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52881发布日期:2021-01-05 21:1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4g无线通信网络的成熟以及5g时代的来临,曾经作为用户承载的2g网络,其用户数量与用户业务量均显著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对2g网络进行大规模的减容。减容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给2g网络带来了如下问题:第一,由于单个小区载波配置数量的显著减少,导致其应对突发高话务的能力下降,易发生网络拥塞事件;第二,减容后的小区仍然配置较多公共信道,存在大量的无线资源浪费。2g网络由于其成熟性以及良好的连续覆盖性,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基本的语音通话以及数据上网保障。因此,需要一种方法使2g网络更加的弹性化,既能够更大限度地降本增效,又能提升网络应对突发话务冲击的能力。

现有的2g网络缩容后优化方法为手动容量调整,即操作人员根据2g小区的负荷变化情况,对小区进行调整载波数量的操作(扩减)以及调整信道配置的操作。然而现有优化方法中的这种静态的配置方式仅能应对当前时期单个小区的负荷冲击,并不能使2g网络的容量更加弹性化,也不能明显减少冗余公共信道数量,仍然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另外,现有的优化方法因需要人工分析,手动处理,还存在着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集预设通信网络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

根据参数数据,从预设通信网络对应的站点中确定目标站点,以及根据话务统计数据,生成目标站点对应的小区合并策略;

按照小区合并策略,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

监测合并后的小区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

根据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生成合并后的小区对应的弹性调整策略,并按照弹性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自适应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适于采集预设通信网络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

站点确定模块,适于根据参数数据,从预设通信网络对应的站点中确定目标站点;

第一生成模块,适于根据话务统计数据,生成目标站点对应的小区合并策略;

配置模块,适于按照小区合并策略,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

监测模块,适于监测合并后的小区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

第二生成模块,适于根据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生成合并后的小区对应的弹性调整策略;

调整模块,适于按照弹性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集大量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根据参数数据能够便捷地确定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的目标站点,并通过对话务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生成更为合理的小区合并策略,按照小区合并策略,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不仅使得合并后的小区拥有更大的容量,共同承担其覆盖区域的话务,具有更强的抗突发话务冲击的能力,实现了降本增效,而且还实现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信道的合理配置,有效地减少了冗余的信道配置,提升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还对合并后的小区的负荷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弹性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容量进行动态管理,使得网络具有自适应配置能力,实现了容量弹性配置的自动化,无需人工分析及手动处理,减少了网络配置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处理效率,有效地提升了应对话务变化的能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自适应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采集预设通信网络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预设通信网络,此处不做限定。以预设通信网络为2g通信网络为例,在步骤s101中,实时采集大量的2g通信网络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其中,话务统计数据可为2g通信网络所产生的sts(业务统计及测量,statisticsandtrafficmeasurementsubsystem)数据,sts数据为2g网络话务统计文件,用于表征网络的运行状况,可以包括每个时段中小区无线利用率以及拥塞率等,时段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1小时或者15分钟;参数数据包括:寻呼信道配置数据、信令信道配置数据、语音业务信道配置数据、数据业务信道配置数据、小区配置数量、载频配置数量以及站点硬件信息。具体地,站点硬件信息可包括:基站类型、du类型、rus类型及站点的配置情况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每隔1小时采集最新产生的sts数据,以便根据所采集的sts数据得到最近1小时粒度的网络负荷情况;每隔1小时自动连接2g通信网络,打印并获取所有小区的当前的参数数据。

步骤s102,根据参数数据,从预设通信网络对应的站点中确定目标站点,以及根据话务统计数据,生成目标站点对应的小区合并策略。

在采集得到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之后,将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解析入库,根据参数数据中的站点硬件信息等来判断预设通信网络对应的各个站点是否能够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将能够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的站点确定为目标站点;接着根据目标站点对应的话务统计数据,分析各个信道的负荷情况,计算各个信道需求数量、载频配置数量等,从而生成目标站点对应的小区合并策略。其中,小区合并策略中记载有合并后的小区所需设置的各个信道需求数量、载频配置数量等配置信息。

