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0808发布日期:2020-04-24 18:3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印机、复合机、传真装置、打印机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基于多个光源的多种发光图案的发光进行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有对基于多个光源的多种发光图案的发光进行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发光图案(点亮图案)用于显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作业的进展状况这一点([0046]段),具体而言,记载有图像形成装置的就绪状态下的发光图案、图像形成装置的错误状态下的发光图案、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状态下的发光图案、图像形成装置的传真接收状态下的发光图案([0077]-[0082]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348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正在谋求可视觉性地表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的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不是相对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的操作而控制发光图案的发光的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视觉性地表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的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1)第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发光控制部,上述发光控制部对基于多个光源的多种发光图案的发光进行控制,上述发光控制部分别发出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的多种操作对应的发光图案。

(2)第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发光控制部,上述发光控制部对基于多个光源的多种发光图案的发光进行控制,上述发光控制部分别发出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的多种操作对应的发光图案,并根据上述多种操作的内容来改变上述多种发光图案各自的发光开始时机。

(3)第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发光控制部,上述发光控制部对基于多个光源的多种发光图案的发光进行控制,上述发光控制部分别发出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的多种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并且分别发出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规定动作对应的第二发光图案,使上述第一发光图案的发光结束时机与上述第二发光图案的发光结束时机不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视觉性地表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透视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案发光部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案发光部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案发光部部分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从侧面观察到的图案发光部的周边部分的简要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9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发光图案的发光的一个例子的图案发光部的俯视图。

图9b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发光图案的发光的其他例子的图案发光部的俯视图。

图9c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发光图案的发光的又一其他例子的图案发光部的俯视图。

图9d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发光图案的发光的又一其他例子的图案发光部的俯视图。

图10a是用于对与相对于第一信息输入部的信息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的发光开始时机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0b是用于对与相对于第二信息输入部的信息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的发光开始时机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0c是用于对与相对于第三信息输入部的信息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的发光开始时机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发光图案的发光例的图案发光部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由发光控制部进行的发光控制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1)。

图13是表示由发光控制部进行的发光控制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2)。

图14是表示由发光控制部进行的发光控制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针对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图1是透视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以及图4分别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案发光部180部分的立体图以及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案发光部180部分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装置120的俯视图。图7是从侧面观察到的图案发光部180的周边部分的简要剖视图。另外,图8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此外,在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x表示左右方向,附图标记y表示前后方向,附图标记z表示上下方向。在图3至图5中,图像读取装置102省略一部分图示。

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以及打印功能的复合机,将由图像读取装置102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发送至外部。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将由图像读取装置102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或者从外部接收到的图像以彩色或者单色的方式图像形成于纸张(片材)。

在图像读取部130的上侧设置有被支承为相对于图像读取部130自由开闭的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60(adf)。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而言,若打开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60,则图像读取部130的上方的原稿载置台130a敞开,能够手动放置原稿。另外,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60将载置于原稿托盘161的原稿搬运至图像读取部130的原稿读取部130b上。图像读取部130读取载置于原稿载置台130a的原稿或者读取由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60搬运的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光扫描装置1、显影装置2、感光鼓3、鼓清洁装置4、带电器5、中间转印带7、定影装置12、纸张搬运路径s、供纸盒18、体内排出托盘141。

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而言,处理与使用了黑色(k)、青色(c)、品红(m)、黄色(y)各色的彩色图像、或者使用了单色(例如黑色)的黑白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转印部50中分别设置有四个用于形成四种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2、感光鼓3、鼓清洁装置4以及带电器5,分别与黑色、青色、品红以及黄色建立关联,从而构成四个图像站pa、pb、pc、pd。

光扫描装置1对感光鼓3的表面进行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对感光鼓3的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在感光鼓3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鼓清洁装置4对感光鼓3的表面的残留调色剂进行去除以及回收。带电器5使感光鼓3的表面以规定电位均匀地带电。通过上述的一系列的动作,在各感光鼓3的表面形成各色的调色剂图像。

