项中查看是否存在未接来电。由此可见,传统的电子设备的功能并不能够直观提醒用户。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及发光组件,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本体及自所述显示本体一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显示本体通过侧面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光线,且所述发光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发光组件、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屏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发光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组件发光或者熄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包括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可被结合到电子装置中的各种场景中,从而直观地提醒用户,以免用户遗漏相关事项。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上形成容置空间,将所述发光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从而有利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紧凑化设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中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中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中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所示的电子装置中显示屏及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电子装置的导光板、承载板、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vi-v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vii-v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9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1为处理器控制发光组件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但不仅限于智能手机、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mid)、电子书、便携式播放站(playstationportable,psp)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具有呼吸灯功能的电子装置。下面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子装置1进行详细描述。所述电子装置1包括显示屏10、及发光组件20。所述显示屏10包括显示本体110及自所述显示本体110一侧延伸的延伸部120,所述延伸部120与所述显示本体110通过侧面121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122,所述发光组件20用于发出光线,且所述发光组件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2内。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包括发光组件20,发光组件20发出的光线可被结合到电子装置1中的各种场景中,从而直观地提醒用户,以免用户遗漏相关事项。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10上形成容置空间122,将所述发光组件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2内,从而有利于所述电子装置1的紧凑化设计。可选地,所述显示本体110及所述延伸部120沿所述显示屏10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排布。所述发光组件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2内,相较于所述发光组件2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10的厚度方向而言,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在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有利于所述电子装置1的轻薄化设计。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20包括导光膜210、及第一光源220。所述导光膜210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导光部211及第二导光部212。所述第一导光部211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2内,所述第一光源220邻近所述第二导光部212设置,所述第一光源220发出的光线自所述第二导光部212传输至所述第一导光部211,并从所述第一导光部211背离所述显示屏10形成所述容置空间122的底壁的方向出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光部212设置于所述显示屏10的侧壁124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光部212背离所述显示屏10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213。可以理解地,所述遮光层213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通过涂覆工艺或者镀膜工艺形成在所述第二导光部212上的具有遮光作用的膜层。所述遮光层213与所述第二导光膜210紧密结合,较难剥离下来。举例而言,所述遮光层213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遮光油墨。所述第二导光部212背离所述显示屏10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213,从而防止所述第二导光部212朝向背离所述显示屏10的方向漏光。此外,所述电子装置1还包括壳体30,所述显示屏10及所述发光组件20收容在所述壳体30内。所述壳体30包括背板310及设置在所述背板310周缘且朝向所述背板310的一侧凸出的边框320。可以理解地,所述壳体30可以为一体结构,换句话说,所述边框320自所述背板310的周缘朝向所述背板310的一侧凸出延伸而形成所述边框320。所述壳体30也可以为非一体结构,即,所述背板310及所述边框320为非一体结构。所述背板310的材质与所述边框320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壳体30、及遮光件214,所述壳体30用于收容所述显示屏10及所述发光组件20,所述遮光件214设置在所述壳体30内壁与所述第二导光部212之间。所述遮光件214可以为但不仅限于遮光泡棉。所述遮光件214可通过粘结胶粘结于所述第二导光部212上,或者,所述遮光件214被压缩在所述壳体30的内壁及所述第二导光部212之间,靠所述壳体30的内壁及所述第二导光部212之间的作用力将所述遮光件214固定。所述遮光件214设置在所述壳体30内部与所述第二导光部212之间,从而防止所述第二导光部212朝向背离所述显示屏10的方向漏光。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部120包括延伸本体123及自所述延伸本体123远离所述显示本体110的一端突出延伸的侧壁124。所述延伸部120的侧壁124、所述延伸本体123及所述显示本体110共同形成所述容置空间122,所述侧壁124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122的限位孔125,所述限位孔125用于穿过所述导光膜210且对所述导光膜210进行限位。所述延伸部120包括延伸本体123及自所述延伸本体123远离所述显示本体110的一端突出延伸的侧壁124的情况可结合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延伸部120包括延伸本体123及自所述延伸本体123远离所述显示本体110的一端突出延伸的侧壁124的情况结合到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为例进行示意。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图7为图6所示的侧壁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延伸部120的侧壁124在形成所述限位孔125的内壁上设置有间隔排布的凸起126,所述凸起126用于对所述导光膜210进行限位。