步骤s103,按照小区合并策略,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

在生成了小区合并策略之后,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以使合并后的小区共同承担其覆盖区域的话务,然后按照小区合并策略中的各个信道需求数量,对合并后的小区的各个信道需求配置信息进行配置,按照小区合并策略中的载频配置数量,对合并后的小区的载频配置信息进行配置,从而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信道的合理配置,有效地减少了冗余的信道配置,提升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步骤s104,监测合并后的小区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

考虑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话务负荷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为了实现对目标站点的网络自适应配置,还需监测合并后的小区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其中,预设时段可以为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一个时段,时段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1小时或者15分钟。

步骤s105,根据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生成合并后的小区对应的弹性调整策略,并按照弹性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在监测得到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之后,根据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分析合并后的小区的各个信道的负荷情况,计算各个信道目标需求数量、目标载频配置数量等,从而生成合并后的小区对应的弹性调整策略。其中,弹性调整策略中包括:信道调整策略和载频调整策略。按照弹性调整策略中的信道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各个信道需求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按照弹性调整策略中的载频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载频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采集大量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根据参数数据能够便捷地确定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的目标站点,并通过对话务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生成更为合理的小区合并策略,按照小区合并策略,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不仅使得合并后的小区拥有更大的容量,共同承担其覆盖区域的话务,具有更强的抗突发话务冲击的能力,实现了降本增效,而且还实现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信道的合理配置,有效地减少了冗余的信道配置,提升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并且,还对合并后的小区的负荷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弹性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容量进行动态管理,使得网络具有自适应配置能力,实现了容量弹性配置的自动化,无需人工分析及手动处理,减少了网络配置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处理效率,有效地提升了应对话务变化的能力。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采集预设通信网络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

以预设通信网络为2g通信网络为例,实时采集大量的2g通信网络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其中,话务统计数据可为2g通信网络所产生的sts数据;参数数据包括:寻呼信道配置数据、信令信道配置数据、语音业务信道配置数据、数据业务信道配置数据、小区配置数量、载频配置数量以及站点硬件信息。

步骤s202,根据参数数据,从预设通信网络对应的站点中确定目标站点。

根据参数数据中的站点硬件信息等来判断预设通信网络对应的各个站点是否能够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将能够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的站点确定为目标站点。其中,小区弹性合并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以及预设合并软硬件条件。

具体地,根据参数数据,从预设通信网络对应的站点中查找小区数量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且载频配置数量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站点;针对查找到的每个站点,判断该站点的软件参数和硬件参数是否符合预设合并软硬件条件;若是,则确定该站点为目标站点;若否,则确定该站点不为目标站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预设合并软硬件条件为现有技术中站点设备厂家所公开的小区合并所需的软件条件和硬件条件。

以预设通信网络为2g通信网络为例,一个2g站点下可以包含一个或若干个小区,一般情况下,包含3个小区的情况最为常见,那么可将第一预设条件设置为小区数量为2或3,将第二预设条件设置为载频配置数量为2,则根据参数数据,从2g通信网络对应的站点中查找小区数量为2或3且载频配置数量为2的站点,然后根据查找到的站点对应的参数数据,针对查找到的每个站点,判断该站点的软件参数和硬件参数是否符合预设合并软硬件条件。若符合预设合并软硬件条件,说明该站点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能够执行小区弹性合并处理,则确定该站点为目标站点;若否,说明该站点不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不能够执行小区弹性合并处理,则确定该站点不为目标站点。

步骤s203,根据话务统计数据,计算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并对各个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进行合并处理,得到预测负荷指标。

其中,话务统计数据可以为2g通信网络每小时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即为小时级的话务统计数据。在步骤s203中,对目标站点对应的话务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然后将各个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进行合并处理,得到预测负荷指标。其中,预测负荷指标是指小区合并后预计需要承载的负荷指标,具体包括:合并后的小区的立即指配次数、寻呼次数、sdcch(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eparatededicatedcontrolchannel)信道分配次数、pdch(分组数据信道,packetdatachannel)平均占用数以及tch话务量。具体地,合并后的小区的立即指配次数为各个小区的立即指配次数之和;合并后的小区的寻呼次数为各个小区的寻呼次数的平均值,各个小区的寻呼次数为各个小区的ps域寻呼次数和cs域寻呼次数之和;合并后的小区的sdcch信道分配次数为各个小区的sdcch信道分配次数之和;合并后的小区的pdch平均占用数为各个小区的pdch平均占用数之和;合并后的小区的tch话务量为各个小区的tch话务量之和。