在感光鼓3的上侧,经由中间转印带7而配置有中间转印辊6。中间转印带7架设于转印驱动辊7a以及转印从动辊7b,并沿箭头c的方向环绕移动。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而言,通过带清洁装置9去除以及回收残留调色剂,对形成于各感光鼓3的表面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进行转印并重合从而在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

二次转印部11的转印辊11a在与中间转印带7之间形成有辊隙区域,搬运经过纸张搬运路径s搬运来的纸张并夹在辊隙区域。纸张在经过辊隙区域时转印中间转印带7的表面的调色剂图像并被搬运至定影装置12。

定影装置12具备夹着纸张进行旋转的定影辊31以及加压辊32。在定影装置12中,在定影辊31以及加压辊32之间夹着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并对其进行加热以及加压,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纸张。

供纸盒18是用于积蓄图像形成中所使用的纸张的盒,并设置于光扫描装置1的下侧。纸张被纸张拾取辊16从供纸盒18中拉出,并搬运至纸张搬运路径s。搬运至纸张搬运路径s的纸张经由二次转印部11、定影装置12而被搬运至排纸辊17,并排出至体内排出托盘141。在纸张搬运路径s配置有搬运辊13、定位辊14以及排纸辊17。搬运辊13促进纸张的搬运。定位辊14使纸张暂时停止,并使纸张的前端对齐。定位辊14与中间转印带7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和时机匹配地搬运暂时停止的纸张。中间转印带7上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7与转印辊11a之间的辊隙区域转印于纸张。

此外,图1中,供纸盒18为一个,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多个供纸盒18,并分别堆积不同种类的纸张。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在不仅对纸张的表面还对背面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从排纸辊17在纸张翻转路径sr上沿相反方向搬运纸张。图像形成装置100使沿相反方向搬运的纸张的表背翻转,并再次引导至定位辊14。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将引导至定位辊14的纸张与表面相同地在背面进行图像形成,并搬出至体内排出托盘141。

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图像形成部110、操作装置120(操作面板)、图像读取部130、排出部140、支承部150、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60以及控制部170。排出部140在图像形成部110以及图像读取部130之间排出纸张。支承部150以在图像形成部110以及图像读取部130之间设置空间sp的方式支承图像读取部130。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被制成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的上表面设置有图像读取部130,在图像读取部130上安装有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60。另外,操作装置120与图像读取部130邻接,并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的上表面所设置的图像读取部130的前表面侧。此处,前表面侧是操作者操作操作装置120的操作侧。

操作装置120设置在图像读取部130的左右方向x上的端部(具体而言右侧端部)。操作装置120构成为相对于图像读取部130沿上下方向z摆动(倾斜)。

(各种键)

在操作装置120设置有由操作者操作的各种键121和显示装置122(液晶显示装置)。各种键121以及显示装置122与控制部170电连接。各种键121(硬件键)包含电源键121a以及省电键121b。电源键121a是用于在接通机械式主电源开关(省略图示)的状态下对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力供给进行接通断开的键。详细而言,电源键121a是电的子电源开关,在断开时,除了基于特定的构成要素例如电话线路的传真、网络传真功能以外,其他功能不发挥作用。省电键121b是用于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为待机状态时进行接通断开的键,在接通时,进入抑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待机中的功耗的节能模式,在断开时,解除节能模式。

另外,在显示装置122的显示画面上,以能够输入操作的方式显示有用于执行作业(复印作业、扫描作业、传真作业)的作业执行键122a(软件键)(参照图6)。

此外,在图6所示的操作装置120中,附图标记121c是硬件键且是向主页画面(初始画面)过渡的主页画面键。附图标记122b至122g是软件键且分别是选择色彩模式的色彩模式键、选择原稿尺寸的原稿尺寸键、选择纸张尺寸的纸张选择键、选择双面复印的双面复印键、选择倍率的倍率选择键、选择复印浓度的复印浓度键。

(人感应传感器)

