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全双工对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79325发布日期:2020-04-29 01:21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无线全双工对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讲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线全双工对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对讲机只能单工对讲,接听时不能发送语音,发送时不能接听,双向同时发送时,相互都听不到,操作麻烦。单工通话方式,即在甲乙双方通话时,甲方按下发送键讲话,把语音信号发送出去,另乙方收听,甲方松开发送键后进入收听状态,由乙方按发送键讲话,甲方接受。对讲机只能处于单一的工作模式,发送或者接收。当双方都处于发送或接收的状态时,双方都无法听到对方的语音,出现声音遗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线全双工对讲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无线全双工对讲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正面放置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外覆盖有与机身底壳固定连接的单侧壳体,所述扬声器外罩设有可拆卸的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盖和用于将防尘盖固定在单侧壳体上的固定结构,所述机身上还设有移动采集装置,所述机身内设有信息存储装置、管理系统装置、统计结果显示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移动采集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信息存储装置的比对输入端相连,所述移动采集装置的采集输出端通过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统计结果显示装置的信息输入端相连,所述管理系统装置分别与所述信息存储装置、所述统计结果显示装置、所述无线传输装置、所述移动采集装置相连;

所述移动采集装置包括显示板、输入板、背板电池、充电装置和信息读取装置,所述机身采用防水防尘防摔的结构,在所述机身的正面下部设置有所述输入板和所述显示板,所述输入板用于输入移动采集装置的开启密码,所述显示板用于显示使用人员的照片以及相关信息,在所述机身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充电装置,在所述输入板和所述显示板背面设置有所述背板电池,所述背板电池与所述充电装置相连,所述信息读取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的顶端,所述信息读取装置用于录入待使用人员的掌纹掌静脉信息,所述信息读取装置采用静脉读头。

进一步,所述单侧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防尘盖形状适配的方形通槽,所述防尘盖长度等于所述扬声器的长度,所述防尘盖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有固定条,所述防尘盖和所述固定条的纵截面为“几”字形。

进一步,所述方形通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嵌设于滑槽内的伸缩压板和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槽底抵触连接,另一端与伸缩压板固定连接;当所述压缩弹簧处于原长时,所述伸缩压板的下侧与固定条的上侧抵接,所述伸缩压板靠近防尘盖的一端与防尘盖的侧面抵接。

进一步,所述伸缩压板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设为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与所述伸缩压板靠近固定条的一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所述伸缩压板远离机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倒l形的推板,所述推板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一端与伸缩压板远离固定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水平段靠近防尘盖的一端一体连接;当所述伸缩压板向滑槽内移动至所述竖直段与滑槽长度方向的两侧抵接时,所述伸缩压板与防尘盖的固定条之间脱离。

进一步,所述水平段上方设有增大摩擦的防滑垫。

进一步,所述伸缩压板的长度和防尘盖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防尘盖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向下延伸形成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方形通槽宽度方向的两侧抵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高精度活体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对进行点名验证,系统采用1:n的识别模式,而非采用ic卡+生物特征的1:1认证模式。识别精度更高、速度更快;

系统具有多种统计、分析、查询功能,可以方便地查询使用人当前登录的情况;

采用了防尘装置,达到了使灰尘以及其他杂质不易进入其内部,延长对讲机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通过体积较小的可拆卸式的防尘装置的设置,能够起到扬声器防尘、方便清洗更换和提升对讲机便携性的效果;

通过滑槽、压缩弹簧和伸缩压板的设置,能够起到方便防尘盖拆装和固定防尘盖位置的效果;

本发明中双工对讲机可同时收听和发送语音,从而保证用户的正常通话,实现类似手机与电话的双工通话方式,即用时处于接收与发送状态,在通话过程不要操作任何的按键,声音连续流畅,不会出现声音遗漏现象,使用时同手机一样方便,同时又具有签名的效果,在使用时可以将使用者的身份信息验证,实现一人一机,在连线时不会造成身份错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身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尘装置a-a方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防尘盖、滑槽和伸缩压板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4是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使用新型内部装置连接件图;

图中:

1、机身;2、显示板;3、输入板;4、背板电池;51、扬声器;6、防尘装置;

61、防尘盖;611、固定条;612、延伸板;7、固定结构;71、单侧壳体;

711、方形通槽;712、滑槽;72、伸缩压板;721、楔形面;73、压缩弹簧;

74、推板;741、水平段;742、竖直段;743、防滑垫;8、充电装置;

9、信息读取装置;10、机身正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无线全双工对讲装置,包括机身1,机身正面10放置扬声器51,扬声器51外覆盖有与机身1底壳固定连接的单侧壳体71,扬声器51外罩设有可拆卸的防尘装置6,防尘装置6包括防尘盖61和用于将防尘盖61固定在单侧壳体71上的固定结构,机身1上还设有移动采集装置,机身1内设有信息存储装置、管理系统装置、统计结果显示装置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移动采集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信息存储装置的比对输入端相连,所述移动采集装置的采集输出端通过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所述统计结果显示装置的信息输入端相连,所述管理系统装置分别与所述信息存储装置、所述统计结果显示装置、所述无线传输装置、所述移动采集装置相连;