进一步地,两侧的凸起126的密度大于中间的凸起126的密度,从而防止两端的导光膜210翘起。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中框40、电路板50。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中框40及电路板50可结合到前述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中。所述中框40用于承载所述显示屏10,所述电路板50设置于所述中框40背离所述显示屏10的一侧,所述第一光源220固定于所述电路板50且通过柔性电路板740与所述电路板5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50通常为印刷电路板。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中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屏10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液晶层140、彩膜基板150、以及封装框160。所述显示屏10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液晶层140、彩膜基板150、以及封装框160可结合到前述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中。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与所述彩膜基板150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液晶层140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与所述彩膜基板150之间,所述封装框160用于对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所述液晶层140及所彩膜基板150进行封装,所述容置空间122形成于所述封装框160上。所述显示屏10还包括密封件180,所述密封件180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与所述彩膜基板150之间,以对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及所述彩膜基板150之间的液晶层140进行密封。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中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屏10还包括支撑件170,所述支撑件170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及所述彩膜基板150之间,所述支撑件170用于支撑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及所述彩膜基板150。当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或者所述彩膜基板150的任意一个受到外界作用力时而导致所述阵列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150之间相互靠近时,所述支撑件170支撑着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及所述彩膜基板150以免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及所述彩膜基板150之间过于靠近而导致的显示屏10显示不正常。可选地,所述支撑件170件可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或者所述彩膜基板150的任意一个上,为了方便示意,在图中以所述支撑件170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150上为例进行示意,且所述支撑件170背离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的一端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之间设置有间隙,从而保证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与所述彩膜基板150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相对移动,以免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或者所述彩膜基板150在外力的作用下受损。进一步地,对应所述显示屏10边缘部分的支撑件170的密度小于对应所述显示屏10中部的支撑件170的密度。由于越靠近所述显示屏10中部,所述显示屏10越容易产生变形,本申请对应所述显示屏10中部的支撑件170的密度较大可以对所述显示屏10的中部进行更好地支撑。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中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10的结构与图9及其相关描述中的显示屏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述支撑件170对应所述显示屏10各处的密度相同。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1,图11为图10中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9及图10及其相关描述中的任意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彩膜基板150包括基板151以及在所述基板上阵列设置的色阻单元152,相邻的色阻单元152之间设置有黑矩阵153,所述黑矩阵153用于防止相邻的色阻单元152之间串光。所述黑矩阵153对应所述支撑件170设置,换句话说,所述支撑件170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到所述黑矩阵153在所述基板151的正投影范围内。在图11中以所述支撑件170各处的密度相等为例进行示意。所述支撑件170在所述基板15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入到所述黑矩阵153在所述基板151的正投影范围内,从而避免所述支撑件170的设置对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率有过大的影响。可选地,所述支撑件170在所述基板151上的正投影全部录入到所述黑矩阵153在所述基板151的正投影范围内,以将所述黑矩阵153的设置对所述显示屏10的透光率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10还包括密封件180,所述密封件180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与所述彩膜基板150之间,以对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30及所述彩膜基板150之间的液晶层140进行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180与所述黑矩阵153在同一制备工序中形成,以减小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工序。可选地,所述密封件180的材质与所述黑矩阵153的材质相同。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2、图13及图14,图12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所示的电子装置中显示屏及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电子装置的导光板、承载板、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1还包括导光板60、承载板710、及多个第二光源720。所述导光板60、所述承载板710、及所述多个第二光源720均设置在所述封装框160内,所述承载板71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60的一侧,所述多个第二光源720间隔设置在所述承载板710的一侧,所述第二光源720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导光板60的入光面610入射至所述导光板60,并经由所述导光板60的出光面620出射以为所述显示屏10提供背光。所述发光组件20包括导光膜210、及第一光源220,所述导光膜210设置在所述封装框160外,且所述导光膜210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22内,所述第一光源220设置在所述承载板710的另一侧,所述封装框160上还开设有透光孔731,以将所述第一光源220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所述导光膜210。