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的支承部150设置有检测人的存在的人感应传感器151。人感应传感器151与控制部170电连接。控制部170在节能模式下根据人感应传感器151的检测结果检测出存在有人时,解除节能模式。

(信息输入部)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设置有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输入信息的信息输入部190。信息输入部190与控制部170电连接。

详细而言,信息输入部190包含第一信息输入部191、第二信息输入部192和第三信息输入部193。第一信息输入部191是非接触型的接口,包含用于读取ic卡210所记录的信息的ic卡阅读器191a。ic卡210例如记录有用于确定个人的个人认证信息。第二信息输入部192包含nfc(注册商标)标签192a(参照图6以及图8)。第三信息输入部193是连接型的接口,包含用于读取usb(注册商标)存储器230所记录的信息的usb端口193a。此处,nfc标签192a内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例如记录有无线lan通信的设定信息。用于读取nfc标签192a所记录的信息的nfc标签阅读器220a例如内置于nfc对应移动终端机220(典型而言移动电话机)。nfc对应移动终端机220的nfc标签阅读器220a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的nfc标签192a所记录的无线lan通信的设定信息进行读取,并使nfc标签192a的读取结束标志fl(清点完毕标志)成为接通。

(操作部)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由图像读取部130的前表面、支承部150的前表面、操作装置120构成操作部103。

(控制部)

控制部170具有由cpu等微型计算机构成的处理部171;和包含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ram等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部172。控制部170通过处理部171将预先储存于存储部172的rom的控制程序加载在存储部172的ram上并执行所述控制程序,从而进行各种构成要素的工作控制。

(图案发光部)

图案发光部180设置在图像读取部130的前表面中操作装置120的上部。图案发光部180具备多个(该例子中五个)光源181~185(该例子中蓝色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181~185以向前表面侧发光的方式沿左右方向x排列设置。多个光源181~185与控制部170电连接。处理部171具备发光控制部171a,上述发光控制部171a对将多个光源181~185的点亮和熄灭组合起来的互不相同的多种发光图案的发光进行控制。

详细而言,图案发光部180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横长地形成,并设置在比显示装置122靠进深侧且包含操作装置120的宽度的范围内。即,图案发光部180以与操作装置120(显示装置122)对置的方式设置。这也可以说图案发光部180设置于操作装置120的正后方。另外,如图7所示,图案发光部180设置于壳体突出部101a的凹陷部的上方。

图案发光部180包含基板186、导光路形成构件187、光扩散构件188以及滤光器189。在基板186的前表面侧的表面设置有图案发光部180的光源181~185亦即led。导光路形成构件187形成导光路p。

光扩散构件188是板状的构件且以覆盖前表面侧的开口的方式设置。另外,光扩散构件188沿装置的进深方向配置于比光源181~185与滤光器189的中间点靠滤光器189侧。

滤光器189由能够透射光的透光性材料形成,透射来自光扩散构件188的光即来自光源181~185的光并射出至图案发光部180的外部。

另外,滤光器189具有第一面189a以及第二面189b。第一面189a以及第二面189b形成为上下方向的角度互不相同。即,第一面189a以及第二面189b形成为,使来自光扩散构件188的光向上下方向上朝向不同的能够目视确认的方向射出。

具体而言,第一面189a随着朝向下方而向进深侧倾斜,第二面189b随着朝向上方而向进深侧倾斜。换句话说,滤光器189的前表面侧的表面中的朝向斜下方的下侧的面是第一面189a,朝向斜上方的上侧的面是第二面189b。

另外,在第一面189a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面189b,将第一面189a的上端部和第二面189b的下端部连结。即,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滤光器189形成为背面侧(后方)敞开的截面近似v字状。在人(使用者)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离开的情况下,容易通过从第一面189a发出的光进行目视确认。另一方面,操作者(使用者)站立在操作装置120的前侧进行操作,因此容易通过从第二面189b发出的光进行目视确认。这样,图案发光部180能够作为用于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况报告给使用者的状况显示灯发挥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可视性。

