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2796发布日期:2020-03-27 20: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可信时钟,所述多个可信时钟分别部署于电子政务内网多个不同层级的本地服务器中,其中所述多个可信时钟中的至少一个部署于最高层级,且相邻两个层级的可信时钟中处于上一层级的所述可信时钟至少与一个处于下一层级的所述可信时钟连接;

部署于最高层级的所述可信时钟通过与可信时间服务器同步获取可信时间,部署于相邻两个层级之间的可信时钟中处于下一层级的所述可信时钟通过同步上一层级的所述可信时钟获取可信时间;

每个层级的终端应用通过同步所述终端应用所在层级的所述可信时钟获取可信时间并进行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时钟包括服务端模块和应用端模块,所述服务端模块包括可信时间同步模块和可信时间处理模块,所述应用端模块包括可信时钟展现模块;

所述可信时间同步模块用于可信时间同步以及可信时间查询;

所述可信时间处理模块用于网络延时误差处理、可信时间刷新、异常时间处理、时间样本数据采集以及偏离系数计算;

所述可信时钟展现模块用于获取可信时间并在所述终端应用中进行可信时间展现以及可信时钟展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延时误差处理包括:

通过本地处理的请求开始时间和响应结束时间计算网络延时误差;

对从所述可信时间服务器或从上一层级的可信时钟获取单元获取的可信时间进行网络延时误差校正:

ti=td+0.5×(ta-tr);

其中,ti为校正的可信时间,td为从可信时间服务器或从上一层级的可信时钟获取单元获取的可信时间,ta为响应结束时间,tr为请求开始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时间处理模块将所述校正的可信时间写入所在层级的本地服务器,并根据刷新周期刷新写入所述本地服务器中的所述校正的可信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时间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偏离系数修正所述刷新周期:

sf=s0×pk,

其中,sf为修正后的刷新周期,s0为系统预设的固定刷新周期,pk为偏离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时间处理模块根据设置的定时任务定时采集所述时间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时间样本数据包括采集时间、本地服务器存储的可信时间、可信时间服务器的可信时间,并计算采集周期和偏离时间;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偏离时间:

ai=(tk-tk-1)-(tb-tb-1),

其中,ai为偏离时间,tk为本次采集可信服务器的可信时间,tk-1为上次采集可信服务器的可信时间,tb为本次采集本地服务器的可信时间,tb-1为上次采集本地服务器的可信时间;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采集周期:

bi=ci-ci-1,

其中,bi为采集周期,ci为本次时间样本数据采集时间,ci-1为上次时间样本数据采集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时间处理模块根据设定的误差阈值判定获取的所述时间样本数据是否为异常数据,并将所述异常数据进行状态标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时间处理模块去除一个采集周期内的所述异常数据,根据所述偏离时间、所述采集周期计算所述偏离系数;

所述可信时间处理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偏离系数:

其中,pk为偏离系数,pk-1为上一次的偏离系数,ai为偏离时间,bi为采集周期,n是偏离系数更新周期内的时间样本数据的个数。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时钟展现模块包括页面可信时间组件和可信时钟组件,所述页面可信时间组件用于在所述终端应用中以数字形式实时显示所述可信时间,所述可信时钟组件用于在所述终端应用中以指针形式实时显示所述可信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时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端模块利用背景图切换的原理在所述终端应用中进行所述可信时钟组件的界面图形绘制,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背景图切换的原理在所述终端应用中进行可信时钟组件的界面图形绘制;

根据获取的可信时间进行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进行所述可信时钟组件界面初始化;

设置终端应用可信时间刷新的所述第二偏离系数,并以秒为单位完成可信时钟秒针、分针、时针在所述可信时钟组件界面的变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