步骤s204,依据预测负荷指标,计算各个信道需求数量以及载频配置数量,生成目标站点对应的小区合并策略。

在得到预测负荷指标之后,依据预测负荷指标,计算各个信道需求数量以及载频配置数量,从而生成目标站点对应的小区合并策略。其中,小区合并策略中记载有合并后的小区所需设置的各个信道需求数量、载频配置数量等配置信息。各个信道需求数量包括:广播信道需求数量、信令信道需求数量和业务信道需求数量。

(1)对于广播信道需求数量的计算:

一个广播信道上有9个寻呼块周期,用于承载小区上的寻呼消息以及立即指配消息。假设用x表示寻呼对于广播信道的需求数量,用l表示立即指配对于广播信道的需求数量,用p表示历时一周的小时级寻呼次数指标,用q表示与寻呼次数指标相同时段的立即指配次数,那么xi=pi/41291*1.2,li=qi/15293*1.2,其中,i表示最近一周的各时段。对于广播信道需求数量的计算可采用下列公式1进行计算。

z=max(ceiling(0.11(pi/41291*1.2+qi/15293*1.2)))公式1

其中,z表示广播信道需求数量,即过去一周中对广播信道需求量最大的那个时段的寻求量值,max()表示取最大值,ceiling()表示向上取整。如果z<2,则取2,若z>4,则取4。

(2)对于信令信道需求数量的计算:

假设用m表示最近一周小时级sdcch信道分配次数最多的时段的指标,用s表示信令信道计算需求数量未调整值,那么s=ceiling(m/6000)。若在最近一周内目标站点的各个小区均无sdcch拥塞情况,则采用下列公式2计算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若在最近一周内目标站点存在小区出现sdcch拥塞情况,则采用下列公式3或公式4计算信令信道需求数量。

k=min(r,2*目标站点载频数量,s)公式2

当s>r时,k=min(2*目标站点载频数量,s)公式3

当s≤r时,k=min(2*目标站点载频数量,r)公式4

其中,k表示信令信道需求数量,r表示目标站点的各个小区配置的sdcch总数,min()表示取最小值。如果k<2,则取2。

(3)对于业务信道需求数量的计算:

取最近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中pdch平均占用数与tch话务量之和最大的时段的指标值,并分别计算七天平均最忙时pdch平均占用数与七天平均最忙时tch话务量,可采用下列公式5计算业务信道需求数量。

y=ceiling(u/1.3/0.67+v/0.8)公式5

其中,y表示业务信道需求数量,ceiling()表示向上取整,u表示七天平均最忙时pdch平均占用数,v表示七天平均最忙时tch话务量。

(4)对于载频配置数量的计算:

基于上文中计算得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信令信道需求数量和业务信道需求数量对载频配置数量进行计算,可采用下列公式6计算载频配置数量。

n=min(ceiling(((z+k+y)/8),目标站点载频数量))公式6

其中,n表示载频配置数量,min()表示取最小值,ceiling()表示向上取整,z表示广播信道需求数量,k表示信令信道需求数量,y表示业务信道需求数量。若n<2,则取2。

步骤s205,按照小区合并策略,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

在生成了小区合并策略之后,可自动生成合并指令并连接gsm操作系统自动执行合并操作,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以使合并后的小区共同承担其覆盖区域的话务,并且按照小区合并策略中的各个信道需求数量,对合并后的小区的各个信道需求配置信息进行配置,按照小区合并策略中的载频配置数量,对合并后的小区的载频配置信息进行配置。

步骤s206,监测合并后的小区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

步骤s207,根据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计算合并后的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

其中,预设时段可以为距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一个时段,时段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1小时或者15分钟。对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合并后的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其中,业务负荷指标是指合并后的小区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实际承载的负荷指标,具体包括:合并后的小区实际承载的立即指配次数、寻呼次数、sdcch信道分配次数、pdch平均占用数以及tch话务量。