图9a~图9d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n为2以上的整数,该例子中n=4)的发光例的图案发光部180的俯视图。图10a~图10c分别是用于对与相对于第一信息输入部191~第三信息输入部193的信息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3)的发光开始时机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另外,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例的图案发光部180的俯视图。此外,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以及第二发光图案pt2的一个周期是规定的一定时间(例如2秒~4秒左右)。另外,光源181~185在点亮时不会瞬时点亮,而是以亮度逐渐变大的方式点亮。另外,光源181~185在熄灭时不会瞬时熄灭,而是以亮度逐渐变小的方式熄灭。

发光控制部171a对基于多个光源181~185的多种发光图案〔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参照图9a~图9d)的发光进行控制。发光控制部171a分别发出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多种操作对应的发光图案。通过这样,通过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的发光,能够相对于操作者视觉性地表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另外,发光控制部171a发出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规定动作的第二发光图案pt2(参照图11)。

另外,发光控制部171a按照多种操作的每个操作来改变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通过这样,能够按照多种操作的每个操作使操作者可靠地识别对操作部103操作的内容。

另外,发光控制部171a在是相同的操作(例如电源键121a的操作)且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处理动作不同的情况(例如电源键121a的接通动作以及断开动作的情况)下,改变发光图案。通过这样,在是相同的操作且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处理动作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操作者可靠地识别处理动作的内容。

<图9a所示的第一发光图案>

在图9a所示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中,光源181~185零散(随机)点亮后,一齐点亮,其后熄灭。这是第一发光图案pt1(1)的一个周期的发光。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是由操作者进行的电源键121a的接通操作或者由操作者进行的省电键121b的接通操作(从节能模式的恢复操作)。第一发光图案pt1(1)的发光开始时机是电源键121a或者省电键121b接通的时间点。第一发光图案pt1(1)只是一个周期的发光。

此外,也可以是,在根据人感应传感器151的检测结果检测到存在有人时,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1)。另外,不言而喻,由操作者进行的电源键121a以及省电键121b的接通操作是人为的断开操作,在打印作业接收时,自动关闭时等的自动接通时为对象外。

<图9b所示的第一发光图案>

在图9b所示的第一发光图案pt1(2)中,光源181~185一齐点亮(从中央依次存在光量差),其后在零散(随机)的时机熄灭。这是第一发光图案pt1(2)的一个周期的发光。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是由操作者进行的电源键121a的断开操作或者由操作者进行的省电键121b的断开操作(向节能模式的过渡操作)。第一发光图案pt1(2)的发光开始时机是电源键121a或者省电键121b断开的时间点。第一发光图案pt1(2)只是一个周期的发光。

此外,由操作者进行的电源键121a的断开操作不与画质调整中的显示装置12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消息联动。例如,有时即便图9b所示的第一发光图案pt1(2)处于发光过程中也不在显示装置122的显示画面中显示“画质调整中。请稍等。”之类的消息。

<图9c所示的第一发光图案>

在图9c所示的第一发光图案pt1(3)中,在光源181~185中的中央部的光源183点亮之后,以使光向左右方向x扩张的方式朝向外侧依次(按光源182~光源181的顺序,按光源184~光源185的顺序)点亮。而且,先点亮的光源183、(182、184)、(181、185)每次之后的光源(182、184)、(181、185)点亮时依次熄灭。这是第一发光图案pt1(3)的一个周期的发光。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是相对于信息输入部190的信息输入操作。详细而言,相对于信息输入部190的信息输入操作是相对于第一信息输入部191(ic卡阅读器191a)的ic卡210的第一信息输入操作、相对于第二信息输入部192(nfc标签192a)的读取结束标志fl的第二信息输入操作、相对于第三信息输入部193(usb端口193a)的usb存储器230的第三信息输入操作。第一信息输入操作(ic卡阅读器191a的读取操作)的第一发光图案pt1(3)的发光开始时机是接收ic卡210的信息而结束了ic卡210的信息的接收的时间点(参照图10a)。第二信息输入操作(nfc标签192a的读取操作)的第一发光图案pt1(3)的发光开始时机是读取结束标志fl接通而识别出无线lan信息的读取结束的时间点(参照图10b)。另外,第三信息输入操作(usb端口193a的读取操作)的第一发光图案pt1(3)的发光开始时机是识别出usb存储器230插入usb端口193a的时间点(参照图10c)。第一发光图案pt1(3)只是一个周期的发光。