所述移动采集装置包括显示板2、输入板3、背板电池4、充电装置8和信息读取装置9,机身1采用防水防尘防摔的结构,在机身1的正面下部设置有输入板3和显示板2,输入板3用于输入移动采集装置的开启密码,显示板2用于显示使用人员的照片以及相关信息,在机身1的底部设置有充电装置8,在输入板3和所述显示板背面设置有背板电池4,背板电池4与充电装置8相连,信息读取装置9设置在机身1的顶端,信息读取装置9用于录入待使用人员的掌纹掌静脉信息,信息读取装置9采用静脉读头。

如图2所示,包括机身1、位于机身1左侧的功能按钮2、录音扬声装置5、位于机身1顶部的通讯天线3和信道调节旋钮4,录音扬声装置5包括置于机身1内部的圆形的扬声器51,扬声器51朝向机身1的正面放置,机身1正面的单侧壳体71与机身1一体成型。

如图3所示,单侧壳体71上与扬声器51相应的位置开设有方形通槽711,方形通槽711的长度与扬声器51的直径相同。方形通槽711内设有可拆卸的防尘装置6(参见图2),防尘装置6包括防尘盖61和将防尘盖61固定在方形通槽711内的固定结构7(参见图2),防尘盖61的形状与方形通槽711相适配,防尘盖61底部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有固定条611,防尘盖61和固定条611的纵截面为“几”字形,防尘盖61长度方向的两端向机身1内部延伸形成延伸板612(参见图4)。

如图3所示,固定结构7(参见图2)包括伸缩压板72和压缩弹簧73,方形通槽7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供伸缩压板72嵌入的滑槽712,伸缩压板72的厚度和滑槽712宽度相同,伸缩压板72的长度与防尘盖61的长度相同,可以增大伸缩压板72与防尘盖61之间的接触面积,伸缩压板72靠近滑槽712的一端与压缩弹簧73固定连接,压缩弹簧73远离伸缩压板72的一端与滑槽712槽底抵接。

如图3所示,伸缩压板72靠近防尘盖61的一端设有楔形面721,楔形面721与伸缩压板72底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以便防尘盖61卡入。伸缩压板72顶面上设有倒l形的推板74,推板74分为竖直段742和水平段741,水平段741的下侧与单侧壳体71抵接,水平段74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743,水平段741靠近防尘盖61的一端与竖直段742的一端一体成型,竖直段742的另一端与伸缩压板7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伸缩压板72在压缩弹簧73的推力作用下,楔形面721的末端与防尘盖61抵接,伸缩压板72的下侧与固定条611的上侧抵接,固定条611的下侧与扬声器51抵接。

具体实施过程:安装防尘盖61时,将防尘盖61固定条611所在的一侧朝下,将防尘盖61推入方形通槽711中。伸缩压板72的楔形面721受固定条611的挤压,带动伸缩压板72向滑槽712内移动。当固定条611的底面与扬声器51上表面抵接时,伸缩压板72的底面恰好与固定条611的顶面齐平,伸缩压板72不再受固定条611的限位作用,伸缩压板72在压缩弹簧73回复力的作用下沿着滑槽712移出,直至与防尘盖61的侧壁抵触。伸缩压板72与防尘盖61侧壁抵触时,伸缩压板72位于滑槽712内的部分占整个伸缩压板72的比例大于50%。

防尘盖61的侧壁受两侧伸缩压板72的推力作用,可在方形通槽711内的宽度方向上固定;

防尘盖61的固定条611受伸缩压板72的压紧作用,可在扬声器51上表面固定,实现防尘盖61在方形通槽711内深度方向上的固定;

防尘盖61在方形通槽711内固定时,防尘盖61的延伸板612与方形通槽711宽度方向的两边抵接,使得防尘盖61在方形通槽711内的长度方向上固定,同时提高防尘盖61与方形通槽711之间的密封性。

拆卸防尘盖61时,向远离防尘盖61方向推动推板74,伸缩压板72在推板74的带动下向滑槽712内移动,推板74到达与滑槽712外端抵接的极限位置时,伸缩压板72与固定条611之间处于脱离状态,防尘盖61可从伸缩压板72之间取出。推板74上表面的防滑垫743可以增大手与推板7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拆卸过程更加方便。

使用过程:

首先通过移动采集装置采集在使用者的掌纹掌静脉信息(双手),移动采集装置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信息传送至信息存储装置和管理系统装置内,管理系统装置测试是否人员信息成功认证,统计结果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移动采集装置中的录入信息。

采用高精度活体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对在押人员进行点名验证,系统采用1:n的识别模式,而非采用ic卡+生物特征的1:1认证模式,识别精度更高、速度更快。由电脑采集在押人员的掌纹掌静脉信息,进行注册,上传到中心管理服务器,并进行身份认证,可以在电脑上查看到各个移动采集装置登录的动态。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