步骤s208,依据合并后的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计算各个信道目标需求数量以及目标载频配置数量,生成合并后的小区对应的弹性调整策略,并按照弹性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其中,各个信道目标需求数量包括:广播信道目标需求数量、信令信道目标需求数量和业务信道目标需求数量。弹性调整策略中包括:信道调整策略和载频调整策略。信道调整策略记载有合并后的小区所需调整的新的各个信道需求数量,载频调整策略记载有合并后的小区所需调整的新的载频配置数量。

步骤s208对于各个信道目标需求数量以及目标载频配置数量的计算方式与步骤s204对于各个信道需求数量以及载频配置数量的计算方式相似,此处不再赘述。步骤s208和步骤s204在计算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各个信道目标需求数量以及目标载频配置数量的计算依据的是合并后的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而各个信道需求数量以及载频配置数量的计算依据的是预测负荷指标。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根据合并后的小区的当前状态、步骤s208计算得到的各个信道目标需求数量、目标载频配置数量、步骤s204计算得到的各个信道需求数量以及载频配置数量,生成合并后的小区对应的弹性调整策略。其中,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合并后的小区会存在三种状态。其中,第一种状态是低配置状态,即合并后的小区的载频数量小于合并前的各个小区载频数量之和;第二种是恢复状态,即由于突发话务引起低配置状态小区执行扩容调整,使配置达到目标站点调整前各个小区的载波数量之和的状态;第三种状态是原配置状态,即目标站点的小区合并策略的载频数量与目标站点的各个小区载频数量之和相同。

具体地,假设用n表示载频配置数量,用z表示广播信道需求数量,用k表示信令信道需求数量,用y表示业务信道需求数量,用pn表示目标载频配置数量,用zn表示广播信道目标需求数量,用kn表示信令信道目标需求数量,用yn表示业务信道目标需求数量。

(1)若合并后的小区当前状态为低配置状态:

①当pn>n时,生成载频调整策略,按照所生成的载频调整策略,需要将合并后的小区载频扩容至合并前各个小区载频数量之和,若zn>z或kn>k,则同时需要生成相应的信道调整策略,按照所生成的信道调整策略,需要将相应的信道数量调整至新的需求数量。即: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载频配置数量设置为合并前的各个小区载频数量之和,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n,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载频数量扩容为合并前的各个小区载频数量之和,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n,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n;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载频配置数量设置为合并前的各个小区载频数量之和,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载频数量扩容为合并前各个小区载频数量之和,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n;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载频配置数量设置为合并前的各个小区载频数量之和,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载频数量扩容为合并前各个小区载频数量之和,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n。

②当pn≤n时,若zn>z或kn>k,则生成相应的信道调整策略,按照所生成的信道调整策略,需要将相应的信道数量调整至新的需求数量。即: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n,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n,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n;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n;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n。

(2)若合并后的小区当前状态为恢复状态:

①当pn>n时,若zn>z或kn>k,则生成相应的信道调整策略,按照所生成的信道调整策略,需要将相应的信道数量调整至新的需求数量。即: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n,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n,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n;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n;

若pn>n,zn≤z,kn>k,则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n;

②当pn≤n时,生成载频调整策略,按照所生成的载频调整策略,需要将合并后的小区载频减容至n,若zn<z或kn<k,则同时需要生成相应的信道调整策略,根据所生成的信道调整策略,需要将相应的信道数量调整至新的需求数量。即: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载频配置数量设置为n,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载频数量减容为n,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载频配置数量设置为n,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载频数量减容为n,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

若pn≤n,zn≥z,kn<k,则将新的载频配置数量设置为n,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载频数量减容为n,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

(3)若合并后的小区当前状态为原配置状态:

若zn>z,kn>k,则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n,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n,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n;

若zn>z,kn<k,则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n,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n,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

若zn<z,kn>k,则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n,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n;