<图9d所示的第一发光图案>

在图9d所示的第一发光图案pt1(n)中,光源181~185一齐点亮,其后,在相同的时机缓缓熄灭。这是第一发光图案pt1(n)的一个周期的发光。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是由操作者进行的相对于显示装置12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键的接通操作。详细而言,相对于键的接通操作包括第一接通操作~第三接通操作。第一接通操作是操作者从操作装置120指示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的动作开始的作业执行键122a的接通操作。第二接通操作是通过一次键操作同时进行多个动作的作业执行时的执行键的接通操作。第三接通操作是与图像形成装置100实施了云服务的情况下的与云服务器协作时的操作者进行的作业执行键122a的接通操作。

此处,第一接通操作也包括印刷图像的预览、大量原稿模式(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60中分几次读入而一次集中复印或者发送的模式)等各种模式的键的接通操作。另外,第一接通操作也包括基于电话线路的传真、网络传真功能的接收、印字、保存、转送的由用户进行的键的接通操作。

第一发光图案pt1(n)的发光开始时机是第一接通操作中操作者对作业执行键122a进行了接通操作的时间点且是第二接通操作中通过一次键操作同时执行了多个动作的作业的时间点,还是第三接通操作中对作业执行键122a(例如云服务器上的数据的印刷作业的作业执行键122a、扫描数据向云服务器的发送作业的作业执行键122a)进行了接通操作的时间点。第一发光图案pt1(n)只是一个周期的发光。

<图11所示的第二发光图案>

在图11所示的第二发光图案pt2中,在从光源181~185中的左端的光源181起开始点亮后,以向右侧进行的方式依次点亮光源。即,先点亮的光源181、182、183、184在每次之后的光源182、183、184、185点亮时依次熄灭,最后右端的光源185熄灭。这是第二发光图案pt2的一个周期的发光。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规定动作是未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适当的图像形成动作的动作、或者未进行图像形成动作本身的动作。详细而言,规定动作是自动地调整画质的动作(画质调整动作)、自动将调色剂向显影装置2补给的动作(调色剂补给动作)、定影装置12达到规定的定影温度之前的动作(预热动作)。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开始时机是在画质调整动作中进行了画质的调整的时间点(例如自动颜色校准、浓度修正等)且是在调色剂补给动作中开始了调色剂补给的时间点,还是预热动作中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1从电源断开状态、节能模式状态恢复后的时间点。第二发光图案pt2的结束开始时机是在画质调整动作中画质的调整结束的时间点且是在调色剂补给动作中调色剂补给结束的时间点,还是在预热动作中预热结束的时间点。

<系统设定>

对于是否进行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以及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的设定,能够通过存储部172中预先设定的设定标志sfl(参照图8)来进行。例如,发光控制部171a在设定标志sfl接通时,进行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以及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另一方面,发光控制部171a在设定标志sfl断开时,不进行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以及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

<模拟模式时>

发光控制部171a在图像形成装置100进入模拟模式时,不进行与第三信息输入操作(usb端口193a的读取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3)以外的发光。

<基于发光控制部的发光控制动作例>

在图12~图14所示的流程图(1)~(3)中,示出从电源键121a接通起至断开为止发光控制部171a进行的发光控制动作例。

-流程图(1)-

图12是表示基于发光控制部171a的发光控制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1)。

在图12所示的发光控制动作的一个例子中,首先,发光控制部171a发出一个周期量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s1),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否为预热动作(s2)。发光控制部171a在预热动作时(s2:是),发出第二发光图案pt2(s3),并向s2过渡。另一方面,发光控制部171a在不是预热动作时(s2:否),向步骤s3过渡。

