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信号机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0138发布日期:2020-02-22 04:01阅读:1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5G信号机顶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5g配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5g信号机顶盒。



背景技术:

使用者设置机顶盒时,由于对美感的需求常常将机顶盒的正面展示出来,而传统机顶盒的接线口为固定设置,这就造成了接线口后置,不便于机顶盒靠墙设置,若因电源线路或入网光线线路的限制,接线口朝后设置极为不便;随着人们对网速的稳定需求增加,各种高质量网线也普及起来,通常如cat6千兆网线重量较重,弹性较大,而传动机顶盒通常较轻,网线会使机顶盒撅起,无法随心摆放,若通过其他方法将机顶盒固定后,对网线进行弯折,由于网线不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线接头处易出现外皮形变发白或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5g信号机顶盒,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机顶盒整体朝向的同时改变接线口方向,可对机顶盒进行固定的同时对线路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5g信号机顶盒,包括外壳、基座、辅台、卡托、吸附盖、自动扣、调节钥匙和固线头,所述基座与外壳下端的中心转动连接,辅台与基座滑动连接,卡托设置有四个,四个卡托分别滑动连接在外壳周向四个面上,吸附盖设置有四个,四个吸附盖分别转动连接在外壳周向四个面上,自动扣与辅台连接,调节钥匙与基座滑动连接,调节钥匙与外壳连接,固线头设置有三个,三个固线头均与辅台螺纹连接。

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扩口、细口、夹块、接头、底脚、顶壳、电源管、轴承,所述外壳本体周向的四个面上分别设置一个扩口,外壳本体上设置四个细口,四个细口分别位于四个扩口下侧的中部,外壳本体下端面的四周上分别固接两个夹块,外壳本体周向的四个面上分别固接两个接头,外壳本体下端的四角上分别固接一个底脚,顶壳固接在外壳本体的上端,电源管固接并连通在顶壳的中心,电源管的内端面与轴承的外圈固接。

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底板、带槽导板、安装板、中轴、固块、支座、压缩弹簧ⅰ和吸盘,基座底板上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带槽导板,安装板固接在两个带槽导板的上端,中轴固接在基座底板下端的中心,中轴的下端周向均匀固接四个固块,支座固接在中轴的下端,压缩弹簧ⅰ套在支座和中轴上,压缩弹簧ⅰ的下端与支座的下端固接,吸盘固接在支座的下端;中轴与外壳本体下端的中心转动连接,固块的上端靠近外壳本体的下端设置,压缩弹簧ⅰ的上端与外壳本体的下端面接触。

所述辅台包括辅台本体、导块、螺纹环和带孔凸部,辅台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导块,辅台本体的后侧由左至右设置三个螺纹环,带孔凸部设置在辅台本体后端的中部;两个导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带槽导板内。

所述卡托包括卡托本体和限位卡挡,所述卡托本体下端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限位卡挡;四个卡托本体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细口内。

所述吸附盖包括吸附盖本体、卡合槽和转轴,所述吸附盖本体前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转轴,卡合槽设置在吸附盖本体上端的后侧;每个吸附盖通过其上的两个转轴转动连接在每个外壳上的两个接头内。

所述自动扣包括捏头、扣杆、压缩弹簧ⅱ和环卡,所述捏头的下端固接扣杆,压缩弹簧ⅱ套在扣杆上,扣杆的下侧固接环卡,环卡的上端与压缩弹簧ⅱ的下端固接;扣杆滑动连接在带孔凸部内,捏头的下端与带孔凸部的上端接触,压缩弹簧ⅱ的上端与带孔凸部的下端接触,扣杆的下端插入位于后端的卡合槽内。

所述调节钥匙包括钥匙本体、圆口、切口和拨杆,所述钥匙本体上设置圆口,钥匙本体周向均匀设置四个切口,四个切口均与圆口连通,拨杆设置在钥匙本体的后端;钥匙本体与外壳本体的下端面接触,中轴滑动连接在圆口内,四个固块分别与四个切口滑动连接,压缩弹簧ⅰ的上端与钥匙本体的下端接触,拨杆的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两个夹块之间。

