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85493发布日期:2020-05-26 17:2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无线设备接入物联网,物联网中的节点和节点设备大多使用电池供电,如何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物联网系统主要包括服务器例如云服务器以及客户端设备,客户端设备包括传感器设备,例如温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通过传感器定时扫描是否存在用于读取传感器的数据的数据读取请求信号,存在数据读取请求信号时就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需要传感器频繁地唤醒扫描,例如设置一个几秒钟的扫描窗口,每次唤醒连续扫描5到10秒钟。然而,由于扫描窗口的大部分时间里没有必要去读取传感器的数据,产生了很多无用的电量消耗。

因此,如何降低物联网设备在消息上报时的电量消耗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如何降低物联网设备在消息上报时的电量消耗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物联网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和/或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基于所述环境特征和/或所述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向所述服务器上报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根据所述环境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包括: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处于第一温湿度环境,则确定上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处于第二温湿度环境,则确定上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温湿度环境的温湿度敏感度大于所述第二温湿度环境的温湿度敏感度,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传感器包括水位监测传感器,所述环境特征包括天气特征,所述数据的变化特征为水位的变化特征,所述基于所述环境特征和所述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包括:根据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所处位置的所述天气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三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采集到的水位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四时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电量计量传感器,基于所述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包括:基于所述电量计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是否处于用电低谷期;若处于所述用电低谷期,则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电量计量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五时间间隔;若不处于所述用电低谷期,则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电量计量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六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五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六时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多个功耗模式;确定各个模块在所述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根据各个模块在所述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运行时长,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耗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通信模块以及微控制器,所述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模式,包括: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所述时间间隔,确定各个传感器的工作模式;确定物联网设备中大于预定数量的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将所述大于预定数量的传感器的工作模式,确定为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微控制器的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电源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耗电量,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所述电源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物联网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传感器,所述装置包括:特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和/或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时间间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特征和/或所述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数据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向所述服务器上报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特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处于第一温湿度环境,则确定上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处于第二温湿度环境,则确定上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温湿度环境的温湿度敏感度大于所述第二温湿度环境的温湿度敏感度,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传感器包括水位监测传感器,所述环境特征包括天气特征,所述数据的变化特征为水位的变化特征,所述特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所处位置的所述天气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三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采集到的水位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四时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电量计量传感器,所述特征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电量计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是否处于用电低谷期;若处于所述用电低谷期,则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电量计量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五时间间隔;若不处于所述用电低谷期,则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电量计量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六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五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六时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工作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多个功耗模式;运行时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个模块在所述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耗电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模块在所述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运行时长,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耗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通信模块以及微控制器,所述工作模式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所述时间间隔,确定各个传感器的工作模式;确定物联网设备中大于预定数量的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将所述大于预定数量的传感器的工作模式,确定为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微控制器的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电源模块,所述耗电量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耗电量,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所述电源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发送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对应的使用环境和/或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根据该时间间隔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的数据。一方面,不需要定时扫描数据读取请求信号,能够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另一方面,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对应的使用环境确定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根据物联网设备的类型以及使用环境差异动态调整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进一步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再一方面,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动态调整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不仅能够及时地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物联网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量统计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量统计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物联网设备向服务器的数据上报都是采用以固定时间间隔定时上报的方式。这种固定定时上报的方式,一方面需要定时扫描是否存在数据读取请求信号,造成物联网设备的功耗较高;另一方面,没有考虑物联网设备的使用环境差异以及物联网设备采集到的数据的数据变化,导致数据上报不及时的问题。

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在于:考虑到物联网设备中的传感器的类型以及传感器的使用环境的差异、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根据传感器的类型、传感器的使用环境以及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根据该时间间隔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的数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不需要定时扫描数据读取请求信号,能够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另一方面,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对应的使用环境确定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根据物联网设备的类型以及使用环境差异动态调整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进一步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再一方面,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动态调整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不仅能够及时地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

图1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物联网设备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该物联网设备包括:微控制器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110、传感器模块120、通信模块130以及电源模块140。其中,微控制器110用于使能传感器模块120进行数据采集,以及使能通信模块130上报数据,微控制器110可以为stm32l451微控制器或stm32l431微控制器等低功耗mcu,也可以为其他适当的mcu,本发明对此不进行特殊限定。传感器模块120用于采集周围环境中与传感器对应的数据,例如,传感器模块120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定位传感器、电量检测传感器等;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周围的温湿度数据;光敏传感器用于采集周围的光照数据;;定位传感器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gps用于采集物联网设备110的位置数据。通信模块120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模块(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低功耗蓝牙(bluetoothlowenergy,ble)、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通信模块120用于在微控制器110的控制下将传感器模块120采集的数据上报到服务器。电源模块140用于为传感器模块120、微控制器110以及通信模块130提供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物联网设备110可以为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烟雾报警器等智能设备,也可以为其他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车载计算机等设备,本发明对此不进行特殊限定。