接下来,发光控制部171a通过作业执行键122a的接通(s4),发出一个周期量的第一发光图案pt1(4)(s5),判断是否由操作者对电源键121a实施了断开操作(s6)。

接下来,发光控制部171a在电源键121a未被实施断开操作时(s6:否),向步骤s4过渡。另一方面,发光控制部171a在电源键121a被实施了断开操作时(s6:是),发出一个周期量的第一发光图案pt1(2)(s7)。

-流程图(2)-

图13是表示基于发光控制部171a的发光控制动作的其他例子的流程图(2)。

图13所示的流程图(2)与图12所示的流程图(1)的不同点在于在s5与s6之间附加了s51~s53这一点。以下,以s51~s53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13所示的发光控制动作的其他例子中,发光控制部171a在发出与之前的操作对应的先行发光图案pt1(4)之后(s5),判断是否存在有相对于信息输入部190的信息输入操作(ic卡阅读器191a的读取操作、nfc标签192a的读取操作、usb端口193a的读取操作)(s51)。发光控制部171a在没有信息输入操作的情况下(s51:否),向s6过渡。另一方面,发光控制部171a在存在有信息输入操作的情况下(s51:是),停止先行发光图案pt1(4)的发光(s52),发出与一个周期量之后的操作对应的后续发光图案pt1(3)(s53),在开始后续发光图案pt1(3)的发光的时间点(发出发光触发的时间点)停止先行发光图案pt1(4)的发光。

-流程图(3)-

图14是表示基于发光控制部171a的发光控制动作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3)。

图14所示的流程图(3)与图12所示的流程图(1)的不同点在于在s5与s6之间附加了s54~s58。以下,以s54~s58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14所示的发光控制动作的又一其他例子中,发光控制部171a在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4)之后(s5),判断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否为规定动作(画质调整动作、调色剂补给动作、预热动作)(s54)。发光控制部171a在不是规定动作的情况下(s54:否),向s6过渡。另一方面,发光控制部171a在是规定动作的情况下(s54:是),判断第一发光图案pt1(4)是否在发光过程中(s55)。发光控制部171a在第一发光图案pt1(4)的发光结束的情况下(s55:否),发出第二发光图案pt2直至图像形成装置100成为不是规定动作为止(s54:否)(s56)。发光控制部171a在第一发光图案pt1(4)处于发光过程中的情况下(s55:是),停止第一发光图案pt1(4)的发光(s57),发出第二发光图案pt2直至图像形成装置100成为不是规定动作为止(s54:否、s55:是)(s58),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不是规定动作后也停止第一发光图案pt1(4)的发光。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分别发出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多种操作对应的发光图案〔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通过这样,通过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的发光,能够相对于操作者视觉性地表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并且,在多种第一发光图案中的与之前的操作对应的先行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和与比之前的操作靠后的操作对应的后续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重复的情况下,发光控制部171a使发光开始时机较晚的后续发光图案pt1(2)~pt1(n)优先发光。通过这样,能够使操作者识别在接受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之前的操作之后接受到对操作部103的之后的操作的情况。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在使后续发光图案pt1(2)~pt1(n)优先发光时,停止先行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通过这样,发光控制部171a能够避免后续发光图案pt1(2)~pt1(n)和先行发光图案pt1(2)~pt1(n)混淆发光。

然而,若在后续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后也发出先行发光图案pt1(2)~pt1(n),则会导致在比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之后的操作靠后进一步进行了对操作部103的之前的操作那样的误解。