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60包括入光面610及出光面620,所述第二光源720邻近所述入光面610设置,所述第二光源720发出的光线自所述入光面610入射至所述导光板60,并自所述出光面620出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光面610与所述出光面620相连,即,电子装置1为侧面入光式光源,所述第二光源7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60的侧面,相较于所述第二光源7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60的底面而言,可以减小所述电子装置1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源220及所述第二光源720设置在同一个承载板710上,所述第一光源220及所述第二光源720可通过同一个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电子装置1中的印刷电路板上。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740的数量。请一并参阅图15及图16,图1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vi-v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装置1包括显示屏10、及发光组件20。所述显示屏10包括显示本体110及自所述显示本体110一侧延伸的延伸部120,所述延伸部120与所述显示本体110通过侧面121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122,所述发光组件20用于发出光线,且所述发光组件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20包括第一光源220,所述第一光源220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2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源220直接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22内,从而节省了导光膜。进一步地,结合前述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所述电子装置1具有显示区10a及非显示区10b。为了方便示意,结合到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中进行描述。请一并参阅图17及图18,图17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vii-v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容置空间122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0b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1还包括盖板80,所述盖板80与所述显示屏10层叠设置,所述盖板80包括对应所述显示区10a的第一部分810及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0b的第二部分820,所述发光组件20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部分820透射出去。通常情况下,用户将电子装置1放置在支撑物(比如桌子)上时,会将所述电子装置1的壳体30放置在支撑物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122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0b设置,所述发光组件20发出的光线会通过所述第二部分820透射出去,从而能够达到及时提醒用户的目的。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9,图19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部分820设置有遮光层213,所述遮光层213包括第一遮光部831及第二遮光部832,所述第一遮光部831对应所述容置空间122设置,所述第二遮光部832对应所述显示本体110位于所述非显示区10b的部分设置,所述第一遮光部831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遮光部832的透光率。本实施方式的遮光层213中将对应容置空间122的盖板80上设置遮光层213,在所述发光组件20不发光时,所述第一遮光部831可对所述容置空间122内的发光组件20进行遮挡,从而提升了所述电子装置1的非显示区10b的均一性。当所述发光组件20发光时,由于所述第一遮光部831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遮光部832的透光率,从而使得所述发光组件20发出的光线可以穿过所述第一遮光部831透射出去。请参阅图20,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1的电路结构可结合到前述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10、发光组件20、及处理器90。所述显示屏10具有容置空间122,所述发光组件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2内。所述处理器90与所述发光组件20电连接,所述处理器90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发光或者熄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在所述显示屏10上形成容置空间122,将所述发光组件2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22内,从而有利于所述电子装置1的紧凑化设计。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90可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的发光或熄灭,以对所述电子装置1中的预设事件进行较为直观的提示。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90还用于接收针对预设事件中的待验证事项的待验证密码,并将所述待验证密码与预设密码进行比较;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预设密码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按照第一预设规律发光;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预设密码不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按照第二预设规律发光,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律不同于第二预设规律。具体地,所述处理器90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的方法描述如下。请一并参阅图21,图21为处理器控制发光组件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s110、s120、s130及s140,s110、s120、s130及s140详细介绍如下。s110、接收针对预设事件中的待验证事项的待验证密码;s120、将所述待验证密码与预设密码进行比较;当待验证密码与所述预设密码匹配时,进入s130;当待验证密码与所述预设密码不匹配时,进入s140。s130、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按照第一预设规律发光;s140、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按照第二预设规律发光,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律不同于第二预设规律。举例而言,所述预设事件为对某账号的支付事件,所述待验证事项可为支付事件中的支付密码输入事项,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针对待验证密码与预设密码是否匹配按照不同规律发光,从而可以对直观地提示用户是否通过验证。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90用于在预设事件未得到响应时,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按照预设规律发光。举例而言,当所述电子装置1具有通信功能时,当所述电子装置1与其他电子装置进行通信时,比如,当其他电子装置拨打电话到所述电子装置1而未被用户接听时,所述电子装置1中的处理器90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按照预设规律发光,从而直观的提示用户。进一步地,当当前时间距离预设事件未得到响应的时间点的时长越长,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发光所发出的颜色越深。所述处理器90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组件20随着预设事件未得到响应的时长而发出的光线颜色越深,直观提醒用户有预设事件发生过且可以使得用户根据光线的颜色快速得知预设事件发生的时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