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464发布日期:2019-08-21 00:0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音箱。



背景技术:

音箱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品,在现有技术中多数音箱结构复杂,组成难度大,音箱的操控多数使用红外遥控器,红外遥控器主要采用红外LED进行红外发射,红外LED的发射强度因发射方向而异,现有的多数发射装置因设计不合理,造成操控灵敏性差,操作难度高,且市面上多数红外控制器多为单点对应控制,家里多种电器需要多种控制器,操作繁琐,另外市面上音箱多数仅具备单一功能,不能满足客户更高的需求,如OTT功能等,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音箱,以解决现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音箱,包括壳体和固定架,固定架具备相扣合固定的T型体及框体,位于壳体腔内,T型体纵部与框体组成的腔内安装喇叭单元,T型体纵部腔内安装控制端,框体一面安装槽内设摄像单元,具备摄像头;

壳体包括筒体及盖体,盖体中间孔内安装红外发射单元,筒体上设封挡部,具备推板,滑动安装在筒体上槽口处,以隔离摄像单元。

本一种智能音箱采用T型体及框体组成音箱的基本结构,T型体纵部与框体的腔内安装喇叭单元,简化结构,合理安装,纵部腔内安装控制端,智能控制,且安装摄像单元及红外发射单元,控制端处理接收到的影像或语音指令,处理后,操控红外发射单元发出红外指令,控制其他电器,单点对应多点的控制方式,提高可操控性,同时简化对家庭内其余电器的控制方式。

此外,本音箱集成OTT功能,通过HDMI或AV线连通电视即可欣赏电影或电视剧等,丰富音箱功能。

进一步,所述T型体纵部两侧均设喇叭单元,包括低音单元及高音单元,适应不同人的选择。

其中高音单元采用高音喇叭,低音单元采用振膜,在对应的框体上开孔,振膜安装在孔上,高音喇叭首尾两端分别安装在框体孔内及T型体纵部的槽中,合理安装。

更佳地,框体孔内安装多孔板。

进一步,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包括安装板、红外发射架、红外发射器以及透红外上盖,安装板固定在盖体中间孔内,红外发射架固定在安装板上,红外发射架上安装红外发射器,上盖笼罩红外发射架。

进一步,所述红外发射架包括底盘、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在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上分别安装红外发射器;所述底盘为圆形,在底盘中心开设圆形孔,所述孔内设置第一定位架,所述第二定位架为6个,以底盘中心为圆心、等角度分布在第一定位架外,形成1个同心圆;第二定位架具有弧形导向面,在弧形导向面的下方设置止停块,所述止停块在第二定位架上的红外发射器沿弧形导向面弯折时止停,第二定位架上的红外发射器在止停后与竖直面之间的锐角是55°。

进一步,所述弧形导向面的圆心角为45°。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架为圆形盘,在圆形盘上设置有两个针脚插孔,所述第二定位架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隔板、止停块;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平行,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分别立在圆盘上;隔板位于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第一支板、第二支板、隔板的上边缘为弧形面;在第一支板与隔板之间,在隔板与第二支板之间的底盘上分别设置有针脚插孔;所述止停块沿隔板与底盘交接处外凸出于底盘,底盘下方设置有定位支脚。

通过本支架集中布置7颗红外发射LED,对LED在PCB上的插件高度进行限制,在焊接完成后通过特定角度的导向槽折弯LED,LED折弯到达限位之后7颗红外发射LED的组合实现顶部半球空间的发射覆盖;通过以上的设计支持,突破红外发射单元的角度限制,实现红外发射由点到面的覆盖,同时提高了LED 的插件折弯效率,保障了高度和角度的一致性,可以有效的保证红外线的发射角度,让红外LED发射角度的精确性和反射率更准确、稳定。

进一步,所述控制端包括控制电路PCB板及其上的控制模块。

进一步,还包括上盖,平底圆弧状,透红外有机玻璃制作,对应的盖体顶部设嵌环,卡合固定在安装板上,上盖嵌合固定在嵌环上。

进一步,所述筒体包括外壳、中间壳体以及内壳,相贴合套装固定,且对应摄像单元的位置均开有孔,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机图A;

图2:本实用新型的整机图B;

图3: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

图4:图3的后视结构图;

图5:图2的俯视结构图;

图6:控制电路PCB板结构图;

图7:红外发射架结构图;

图8:单颗红外发射器安装结构图;

图9:单颗红外发射器水平覆盖范围示意图;

图10:单颗红外发射器竖直覆盖范围示意图;

图11:安装板及嵌环结构图;

图中:底盘1,圆形盘11,针脚插孔12,第一支板13,隔板14,第二支板 15,止停块16,弧形导向面17,定位支脚18,红外发射器2,壳体3,外壳31,中间壳体32,内壳33,嵌板34,上盖4,安装板41,嵌环42,推板5,框体 61,安装槽611,T型体62,纵部621,振膜71,高音喇叭72,多孔板73,摄像单元8,摄像头81,顶盖91,底盖92,控制电路PCB板101,控制模块102,接口103,开关10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智能音箱,包括壳体3,壳体由筒体及盖体组成,壳体腔内安装固定架,具备相扣合固定的T型体62及框体61,T型体纵部621与框体组成的腔内安装喇叭单元,T型体纵部腔内安装控制端,框体一面安装槽611内设摄像单元8,具备摄像头81;顶部盖体中间孔内安装红外发射单元,筒体上设封挡部,具备推板5,滑动安装在筒体上槽口处,以隔离摄像单元;