在这一点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在开始后续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的时间点(发出发光触发的时间点)停止先行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通过这样,发光控制部171a能够在开始后续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的时间点不恢复先行发光图案pt1(2)~pt1(n)。由此,能够避免在比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之后的操作靠后进一步进行了对操作部103的之前的操作之类的误解。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多种操作包含用于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断开电源的电源断开操作、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输入信息(信号或者数据)的信息输入操作、以及用于执行作业的作业执行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操作。通过这样,发光控制部171a若在与作业执行操作对应的先行发光图案pt1(n)的发光的中途接受到电源断开操作或者信息输入操作,则优先于与作业执行操作对应的先行发光图案pt1(n)而发出与电源断开操作或者信息输入操作对应的后续发光图案pt1(2)、pt1(3)。另外,发光控制部171a若在与信息输入操作对应的先行发光图案pt1(3)的发光的中途接受到电源断开操作或者作业执行操作,则优先于与信息输入操作对应的先行发光图案pt1(3)而发出与电源断开操作或者作业执行操作对应的后续发光图案pt1(2)、pt1(n)。另外,发光控制部171a若在与电源断开操作对应的先行发光图案pt1(2)的发光的中途接受到作业执行操作或者信息输入操作,则优先于与电源断开操作对应的先行发光图案pt1(2)而发出与信息输入操作或者作业执行操作对应的后续发光图案pt1(3)、pt1(n)。例如,发光控制部171a能够在接受到电源断开操作的情况下结束与电源断开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2)的发光之后开始电源断开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发光控制部171a能够在与电源断开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2)的发光的中途接受到作业执行操作或者信息输入操作时,取消电源断开动作。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分别发出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多种操作对应的多种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通过这样,通过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的发光,能够相对于操作者视觉性地表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然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规定动作(例如画质调整动作、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为等待操作者的动作,因此即由于是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未进行适当的图像形成动作的动作或者未进行图像形成动作本身的动作,因此不应该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180。在这一点上,发光控制部171a发出表示规定动作的第二发光图案pt2,在多种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中的任一种类的第一发光图案pt1(i)(i是2~n的整数)的发光与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重复的情况下,使第二发光图案pt2优先发光。通过这样,能够使操作者在接受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后识别规定动作。

然而,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表示应该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者报告的规定动作(例如画质调整动作、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因此优选在规定动作继续时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也继续。

在这一点上,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在发出第二发光图案pt2的过程中,不进行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取消发光触发)。通过这样,发光控制部171a在发出第二发光图案pt2的过程中,能够不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由此,能够在规定动作继续时继续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在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的过程中,使第二发光图案pt2优先发光,停止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通过这样,发光控制部171a能够避免第二发光图案pt2与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混淆发光。

然而,若在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后也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则会导致在规定动作的结束后进行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那样的误解。

在这一点上,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在开始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的时间点(发出发光触发的时间点)停止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的发光。通过这样,发光控制部171a能够在开始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的时间点不恢复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由此,能够避免在规定动作的结束后进行了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之类的误解。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分别发出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多种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通过这样,通过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的发光,能够相对于操作者视觉性地表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并且,发光控制部171a发出表示规定动作的第二发光图案pt2。多种操作包含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电源接通操作。然而,理想的是,即便在预热的过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成为规定动作(例如画质调整动作、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也使操作者识别出处于预热过程中。在这一点上,在多种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中的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的发光和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重复的情况下,发光控制部171a使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优先发光。通过这样,即便在预热过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成为规定动作,也能够发出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因此,能够使操作者识别出处于预热过程中。

此外,在进行电源接通操作而发出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时,由于是预热过程中,本来不接受电源断开操作、信息输入操作以及作业执行操作。因此,没有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和与电源断开操作、信息输入操作或者作业执行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2)~pt1(n)重复的情况。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在使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优先发光时,停止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通过这样,发光控制部171a能够避免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与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混淆发光。

然而,理想的是,在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的发光后还继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规定动作(例如画质调整动作、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的情况下,使操作者识别出图像形成装置100处于规定动作的情况。