下面结合图1的应用场景,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210至s230,可以应用于图1的物联网设备110,下面对图2的示例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2所示,在步骤s210中,确定物联网设备中的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和/或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

在示例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为传感器的类型对应的使用环境的特征。例如,温湿度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为不同温湿度敏感度的环境,电量检测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为电量使用环境例如高峰用电、低谷用电,定位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为拥堵道路、畅通道路等。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环境信息确定各个传感器所处环境的环境特征,也可以根据其他适当的信息确定传感器所处环境的环境特征。例如,若传感器为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根据预先设置各个温湿度传感器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敏感度,将该温湿度敏感度作为温湿度传感器的环境特征。若传感器为水位监测传感器,可以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确定水位监测传感器所处位置的天气特征,将该天气特征作为水位监测传感器的环境特征。

此外,在示例实施例中,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表示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速度或变化频率,例如,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数据的变化特征为水位的变化速度。进一步地,通过微控制器或处理器确定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例如水位监测传感器监测到的水位在10分钟内从5l变为15l,则水位监测传感器采集的水位的变化特征为1l/分钟。

在步骤s220中,基于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和/或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在示例实施例中,基于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基于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和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或者,基于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举例而言,在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的情况下,基于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包括:若该温湿度传感器处于第一温湿度环境,则确定上报该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若该温湿度传感器处于第二温湿度环境,则确定上报该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二时间间隔;其中,第一温湿度环境的温湿度敏感度大于第二温湿度环境的温湿度敏感度,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例如,在规定区域布置一定数量的温湿度传感器,每个传感器所处的位置不同,需要上报数据的次数不一样,对于环境敏感度比较高的区域,可以增加上报的次数,比如每三个小时上报一次;对温湿度环境敏感度比较低的区域,减少上报次数,比如一天只需要上报一次。

在步骤s220中,根据所确定的时间间隔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在示例实施例中,根据所确定的各个传感器的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例如,水位监测传感器在晴天的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为1天,则一天向服务器上报一次水位监测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根据图2的示例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一方面,不需要定时扫描数据读取请求信号,能够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另一方面,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对应的使用环境确定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根据物联网设备的类型以及使用环境差异动态调整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进一步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再一方面,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动态调整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不仅能够及时地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功耗。

进一步的,在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水位传感器的情况下,基于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和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包括:若传感器所处的环境特征发生了改变,则根据改变之后的环境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例如,若传感器为水位监测传感器,在天气情况发生变化时,自动改变水位传感器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例如,在晴天的情况下,只需要每天上报一次或两次数据,在下大雨的情况下,需要每半个小时上报一次,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连续上报,等待水位稳定后自动延长上报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在示例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电量计量传感器,基于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包括:若电量计量传感器处于第一用电环境,则确定向服务器上报电量计量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五时间间隔;若电量计量传感器处于第二用电环境,则确定向服务器上报电量计量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六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用电环境的用电量大于所述第二用电环境的用电量,所述第五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六时间间隔。例如,家庭用电的情况下,在采集到的用电量正常变化即正常用电环境下,可以每天仅上报一次用电量,而对于用电低谷期可以每三天上报一次数据,从而能够大大减少物联网设备的电量消耗。进一步地,在服务器上获取到用电量数据后,可以对用电量数据进行统计,能够分析每个月的用电情况,并且在月末进行结算。

此外,在示例实施例中,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超出了预定阈值,则确定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为紧急数据或者报警数据,可以主动唤醒物联网设备及时上报该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目前,在手持式或可移动设备等电池供电类设备中,常常需要知道电池电量的使用情况。电池电量主要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通过测试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得到电压与电量的对应关系。例如,mcu通过模数采样得到电池电压,通过查表法查到电池电压对应的电量,并且一般遵循电压越高,电量越多的规律。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某些电池的电压并不总是随着电池容量的减少而降低。例如:同一个电压可能对应着不同的容量;有的电池的使用中,有时电压反而升高,并不满足“高电压对应高容量”的规则。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确定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模式,例如低功耗模式、正常功耗模式以及高功耗模式下的平均功耗,测量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在各个工作模式,统计各个模块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计算物联网设备的总耗电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电池电量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避免了同一电压可能对应不同的容量导致电量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另一方面,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确定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模式,能够根据各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准确地确定物联网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物联网设备的功耗,并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具有通用性。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量统计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3所示,在步骤s310中,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确定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多个功耗模式。

在示例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各个模块的工作模式即功耗模式可以包括:低功耗模式、正常功耗模式以及高功耗模式等。传感器对应的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越短,则传感器模块的功耗越大,若多个传感器都工作在高功耗模式,则确定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模块和微控制器模块也工作在高功耗模式。例如,可以根据传感器对应的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将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分为低功耗模式、正常功耗模式以及高功耗模式。

