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罩和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6020发布日期:2019-11-19 22:0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罩和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罩和摄像机。



背景技术:

随着安防行业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光线较弱的使用场景下(如夜晚),视频监控设备需要借助红外灯进行补光,以达到所需的成像效果;对于带球罩(保护罩)的视频监控设备来说,镜头组件和红外灯组件均安装在球罩内,因此,红外灯组件所发出的红外光经球罩后会发生散射、反射、折射等现象,导致红外光进入镜头组件,因此,会形成光圈、图像发白等不良现象。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红外光对镜头组件造成干扰,通常在红外灯组件和镜头组件之间设置泡棉胶来进行遮挡,由于红外光会在球罩上进行传播,因此,这种方式仅能对部分红外光进行遮挡,而不能对全部的红外光起到遮挡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挡效果优良、结构一体性强的保护罩和摄像机。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罩,其包括透光罩和遮光罩;

所述透光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

所述遮光罩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遮光凸筋;

所述第一罩体盖设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罩体盖设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遮光凸筋位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之间。

作为示例,所述遮光凸筋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设置。

作为示例,所述透光罩和所述遮光罩均为半球状的壳体;所述遮光罩位于所述透光罩的内侧。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开口构造为拱形,且位于所述遮光罩的中部;

所述第一罩体构造为拱形片体。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开口具有两个,且关于所述第一开口对称设置。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开口的截面为椭圆形。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分别于所述遮光罩粘接。

作为示例,所述遮光罩为一体成型结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其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保护罩,所述摄像本体位于所述保护罩内。

作为示例,所述摄像机本体包括镜头组件和红外灯;

其中,所述镜头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红外灯靠近所述第二开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罩能够对用于透射红外光的第二罩体和用于(镜头组件)采集图像的第一罩体之间起到良好的隔绝效果,从而避免红外光对镜头组件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一体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罩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罩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透光罩;11-第一罩体;12-第二罩体;2-遮光罩;21-第一开口;22-第二开口;23-遮光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罩,如图1和图2所示,该保护罩包括透光罩1和遮光罩2;透光罩1包括第一罩体11和第二罩体12;遮光罩2具有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2和遮光凸筋23;第一罩体11盖设第一开口21,第二罩体12盖设第二开口22,且遮光凸筋23位于第一罩体11和第二罩体12之间。

其中,透光罩1的透光性能可以为多种;例如,第一透光罩1可供各种光线透射;或者,第一透光罩1可供自然光透射(全透光性),第二罩体12可以仅供红外光透射。遮光罩2至少可对红外线进行遮挡;当然,遮光罩2也可以是完全不透光性的,即任何种类(频率)的光线都不能透过遮光罩2。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镜头组件可通过第一开口21(第一罩体11)采集外部环境中的图像信息;红外灯可通过第二开口22(第二罩体12)向外部环境中透射红外光;遮光罩2(包括遮光凸筋23)的设置使得红外灯所发出的红外光不会对镜头组件产生不良影响;具体为:在遮光罩2的遮蔽作用下,有效的对第一罩体11和第二罩体12进行了阻隔,红外灯所发出的红外光不会在第一罩体11和第二罩体12之间进行传播。

进一步的,透光罩1可以为透明的罩体,也可以为黑色(具有一定隐蔽性)且具有一定透光性的罩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透光罩1的具体材质和颜色作适应性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透光罩1和遮光罩2均为半球状的壳体;遮光罩2位于透光罩1的内侧。

遮光罩2为不透光的塑料件,遮光凸筋23靠近第一开口21的边缘设置,且突出于遮光罩2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开口21构造为拱形,且位于遮光罩2的中部,第一罩体11构造为拱形片体,第二罩体12为具有拱形缺口(图中未标示出)的半球形。

具体的,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遮光凸筋23环绕在第一开口21的外侧,并与第一开口21的边缘保持一定的间距,第一罩体11的轮廓略大于第一开口21的轮廓;当第一罩体11盖设在第一开口21的外围后,第一罩体11的边缘恰好与遮光凸筋23相抵;第二罩体12中的拱形缺口的轮廓略大于第一开口21(第一罩体11)的轮廓;当第二罩体12盖设在第二开口22的外围后,第二罩体12的拱形缺口的边缘恰好与遮光凸筋23相抵。

这种结构设置不仅能够提高第一罩体11与遮光罩2之间、第二罩体12与遮光罩2之间的一体性,还能提高第一罩体11、第二罩体12和遮光罩2之间的定位精度和连接可靠性。

其中,第一罩体11和遮光罩2之间可以采用粘结剂(如塑料胶水)进行粘接,也可以采用注塑工艺使两者结合。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22具有两个,且关于第一开口21对称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2的截面为椭圆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多边形,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第二开口22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作适应性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第一罩体11、第二罩体12和遮光罩2可以均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当然,第一罩体11、第二罩体12和遮光罩2的具体材质和成型工艺可以为多种;例如,第一罩体11和第二罩体12可以为玻璃材质,且第一罩体11、第二罩体12和遮光罩2之间可以采用胶水粘接;另外,遮光罩2也可以为塑料、金属等材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包括摄像机本体,和上述的保护罩,摄像本体位于保护罩内。当然,一般情况下,摄像机还包括底座,摄像机本体位于底座和保护罩所围成的空间内,保护罩固定在底座上。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摄像机本体的夜间拍摄能力,摄像机本体包括镜头组件和红外灯;其中,镜头组件靠近第一开口21设置,外部的图像信息能够被镜头组件所采集;红外灯靠近第二开口22设置,以透过第二开口22射出红外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