在这一点上,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当在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的发光结束时间点(取消发光触发的时间点)继续规定动作的情况下再次开始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通过这样,在与电源接通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的发光结束的时间点继续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规定动作的情况下,能够使操作者识别出图像形成装置100处于规定动作的情况。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分别发出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多种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通过这样,通过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的发光,能够相对于操作者视觉性地表现由操作者进行的向操作部103的操作。然而,在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多种操作的过程中存在有:与操作后满足一定条件而应该开始发光的操作(例如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输入信息的信息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3)、和与可以在操作后立刻发光的操作(例如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的键输入的键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2)、pt1(n)。因此,理想的是,将多种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分别设为与多种操作对应的最佳的发光开始时机。在这一点上,发光控制部171a根据多种操作的内容而改变多种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各自的发光开始时机。例如,对于与操作后满足一定条件而应该开始发光的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3)而言,在操作后满足了一定条件后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3)。另一方面,对于与可以在操作后立刻发光的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2)、pt1(n)而言,操作后立刻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2)、pt1(n)。通过这样,能够将多种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分别设为与多种操作对应的最佳的发光开始时机。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多种操作包含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输入信息的信息输入操作。多种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中的与信息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3)的发光开始时机是基于信息输入操作的信息(信号或者数据)的输入的结束时。通过这样,在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键输入的键输入操作后,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基于信息输入操作的信息(信号或者数据)的输入的结束时〕能够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种操作包含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键输入的键输入操作。多种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中的与键输入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2)、pt1(n)的发光开始时机是键输入操作的接受时。通过这样,能够在操作后立刻(接受到键输入操作时)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2)、pt1(n)。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发光控制部171a分别发出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多种操作对应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通过这样,通过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的发光,能够相对于操作者视觉性地表现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并且,发光控制部171a发出与规定动作(例如画质调整动作、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对应的第二发光图案pt2。然而,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的发光表示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例如用于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断开电源的电源断开操作、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输入信息的信息输入操作、以及用于执行作业的作业执行操作),因此也可以在短时间〔规定的一定时间(例如一个周期量)〕将操作的内容通知给操作者。另一方面,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规定动作(例如画质调整动作、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因此理想的是,在规定动作继续时,第二发光图案pt2也继续发光。在这一点上,使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的发光结束时机和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结束时机不同。例如,对于由操作者进行的对操作部103的操作而言,针对操作的内容而向操作者以规定的一定时间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另一方面,对于规定动作而言,继续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直至规定动作结束为止。通过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将操作的内容通知给操作者。并且,在规定动作继续时,第二发光图案pt2也能够继续发光。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的发光结束时机是一个周期的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结束时。通过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可靠地将操作的内容通知给操作者。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结束时机是规定动作结束时。通过这样,在规定动作继续时,能够可靠地继续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多种操作包含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键输入的键输入操作。规定动作包含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通过这样,对于键输入操作而言,针对操作的内容而向操作者以规定的一定时间发出第一发光图案pt1(1)~pt1(n)。另一方面,对于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而言,继续与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对应的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直至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结束为止。通过这样,能够以短时间将键输入操作的内容通知给操作者。并且,在调色剂补给动作以及预热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继续时,也能够继续该第二发光图案pt2的发光。

(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执行键122a成为软件键,但也可以是设置于操作部103的硬件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按下硬件键的执行键来显示发光图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的数量为五个,但也可以是两个至四个或者六个以上。另外,第一发光图案pt1为五种,但也可以是两种至四种或者六种以上。另外,发光控制部171a能够在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以及打印功能中的任一情况下均进行前述的发光动作。

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形式来实施。因此,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只不过是单纯的例示,并不用于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示出,并不受到说明书正文的任何限制。并且,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变更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图像形成装置

101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103操作部

110图像形成部

120操作装置

121各种键

121a电源键

121b省电键

122显示装置

122a作业执行键

150支承部

151人感应传感器

170控制部

171处理部

171a发光控制部

172存储部

180图案发光部

181~185光源

190信息输入部

191第一信息输入部

191aic卡阅读器

192第二信息输入部

192anfc标签

193第三信息输入部

193ausb端口

210ic卡

220nfc对应移动终端机

220anfc标签阅读器

230usb存储器

fl读取结束标志

pt1第一发光图案

pt2第二发光图案

sfl设定标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