举例而言,若物联网设备包括一个传感器例如水位监测传感器,则根据水位监测传感器对应的水位的变化特征以及天气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水位监测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根据该时间间隔确定水位监测传感器的功耗模式。例如,若水位监测传感器对应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有三个时间间隔,分别对应三个数据上报时间间隔(对应三个水位变化区间即低速变化、水位中速变化、水位高速变化),由于水位速度变化越快,水位监测传感器需要上报数据的周期越短,即功耗越大,则对应地将水位监测传感器的功耗区间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相等的三个区间,第一功耗区间为低功耗模式,第二功耗区间为正常功耗模式,第三功耗区间为高功耗模式。

若物联网设备包括多个传感器,则分别根据各个传感器对应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确定各个传感器的工作模式。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和微控制器,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时间间隔,确定各个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将物联网设备中大于预定数量或比例的传感器的工作模式确定为该通信模块和该微控制器的工作模式,例如,物联网设备中包括三个传感器,若两个以上或2/3以上报感器的工作为低功耗模式,则确定该通信模块和该微控制器的工作模式为低功耗模式。

在步骤s320中,确定各个模块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

在示例实施例中,确定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例如,可以通过微控制器统计各个模块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

在步骤s330中,根据各个模块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运行时长,确定物联网设备的耗电量。

在示例实施例中,预先测量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根据各个模块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运行时长,确定各个模块的耗电量,根据各个模块的耗电量确定物联网设备的耗电量。例如,将所测量的各个模块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通过配置指令配置到微控制器mcu,通过mcu结合各个模块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运行时长,计算得到物联网设备的总的耗电量。

根据图3的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避免了同一电压可能对应不同的容量导致电量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另一方面,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上报数据的时间间隔确定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模式,能够根据各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准确地确定物联网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物联网设备的功耗,并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成本,具有通用性。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量统计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4所示,在步骤s410中,测量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记录策略数据。例如,分别测量物联网设备在低功耗模式、正常功耗模式以及高功耗模式下的平均功耗,将所测量的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作为默认值写入到物联网设备的存储装置中。

在步骤s420中,清除步骤s440中保存的统计数据。

在步骤s430中,统计每个模块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例如,mcu统计各个模块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

在步骤s440中,每隔预定时间间隔保存一次统计数据。例如,每隔1分钟保存一次统计的各个模块在对应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

在步骤s450中,各个模块在对应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以及平均功耗,确定物联网设备的电池的总耗电量,根据总耗电量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电池。若需要更换电池,则进行至步骤s430,若不需要更换电池,则进行至步骤s460。

在步骤s460中,向存储器下发清除指令,以清除步骤s440中保存的统计数据。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框图。该数据处理装置500,应用于物联网设备,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传感器,所述装置500包括:特征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所述传感器对应的环境特征和/或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时间间隔确定模块520,用于基于所述环境特征和/或所述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时间间隔;数据上报模块530,用于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向所述服务器上报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模块520被配置为: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处于第一温湿度环境,则确定上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间隔;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处于第二温湿度环境,则确定上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二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温湿度环境的温湿度敏感度大于所述第二温湿度环境的温湿度敏感度,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传感器包括水位监测传感器,所述环境特征包括天气特征,所述数据的变化特征为水位的变化特征,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模块52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所处位置的所述天气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三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采集到的水位的变化特征,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四时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电量计量传感器,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模块52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电量计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变化特征,确定是否处于用电低谷期;若处于所述用电低谷期,则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电量计量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五时间间隔;若不处于所述用电低谷期,则确定向服务器上报所述电量计量传感器的数据的时间间隔为第六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五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六时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参照图6所示,所述装置500还包括:工作模式确定模块610,用于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多个功耗模式;运行时长确定模块620,用于确定各个模块在所述工作模式下的运行时长;耗电量确定模块630,用于根据各个模块在所述工作模式下的平均功耗以及运行时长,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耗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通信模块以及微控制器,所述工作模式确定模块610被配置为:基于各个传感器对应的所述时间间隔,确定各个传感器的工作模式;确定物联网设备中大于预定数量的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将所述大于预定数量的传感器的工作模式,确定为所述通信模块以及所述微控制器的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电源模块,所述耗电量确定模块63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耗电量,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所述物联网设备的所述电源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功能和效果,这里不再重复。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700可以包括:传感器710、存储器720以及处理器730。

可选的,该数据处理设备700还可以包括总线。其中,总线用于实现各元件之间的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730调用存储器7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

其中,存储器720和处理器730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者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如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720中存储有实现数据访问控制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720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7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72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eprom)等。其中,存储器720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73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7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操作系统,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信,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

处理器73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可以理解,图7的结构仅为示意,还可以包括比图7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7所示不同的配置。图7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