若zn<z,kn<k,则将新的广播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z,将新的信令信道需求数量设置为k,那么在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时,需要将广播信道数量调整为z,将信令信道数量调整为k。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采集大量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根据参数数据能够便捷地确定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的目标站点,并通过对话务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生成更为合理的小区合并策略,按照小区合并策略,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使得合并后的小区拥有更大的容量,共同承担其覆盖区域的话务,具有更强的抗突发话务冲击的能力,实现了降本增效;并且还实现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信道的合理配置,有效地减少了冗余的信道配置,合并后的小区只需要一套广播控制信道与公共控制信道,与合并前每个小区需要一套广播控制信道与公共控制信道相比,有效地节约了大量的无线资源;本发明将合并后的小区的状态分为低配置状态、恢复状态及原配置状态,对合并后的小区的负荷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实时弹性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容量以及弹性状态进行动态管理,使得网络具有自适应配置能力,本发明建立了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调整等完整的处理流程,实现了容量弹性配置的自动化,无需人工分析及手动处理,减少了网络配置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处理效率,极大程度上提升了gsm网络在降本增效前提下,应对突发话务变化的能力。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自适应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采集模块301、站点确定模块302、第一生成模块303、配置模块304、监测模块305、第二生成模块306和调整模块307。

采集模块301适于:采集预设通信网络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

其中,参数数据包括:寻呼信道配置数据、信令信道配置数据、语音业务信道配置数据、数据业务信道配置数据、小区配置数量、载频配置数量以及站点硬件信息。

站点确定模块302适于:根据参数数据,从预设通信网络对应的站点中确定目标站点。

可选地,站点确定模块302进一步适于:根据参数数据,从预设通信网络对应的站点中查找小区数量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且载频配置数量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站点;针对查找到的每个站点,判断该站点的软件参数和硬件参数是否符合预设合并软硬件条件;若是,则确定该站点为目标站点;若否,则确定该站点不为目标站点。

第一生成模块303适于:根据话务统计数据,生成目标站点对应的小区合并策略。

可选地,第一生成模块303进一步适于:根据话务统计数据,计算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并对各个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进行合并处理,得到预测负荷指标;依据预测负荷指标,计算各个信道需求数量以及载频配置数量,生成目标站点对应的小区合并策略。其中,各个信道需求数量包括:广播信道需求数量、信令信道需求数量和业务信道需求数量。

配置模块304适于:按照小区合并策略,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配置。

可选地,配置模块304进一步适于:按照小区合并策略中的各个信道需求数量,对合并后的小区的各个信道需求配置信息进行配置;按照小区合并策略中的载频配置数量,对合并后的小区的载频配置信息进行配置。

监测模块305适于:监测合并后的小区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

第二生成模块306适于:根据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生成合并后的小区对应的弹性调整策略。

可选地,第二生成模块306进一步适于:根据在预设时段内产生的话务统计数据,计算合并后的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依据合并后的小区的业务负荷指标,计算各个信道目标需求数量以及目标载频配置数量,生成合并后的小区对应的弹性调整策略。

调整模块307适于:按照弹性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配置信息进行调整。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自适应配置装置,采集大量的话务统计数据和参数数据,根据参数数据能够便捷地确定满足小区弹性合并条件的目标站点,并通过对话务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生成更为合理的小区合并策略,按照小区合并策略,对目标站点中各个小区进行合并处理,使得合并后的小区拥有更大的容量,共同承担其覆盖区域的话务,具有更强的抗突发话务冲击的能力,实现了降本增效;并且还实现了对合并后的小区的信道的合理配置,有效地减少了冗余的信道配置,合并后的小区只需要一套广播控制信道与公共控制信道,与合并前每个小区需要一套广播控制信道与公共控制信道相比,有效地节约了大量的无线资源;本发明将合并后的小区的状态分为低配置状态、恢复状态及原配置状态,对合并后的小区的负荷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实时弹性调整策略对合并后的小区的容量以及弹性状态进行动态管理,使得网络具有自适应配置能力,本发明建立了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调整等完整的处理流程,实现了容量弹性配置的自动化,无需人工分析及手动处理,减少了网络配置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处理效率,极大程度上提升了gsm网络在降本增效前提下,应对突发话务变化的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服务器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4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存储器(memory)、以及通信总线。

其中:

处理器、通信接口、以及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具体可以执行上述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服务器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自适应配置方法。程序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网络自适应配置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