其中T型体纵部两侧安装的喇叭单元,包括低音单元及高音单元,高音单元采用高音喇叭72,低音单元采用振膜71,在对应的框体上开孔,振膜安装在孔上,高音喇叭首尾两端分别安装在框体孔内及T型体纵部的槽中,更佳地,框体孔内安装多孔板73;

纵部腔内安装控制端,包括控制电路PCB板101及其上的控制模块102,与摄像单元、红外发射单元、喇叭单元均连接;

更佳地,纵部腔口处安装嵌板34,嵌板上开多个接口103,包括USB接口、 HDMI接口、DC接口及按压键开关104等;

筒体包括外壳31、中间壳体32以及内壳33,相贴合套合固定,且对应摄像单元中摄像头81的位置均开有孔;中间壳体及内壳对应纵部嵌板的位置开有槽口,与嵌板配合卡合固定,便于拆卸,外壳上开有供连接线插入的孔,对应接口;

参照图4、图5、图7、图8、图9、图10、图11,实施时,红外发射单元包括安装板41、红外发射架、红外发射器2以及透红外上盖4,安装板固定在顶部盖体中间孔内,红外发射架固定在安装板上,红外发射架上安装红外发射器2,上盖4笼罩红外发射架。

优选地,红外发射架包括底盘1,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在第一定位架和第二定位架上分别安装红外发射器2;在底盘中心开设圆形孔,所述孔内设置第一定位架,所述第二定位架为6个,以底盘为中心形成1个同心圆,第二定位架以底盘中心为圆心、等角度、等距离的分布在第一定位架外,且每个定位架上安装1个红外发射器;第二定位架具有弧形导向面17,在弧形导向面的下方设置止停块16,所述止停块在第二定位架上的红外发射器沿弧形导向面弯折时止停,第二定位架上的红外发射器在止停后与竖直面之间的锐角是55°。

第一定位架位于底盘的中心位置,红外发射器竖直安装在第一定位架上;六个第二定位架以底盘中心为圆心、等角度(60°)、等距离的分布在第一定位架外;并且沿着第二定位架弯折之后的红外发射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55°;由于单颗LED的红外覆盖范围通常不超过正负80度,垂直正负80度的范围;因此通过本发射架,可以实现半球的360°全角度的覆盖,让红外LED发射角度的精确性和反射率更准确、稳定。

在红外发射器安装的过程中,第二定位架上的弧形导向面和止停块的相互配合,保证红外发射器安装弯折一次到位,无需反复试验也无需依靠人工经验,安装效率更快,成品率更高,降低了红外发射器的浪费情况。

为了便于加工制造,同时也便于弯折红外发射器;

更佳地,弧形导向面的圆心角为45°。

第一定位架、第二定位架的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定位架为圆形盘,在圆形盘11上设置有两个针脚插孔12,圆形盘的第一定位架对红外发射器起到支撑作用,使安装更加稳定;

第二定位架包括第一支板13、第二支板15、隔板14、止停块16,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平行,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分别立在圆盘上;隔板位于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第一支板、第二支板、隔板的上边缘为弧形面;在第一支板与隔板之间,在隔板与第二支板之间的底盘上分别设置有针脚插孔,止停块沿隔板与底盘交接处外凸出于底盘。

第一支板、第二支板、隔板的上边缘为弧形面,使第一支板与隔板、隔板与第二支板之间分别形成导向槽,简化红外发射器的安装过程,将止停块安装在隔板下边缘。

止停块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另外止停块的长度也不做限定,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择。

为了便于整个支架的安装、定位,优选:在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定位支脚 18。

通过本支架集中布置7颗红外发射LED,对LED在PCB上的插件高度进行限制,在焊接完成后通过特定角度的导向槽折弯LED,LED折弯到达限位之后7颗红外发射LED的组合实现顶部半球空间的发射覆盖;通过以上的设计支持,突破红外发射单元的角度限制,实现红外发射由点到面的覆盖,同时提高了LED 的插件折弯效率,保障了高度和角度的一致性,让红外LED发射角度的精确性和反射率更准确、稳定。

更佳地,上盖为圆弧状,透红外有机玻璃制作,盖体包括顶盖91及底盖92,对应的顶盖中间孔内设嵌环42,卡合固定在安装板上,上盖嵌合固定在嵌环上。

本音箱集成OTT功能,此为本领域人员常用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如下:

本一种智能音箱采用T型体及框体组成音箱的基本结构,T型体纵部与框体的腔内安装喇叭单元,简化结构,合理安装,纵部腔内安装控制端,智能控制,且安装摄像单元及红外发射单元,其中摄像单元用以影像识别,例如V型手势代表开,闭合代表关等;

麦克风(图中未标识)安装在上盖内周侧,由麦克风接入语音指令或经摄像单元接入指令,控制端处理后,操控红外发射单元发出红外指令,实现单点控制多点启动,减少家庭内的遥控器等装置,其中,简化操作,扩展用途;

嵌板上设HDMI接口,通过HDMI线连通电视,即可使用OTT功能,欣赏电影或电视剧。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