所述固线头包括固线头本体和螺纹杆,所述固线头本体的下端固接螺纹杆;三个螺纹杆分别与三个螺纹环螺纹连接。

所述固线头本体的内端面设有布料。

本发明一种5g信号机顶盒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使用调节钥匙来对基座进行转动固定改变接线口方向;利用可伸缩的辅台、可固定或灵活搭载吸附盖、自动卡合的自动扣便于机顶盒的收展和线路的接入;通过基座和固线头的结合使用可对机顶盒进行固定的同时对线路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5g信号机顶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时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使用时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外壳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的外壳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辅台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卡托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吸附盖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自动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调节钥匙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固线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外壳本体101、扩口102、细口103、夹块104、接头105、底脚106、顶壳107、电源管108、轴承109、基座2、基座底板201、带槽导板202、安装板203、中轴204、固块205、支座206、压缩弹簧ⅰ207、吸盘208、辅台3、辅台本体301、导块302、螺纹环303、带孔凸部304、卡托4、卡托本体401、限位卡挡402、吸附盖5、吸附盖本体501、卡合槽502、转轴503、自动扣6、捏头601、扣杆602、压缩弹簧ⅱ603、环卡604、调节钥匙7、钥匙本体701、圆口702、切口703、拨杆704、固线头8、固线头本体801、螺纹杆8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12所示,一种5g信号机顶盒,包括外壳1、基座2、辅台3、卡托4、吸附盖5、自动扣6、调节钥匙7和固线头8,所述基座2与外壳1下端的中心转动连接,辅台3与基座2滑动连接,卡托4设置有四个,四个卡托4分别滑动连接在外壳1周向四个面上,吸附盖5设置有四个,四个吸附盖5分别转动连接在外壳1周向四个面上,自动扣6与辅台3连接,调节钥匙7与基座2滑动连接,调节钥匙7与外壳1连接,固线头8设置有三个,三个固线头8均与辅台3螺纹连接。通过使用调节钥匙7来对基座2进行转动固定改变接线口方向;利用可伸缩的辅台3、可固定或灵活搭载吸附盖5、自动卡合的自动扣6便于机顶盒的收展和线路的接入;通过基座2和固线头8的结合使用可对机顶盒进行固定的同时对线路进行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12所示,所述外壳1包括外壳本体101、扩口102、细口103、夹块104、接头105、底脚106、顶壳107、电源管108、轴承109,所述外壳本体101周向的四个面上分别设置一个扩口102,外壳本体101上设置四个细口103,四个细口103分别位于四个扩口102下侧的中部,外壳本体101下端面的四周上分别固接两个夹块104,外壳本体101周向的四个面上分别固接两个接头105,外壳本体101下端的四角上分别固接一个底脚106,顶壳107固接在外壳本体101的上端,电源管108固接并连通在顶壳107的中心,电源管108的内端面与轴承109的外圈固接。轴承109的内圈安装充电接口,电源管108的上端面与充电器接头接触,充电器接头插入充电接口内。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1-12所示,所述基座2包括基座底板201、带槽导板202、安装板203、中轴204、固块205、支座206、压缩弹簧ⅰ207和吸盘208,基座底板201上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带槽导板202,安装板203固接在两个带槽导板202的上端,中轴204固接在基座底板201下端的中心,中轴204的下端周向均匀固接四个固块205,支座206固接在中轴204的下端,压缩弹簧ⅰ207套在支座206和中轴204上,压缩弹簧ⅰ207的下端与支座206的下端固接,吸盘208固接在支座206的下端;中轴204与外壳本体101下端的中心转动连接,固块205的上端靠近外壳本体101的下端设置,压缩弹簧ⅰ207的上端与外壳本体101的下端面接触。基座底板201的上端安装机顶盒内部的电子器件,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子器件电性相连,使得基座2转动时带动所述电子器件转动,所述电子器件带动所述充电接口转动,使用时可根据所述意向位置的空间环境或所规划的接线走向来调整安装板203的方向来改变本发明的接口朝向,可将本发明根据使用者的意向进行固定,固定时通过吸盘208与放置面吸合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1-12所示,所述辅台3包括辅台本体301、导块302、螺纹环303和带孔凸部304,辅台本体30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导块302,辅台本体301的后侧由左至右设置三个螺纹环303,带孔凸部304设置在辅台本体301后端的中部;两个导块30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带槽导板202内。可通过改变螺纹环303与螺纹杆802的螺纹升角改变松紧程度,防止较重较硬的网线带动固线头本体801转动。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1-12所示,所述卡托4包括卡托本体401和限位卡挡402,所述卡托本体401下端的前后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限位卡挡402;四个卡托本体401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细口103内。打开所述本发明的接口方向上的吸附盖本体501,抽出该方向的卡托本体401,使得吸附盖本体501通过自身重力搭在卡托本体401上,拉出辅台本体301,辅台本体301带动自动扣6移动,卡托本体401滑动时可带有一定的摩擦阻力,使其不会因吸附盖本体501的重力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六:

如图1-12所示,所述吸附盖5包括吸附盖本体501、卡合槽502和转轴503,所述吸附盖本体501前端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个转轴503,卡合槽502设置在吸附盖本体501上端的后侧;每个吸附盖5通过其上的两个转轴503转动连接在任意一个方向上的两个接头105内。吸附盖本体501与外壳1贴合时通过磁性贴实现,如手机套扣合时使用的磁性贴,所述磁性贴的磁性微弱不影响信号与电子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七:

如图1-12所示,所述自动扣6包括捏头601、扣杆602、压缩弹簧ⅱ603和环卡604,所述捏头601的下端固接扣杆602,压缩弹簧ⅱ603套在扣杆602上,扣杆602的下侧固接环卡604,环卡604的上端与压缩弹簧ⅱ603的下端固接;扣杆602滑动连接在带孔凸部304内,捏头601的下端与带孔凸部304的上端接触,压缩弹簧ⅱ603的上端与带孔凸部304的下端接触,扣杆602的下端插入位于后端的卡合槽502内。使扣杆602的下端插在该方向的卡合槽502内完成辅台本体301与吸附盖5的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八:

如图1-12所示,所述调节钥匙7包括钥匙本体701、圆口702、切口703和拨杆704,所述钥匙本体701上设置圆口702,钥匙本体701周向均匀设置四个切口703,四个切口703均与圆口702连通,拨杆704设置在钥匙本体701的后端;钥匙本体701与外壳本体101的下端面接触,中轴204滑动连接在圆口702内,四个固块205分别与四个切口703滑动连接,压缩弹簧ⅰ207的上端与钥匙本体701的下端接触,拨杆704的后端与位于后侧的两个夹块104之间。调整本发明接口朝向时先向下按动钥匙本体701使钥匙本体701脱离夹块104的夹持,转动钥匙本体701,钥匙本体701带动固块205转动,固块205带动中轴204转动,中轴204带动基座底板201转动,进而安装板203转动带动其上的电子器件转动,进而接口朝向改变,松开钥匙本体701,使钥匙本体701通过压缩弹簧ⅰ207的弹力使其上升卡回所处方向的两个夹块104内。

具体实施方式九:

如图1-12所示,所述固线头8包括固线头本体801和螺纹杆802,所述固线头本体801的下端固接螺纹杆802;三个螺纹杆802分别与三个螺纹环303螺纹连接。将本发明的光纤线或分机线等线路分别穿过固线头本体801插入安装板203上的接口内,通过转动固线头本体801完成线路的保护与线路弯曲角度的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十:

如图1-12所示,所述固线头本体801的内端面设有布料。

本发明的一种5g信号机顶盒,其工作原理为:

轴承109的内圈安装充电接口,基座底板201的上端安装机顶盒内部的电子器件,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子器件电性相连,使得基座2转动时带动所述电子器件转动,所述电子器件带动所述充电接口转动;参考图1与图9,吸附盖本体501与外壳1贴合时通过磁性贴实现,如手机套扣合时使用的磁性贴,所述磁性贴的磁性微弱不影响信号与电子器件;使用时可根据所述意向位置的空间环境或所规划的接线走向来调整安装板203的方向来改变本发明的接口朝向,调整时先向下按动钥匙本体701使钥匙本体701脱离夹块104的夹持,转动钥匙本体701,钥匙本体701带动固块205转动,固块205带动中轴204转动,中轴204带动基座底板201转动,进而安装板203转动带动其上的电子器件转动,进而接口朝向改变,松开钥匙本体701,使钥匙本体701通过压缩弹簧ⅰ207的弹力使其上升卡回所处方向的两个夹块104内,调整完毕后将本发明根据使用者的意向进行固定,固定时通过吸盘208与放置面吸合固定,打开所述本发明的接口方向上的吸附盖本体501,抽出该方向的卡托本体401,使得吸附盖本体501通过自身重力搭在卡托本体401上,拉出辅台本体301,辅台本体301带动自动扣6移动,使扣杆602的下端插在该方向的卡合槽502内完成辅台本体301与吸附盖5的固定,将本发明的光纤线或分机线等线路分别穿过固线头本体801插入安装板203上的接口内,通过转动固线头本体801完成线路的保护与线路弯曲角度的固定,电源管108的上端面与充电器接头接触,充电器接头插入充电接口内。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